上班族古今中外難逃「1小時通勤」,重新看「路」或許不錯

算一算,一天花多少分鐘在「上班」、「下班」?

《加拿大國家報》上周做了一篇關於每天通勤的報導,它舉出一些有趣的現象與數字:今天,全球的人士無論住在什麼地方,平均大約必須花費每天63分鐘左右通勤時間,意即一趟大約要30分鐘以上。而且他們還說,通勤並不是現代城市人才幹的事!早在古希臘、古德意志帝國,當時用馬車、用雙腳、用船隻來「通勤」,一天大約也是一小時,因此古歐洲才有所謂的「一小時定律」(one hour rule) 。同一篇報導並提到問上班族希望花多少時間上下班才好?大家都說,「15分鐘以內。」但事實上卻很少人可以在15分鐘內抵達公司!研究也顯示,只要一超過30分鐘,人體就會開始不耐不適,但許多人,都還是得超過30分鐘。

此外,英國的《泰唔士報》上周也出了一則類似的文章「要如何處理擁擠城市的爆炸生活」,指出研究報告,只要通勤的時間一超過45分鐘,可憐的上班族就會開始出現頭痛、肌肉痠痛,容易感冒。怎麼辦?泰唔士報建議多慢跑啦,多搞花園啦,多陪家人度假啦…但這些之後,我們還是要回到星期一,我們依然又要開始…通勤。30分鐘來,30分鐘去。

原來如此。我算了一下自己的通勤時間,也差不多就是一天一小時左右,原來,原來,原來!我們我們,一直重覆著先人的腳步,重覆著先人的悲哀?原來原來,「錢多事少離家近」定律的的最後一條,從來沒有,從來沒有出現在古今中外的上班族身上

慘的是,一天一小時的通勤,表面看起來人們都是輕鬆自在。不,你只要到地鐵,觀察一下周三的地鐵,和周日的地鐵,就會察覺人們在上下班時間的一種集體的緊繃感。早上,還沒到公司,通勤的時間就已經先被公司的氣氛給綁架了!至少,妝不能汗花掉、時間不能遲到!而傍晚下班,雖然已離開公司,心裡還全部都是公司的事情,直到走進家門前才停止。

幾個星期前,我有些不同的體悟,這體悟讓我覺得,每個人,其實都還可以再進一步提升我們的通勤的品質。

提升通勤的品質,不是從「非通勤時段」來下手,而是直接從這一段殺不掉、避不了、躲不去的每日一小時通勤時間來下刀!我們上班族無法提升通勤時段的品質,不是因為周邊的環境,而是我們太容易習慣這一小時

周末去爬山,雖然蟲鳴鳥叫,芬精處處,但換而言之也是蟲蠅飛舞,臭汗淋漓啊;雖然到農莊牧場很是放鬆,但小孩吵著讓大人忙翻天,相機攝影機掛得滿脖子,也不見得有多愜意啊。「通勤」這件事,衣著整齊,目標明確,城市風情,應該並不是人生中最無聊、最浪費的時光!不是嗎!因此,我覺得城市人的通勤時間的品質一定還可以再更高,只要…我們不要這麼習慣它。

幾個星期前,下班路上等紅燈,突然感覺到這城市的大樓是多麼高聳。就算在美國的大都市downtown許多是小巷風情,不常見到像亞洲特有的這種六線道、八線道的大馬路。我在這段上下班的時間,盯著這條台北市的大馬路,頓時升起一種感覺,它就像一條很寬很寬的輸送帶,路面上有公車、汽車、機車,路面下有地鐵,路旁有人行道,所有的人,都用這條路在上下班。

這一條大馬路,直直通到底,那邊有一座山和夕陽。我開始胡亂想像,如果沒有這些樓房,那整片風景就可以一覽無遺,夕陽一定很漂亮。但,如果沒有樓房,連一棟房子也沒有,大概也不會有這一條道路。「路」這種東西可能是人類最自然的群聚單位。一個城市繁榮久了,自然就會有一個區塊特別熱鬧,它常常就直接在一條通道左右,路旁的景致將路邊的房子改建,路邊房子改建再帶來路中間交通的更繁榮…。

但,「路」這個東西,人類自古至今,從來沒有正眼看過它

就如同,「通勤」這件事一樣。

「路」就代表著通勤,通勤就是在走,大部份的人是不「看」路,只是「經過」它。常被經過的路就會繁榮,有吃的有喝的,但基本上,我們不常把一條路當成景點,只有在回到老家的某一巷內,會對著那街隅熟悉的景色觀賞一番,其餘的時候,是不會理它的。「路」這個東西向來是不被人注重的,就如同「通勤」不被人注重一樣。

我們很少將一條路視為正式的遊覽景點,洛杉磯或羅馬的以名店出名的街道除外。

我們很少說「來,我們去XX路玩吧!」

但,如果,我們將「路」,也當成是一個玩耍的景點呢?

這是一個哲學的層面吧,不見得是一條真正的路。或許,只是一條「路線」,從我們家中,走下階梯,穿過關門,搭上地鐵,再走回階梯,進入麵包店,過馬路,走進辦公室…。或是騎上鐵馬摩托車,騎進巷內,蜿蜒幾下,買了早餐,停在唯一剩下的小縫中,這一段過程,都是在「走路」,走路本身因為太熟悉、太習慣,所以不再像是拜訪景點。如果,當它本身就是一個景點呢?

我發現,若將它當作一個玩耍的景點,我們就會開始「規畫」這條路。

每天上班,我們可以規畫,今天從另一個地鐵入口進入,雖然那個畫面我們已經知道會是什麼樣子,但,就像中午你會在A、B、C三家餐廳輪流選擇一樣,我們或許每天也應該在A、B、C三種路線選擇一條。

雖然知道坐這路公車會繞路,偶爾就坐它回來,不必每次都趕這麼5分鐘回家。雖然知道搭捷運沒有比騎車還近,就是要讓自己搭捷運,只因為同樣的理由:你不會想每天中午吃同一家便當,也不會希望每天到7-Eleven都買同一杯咖啡、同一個口味的飯糰吧。

我上次試了搭捷運,發現一件事:很久沒搭這條路線,連「廣告」都變得很精彩。然後,我發現我的耳邊傳入好多講話的聲音,上班族的說話,我發現從前很想塞兩個耳機將音樂轉到最大聲,現在卻很enjoy偷聽這些談話。過了一陣後,當我厭了這些聲音、渴望清靜,或許再改為以機車或汽車上班。

這只是一個小小的轉念。

人類也是這樣,答案都擺在面前了。或許只要一個小小的轉念,一生中的那四年,轉而變成四年的「景點觀賞」。上下班通勤,本來就都是完全自己的時間,在完全的景點上移動,或許,別再踏上古人的宿命,別再忽略這條路上的風景,我們可以用每天一小時通勤,扭轉了一整天的八小時、甚至一生的所有鐘點。

9 comments

  1. 本以為要想想另一條"路",當初我也選了另一條"路", 上班不會塞車的路.
    但是這條路的卻也變窄了.
    都是選擇吧!!

  2. 先進國家很多居民喜歡住市郊,然後每天通勤進城上班。市郊的生活也許略為單純,交通略為不便,但這也正是她保有好的居住品質和輕鬆環境的原因。

    反觀台灣,很多都市客戀上市郊美景而移居,但他們似乎也想把都會那一整套移植到市郊生活圈中,快速道路、百貨、商圈、鬧區…,於是台北市周圍移植了各種形狀的小台北市,也看到很多政客搶著要將次要城市升格,最後,可預見整座台灣島將會變成一座很現代化很摩登的台灣市。

    也許太魯閣將會出現影城,陽明山會出現高鐵,淡水會出現國際賭場,墾丁會出現經貿大樓。

  3. 境由心生,終於在一段時間之後,悟出了道理,觀念一轉,一切都改變了,從這改變的過程和結果,給我們的啟示,創投的許多點子來自於此,一切都有道理的,只是還未被我們撥開來,見到內裡,繼續思索吧!

  4. 其實身邊很多很美好的事物,我們常常經過,卻忽略了他們,偶爾放下心中所想的工作,看看身邊的環境,想想自己擁有的幸福,其實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5. 跟"紙牌的秘密"這本書的概念一樣,如果你是上帝,會不會覺得這群你創造出來的小小人每天吱吱呱呱的為了俗事在忙碌,很讓人會心一笑呢?人們太理所當然的習慣身邊的一切事物,然而只要稍微轉個角度看,世界會展現完全不同的一面,之前有個人自己改造針孔相機綁在貓的脖子上,設定五分鐘拍一張,出來的照片效果好得驚人,就算只是活著,也是大自然的奇蹟

  6. I mean,二十年前,有誰會想得到我只用按按滑鼠,就可以看得到另一個星球上的即時影像!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