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依據班上學生表現而「加薪」,提升教育品質?

我們小時候的學校,和現在的學校有著很大的差異。有人說變好,更多人說變差!電視上常看到一些「豬頭老師」,因情緒失控,把學生打成重傷的,有的拿塑膠繩控制學生行動的,香港傳出老師毆打學生臉頰的,大陸也有老師一碰到地震就先跑掉的……於是,全民激憤!校長站出來説「不干他們事」!

眾之矢的都是──老師

但,教育變差,真的是因為愈來愈多的「豬頭老師」造成的嗎?

不,更有可能是因為「豬頭學生」愈來愈多,有些壞學生,見老師不爽就捏造是非,故意刺激引發老師情緒崩潰。此外,這社會原本就存在著一些豬頭學生,或者有少數豬頭老師,但媒體積極的把這些事件「升級」到社會事件,便讓這些少數影響到多數,到最後,老師開始怕學生,怕丟工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於是,教育系統可能就開始爛掉了。而不幸的我們的下一代,是的,正準備進入這個逐漸爛掉中的教育系統裡

美國人,顯然也對他們的教育系統不怎滿意,《華盛頓郵報》今早有一篇有趣的專欄文章,提出了一個簡單的解決方案:「讓好老師加薪!」。作者認為,「老師」這個工作為何仍是標準的「公務人員」的給薪方式,薪資是比比看資深度(seniority)和誰待到最後一刻(longevity),待得愈久,薪水愈高。但現在的學生本來就比較難教,老師們若還是用年資算薪水,無法鼓勵那些可憐的、努力的老師們,如此排除萬難的去教現在愈來愈難教的孩子。

這位作者說,最近在美國的Denver與華府真的有官員提出了法令修改,要老師的薪水,直接靠學生的表現來作決定

某班學生成績進步最多,該班的導師,就可以得到一些bonus獎金!

升學率提升,那麼,這個學校的老師通通都可以得到更多年終獎金!

那些奮勇到市內的恐怖小學任教的老師們,若真能幫助改善恐怖小學,更有重賞!

結果,猜猜發生什麼?

據郵報說,這些薪水制度提案一出,竟然引發老師們的反彈,華府的教育局的委員提出此案後,老師們竟揚言罷工抗議!

這個專欄作家指不解的問,老師可以加薪,為何要反對這樣的案子?她直接了當的舉例,有個叫Julia Rosen的才25歲的剛畢業的女老師,就非常喜歡這個新系統,希望教育局能快快導入,她已經準備好一展身手。那麼,到底是哪些老師在抗議?嗯,你猜對了,許多反彈者正好都是「資深老師」。這個專欄作家諷刺的指出,弔詭的是,資深老師,不就應該更厲害嗎?應該可以拿到更多加薪啊?

她意有所指的認為,資深老師,就是問題的所在。她認為,教育系統失衡的主要原因,並不是那些出包的「豬頭老師」,更可怕的是一群「什麼事都沒做的老師」,因為他們待得愈久就愈賺錢,錢都集中在他們那邊,今天媳婦已然熬成婆,怎麼能輕言放棄已經等在那邊的好處!但,經驗是一回事,這些資深老師的反彈,也等於在「自曝」自己沒有信心把小孩教好,真悲啊!而,真的對教學最熱忱的這一群剛畢業的年輕老師,可能過了兩年就必須面對「還有好久才會爬到那程度」而離去找其他的工作,他們的教育系統,就平白失去了一群教育的尖兵。慘的是,到最後,學生也會被老師影響,被這種老師的職等制度而「寵慣」的學生們,碰到一些比較積極的老師,或許採取極端行動,只要一個學生對一個老師這樣做,這位老師就會被「嚇阻」,把這老師也「同化」到這系統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一般人從外面只能看到這系統哪裡不對勁,卻無法插手?

傳統來看,老師是很高尚的職業,是每人一生的第一盞明燈。但現在,這種風氣已經無存,老師認為,是學生不尊重老師,學生也認為,是老師素質不好無法為人師表?但我則認為,全都都是因為,現代本就強調「人人平等」,每個人都有權力,就算是小朋友的權力,也和老師是「平等的」,這種平等的概念,加上媒體過度渲染一些邊緣案例,來到單純的校園中,很快就讓古代老師的一種威權感完全消失不見了。

而且,別忘記,6000年來,人類是一直在殺戮打仗的,以後八成也會。不過,畢竟人類很健忘,而且大多數所謂「現代人」都是出生在沒有戰亂的時代,打仗時期,商業不重要,教義很重要,讓大家在困苦與失去親人的劇痛中依然感受到心理的支持,老師可以輕易的變得崇高,但在和平的時代,「商業」變成唯一的力量。你可以否定我,但不能否定現在全球的勢力版圖,正好就是經濟勢力版圖,除了美國以外,每個國家都是經濟當頭,在經濟上面競爭。

所以,比較保守的人士一定會說,不行!老師是多麼尊貴的職業,不能學商業的方式來聘用,更甚者或許說「商業不能入侵校園!」但,誰不懷念那個「尊敬老師」的日子啊!如果保守人士能用其它方法把老師的形象與權威給帶回來,那大家當然很高興,但若不行,為了重振教育系統,或許該回歸到現在的趨勢,讓老師的薪水隨著學生素質而調整!幫老師導入bonus制並非讓商業導入,只是讓老師在「校內」和「校外」的生活可以一致而已。在校內的表現好,直接鼓勵讓老師得到校外的好處(well-being)。

非常的時期,就要用非常的方法。我們常常說「change」,要改變。如果薪水不是這麼重要,那我們大家就每天吃政府送來的便當即好,為何要有「薪水」制度;所以,如果薪水制度是每個人不可少的重要東西,那以這個重要的東西來制約、鼓勵好的表現又有何不可!就和業務員一樣,它的不好表現並沒有被「懲罰」,而是「今天沒鼓勵」而已,只能領到底薪,但或許下個月或下一個學期,一有成績,馬上就可享有好處。

當然,老師不是獲利單位,不能用「他賺多少錢」來決定「他得多少bonus」,因此也考驗著教育專業的立法人員的能力,如何將學生的各項表現給「量化」,讓它可以拿來計算老師這個月的bonus?美國的最近發展,也會持續與各位報告。

20 comments

  1. 頭香耶~
    不過這加薪的設計還是以學生的學業表現為主,對於其他在智育上表現較差但其他方面表現較好的學生,教到的老師比較沒有加薪的誘因喔~

  2. 自己也是老師,但如同sandy所說,我認為最難的在於如何評價的表現,智育以外的表現如何評價? 品格教育的表現如何評價?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開放老師的薪資標準,由家長及行政人員去決定,但是,如果家長及行政人員要的就是考試分數,那可能只是會培養更多唸書的壞人….可能要有配套措施:如開放學區,讓家長自己尋找符合自己標準的學校 (如:注重品德教育),開放學費的管制等等,總而言之,這是個好主意,但必須要有配套措施,否則只是會產生更大更多的問題。

  3. 會要求學生每天寫週記, 然後自己改得半死, 是不是好老師?
    會鼓勵學生畢業前, 要回頭找小二, 小四老師聊天的老師呢?
    會自費買了一大堆課外書放在班上鼓勵學生多閱讀的老師呢?
    願意暑假期間帶著學生看米勒展的老師呢?
    願意一大早帶著小朋友跑操場訓練體力的老師呢?
    願意在下班後用一小時的時間向大陸新娘解釋誤會並得到其認同, 最後小朋友得以順利和本地生融洽相處.的老師呢?

    用學生成績來評比老師的優劣, 那是補習班的才該做的事.

    在台灣當老師(尤其是中小學教師)是個良心事業.
    待遇的多寡和教學品質無關
    認真無私奉獻的老師不計其數, 但….混水摸魚者當然也有.

    多花點時間引導以及提昇老師們對自己事業的責任感.
    同時提供更多的在職進修服務, 或許會是比較洽當的作為.

  4. 現在已經有這種制度了,明星老師只收有很強的升學意願的學生(我會打人,家長不同意請轉班,不轉班就鼓勵其他人排擠害群之馬),最後口碑越來越好,家長為了讓小孩能被教到(被打到),自動給老師加薪. “爛老師"被派到爛班, 被學生氣個半死, 涵養夠的相安無事, 有點使命感是非感的準備上新聞吧. 誰的手機沒有錄影功能?能平安退休就不簡單了, 家長沒來揍你就阿彌陀佛了.

  5. 這是一種典型用商業眼光來看待教育的思維。
    孩子不是員工,教師不是主管,成績也不是業績。
    教育裡真正最重要的價值往往無法量化。
    最容易量化的就是學科成績而已。

    這種思維不但不新,還古老的可以。就是所謂的明星老師,大家都會爭著將孩子編入他的班級。只是從以前家長私下送禮,光明正大地改成政府加薪而已。

    憑什麼認定教師們的抗議,是來自於於自己教學能力的沒有自信? 記者有沒有深度報導背後的原因,教育學者又對此有什麼看法呢?

    商業思維不該拿來套用在每件事情上,並非因為教師是「尊貴」或「崇高」,而是商業人士不見得了解教育的內涵。在某個領域有點成就的人,往往以為自己成功的這一套想法可以套在所有領域上,還沾沾自喜地把反駁者都套上「反動保守」的標籤。

    拿經濟思維看一切世間現象,自然都是經濟至上了。鐵槌是很好用,但是把一切當成釘子且深信不疑,結果是把藝術品都砸爛了。

  6. 樓上的把我想說的都說了…
    用錢能聘到會"教書"的老師
    但不能聘到一個會"教育"的老師阿…

  7. 作者這根本就是 有教無類 vs 因才施教 的愚蠢方法。

    如果照學生的表現決定老師的價值,那老師一定會把資源集中在排名中段與前段的學生上。那乾脆走回頭路,回到能力分班好了,作者根本沒看到重點。我倒要反問作者:「你希望學生去學校學到做人處事的道理,還是如何升學考進好高中?」你如果回升學進好高中,你就是個瘋子。你應該反問我,為什麼我必須二選一?因為台灣是個病態的社會,這個變態的社會污染了本質單純的教育。

  8. 看到這種言論 而且還有國外單位照做
    令家裡有三個小孩的我
    打從腳底一陣冷直到背脊

    幸好還是有些人跟我相同的看法

    若真有這樣的制度
    我會自動避開這樣的學校與班級
    我不想要我自己的小孩成為老師/學校追求績效的犧牲品

    請試想 若外人以這樣的標準評估父母
    父母該如何自處? 不顧一切嚴厲要求學業成績?
    (無可避免的, 學業成績必將成為最重要的標準)
    你會這樣對待自己的小孩嗎?
    何況對老師還說 學生不是自己的小孩

    倒不是老師神聖不能 用標準量化
    而是我的小孩珍貴 不能讓你用標準量化!

    建議大家讀讀 吳祥輝先生 “驚艷芬蘭"
    裡面有很多對於教育的珍貴經驗與看法
    如果你仍然認為績效是個好主意
    可以看看 “我是被老師教壞的:我最感謝的一所學校"
    (吳祥輝先生與其兒子的切身體驗)

  9. 之前聽過一段話:"一個國家假如選擇的不是教育,就是選擇災難" !!!! 很令人警醒的的一句話…!

    根據我的觀察,有些老師的確不適任(但少數);有些老師無所謂(應該也是少數);大部分的老師都是不錯的老師;當然,真的有強烈熱忱的也是少數.

    現在老師的形象及權威感大不如前;但是,未嘗不是好事 ! 因為現實環境逼的如此…學生權利變大,家長時常干預,傳媒及網路的發達都是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 !

    當然,有些學生也是真的很過分;有些老師也真的不適合. 所以,應該改變方式了 !
    一些不同於以往的方式來達到教育的功能.

    希望大家同心協力來想一想…

  10. 嗯嗯,看到樓上的一些回應,突然腦中閃過文內一段話
    …許多反彈者正好都是「資深老師」。
    =========================================
    額外的進步,就給予報酬。
    我喜歡有價值的熱誠,也喜歡熱誠能得到有價值的回報。
    我會看到人們的熱誠,我不會去想他背後被給予的報酬。

  11. 我想這種做法,在私立學校已經是如此了
    我相信會激發不少拼勁
    不過結果當然是百分之百考試領導教學
    因為施加壓力和不斷考試複習
    是保證能立即提高測驗成績的
    至於一切實驗性、開放性、多元性、啟發性的教法
    沒有人敢打包票會反映在測驗成績上
    利之所趨,誰要冒險?
    有,新進教師,通常年輕經濟無負擔
    失敗轉換軌道也不難,可放手一博
    但是有房貸、車貸、小孩上大學、出國留學的資深老師
    會選擇那一條路,也是很清楚的
    不知此制度鼓勵到的人
    可以比因恐懼而自保的人多嗎?

  12. 這個制度用在台灣,可能也是會有問題,雖然現在常態分班,但是老師私底下惡鬥情形還是有的,資深老師不願意改變,是因為他們不願意放棄現有的優勢,正如一般公司的資深員工,不也就是這樣,待過好幾家工司,能夠真正落實 Bonus 制度的少之又少,大概是人類的本性吧~

  13. 沒錯,教育績效是很難量化的。但是,老師教學是否用心,其實學生都會感受的到。可是台灣的學校和家長很少在乎老師對學生有無足夠的關心,而是再意老師是否能教學生拿到好成績。

  14. The things i have generally told people is that when evaluating a good on-line electronics store, there are a few factors that you have to remember to consider. First and foremost, you want to make sure to get a reputable and reliable retailer that has received great assessments and scores from other customers and marketplace professionals. This will make sure that you are handling a well-known store to provide good assistance and aid to it’s patrons. Thanks for sharing your notions on this blog site.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