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成功關鍵,在創業家自己「跨界」的能力

今日忙碌,再以以前著作別學北極熊分享另一部份給大家,再次談到「抓趨勢」──

成功創業家要抓住現今的趨勢,個人必須做足準備。許多成功創業家一致告訴我,現今要在科技成功,得具備「多重專業」的能力,也就是「跨界」。拿一台筆記型電腦來講好了,裡面不但包含了各大電子領域,還包括數學(資料傳輸壓縮)、物理(製程)、材料(電池、製程)甚至藝術(表殼設計)等等領域的人在裡面,當然不用說還包括幫忙設計、買賣、財務規畫、行銷這台電腦的各其他專家。每一個包含在其中的領域,都可以影響這個產業;這個產業的動態,也會影響以上所有領域的人的發展!

矽谷創業家焦生海說,先前譬如奈米科技,大家都在講,於是也增加了材料方面的專家的價值。學電機和機械的,也一定要跟學材料的結合。

焦生海認為,這種「跨界」的能力並不是看一樣學一樣、後天再學就行了!其實,以科技來說,學校學的那些東西還是非常的重要,特別是數理能力方面。焦生海認為,一個人是否能駕御多重專業,成為真正跨多個行業的多重專家,都取決於他的基本的邏輯能力。焦生海把這種能力稱作必備的「基本功」,「基本功」若差了,就無法觸類旁通。

除了「基本功」外,也要隨時學新的東西。若能抓到趨勢,成功就不難。成功創業家不只一次告訴我,很羨慕現在年輕人所擁有的環境。在二十一世紀的現代,藉由科技進步、網路發達,所有的知識已經是隨手可得。從前的人,可能到法國去學作菜,回國沒幾個會做法國菜。但在現今,在網上就能學作菜。

焦生海就說,為了因應高科技的變化速度,他自己也必須學著隨時應變。他現在每個五年,都要學新的東西,平時也多看報章雜誌。就連他現在正在學校授課的某些電機理論,在念書的時候,都還沒發明出來,他也一直在學。有些已經在焦生海所學之外的學問,譬如分子化學,焦生海沒在大學學,現在在創投界需要用到的時候,他都得去問別人,才能抓到「箇中意義」。

成功創業家創業幾次以後,其實就在做一個「帶領」的角色。這樣的角色更需要擁有很廣的思考能力,才能管得動一群各行各業的精英。陳勁初回憶他創業的後期,已經有充裕的資金,可以雇很棒的人來幫他做行銷、產品包裝、財務管理。很多創業家因為是科技出身,所以雖然有錢可請人,卻不知道怎樣去「選」最棒的人。陳勁初沒這個問題,因為他在多年前就已經準備好這個廣度了--

陳勁初回憶當年剛畢業開始工作,很多同事都會在工作後的晚上,跑去補習,學更多東西。當時很多工程師都去上技術方面的課,學Unix作業系統、學Basic程式語言。陳勁初和他們不太一樣,選了一堆看起來像是主管才需要的課,像是財務、行銷、公關、經濟學等等,又特別選了社區大學,老師的教法非常靈活,像第一堂課就是讓他們去買真的股票來操作,也讓陳勁初幾年下來學到非常多東西。這些東西和那些技術比起來看似沒用,卻靜靜的在陳勁初的身子裡,等著使用的那天。

果然,創業的時候,陳勁初就用到他當初學的這些東西,讓他一開始就比其他工程師還會做這些產品的東西。當時陳勁初是和一個美國人一起創業,「中美合作」通常都是美國人在外面瓜啦瓜啦講,華人悶在裡面猛做技術。陳勁初的公司則正好相反,是陳勁初這個華人在外面講生意,讓美國人在實驗室裡做牛做馬。

到最後,陳勁初也知道,誰可以雇。儘管他對那些財務、行銷的東西不是完全了解,至少知道大概,可以分辨怎樣是好怎樣是壞,就可以選一位真正好的專家,把公司放心的交給專家去搞。所以,成功創業家學得廣,對創業有直接的幫助。

成功創業家對於學校的功能,也有相當一致的看法。他們都覺得不能讀死書,鼓勵多修其他的課,啟發自己的個性。成功創業家似乎總是能很「活」的去學習東西。

在美國、台灣、大陸都有教學經驗的聖荷西州大電機系教授焦生海就發現,他旗下的學生中,有一些已經做到台灣科技上市公司的創辦人或高層。這些學生對於學習的異人態度,從當年就看得出來。

焦生海表示,他們的成績,在當年都不見得是最頂尖的,但他們都很勤於問問題,而且問的問題常不限於他教的那堂課,而常常把其他課的問題拿過來問。這點足見他們在修課的時候,懂得將學校供應的這麼多課會串聯起來,理出一個歸納。他們不怎麼表面的成績,但他們就務求著要從學校帶走一套東西,而那東西會跟著他們一生走下去的。

王耀庭當年修過一堂課,教王耀庭思考一個問題:為何西遊記要由四個不同個性的主角去組成?中國的哲學告訴他,兩個孫悟空,一定會吵架。孫悟空可以往前衝,看到不爽就一棒打下去,但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一棒打下去就能解決,有時候反而製造更大的問題。有些事情,就是要像豬八戒這樣的人去靠喝喝酒、吃吃肉解決。他們更不能缺少沙悟淨,因為需要一個人默默在那邊做單調且沉悶的工作,必要時可以一起出來幫忙其他人。最後來看唐三藏,他不是最強的,為甚麼可以領導一個「取經團」?這就是東方人所崇尚的領導風格。

王耀庭說,就如劉邦曾經問韓信,這麼好的才華,為甚麼願屈服於劉邦手下做事?韓信答,他可以指揮十萬人,卻無法指揮十個將軍

這些故事,都深深的影響了王耀庭,後來創業的團隊,他也很自然的想起了「西遊記」,讓他和其他科技人有著更不錯的管理哲學。王耀庭有位朋友,也是開公司的,本身就是中國大陸出來的那種天才型的人,因此也堅持,無論聘哪個位子的人,都「非第一名不可」,叫對方拿成績單,選最高的。王耀庭就想起「二個孫悟空會打架」的故事。他認為,一家公司,甚麼人都要有,要有「孫悟空」設計最新最棒的技術,也要有「沙悟淨」專心的做繁瑣的工作,更要有「豬八戒」出門帶客戶應酬,這些在每個位子最適合的人,並不是從他們的成績可看出來的。唯一能把他們請過來並領導他們的人,只有曾經「肉也吃、湯也喝」的成功創業家。

條條大路通羅馬,所有專業都是「才」,產業會愈來愈注重「跨界」,讓我們期待!

9 comments

  1. 沒錯,創業一開始都是一個人包辦所有的事情,但是最重要得是思考的面向、深度與行銷策略,後續的發展必須一開始就先規劃好,而且,要邊走邊修正、改善。只要有可能更好,就要改。

    廣告時間:本站提供全台第一個100%推廣獎金的聯盟行銷計畫,算是一種創新。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