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個鞋商的賺錢案例,「別人不想做的」比「別人沒做過的」還強?

最近看到兩樁用「鞋子」賺錢的案例,大家一定要聽聽看。

第一個案例的這位創業家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提出了某一個「沒人想過的鞋子」,這也是最近三十年來,年輕人一直被鼓勵的事情:「創新、創新、創新」,有誰能比這位年輕商人更「創新」呢?這位美國創業家竟然想到,將「拉鏈」放到「鞋子」上面去!

拉鍊?

這系列鞋子叫「ZIPZ」,創業家住在洛杉磯附近,前年他有了一個點子,將鞋子的布料(上面)和底層的鞋板(下面)之間,透過一條環繞的拉鍊給「扣」住,以後消費者只要買上面的「花布」就好了,可以買好多好多種不一樣的布料,搭配同一個底層鞋板,這樣一來,只要花一雙鞋的錢,就可以每天穿不同的鞋子出門!

創業家說,為了這個點子他「研發」了長達五年,一開始他以為只要在鞋子上面「加一條拉鍊」就可以產生他要的效果,但試了之後才發現問題很多(譬如拉鍊會一邊走一邊滑掉),好不容易試出了可以穿的狀況,不囉嗦,他馬上就來到大陸內地找了廠商製造,然後他開始四處「找通路」賣。他就靠著這一個創新的點子,再加上一個「連非洲人都需要買鞋」的熟悉故事,在美國各地拚命的參展、拚命的參展,在不到一年內,談定了好幾間經銷商,成功的將ZIPZ鞋子賣到了25個國家,包括了中東的杜拜、約旦,也包括亞洲的日本、菲律賓(菲律賓的經銷商好像還為ZIPZ特地開了一個粉絲專頁),還有歐洲的義大利、西班牙等等…。有一些大型的鞋店也都有賣ZIPZ!從ZIPZ的成長,你可以看出一個創新產品是可以多快的成長,單單是去年第一年營運,這位年輕創業家就靠這ZIPZ創意,狠狠的賺了150萬美元(台幣4000萬)!

然後,又看到第二個案例

這個第二個案例,講的不是賣「沒人想過的鞋子」,而是「大家都不看好的鞋子」

有什麼鞋子,是大家都不看好的呢?

先問你一個問題:「只剩『一隻』的鞋子,有任何價值嗎?」

也就是說,今天你買來一雙NIKE名貴喬丹鞋,才打了三場籃球,因為球場地面不佳,右腳的鞋頭竟然就「開口笑」壞掉,只剩下左腳的你,還會想拿到拍賣網站上面去賣嗎?

如果你真的要拿到拍賣網站上面去賣,多少錢會讓你成交?原本五千元的鞋子,應該只要給你300元,你就願意成交了吧!

這個案例,就在講一個商人怎麼靠「只剩一隻的鞋子」來賺錢,案例出處是史丹佛大學的校友雜誌,這一位商人其實是不太規矩的商人,所以請不要學,聽聽就好。這一位商人當年利用印度港口的一個規定,一箱貨櫃進來,平常都要抽「關稅」的,但,如果30天內「沒人認領」,就會被公開的拍賣掉,然後不必付關稅。於是,有一位聰明的印度商人,故意從美國準備一大箱的運動鞋,先將鞋子分為左腳與右腳,然後分兩批貨櫃跨洋過來到印度。

這位聰明的商人,故意將左、右腳的鞋子,運到不一樣的港口,運到了以後,它就故意讓他們在那邊躺個30日,沒人認領,港口管理局辦了一場拍賣會,許多商人來找好貨,就看到這一批「左腳」運動鞋,雖然嶄新無比、售價很高,但就是偏偏沒有「右腳」!於是商人看到了都不敢下標,也就讓當初那一個商人,很輕鬆的以很低、很低、很低的價錢就得標,取得這一箱「左腳」鞋。再過了一陣,他再用同樣的方法,以低價在另一港口標到了「右腳」鞋,兩腳合一,他完全避過了進口的關稅,賺了一大筆錢。

這是不好的案例,請不要學,但這呼應了最近看到的一篇文章,它在說「成功」之道:

他說,二十年前在美國學界曾有一場令人深刻的演說,那是一位教授,對著200位科學家,告訴他們,「為何有些科學家就是會大名鼎鼎,而有些不會?

你說,科學家都是為了科學而癡狂,但這位教授說,別傻了!他知道科學家們多多少少還是會「嫉妒」那些名留青史、受無數人景仰與懷念的科學家如理查費曼等,讓他現在來告訴大家,一位科學家除了努力、努力、再努力,還有什麼秘訣讓他可以真正的「出名」、名留青史?

結果,這位教授當場震囁了台下所有的科學家,因為他講了一大串的「方法」,包括「要相信自己會做出偉大成就,結果就真的會!」、「最後成功的環境,永遠是出乎你意料之外的環境!」、甚至還提出那些總是將辦公室門打開開(喜歡與人交流)的工作者,最後的成功機率已有數字顯示會比那些將辦公室關緊緊努力埋頭工作的人還高……講了一大堆!

這位教授的演講讓我想起當初還在矽谷時寫的《別學北極熊》一書,當時我也是想為創業家找到「成功的鑰匙」,訪問了二、三十位矽谷的成功華人創業家。我試圖理出12個成功秘訣,卻發現這些成功人士給我的秘訣,遠遠超出12條,而且很難以歸類、甚至無法取信於人的成功秘訣!

文章說,這位教授講了這麼多方法,最後他只學到了一點,就如同我,最後也只學到了一點。

那就是:成功,沒有方法!我理出的「成功口訣」是「一定要隨時在那邊」(Be There),而他理出的口訣,和我的很像,但更直接,至少我看了這篇文章,真的又一次的覺得整個……豁然開朗──這位作者從教授對於成功人物的分析,學到了一點就是:成功之路,是非常的「模糊、凌亂」的(messy and ambiguous)。他的意思是,沒有一樣東西會導致最後的成功,那些什麼「10,000小時定律」根本就是狗屁(雖然我贊同這個定律),真正的成功,是一團不知所以然的事情之後而綜合導致的結果,而這一團東西,事後有人來分析,依然是東一個、西一個,無法整個綜合起來成一個成功學,縱然是一位教授真正去研究了四十年,他在演講中依然提不出一個結論,只能講一大串模糊又凌亂的觀察。

而作者說,成功的關鍵就在於你是否可以「接受」那「模糊、凌亂」,然後不斷的去擊中那些可能導致成功的關鍵,以致於到了四十年後,有人真的要分析你的成功,他們會說,這個人的成功原因,是因為A、B、C、D、E五樣事情。

關鍵來了,從2個鞋商的故事我們更學到一點,這是我今天學到的最重要的事──

A、B、C、D、E……我們現在還不知道是什麼,但是在這世界上,要找到A、B、C、D、E,有兩種方法:

一種是「別人沒做過的」,也就是「自己發明一套」,就如同ZIPZ的方法,由於前人沒有做過,所以輕鬆的成功。但問題來了,成功之道不可能只靠一點,看起來ZIPZ很簡單,但他自己也說他研究了老半天,現在看起來,ZIPZ的成功其實是A、B、C、D、E的綜合結果,相當困難。

但有另一種成功方式則是「別人不想做的」,如同那左右腳進口鞋商的方法,是「走別人不走的路」。也就是說,你的A、B、C、D、E,通通都是別人不走的路,但你選擇走了這條路。

當你每一條路都故意這樣走,每一條路都努力去走,那,會發生什麼事呢?

我還沒成功,我不知道,但我覺得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

而這個問題,本身也是一個「別人不走的路」,它遠比自己發明還要輕鬆,也因為別人不走,永遠沒人去做,或許,這就會是世上第一個真正有效的保證成功之道,連聰明的教授花四十年都沒有研究出來的真正的終極成功之道。

我們,有聽懂嗎?

25 comments

  1. 鞋子有拉鏈那個case太棒了…..真的有機會改變世界….鞋子換顏色就可以配合衣服的顏色…..靈光乍現加上瘋狂的實踐….

  2. 成功的關鍵就在於你是否可以「接受」那「模糊、凌亂」….這句實在太受用,很多人總是被自己過去的認知限制,被自己過去的失敗擊退,但明明網路世代早已經脫離過去的創新邏輯,在這個變化速度如此劇烈的時代,我們只能不停的歸零學習……

  3. 呱哈哈~這讓鴨王想到 阿里巴巴的馬雲說過…
    成功的路上千上萬種…別去學習別人怎麼成功!
    因為環境、時空、條件都不相通,他爬得上去不見得表示你也可以,
    這真的是很現實的寫照囉~呱哈!

    與其花時間去研究別人如何成功…
    不如花時間去思考如何讓自己成功吧!呱哈~
    成功的方式就像量身打造的套裝一樣,
    只適合一個人穿囉~呱!別再去盲目跟隨他人的腳步囉~
    感謝六兄又一篇的美文分享啦~感激不盡囉!Thanks

  4. 所以我從來就不喜歡看商業週刊
    裡面總是在說別人成功的故事
    說真的看了就能成功嗎? 看了就有跡可循嗎?
    看了這篇文章我更相信成功其實無跡可循, 也不該去複製成功之道
    這些成功的人總是可以被後來的人用條列式的方式舉出成功的原因
    但是這些條列式在尚未成功之前
    是無法拿來直接套用的

    http://www.maxwell.net.tw

  5. 商業週刊通常都是提成功人士的故事,至少也是東山再起的,
    (個人有一點觀察:頻繁出現在各類財經週刊的,那時多半已是頂點)
    也許別人的成功我們不一定能複製,
    但看商業週刊常常能感"振奮人心"

  6. 想要與眾不同的心情很簡單,但做起來就不是那麼容易,太多的時候,創意總是天外飛來一筆,或者順著你在做的事自然浮現,不是一心想要與眾不同,東西就會冒出來,太多偉大的創意主要還是根基於創意人本身扎實的基本功,但是現在的產業總是教育年輕人要不斷追求創意,卻忽略了從事各領域的深厚基本功才是支持創意的原動力。

  7. 鞋子上加拉鍊,天啊,這是我上國小的時候就一直和我爸爸提的點子呢,我爸爸的軍旅鞋鞋底總是很堅固但是牛皮卻不怎麼堅固久了就有洞洞。加拉鍊的想法真的很棒,可惜沒實現。不過別人實現了這個想法我真的好開心,以後可以少買個鞋底了呢.

  8. 很多人第一次的成功都是運氣,但是要能持續的成功,那就不是運氣。而是要能持續的發揮個人能成功的人格特質。而最重要的成功特質,常常都是最簡單的,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但卻違反人性,如巴菲特說的投資哲學 當大家害怕的時候要貪心,但大家貪心的時候要害怕。太複雜的成功方式,都是很難都完全複製,也就是太服咱的成功方式大概只能成功一次。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