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旅行新招:帶著工作去旅行

我在矽谷創業的弟弟正在研究Grace Cheng的財經網站,看到了這個「Worldiki」。這不是財經網站,而是一個「旅遊網站」,旅者是一對夫妻,正是這位Grace和她的老公Pedro,從去年9月開始,環遊世界

去年他們即先去過了亞洲各地如香港、泰國,今年去過的地方則明列在這裡,看得出來,歐洲、非洲、美洲就幾乎都踏過了,現在他們正在南美洲旁邊的一座小島,享受無垠無際的大草原和比人還高的駱駝(請見這篇這篇這篇)。

我們不禁流下了羨慕的口水,卻在心中為這對夫妻擔心……

環遊世界,口袋得存一點錢才行。這麼年輕的夫妻,結婚後還要環遊世界,只能說,勇氣可嘉?

錯!他們環遊世界,一點也不需要勇氣,因為他們繼續在工作,並沒有因為旅行而間斷。

你說,怎麼可能?

這對夫妻從事的工作,剛好就是可以「遠端進行」的,老公是一個科技人員(似乎是新加坡某公司的CIO),感謝筆記型電腦、無線網路的便利,只要帶著電腦、有上網連線便可以工作。老婆是匯率操作人員,所以她也只需要上網連線,就可以維持工作。此外,在Worldiki網站,他們也「順手」巧妙置入一個觀光飯店比較引擎,賺一點點庸金,讓網站幫他們工作。

他們一邊旅行, 收入說不定還是比我們一般全職工作朝九晚五周末加班永無休息之日還要高很多!

這對夫妻本來就愛好旅行,原本在2007年差點要訂下二十幾天的埃及之旅,好好看看古文明,後來因為工作關係臨時取消,失望不已,或許更加強了他們這次的心願。他們就像許多城市人,已經厭煩了朝九晚五、工作千篇一律的日子,他們覺得整個生命被粗線團團綑住了,只能看著光陰漸漸前進、青春漸漸流失,銀行存款再怎麼升也不夠用,他們覺得人生不應該是這樣的……於是他們決定上路

「這不是假期(holiday),這是我們的新生活方式(lifestyle)!」他們寫道。

這句話很重要,點出了他們這種「帶著工作去旅行」和其他旅型方式的差異!

看看他們的旅行內容,和許多自助旅行的部落格比起來,顯然算是較「業餘」,並不全面,照片拍得也不驚人,但,他們從去年到現在,都是住在「外面」,完完全全的四處「以旅館為家」,他們是在旅館工作的,所以並不需要一早起來便奮力的玩、奮力的拍照,他們就當作還在家裡,只是天天都有度假的快感。

拋開工作去旅行,面對的是責任與未來,但「帶著工作去旅行」,原來又是另一種感受?在「負責任」、「拚未來」的同時,竟然讓「夢想」也同步的繼續運作,不需要拋家棄子,不需要讓收入不穩定,每個月的支票,依然準時匯入戶頭,只要繼續保持工作呼吸,工作就會一直存在,人生能做到這樣,真是美好!

或許Grace與Pedro的創舉也讓我們對「夢想」的努力方向有所改變了。以前的想法都是,「有一天我賺到第一桶金,再去環遊世界一周」,這樣的夢想是有點「樂透」,不知到有沒有實現的機會?實現了以後,回來是否就要重新開始?

而有些年輕人所規畫的,則是「先去旅行再找工作」,有些想學其他前輩,先出去旅行,回來或許可以寫一本書、開一個網站,但寫一本書可賺多少錢,開一個網站又可賺多少錢,風險大,若不暢銷即無法平攤成本。這樣看來,「帶著工作去旅行」顯然更為高超一點,它很紮實,而且人人都有機會,它讓你先練習,確定了以後再出去,再怕風險的人都可以做得到!只要磨練自己的技能,直到找到一個可以「遠端做」的工作,也得到公司的信任,然後,隔天就可以打包行李、買機票出發了。這麼簡單!

加油。

22 comments

  1. 我覺得想要過這種一面工作一面類似旅行或玩樂的生活,
    去找"記者"之類的工作是比較切實際的做法.
    如果是去一般公司工作,
    這種不在公司上班的人, 往往會是最容易被裁員的人…
    因為人不在公司, 和公司裡的人沒有感情,
    公司想要裁人也就容易從這裡下手,
    而自己也因為不在公司, 想要為自己辯解也很困難.
    再說公司通常不會把很重要或高度機密的工作留給不在公司裡的員工,
    因為會比較容易出差錯.
    所以這樣的員工多半是很低階的,
    否則就是那種員工他本來就是很高階的主管,
    有權利可以規畫自己的工作方式.
    對於多數人來說,
    在辦公室工作還是比較能保障自己的生活.

  2. 離開原來的工作,

    到現在的公司是好還是不好,

    總覺的生活太鬆散,

    工作的心思不集中,

    雖也完成許多專案,

    但和同事出外玩樂的時間太多,

    是有罪惡感的。

    就連去找新工作時,

    也因為怕失去現在的好同事,

    而總是打退堂鼓,

    可是聽到公司內部已有決議,

    要投資新建自動倉,與併購其他公司,

    就覺得留下可以做更多事,

    也可以保留好同事的緣份。

    這就是所謂的:

    「這不是假期(holiday),這是我們的新生活方式(lifestyle)!」,

    又有玩樂又有高薪又有新專案要努力,

    這是很棒的事情才對,

    不是汲汲營營的在公司中一直工作,就是充實上進,

    而是聰明的工作,

    積極專業的進步與貢獻,

    並且擁有友情、親情、愛情..

    才是一個完整的人生。

  3. 這樣的生活方式 我猜很多人都想過
    只是要如何實踐比較需要討論
    雖然感謝提供這樣的故事
    但似乎沒有太多資訊可以利用

  4. 不知道目前身為公司負責人的六大?
    貴公司不知道有沒有辦法採取這樣的制度??
    如果可以,應該能將履歷數量衝得很高吧?
    台灣不知道有沒有這樣制度的公司?

  5. 我覺得這件事情是很理想化的,
    也就是說不是不能實現,而是實現前還必須具備某些門檻不低的條件。

    以此案例來說,他們的工作都已經累積了一些既有的因素,
    包括地位、職權、公司的信任,
    對於現在在台灣也愛旅行的年輕人來說,怎麼可能去找到一個這樣一個工作呢?

  6. 很多人惰性都很強.
    根本沒辦法一面玩一面工作.
    不清楚的人可以作幾個月 soho 就知道.

  7. CIO? 是consultant吧?
    匯率操作人員? 是FX Trader吧?
    這兩種工作本來就可以遠端執行
    更何況 Trader 如果是自營商 何需在辦公室上班?

  8. 這不是假期(holiday),這是我們的新生活方式(lifestyle)!

    holiday –> “vacation" is a better word to be used here.

    skypather

  9. 在臺灣,除非是自己創業,而且還必須是可以「遠端操作」的公司。
    這樣就「有機會」可以如此「帶著工作去旅行」了。

    文化的差異是一個很高的牆壁啊!Orz

  10. Pedro的LinkedIn profile寫著: 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 at Travel Services, 這不就是他"正在"做的事嗎? 一面旅行一面維護他們的Worldiki.com. 所以, Pedro應該算是無業游民吧!!

    不過這一點也不重要, 只要他們能維持他們的"lifestyle", 終究是令人羨慕的!

  11. 當我們利用鏡頭捕捉到的那瞬間
    究竟是甚麼?
    光與影的技巧掌握?仰或是動態間定格的語言呢?

    我想~應該是萬象本質的生命!

    有個時間與空間對話的網站
    可以讓攝影作品加入一些時空元素
    也許可以撞擊出更多的感動~u
    http://www.timemory.com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