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智囊團」,在加拿大蔚為流行

昨天Time雜誌才出了一篇文章,提到創傷後對別人「傾吐」,其實並沒有療效,反而是「沒講」、「悶在心裡」的,後續的恢復比較好一點?這點與我們大家所認知的「創傷後應該盡量找人傾吐、講出來」剛好相反,此研究報告自然也引起很大爭議。

或許,創傷後不一定要講出來,但有些事情,「講出來」總比「沒講」好

剛好,加拿大的《Globe and Mail》,有篇文章也在討論「講出來」的這件事。報導說,最近「很流行」一種東西叫「個人智囊團」。什麼是「個人智囊團」?就是一群朋友或同事,讓你可以定期將自己工作上、生活上、婚姻上、交友上的各式的問題,請教一下他們,並得到有意義有幫助的解答。作者將這群智囊團稱作「成功之圈」(success circle),暗指這群「個人智囊團」是經過「挑選」的,好朋友歸好朋友,智囊團歸智囊團,一個好的「個人智囊團」,只選擇自己行業最成功的人,或是與自己個性或事業有「互補」作用的人。

有趣的是,文章以「很流行」來形容「個人智囊團」,但,我從身邊的朋友圈子,似乎尚未發現這個現象?(可能是我太爛,不足以當「個人智囊團」)或許,也是因為只有女性才這麼做,還是……只有「加拿大的女性」才會這麼做?不清楚。不過,依照作者的形容,這個「個人智囊團」的功用顯然還蠻大的,我想可以拿來介紹一下給此地網友,說不定,大家即日起也可開始擁有自己的「個人智囊團」!

「個人智囊團」更明確的定義是,一小群「不太熟」的人,或許是某人的朋友,某人的同事,大家認為,比較有可能「同聲同氣」的,或者彼此覺得可以「互補」的,就以「相對的比較不自然的方式,硬湊在一起,並定期的聯絡聚會」。近的就出來喝個咖啡,遠的就以電話或網路聯絡。它和一般的社團或協會不同之處,就是這是「很小很小的一群」,最多大概就6~7位,一定要信得過的,又可以給你誠懇建議的人,聚會的方式,通常以坐下來,靜態的,而且獨自前往,絕不攜伴、不帶小孩。

作者說,這種「個人智囊團」的趨勢,在現代是有道理的。在從前,我們總習慣從職場中的「老一輩」的口中得到建議,但,今天我們常常換工作,已經沒有前輩可以給我們建議,只能轉而尋求同儕;同儕與自己經歷相當,因此「一個人」不夠,所以要「一群人」,給你共同的建議。作者還說,達文西、愛迪生、法蘭克林、亨利福特…這些名人,當初都有他們自己「個人智囊團」,驚,真的?

作者也提出幾個「個人智囊團」的實例,比如,一位在某大公司做到業務副總的女士,有六位女性朋友,每兩個月聚會一次。

另一個女性朋友,則與另外兩位女性創業家組成了「個人智囊團」,由於不住同個城市,因此每兩週通一次電話,準備在今年暑假首次聚會。

作者也說,有些人參加一兩個「個人智囊團」,對她們傾吐,但同時也是另外好幾個「個人智囊團」的「義務出意見者」……。

我認為,「個人智囊團」這個概念,可延伸並成為我們的一種與新朋友交流的新模式!現在一般,我們都與「有共同事件的」(比如曾一起上學、上班、出去玩的)朋友,才有可能比較敞心的交談。如果像老外這樣找來一個「個人智囊團」,多多少少都顯得有些「刻意」,在東方人的思維中,這樣「刻意」的應酬的行為,尤其是女性之間,會有一點點奇怪!

不過,另一個角度來看,「個人智囊團」是一個很好的「理由」,讓我們可以從身邊認識的一些人裡面,組成一個「夢幻團隊」,也就是作者說的「success circle」。每個人身邊本來就都認識一些人,大概可以「點點名」,如果想組成一個「夢幻團隊」的「個人智囊團」,成員會是誰比較好。但平時,你哪有什麼理由可邀這些人出來,認識認識?假如這時候,你喊出這個「個人智囊團」的概念,那,一切會突然變得順水推舟,就只等對方問你,「時間、地點?」

雖然怪怪的,只要有一個人開始約時間,我相信大部份的人,只要不是非常「忙」或非常「宅」的,都會出來吃個飯,看看你這「個人智囊團」是什麼東西。大家見過一次面,下次再見面,就容易多了,大家也會發現,彼此是不錯的「個人智囊團」的人選。就這樣繼續下去了。

有趣的是,文章也提到,「個人智囊團」要開始或許不難,但最大的風險,就是「草草結束」,因為永遠有一些參加者虎頭蛇尾,過了一陣子後就愈來愈少參加聚會,最後就不參加了!一個人不參加,另一個人會受影響,漸漸的這個「個人智囊團」就整個散掉了。這是正常的現象,沒關係,「團員」之間肯定還是會繼續保持聯絡,這時候你又可以另起一個「個人智囊團」!另外,文章提到,當一個「個人智囊團」的發起者,在初期也要負責「管秩序」。畢竟大家不是從朋友開始,彼此化學作用還沒產生,聚會時,有些人會開始「佔資源」,講得特別多,讓其他人沒時間講。有些人可能又會太熱中於表達意見,一不小心傷了對方;同理,如果這個「個人智囊團」的人太多了,大家東講一點西扯一些,開開玩笑,說說故事,整個會議會變得冗長…。

其實,「個人智囊團」的點子在網路上早就已經發生著。網路上一群「重度社交者」,發起「新團體」輕鬆的如家常便飯,譬如Vista最近用Ning發起的「晨型人」(In the Morning),在短短二周內就有高達359個會員!對現今網路玩家而言,召集一群人,一起開一個會,實在是輕鬆不過了;就算不認識的,見幾次面也認識了。從網路上的經驗我們知道,當一個「個人智囊團」的發起者,一開始很多奇怪的事情會發生,但到最後,大家都會謝謝你!所以,有興趣發起自己的「個人智囊團」嗎?還在等什麼呢!

15 comments

  1. 我有一個疑問是,如果你跟對方不熟,不清楚對方的處世為人和原則,
    只因他在某領域上小有名就就足以擔當"智囊團"嗎?
    畢竟講得天花亂墜容易,能實際做到的人卻不多(不容否認,成功不是靠實力ㄉ人也不少),
    而且東方人講究關係,要跟陌生人近距離剖白心事,
    推不推的起來,很値得玩味喔!

  2. 我工作三年
    已有感在目前的職位中
    既沒有前輩可討教(目前從事排版類工作),朋輩也不夠「具參考價值」
    有點孤獨無依

    「智囊團」這點子聽落有點受用
    不過我在香港
    完全未覺有這種風氣出現
    恐怕要組團不易…

  3. 我第一個想到的,卻是「慾望城市」那裏面的四位女士呢
    雖然她們的話題比較不是工作事業方面
    但是也是有智囊團的味道!

  4. 呵呵,在教會界中(尤其北美)這種例子不少。
    我曾經讀過一篇文章,作者當時有個當大學校長的機會,但他不確定自己是否合適;於是找了教會裡幾個熟識的會友,把他的想法跟他們分享。
    這些朋友並不給意見,只是專心的聽,然後問他問題;有些問題很直接、尖銳,目的是讓他深入探求自己內心深處的想法。
    後來一個朋友問:「你覺得當校長最大的誘因是…?」
    他掙扎了很久,終於說出心裡話:「我想…可以讓我上報紙新聞…。」
    沉寂了好一段時間,大家已經知道答案;一個朋友笑笑:「如果只是為這個,你可以有其他方式上報。」
    後來自己冷靜想想的確不適合,因此他慶幸沒去當校長,否則他和全校學生都會是一場災難。
    真的是旁觀者清呀。

  5. 在網路世界中,特別是有技術討論區的地方,
    這樣的智囊團感覺特別容易形成。

    只是可能有些人是選擇藏私,
    不願意花時間在互動、討論或自曝上,

    就比較難找到類似的朋友。

  6. 奇摩知識上面也有很多人 provide 他們經驗和經歷,雖然有點雜亂,但是理念也不錯,不過由於少了有效的過濾機制,導致你實際上能得到的幫助,實在少之又少,一個 success circle 可以更有效切入你的問題點,重點這個團體的人,也是要有貢獻的心理,不然很容易就胎死腹中囉~

  7. 幾年前在台灣參加一個讀書會,每個月一次,我是覺得很有個人智囊團的味道。
    這並不是一般讀書會,有指定分享者,或者還要列什麼內容大綱,我覺得這根本就像是參加學校考試,所以就不用這些,變成自由討論指定書籍,主要是在分享該書內容與你的生活有何幹?!然後就這樣子逐漸討論到各自生活、工作等,大家互相提供意見,效果還蠻大的。
    遇到的難題也是和mr6文中所指,有的人一年才出現幾次,有的則只來一次。剛開始有十多人,過後逐漸減少至五人,有時候只有我和另外一位。曾經也有印度人!!??!!哈!
    初期聚會地點每個月幾乎不同,後期就在台北101四樓咖啡廣場,效果不錯,就這樣維持了約有兩年多。不過我在兩年前離開台灣後,接手主持的人因為各種原因而在幾個月後取消這個聚會,讓我覺得超可惜的。
    看了這篇文章,內心又在激起了無限澎湃(??!!),這就好好規劃一下,另外組織一個讀書會,而且還可以名正言順的稱為個人智囊團,不過我身在大馬吉隆坡,想必用網路聯繫,或者另外招募本地人來參與了。

  8. 我曾設想過此IDEA,沒想到已行之有年。這樣說好了,不論是知識+的雜亂資訊,或是讀書會的封閉社群,或技術論壇的交流,產生的疑慮幾乎就同Rita與Tonyq所言,私相授受或是傾囊相助,都存在「要或不要」「有用與否」的不確定因素。如果影響「智囊團」成或否的最大因素於此,就直接從這個方向切入、解決。

     「維基」也是智囊制度的變革,有沒有用,自然會有更雞婆的人做修正。以這個方向設想,對議題有興趣的人,自然而然就會形成一個聚落,在這樣的社群組織中,出現異議,就提出來討論,不是攻訐,而是真正的「教學相長」!基本上,我認為社群的互動,不一定要實體聚會,或搞一些活動。團體的成或敗,不該歸咎活動的次數,或社員的參加率。

     也就是說,如果做不起來,問題應是在平台本身的內容設計上,再來才是發起者、跟隨者的問題。

     我認為「知識傳遞」「知識分享」,是需要受到保護。所以必須設想「該如何保護」。如果發明了一套「保護」機制,自然就能解決、或降低「無效資訊」、「貢獻私心」的情況發生。有點像是「置入性行銷」之餘,知識就是廣告費,廣告就是知識費。

     該如何替知識交流製造「回饋」機制?市儈點的說法就是,我認為「智囊團的idea,要架構在有利可圖之下」,才能成功打造;為了要與市場機制做區別,資訊必須先從挖掘「達人」做起…專業升級版!
     或者就像vooeasy一樣,用知識連結知識,網友自然就能自成一派。既然是自發性的行為,要不要經營,回歸網友決定,這個社群不符合期望,跳槽到符合期待的社群不就得了…一般大眾版!

     但是若就一個單純的網路使用者,我本人所需要的服務設想,我會希望有人能給我一個,「準確」「中肯」又「實際」的服務內容。以遊戲的角度來看,也就是「升級版的個人智囊團」,設想門檻,區別功能之轉變。
     我很期待,社群內容的建設,可以帶出更便利、更多元的資訊交流,最重要的是,這些資訊是有其建設性,而非隨便惡搞。說真的,光看到「智囊團」「社群」,就給我很大的想像空間,去遙想未來的遠景,所以就囉唆了一堆空談~真是不好意思。

  9. 可以看看Cash in a flash這本書, 中文書名是 賺錢像吃飯一樣容易, 馬克韓森寫的書…裡面對於智囊小組有很好的說明和執行方式;
    我自已組了一個智囊團, 立旨在達到財務自由和財富提升, 我們都是平凡人, 一直都希望平凡但富有, 所以我們開始了~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