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新社群網站今年爆紅!成功之道只憑一個字……

這個字就是「FU」。

不是拼到一半的髒話。是時下最流行的字,FU發音「few」,大約是「feel」的意思。感覺、感動。通常的用法是「這東西很有FU」,就是「這東西讓我很有感覺」。

前天Compete推出二月最新的美國top 20社群網站,原本設在這周晚點再寫,沒想到TechCrunch先寫了,還好他只注意到那個3,272,217%的「破表」成長率,所以我才能來優雅寫一下這些數字的意義在哪裡。

首先,如果和去年四月的數字比較,會發現社群真的很紅海也很血腥。好幾個去年混得不錯的網站,現在已經不在榜上。不過,整體來看整個社群網站產業的每月不重覆拜訪人次是呈現「一起上升」的,現在已有三個社群網站進入「千萬人俱樂部」,其中MySpace雖陷入停滯,但Facebook和去年比增加近一倍。

然後以最近的標準來看,一年成長速度要達「5倍」才稱得上「爆紅」,譬如和去年相比,Ning成長了48倍,Twitter成長了43倍,這次我即將在這期數位時代專欄寫到的Linkedin則也有7倍的回春成長。但這三個網站我們常常聽常常看,Compete這張圖表最大的價值,是在告訴我們另外幾個名字陌生的爆紅社群網站,當然這幾個網站並不是唯一爆紅五倍的社群,但至少是在超過五倍以後,今年的每月總點擊數排行在前二十名的。因此應該算是蠻準。在社群火熱競爭的這一個2007年,以下三個新網站竟能突破重圍,一年爆紅:

一、Fubar.com:這就是TechCrunch口中那個成長三萬倍的網站,成長倍數這麼高也是因為Fubar剛好就是在2007年2月(也就是一年前)所創辦的,從一個月200次到一個月600萬次,當然就是3萬倍。Fubar是一個擺明要做「夜店社群」的社群網站。由於它並不是成人網站,因此男男女女在網上仍可以放鬆的、安全的、有禮貌的交流,也因此吸引大量的女生在裡面,而且是真人;這樣,就吸引更多男生進來了。為了營造「夜店氣氛」,Fubar每人的「個人首頁」如這個這個這個,簡直就充滿了霓虹燈館與各式豔色調酒的「FU」(當然此FU非Fubar的FU),隱隱還聞到了煙香味。最上方有一個slide不停轉動播放其他正在線上的男女的照片,若登入的話,中間還有一行跑馬燈一直播放其他人訊息。每人的「朋友」動不動就上一萬人。

有趣的是他們的創業故事,三位創辦人當時住在加州某城市隔壁的鄰居,以前見面談心,男人嘛,就是一通電話約出來到隔壁的bar「喝杯啤酒」,當然順便對旁邊美眉評頭論足,一種很愜意、很自在的感覺(至少這三位是這樣覺得)。有天,其中一位要搬走了,他們就想,如何把「一起到bar走走晃晃」的這個「FU」做成網站?於是Fubar一擊就中。

二、Cafemom.com :它是媽媽的社群網站,從去年到今年有5倍的成長。此站自2006年底開站,2007年初大量宣傳,個人首頁是兩欄風格(如這個這個這個),清清淡淡,粉粉蜜蜜的,很有年輕媽媽的感覺,社群元素和其他不同的是多出一個「我的孩子」,有人也開了一些好玩的群組,如肥皂劇「Grey’s Anatomy」有1萬2千多人,「烹飪101」有5千多人。大部份的個人首頁都被設為「私人」,也可見媽媽的特色。

Cafemom的暴起,讓人覺得很想研究一下,因為和Fubar不同,「媽媽社群」這塊已充滿了網路創業家的屍體。自己在一年前寫的「網路新爸媽」所舉的例子幾乎沒有一個起飛;講到媽媽社群這塊,MomSpace也比它有名得多。看看Cafemom的創辦人才知道,其實他們大有來頭。創辦人是三個男人,奇怪,都不是「媽媽」,也不像BabyHome是「爸爸」,如何「掌握」媽媽的「FU」?原來啊,三個男人早在1999年就創過一個「ClubMom」的網站,當時做的是1.0時代的媽媽社團。他們雖然一直不是媽媽,但一直在碰媽媽的東西以及觀察媽媽會員的動向,志願就是將「geek習慣玩的東西,也帶給媽媽來玩」(大概是因為上述兩種人都長期待在家裡?),玩久以後FU自然就出來了。

三、Yuku.com :這個網站做的是所謂「DIY社群」,也就是讓大家都可以自己開社群網站。它和去年相比成長了14倍。有趣的是,Yuku和另一個知名的DIY社群提供者Ning不同的是,Yuku的重點巧妙的放在傳統的「討論區」(forum),甚至連版型(如這個這個這個)就和傳統討論區如出一轍。不過當你點進每個人的個人首頁(如這傢伙這傢伙這兩個傢伙),又會發現它的「二排設計」很像MySpace、Bebohi5那一派的個人首頁,客製度高,簡單易懂。憑這點難怪它目前可以勝過Ning,因為後者將Google廣告放在顯眼處,其「三排設計」比較類似Facebook,既然要把這個棒子交給平民去「自己DIY自己的社群網站」,Yuku的設計顯然技高一籌,而且Yuku競爭的對象比較像是phpBB這樣的討論區軟體,以「forum + MySpace」,這種很新又不會新得沒道理的組合,是它起飛關鍵。

這和「FU」也有關係。Yuku的創辦人自己可能並沒有親身經歷什麼事,就開放出來,讓每個親身經歷、有「FU」的人都上來自己架自己的社群。看現在前二十名的社群中已有兩個是「DIY社群」,也顯見這方法已得到市場的認同。我預測等到Ning再大一點,憑它投資人的本事,有可能再增資將Yuku整個高價吃下來。

昨天記者問我一個問題,很難答。她問,「社群網站是拿來交朋友嗎?」我想答「yes and no」,大家知道,社群網站「可以」交朋友,但它更像是與線上線下的朋友保持某種特別的聯絡方式,這種「介於中間」的感覺,其實就是人與人之間最好玩的地方。也是還能繼續開發的地方。你看,CRM軟體就算再強大,最後還是得取決於sales業務員自己出去和客戶一對一談的「FU」,這種FU實在難以形容,但當你「FU到」,跑來做一個網站,其他人就算拿著多少資金、多少策略、多少金頭腦也打不敗你心中一個簡簡單單的「FU」。在網路上成為下一個楊致遠、陳士駿的條件是什麼?沒什麼,唯一條件就是你要是一個有血、有肉、有「FU」的「人」即有機會築夢成真。

7 comments

  1. 我覺得 Yuku的一個會紅的原則是"安裝簡單"而且自由度高
    就如 Mr.6所說的
    其實像是討論區加上社群的功能
    不過我比較好奇的是,有多少人有能力完成一個討論區的設定?
    尤其當部落格都漸漸式微,twitter興起的時代
    到底有多少人能夠將話題做個大分類,在分類之後再以不同主題作去分並討論?

  2. 唯一條件就是你要是一個有血、有肉、有「FU」的「人」即有機會築夢成真。

    作为80后的我们,有[FU]就要大胆的DO

  3. Hiya!, Very interesting angle, we had been speaking about the identical factor at work and located your website very stimulating. So just had to com-ment an enormous thank you for all your effort. Please keep up the great work your doing!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