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換一次工作的世代,正式開始!

今天再來引用《紐約時報》的另一篇文章。文章提到,矽谷的老字號科技公司HP最近出奇招,找來一批70~90歲不等的「退休HP員工」,在大賣場、展場、徵才園遊會,只要有HP的攤位,在裡面當義工賣HP的產品及形象,順便說說當年幫HP打天下的英勇事蹟。

從前的IBM、HP、奇異,元老級員工從剛畢業年輕小伙子就進公司,轉眼間就是三、四十年,終身都是「惠普人」,就算退休了,依然以公司為榮。雖然年歲已大,腦筋沒有以前靈光,技術也跟不上少年仔,但他們身上有的是少年仔沒有的「忠誠」,站在HP攤位裡,他們迥迥發光的眼神已經在告訴你,這真的是一間很棒很棒的公司,你看我都終身托付給「她」了,現在只要你買一台399美元的印表機,有必要想這麼久嗎!?

但,這是從前了。

前天,知名線上媒體Silicon Alley Insider新請來的寫手Vasanth Sridharan也談論到HP這篇報導,他說,他現在才23歲,目前據他所知,他的朋友圈中,沒有任何人「打算在一家公司待2年以上的。」

嚇!2年?僅僅24個月?

他的朋友圈,大概就是那些今年剛從大學畢業,工作地點在美國加州矽谷。但,若將同樣的問題拿來問台北、高雄、北京、香港、上海的23歲年輕人,會不會也是類似的答案?

這確實是現在年輕求職者共同的狀況。主流媒體稱它為「問題」,年輕人卻偷偷視它為「趨勢」,就像Vasanth說的,沒人不這麼想。這一年來為Voofox我不斷的在面試新人,面試時一定要問的一題就是「你為何離開前一間公司?」問到今天,我得到的答案都「怪怪的」,有人說,坐的位子不舒服,有人說早上機車車位不好找,有人說是男友女友有意見……總之,很少人給我一個真正有道理的理由,總覺得大家都在遮遮掩掩。於是,不滿意的我又繼續追問「那前前一間公司,你又為何離開?」問到對方表情尷尬,面有菜色…。

後來想想,幹嘛問這個白爛的問題!?

對現代求職者來說,這件事就這麼簡單而已。年輕人剛進社會,當然想辦法盡量待在一間公司,學東西、長知識,但學到一陣子以後,只要有更好的機會,無論是比較高薪的,還是可以學比較多東西的,或是離家比較近的,反正「只要有一兩點不錯」,就會開始自問「為何自限於此?」而伺機拂袖而去。大環境使然,年輕人心中就是認為,能換且換,學業都可以丟了,工作為何不行?所以換工作不見得需要什麼重大的理由啊!可能真的只是位子不舒服、機車車位不好找,所以就趁空檔溜出來四處看看「有沒有更好的工作」。假如有的話,就去吧!

這個心態比任何人想像的都還篤定,於是就造成了徵才者與求職者之間一種無藥可救的「隔閡」了。許多企業經理人年過50,還活在HP那個年代,所以對年輕人這種「常換工作」完全無法諒解。而就算徵才者不老,為了公司穩定著想,也會盡量避免這種「見異思遷」、換工作像換襪子的求職者。也因為這樣,年輕人在這方面只能「偷偷做」。

由於「偷偷做」,這些年輕人最問的問題,都沒辦法在《天下》、《遠見》找得到解答。其中年輕人最想問的問題就是──「我一份工作應該待多久,才不會被嫌太短?」

知道這個答案,才可以光明正大的,當徵才者問那個「為何離開前一間公司」的問題時,可以不必找理由,只要從容不迫的說,「我想找尋更好的機會。」坦蕩蕩的君子之答,連測謊機都不會跟你抗議。但奇怪的是,答案沒人告訴年輕人過。坊間應該從沒對各企業做過這個調查,因為這調查實在太直接了,擺明了是在為這個「邪惡」、「不道德」的年輕草莓族現象「背書」(endorse),正式准許他們這樣做!

所以,到底要平均工作幾年,對一個徵才經理人來說是一個「基本要求」?

在2008年的今天,在比較過線上幾千份履歷表之後,我感覺這個答案大約是「2年」吧。也就是說,那篇文章說得剛剛好。我的感覺是,當你看到一張履歷表上面寫「一年X個月」,感覺有點「他背離了公司」,而當你看到上面寫短短「X個月」,感覺可能是「公司把他炒掉或趕走」。總之一份工作待「2年」,在現在四處都是「二個月」、「五個月」的履歷表中,已經可以被視作「穩定」了

但,不禁也要延伸思考,假如人人真的都工作兩年、兩年、兩年,那公司對員工的獎勵與流動處理,顯然必須改變一下了。比如說,年終獎金的制度可能要跟著調整,以免造成「都是讓快要走的人拿錢,剛進來的最猛新秀都拿不到錢」的盲點。此外,對年輕人來說,假如真的要二年、二年、二年的跳槽,也必須先一步的想想整個職涯該怎麼計畫了。試想,從二十八歲「出社會」,到四十六歲,你將一共做過9份工作。第一個問題就是,這個產業有這麼多間公司可以跳嗎?如果沒有,你打算在這個產業跑一跑,然後跳到哪一個產業繼續更康莊的路?這些都值得先想一想。

不過,至少不要再偷偷摸摸的想了!2年跳槽世代已經到來,我們企業主不想接受這殘酷的事實,但,駝鳥心態沒有用,早痛不如晚痛,大家先面對準備措施,總比以後再來亡羊補牢還要好!

21 comments

  1. 沒錯,2 年是評估工作穩定的最低門檻。
    對 30 歲以下的人來說(非高階管理職),一年不到的通常都只是試水溫,一年以上才算有學到東西,對公司來說才算有貢獻度,兩年以上的公司理應提供較好的福利(如果要留人的話)。

    但憂心的是台灣剛畢業的學子,很多專業能力不夠的,又這樣頻繁的轉換工作,對公司來說,其實是很嚴重的人力流動考量,如果花時間訓練等於是浪費公司資源,難怪很多企業會認為台灣普遍學子程度越來越差,而這也是我最近面試人的心情,只能無奈的一直 reject 人,唉!

  2. 但是麻煩的是,台灣的中小企業壽命都這麼短,年輕人根本看不懂他所在的公司或是部門,是否能撐過兩年,還要學習怎麼不會讓公司欠薪水

    只怕,這種趨勢,也不全然是員工忠誠度的問題而已….

  3. 兩年!?剛好而已,因為資訊進步的太快,會讓人覺得公司進步的太慢(和大環境比起來,相對小組織嘛..,不可能和大環境所產生的資料量相比),如果一有不順遂,危機感立刻產生…,加上現在的人比較憤世嫉俗,對相同事情的反應比以前的人來的激烈,加上還有很多媒體散播的的消息(創業也罷、熱門產業也罷….),更加速了換工作的機會,我覺得,如果我是人事主管,必須建議公司把很多的內部流程"模組化"或"功能化",把這些員工的共通特性當成固定的,才能設計有效的模組,畢竟這些2年就換工作的人也是有他們的能力在,把他們待過的公司當作自己公司的其他部門(或分公司),了解他們的經歷與長處,才知道在這兩年內如何好好的利用這個員工,依版主說的,要接受這個潮流!

  4. 我覺得這是一體兩面的事
    很多公司的理論是: 學校學的都是垃圾, 在工作中學的才是黃金
    也很多公司都希望找到的人都是即戰力而鮮少給予培養
    公司不想花時間培養人才, 怎麼能怪他們實力差?

    所以故事就是這樣:
    在A公司學不到什麼東西, 每天就是跟著資深做雜事
    待了一陣子, 終於在某天加班到2, 3點時頓悟到不如歸去…
    等走了以後, B公司發現怎麼現在年輕人待不久又沒什麼實力…

    公司忙著賺錢, 又怎麼會考慮到員工的職涯發展與規劃呢?
    就我過去的面試經驗來說, 幾乎沒有公司提到這一點
    要不然就是做做樣子, 進去後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
    公司要員工忠誠, 我倒認為這是雙方面的問題

  5. 這現象應該不能一概而論,
    很多網路公司特別是Start-up,
    公司都要求即戰力和彈性,也無法給員工承諾任何事情,
    別說沒時間訓練菜鳥,一旦成長不順公司幾個月收掉也很常見,
    以員工角度,若在這種類型公司工作當然要隨時找更好的機會,
    經常跳槽也很合理。

    要是進去IBM/HP那種有資源長期培養員工、規模又夠大夠個人生涯10年以上發展的大企業,當然會有員工想待幾十年。

  6. 其實在美國像 401k的東西更助長的這個趨勢
    年資的重要性一直在萎縮
    朋友中還滿多人樂得當Contractor
    反正保險跟找工作都有agent搞定
    三個月就換點也是常有的事
    現在大公司也懂的效率性的切割工作為project base
    full-time 跟 Contractor的一定比例組合其實更有效率
    還有就是美國的醫療保險已經成驚人的怪獸
    GM都可以幫員工買醫院了 就是因為請不走老員工
    現在市場的變動性又極大
    換批腦袋有時也是劑猛藥
    總之企業不仁 員工不義 現在就是大家各憑本事做個fast mover
    只是可憐了新鮮人 不超級拼根本跨不進專業群的門檻

  7. 2年跳槽世代已經到來,我們企業主不想接受這殘酷的事實,但,駝鳥心態沒有用,早痛不如晚痛,大家先面對準備措施,總比以後再來亡羊補牢還要好!

  8. 關於面試時一定要問的一題就是「你為何離開前一間公司?」

    多數公司抱著一堆人在排隊等著進來的心態下
    我倒是比較想反過來問公司願意提供什麼誘因留下人才呢

  9. 我的確在第一份工作呆了2.6年
    不過我的同事已經換了10多個
    過年前後 公司連我已經走了5個人
    所以就我在媒體的經驗是0.5~1年換一份工作
    所以我已經是老人了

    如果要問我為什麼離開公司
    (打廣告)請看我部落格的小說"總經理的新衣"
    資本主義+沙文主義+0 EQ的投機者+漠視法律+說謊的人=我的老闆
    或許也是大多數老闆的樣子…
    我無法改變老闆
    只能換掉老闆

  10. YuTing,我必須要非常同意你的說法。我之前呆了一年九個月的公司的老闆就跟你文章上面說得一個樣子。

    經歷好像啊。

    其實Mr.6先生這篇文章可能少說到一個東西。很多老闆早就已經洞悉到這個產業是跳來跳去的,所以早就比Mr.6先做好了準備,那就是把員工當成消耗品,尤其是軟體工程師,走掉一個是一個,反正還會有很多人進來,用低價的人力跟大量的工時來取代資深的技術與彈性的架構。台灣有許多SI大廠就是抱持的這樣的大廠就是這樣來處理員工的。

  11. 最近兩個工作都待大約三年, 所以我還算穩定,
    而且我處的還是變化快速的資訊產業….

  12. 为什么一定要打工呢
    老板和经理人是两种材料
    我工作满一年了,正在寻找机会自己干
    顺便说下,偶在上海

  13. 一直換工作若能一直正向累積專業,那還ok…若一直換不同的跑道了,那就有待商榷了.畢竟台灣的工作機會日趨緊縮,如何走出自己的一片天,才是生存的關鍵…

  14. >>對 30 歲以下的人來說(非高階管理職),一年不到的通常都只是試水溫,一年以上才算有學到東西,對公司來說才算有貢獻度,兩年以上的公司理應提供較好的福利(如果要留人的話)。
    通常我對一年以上才學到東西這種說法不太認同,因為學不學東西是個人特質,對我來說一個公司,一個部門,認真的話,半年至1年專業性的東西,就學完了!剩下的就是一般所謂的經驗問題,待人、習慣、態度、對應、互動這種東西,也許資深者在某些地方會保留,但保留的東西值得你花更多的時間是取得嗎?再來如果保留的東西你做久了,你也會得到的,那代表到那裡都會獲得的。最重要的問題在於大部份的人都會有希望公司“教你的“,而不是自己獲得,所以要很漫長的時間才能得到東西,很少數的人除了在公司學到東西,回到家裡還繼續認真的往相關領域學習,所以是個人特質,而非固定公式待多久就會有多少東西。
    另外如果是資訊業來說,太多資料可以在網路找到了,一個公司會有所考量,所以沒辦法弄太多的東西,所以會變成不斷的在舊的東西上會打轉,打轉到最後就剩下例行公式,然後又會變成所謂升官問題,而不是在本質核心競爭力的提升,這裡指專業別人不會,你會的,當然所有的工作都是這樣,轉管理職其實剩下的就只剩帶人的經驗,偏偏這種東西就是久了就會有的,一個人當主管當久了,自然就會了解帶人上面的經驗,可是專業這種東西是你一但慢個半年沒接觸,恭喜你,你可能不知道你的手下是不是在亂說了!
    評量是很難的事,但這是主官要負的責任。

  15. 產業別的不同和專業需求或許對人才的培訓要求會差異許多。公司規模也是。

    以我目前所在的領域,基本上需具備 Web Application 開發的能力,並且需要生物專業的基本認知,等於是跨領域的需求,人才可能需要從資訊領域和生物領域去找,許多時候是找不到兩方面兼顧的人才。如果要培訓這樣的"新人"有基本能力,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當然資質、個人主動性的差異很大,且不可能這段時間都是在訓練),又不是所謂的大公司/單位,若是對工作沒熱誠的,半途放棄的機率是很高的,訓練成本如此高,所以我一開始的認知會是一年以上對單位來說才算有貢獻度,對員工來說也才有扎實學到東西。

    其他領域是否有這樣的狀況,個人是不清楚,所以很想了解其他領域是怎麼看待這樣的問題。

  16. 想是這麼想
    但 很難吧!
    現在徵人(尤其是女性)
    都要限30以上
    (雖然勞工局已規定要拿掉,但 看到30的年紀還是把你抽掉,這樣
    有比較保障嗎??)
    我承認我就是那個二年換一次的人
    但 今年踏入30後,發現 不可能這樣跳的啦~
    根本找不到工作了…>

  17. 有些產業是很有問題的,凹字型的構造,高階主管強,基層強,卻偏偏有極差的中階主管,專業能力不足,積極度不夠,但整個體制卻因"體諒"他年齡大,所以並未懲戒這樣糟糕的中階主管,但這樣的中階主管卻又遏制新秀的產生,這才是企業毒瘤…

  18. 有些產業是很有問題的,凹字型的構造,高階主管強,基層強,卻偏偏有極差的中階主管,專業能力不足,積極度不夠,但整個體制卻因"體諒"他年齡大,所以並未懲戒這樣糟糕的中階主管,但這樣的中階主管卻又遏制新秀的產生,這才是企業毒瘤…

  19. I believe what you said made a lot of sense. But, think about this, what if you wrote a catchier title? I mean, I dont want to tell you how to run your blog, but what if you added a title to maybe get peoples attention? I mean Network Inventory Reporter 1.52 | Hackerjournals Tools is kinda vanilla. You could peek at Yahoo’s front page and watch how they write news titles to get viewers to click. You might add a video or a picture or two to get people excited about what you’ve written. Just my opinion, it might make your posts a little livelier.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