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古亭捷運站外的「矽」味

Map

幾個月前突然發現「古亭捷運站」和網路的深厚關係,台北市南區的這塊地方,似乎正不知不覺的醞釀著一塊網站公司聚落地(見上圖)。 

出了捷運古亭站,馬上就可以在同一棟大樓找到Yahoo!奇摩創市際CNET,往城北方向還有愛情公寓,往城南方向則有EmailCashTYCC、勉強的話把精誠也算進去;再往南昌街走上去,可發現OpenFind紅谷資訊Wordpedia,再往新店方向還有優仕網與台大育成中心,而iCoupon Go與某間仍在積極開發一個超炫產品的P網路公司應也在附近,上述所有公司竟然都在步行五分鐘的範圍內。 

和偏遠的南港軟體園區比起來,這裡的餐館與街道感染了來自附近台大的年輕氣息,走出門就是城市熱鬧的大街,都市熱鬧氣氛濃;和新竹科學園區比起來,這裡不會常被和周邊的硬體巨獸企業相比(愈比愈羞慚),也被壓得看不到外面的世界;而,和各家育成中心比起來,這裡又不像鳥籠,沒有專案壓力,死了就死了,活了就活了,未來就和夢想一樣完全沒有界限。 

說到聚落地,許多人視「矽谷」為全球最成功的科技聚落,打算抄襲「矽谷」,於是去研究它;從史丹佛的歷史一直扯到NASAFairchildHPPARC,然後說它產生磁吸效應,吸引了人才集中,也吸引最好的律師、最棒的創投家,學生開了小公司、小公司變大公司、大公司回頭吃小公司。矽谷的成功經驗在各地開始複製。 

美國境內最像矽谷的地方大概就是紐約的「矽走廊」(Silicon Alley),原本是指百老匯周邊一條街帶,後來有意無意的擴大到整個紐約市區的網站公司,有些耳熟的公司名我們都以為是在矽谷,其實卻是在「矽走廊」創立並營運的,譬如RocketBoomMeetupPubSubShopWikiDodgeBallGawker MediaWeblogs,Inc等。 

另外,還有波特蘭的「矽森林」Silicon Forest,因為當地多雨且林木茂盛)及德州Austin附近的「矽山丘」(Silicon Hills)。沿伸到其他國家,印度現在紅火的Bangalore,由於位於海拔916公尺,被稱作「矽高原」(Silicon Plateau),英國的劍橋大學附近也衍生一堆高科技公司,稱作「矽沼澤」(Silicon Fen),以色列有「Silicon Wadi」,法國有「Silicon Sentier」等等。 

「矽」這個名字有時有些負面,因為它常被拿來作無效力的宣示宣傳之用,一個國家擁有一個「矽」級地區,似乎就表示在科技蘊育上很有成就;這名字也可以拿來炒房價,就憑「矽谷」招牌,幅員廣大的舊金山灣區房價竟和紐約、東京有得拚。但我常常在想,或許矽谷根本沒什麼,只是一群有理想、想賺錢的傢伙罷了。在其中生活的人大多都天真的覺得再大的夢想也是隨手可得,創業可以為他們掙得畢生財富,這些傢伙從年輕一直想到老,與友人見面開頭就說:「最近聽說另個朋友正在做一個pet project…。」我覺得那是某種創業的氣氛,創業的氣氛讓創業家在其中覺得安穩、愉快。想複製創業的氣氛,不只是在大學裡開創業班就可以的,乾脆把創業家全部聚集在同一地方上班,開幾間酷酷的餐廳或酒吧讓他們去吃吃飯、喝喝酒、釣釣妹,互相打氣,可能還比較實際些。 

我在矽谷認識的創業家,有一半以上原本並不住在舊金山灣區,都是在畢業後聽到「矽谷」大名,才不顧一切的老遠舉家搬過來;在這之前他們許多連矽谷在哪裡都不知道,只是「耳聞」這裡是個創業天堂、機會很多,於是就過來了,一來就染上了無可救藥的創業病,在達康風潮時,矽谷的每一間餐廳,都可看到三、五成群的年輕人,圍坐在地方,盤上的食物早已清空多時,還高談闊論、欲罷不能。 

台灣把自己叫做「矽島」其實是蠻酷的,但我覺得如果真在古亭站附近有這麼一個網路的聚落,還給它取了一個「矽」級的名字,或許比「矽島」更有激勵的效果。從此以後,在古亭站外,我們可以學矽谷動不動就舉辦徵才市集,員工之間的也可弄個簡單的Lunch 2.0活動,藉簡便的午餐時間交換心得?或借用彼此的會議室,定期舉辦較正式的座談會?乾脆誰弄個運動場,就像矽谷Plaxo的人每周二下午兩點都與Google員工一起踢足球,不打不相識,踢踢球增進感情、交換國內外網路心得? 

或許,這種事在目前台灣網路生態而言並不實際, Yahoo!奇摩自己已有這麼多員工,可能不會有興趣與其他人混在一起,況且其中許多互相競爭者(如愛情公寓與優仕網),聊起天來分外尷尬。 

不過,假如真的有這麼一個聚落,那現幫它取個新名字也無妨。我不知道這可以叫什麼?既然都在羅斯福路附近,或許可用目前還無人使用但聽起來有點聳到爆的「Silicon Road」、「Silicon Boulevard」?取古亭站或西門町的諧音叫做「Silicon Ting」?來個有年輕與時代意義的「Silicon Orz」?符合台北最自豪的WiFly的「Silicon Fly」? 

或許,名字又不是這麼重要,重要的是,大家在古亭站下車,可以給對方一個鼓勵的眼神,謝謝你讓這裡的互聯網更繁榮,為你加油,為自己加油。 

36 comments

  1. Nice thought.

    How about “Silicon Station"?
    Maybe in the future, need a lit. map just for Silicon Station which let ppl who come from abroad to visit! ^^

  2. 羅斯福路有兩個大學的學生, 人文氣息盛行, 加上交蓪方便, 房租持平, 自然成為網路業人才孕育的土壤. George 可以比較一下內湖科學園區的公司聚落, 可以發現人文氣息就是少了些.. 🙂

    政府的園區獎勵政策, 太過強調業種區隔, 以至於讓科技產業發展的週邊產業無法進駐, 隱性地影響了整個園區的發展. 內科少了誠品就是覺得少了些什麼…

  3. 其實在這區還藏身了一些若干小小的資訊公司!之前也曾在古亭捷運站附近的獨立軟體開發商工作!如同Mr.6所說的一樣常常在古亭捷運站看到很多的提著筆電的工程師模樣與西裝革履的Sale穿梭其中!

  4. 嗯,"矽谷走廊"也許可以考慮?
    ^0^

    暑假在矽谷附近住了了快2個月,
    感覺上,沒有台灣那麼賣命工作的上班族,下了班後,大家會在住家附近散散步`跑跑步,或者,一群人在公園草地上踢足球`打排球,甚至進行比賽,非常人性化的生活,我還蠻喜歡的.
    台灣上班族感覺真的太拼命了….

  5. 謝謝大家 🙂
    除了Babyhome和TWNIC外還有漏掉什麼公司? KOME大是在哪間公司工作哩?

    名字的話,Silicon Station似乎讓人以為公司是開在捷運站裡面 😉 不過似乎也是目前可想到最讚的名字之一了..

    Alice(沒加"大"喔):關於Lunch 2.0, Tempo剛從矽谷參加一場Lunch 2.0回來,想必很快就可以在他的部落格欣賞照片,然後我們這些人觀摩後也應該快點來辦一場了!

  6. 我也覺得Lunch 2.0會是個有趣的活動!

    TWNIC我個人覺得不該算,應該算是網路發展的絆腳石會比較恰當。

  7. hyweb,雖然做很多網路相關的系統開發,不過不算是一般常見的網路公司就是了。

    很久以前台灣也是有類似Lunch2.0的氣氛,不過兩千年後就沒啦….

  8. 名字一定要跟矽有關的話,由於區域不是很大,想到以下這些:

    Silicon Crossing (羅斯福與和平東);
    Silicon Field(矽田;矽力場);
    Silicon Lounge;
    Silicon Court;
    Silicon Space;
    Silicon HQ(矽本部);
    Silicon Spot;
    Silicon Camp;
    矽火燎原

  9. 美國矽谷行: Lunch 2.0 (9.12.06)…

    mr.6 的網站恰好提到 lunch 2.0 , 所以我想就先從這裡開始吧~~ lunch 2.0 是矽谷的 web 2.0 創業家/工程師/whatever的聚會, 有點像是回到網路淘金時代.. 最少, 我在矽谷那段時間, 還沒有參加過 free lunc…

  10. 既然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公司
    乾脆叫矽赫啦
    奇妙
    為何一定要拘泥於國外的名詞….
    總是要當個跟屁蟲嗎?

  11. “矽間帶" Haha.. I like this.

    其實在業界也還是有些以學術及經驗交流為主的聚會,例如以HCI為主題的gathering, 成員包括趨勢, benQ, 華碩, Yahoo! 等有UE部門的企業.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