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投眼中的部落客賺錢大法

Web Worker Daily

《網路工作者日報》(Web Worker Daily),是知名部落格GigaOm所衍生的新部落格,甫推出就和網友口味一拍即合,目前獲三百二十九次digg,表面看起來,《網路工作者日報》只是另一個由知名部落客所沿伸出來的新媒體,但事實絕對不只這樣。這個網站就如它的副標,打算「推動」一個新大商機「重新啟動工作人力」(Rebooting the Workforce),也就是要讓這些在網路上想要自己吃自己、自己接案創業的人能更加的有效率的生產(也賺更多的錢)。為了要達成這點,它不只是報導新知,它會想盡辦法推動一個全新的產業,接下來《網路工作者日報》會深入研究還有什麼工具可以幫助分散在各處的團隊成員一起共同使力?要如何從心理上去激勵一群天天在家工作的員工?這是一個技術、心理、企管的綜合網站,不得不讚嘆,獲得創投投資後的GigaOm的視野果然與眾不同。 

部落客到底有沒有機會賺錢?TechCrunch版面右上方的幾格廣告目前為它帶來一個月六萬美元(台幣二百萬元)的收入,讓全球部落客津津樂道,可是若論廣告收入,部落客的效率(每天寫文章)絕對不比一般的網站空架子還高(一次架好,等客人上門),如果要賺廣告錢,或許去搞個交友網站還比部落格還好,加拿大人馬克司隨便做了一個陽春免費交友網站PlentyOfFish,據說page view已是Digg.com2.5,靠Google Adsense每個星期都可以賺六萬美元,一個月的收入TechCrunch的四倍TechCrunch每天得坐在電腦前辛勤筆耕、四處社交拉消息、每天重新面對新挑戰;而這位開交友網站的馬克司自從寫好網站後,被網友主動提供的內容注滿,日日夜夜都在積累內容實力,從此只要「躺著輕鬆賺」!  

除了廣告外,部落客最近想出的出路就是,既然部落客的作品吸引了某一族群的人過來成了忠實觀眾,所以它代表了一個讓分眾集結的廣場,而部落客的作品就是吸引這些人繼續過來探訪的磁鐵。Michael Arrington設立CrunchBoard,直接利用這群分眾來賺目前網路上最好賺的徵才找工作業務,Asker的部落格這裡這裡有精闢的說明,目前CrunchBoard廠商登的75個職缺,一周已賺了一萬五千美元。 

一個月六萬美元、一個月一萬五千美元,對於個人而言都是莫大的名譽與成就,不過,在創投的眼中仍不是一個值得投資的「大事業」,因為它還是得辛苦的每天做內容,無法成倍爆發成長。有一間叫做PodTech.netpodcast供應網站,原本一直強調它和知名創投入股的競爭者Podshow.com不同之處就是它自製內容、不集結他人內容,它要做個「聲音媒體公司」,但即使已聘得知名部落客Robert Scoble到此公司工作,創投投資者的第一句話,還是要求「立刻開始接受外界托播內容」,因為,單純的內容產業,是很難成為一間輕輕鬆鬆的大事業的。 

那麼,部落客的優勢到底在哪裡?與其比擬一個當紅部落客為一個分眾媒體,不如將她比擬成一位藝人,我們要思考的可能是:一個當紅的藝人可以做什麼事?通常,他們都是去拍廣告,振臂一呼人人捐血、人人拒吸二手煙,換句話說這些意見領袖其實是可以創造與推動一些新商業模式。誰說,推動一定得是作公益?很多新的商業模式,假如能靠「推動」來起來,那就立刻成了第一人(First Mover)、關鍵點,市場也準備了最豐厚的利益等著當初這位部落客! 

回到GigaOm的《網路工作者日報》,它一開站,就帶來一些針對這些想自己在家工作的SOHO族一些非常有用的資訊,譬如介紹了幾個城市適合借用店裡一整天工作的咖啡廳,線上辦公室所需之批核軟體Approver、比較了目前最好用的幾種線上試算表,他們開始探討Email是否仍是最讚的線上溝通工具,做了這些報導,只只會是另一個工作雜誌、給目前那些SOHO族閱讀嗎?不!他透露,其中一個商機就是在推動一種叫做「SWAT(Solos Working Alone Together)的想法,即是將所有想在家工作者串連合作更偉大的事業,這些都是商機、商機、商機!未來如我的書及其他媒體所預測,隨著科技進步與全球化,這可能就是未來趨勢,而GigaOm本來只是一名記者,和別人搶著報導出別人還沒報導的題目,現在他變成一個全新市場的關鍵推動者,沒人跟他搶任何東西,所有的「SWAT」的東西包括人才配置、軟體購買、顧問服務、企業流程外包、通通都要仰賴OM的推薦,假如他未來在幾個城市開設了專門為SOHO族設計、可以上網、開會的連鎖咖啡廳,我也不會太意外。 

不約而同的,Mr.6之前有淺淺提及徵求網站工程師與「二人創業」的構想,也是某種新產業的推動,我深信這是部落客所能掌握的大商機,大家擁有一群各屬於自己的群眾,或許關心的是政治、媒體生態、保育、投資、創業,甚至只是純粹搞笑好玩的繪畫,而且大家都是在線上,與其想著怎麼賺廣告錢、怎麼去跟人家搶徵才市場、辦收錢派對,不如直接藉文章與作品開始「推動」一個前所未有的新事業,如果構築出一個新東西,描繪一個未來龐大市場,我想,非但創投資金會有興趣,市場也不會虧待部落客的。 

5 comments

  1. 75個職缺是CrunchBoard第一週的業績,之後Michael Arrington就沒有再談到CrunchBoard的經營狀況了。

    除此之外, 喲哪桑前幾天剛好也提到另一位投入人力仲介的部落客,請參考約耳幫你找工作

  2. 隨手算一下,從八月十三到今天有98個工作刊登在CrunchBoard。

    廣告似乎是部落客比較明確的收入來源,不管是ADSense 或是分眾工作介紹之外,就是如Mr.6說的變成一另一形式的藝人(彎彎,dodolook),不過這恐怕不是每個部落客都能夠成功的,因為上了鏡頭時就跟在網路背後完全不同,最起碼得放得開些、長得人緣些。

    很期待繁體版的 ADSense 能盡快推出,這對活絡台灣部落格有絕對正面的意義。(有人知道時程嗎?)

  3. 每天都會來Mr.6網站來吸收新知,覺得Mr.6實在是很厲害,我也去買了Mr.6出的書,文筆實在非常流暢,也充滿不少幽默。

    我有個小疑問,Mr.6在每篇文章都提到很多點子,都在「策進」別人去作什麼新事業,為什麼自己不想動手去作呢?難道是維持創投者的角色,只能做壁上觀,或是最佳啦啦隊?

    我現在也是處於拼命發想的階段,網路上有太多的可能性,到底自己該往哪條路去走?真的很希望能找到像Mr.6這種人才一起創業。

  4. Jehuan說得好,
    除了職涯規畫目前傾向創投多於創業外,
    也是因從前我都是把點子寫下來,
    一個一個找時間找人來做,後來才發現根本無從顧這麼多,不如就把它寫出來好了,這樣看來我並沒有真正創業家的個性,因為創業家一定只專注在同一點子上面,
    不過我寫出來後,反而讓大家也跟著貢獻了他們的點子,我又可從中brainstorm出其他的想法,大家都得其利囉,
    不過 就如你所猜的,有些真的適合我現在去做的點子,我還是有點私心啦,暫時藏在心裡了啦! X-) 呵…

  5. […] 創投眼中的部落客賺錢大法 (Mr. 6) 09/12 10:36, 2006 引述 :『那麼,部落客的優勢到底在哪裡?與其比擬一個當紅部落客為一個分眾媒體,不如將她比擬成一位藝人,我們要思考的可能是:一個當紅的藝人可以做什麼事?通常,他們都是去拍廣告,振臂一呼人人捐血、人人拒吸二手煙,換句話說這些意見領袖其實是可以創造與推動一些新商業模式。誰說,推動一定得是作公益?很多新的商業模式,假如能靠「推動」來起來,那就立刻成了第一人(First Mover)、關鍵點,市場也準備了最豐厚的利益等著當初這位部落客! 』 […]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