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做在同一頁的10大類型、3大好處
今日沒文,拿出壓箱寶。「一」這個數字在文學上有它獨特魅力,「一」只皮箱浪跡天涯,「一」把寶劍闖蕩江湖,四十歲男人只剩「一」張嘴,這個數字就是有某種難以言喻的簡單、集中的意境。最重要的是,這個意境是可以化為實際的價值和利益的,比如說,國外的履歷表總任求職者自由發揮,但偶有專家建議應該將所有履歷放在同「一頁」,不要落落長長的贅述好幾頁;有些教人募創投資金的,也建議應將創業計畫書中的執行摘要(Executive Summary)全部放在同「一頁」。為何要對「一頁」這件事如此情有獨鍾呢?因為,「全部都在一頁解決」這件事本身會說話,所有讀到它的人,皆可嗅到一股隱約自信,氣勢也油然而生,這一張薄薄的紙彷彿在說,「我就只有這樣,但這樣應該也夠你滿意了。」
在網路方面,這裡曾提過關於「一」的狂想如單題部落格、單格Widget,都算是新的說法,但有一個舊點子早在十年前就聽過:「一頁網站」,也就是整個網站簡單到不行,只有一個頁,你來了500個拜訪者,就是500個Page view,一個也不會多,也一個也不會少(既然重心都擺在同一頁應能讓網友待3秒以上成為valid PV)。目前所謂「一頁網站」只偶爾在網站UI設計圈有人討論,一般人很少去討論這樣的「一頁網站」的附加價值到底在哪裡,尤其是對於創業家與創意家而言,除了上述「氣勢論」外,一頁網站究竟還有什麼好處?
好處一,重壓在第一秒:男女初次見面相親,第一眼的感覺就贏了一半。到網站拜訪也是一樣,第一頁就定了江山;100人進入網站,只有50人會再點第二頁觀賞,30人真的加入會員,5人真的買東西,3人真的再回來光顧。因此當初那100人唯一人人都看到的就是這網站進來的第一頁的頭部。就算創業家有一筆還OK的預算,比如10萬台幣好了,可以做出一個完整網站,但這網站和業界相比,無論是以技術或設計的角度來看或許只能達中級水準,但如果把網站全部塞進一頁,10萬預算就做那一頁,便可動用所有最炫的技術,讓所有人眼睛一看便為之一亮,技驚四座,立刻幫你宣傳。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將所有的預算全集中在一頁,是聰明的做法。
好處二,容易實現(implement):大部份的時候創業家預算極度受限,能省就省,所以「一頁網站」成為自然的選項。事實上「一頁網站」並不容易製作,但好處是,它最難製作的部份並不一定在網站設計與程式撰寫,而是在點子規畫,如何把所有東西集在一頁?這一頁的工具要哪邊來?點子設計的部份佔掉最多的時間,所以當一位創意家只會在心裡不斷製造超棒點子,卻苦無技術高手為您實現,不如反過來,順著現在的狀況,想一個「一頁網站」的點子,想出來後,網站就已經差不多完成,此時就算沒有技術高手,花個台幣2萬元找人完成即可。
好處三,換來更多時間:時間成本是互聯網很重要的關鍵。許多網站就算是你的預算再高、肯花再多資源,也得搞個三個月以上;但一頁網站設計簡單,製作速度相對快,很有可能一個周末趕工即完成。再偉大的點子,沒做出來也沒有用,一頁網站讓你能把點子快快做出來給全世界用,可以有充裕時間調整,甚至拆掉重做捲土重來,或一次多推幾個。成功只需一次,失敗可以無限次,一頁網站省下時間成本,便容易快速累積經驗,也容易達到最後的成功。
筆者將「一頁網站」分類為以下10種:
第一種(比較無聊的)是「門戶型」,早期的一頁網站通常屬此類,有些教授的首頁從1994年設立至今都是「一頁網站」,但現在也有許多設計師以「一頁網站」來呈現自己的特色作品,簡單又扼要,譬如這位歐洲的網站設計師Eoghan McCabe以一長頁設計簡單又亮麗的介紹自己,作品可mouse over反白觀賞,另外像PrivacyNation、TwoThirty等企業門戶網站,集中在一頁表現。【狂想】企業預算多,對於重要的門戶網站設計來設計去卻仍大同小異,無法展現與眾不同的氣勢,廢話很多,最後很多藏在裡面的資訊從來沒人去看過,假如索性將它簡化並做成「一頁網站」,而且像雜誌封面一樣,每個月換一種設計,甚至有計畫的串起來成一篇故事?
第二種是「文字資訊型」,在所有的文字資訊全部放在同一頁呈現,效果就如同那些SEO搶搜尋引擎版面的農場型網站Farm,容易被「集中引用」,因為資訊多,被搜尋到且中獎的機率也高(當然,也因為資訊太多而讓網友聞風進來卻誤以為不是他要的機會也高)。比如Brighten Your Life就將整本書的內容通通放在同一頁,連引用出處時也盡量不打擾這「一頁」的完整性。【狂想】目前許多寫作者或小型內容供應商本身擁有大量的未數位化的文章,作者沒時間去一一彙整,假如能提供精美的「一頁網站服務」給他們,隨便將原稿cut and paste進這一頁網站,儘量做到聰明的parse那些章章節節,讓他們的作品可以在網路上被搜到,或許可以集這些長尾的作品成一塊龐大的文字聚落。
第三種是「計算機型」,早期的創意一頁網站多屬此型,當時HTML form是網路上互動的唯一選擇,已夠強大到可以取得幾乎各種資訊,計算後再吐還給你,記得從前曾看過類似「你的壽命分析機」的一頁網站(現在已找不到,只能用這個非一頁網站的實例),一進去就填表,填完就馬上有東西可以看。【狂想】計算機型網站容易爆紅,吸引奔狂的流量,很多專家肯定想自行設計某某計算機,如果我們能做一套比Wufoo還簡單好用的表格製造器,尤其在美觀設計與資料處理方面再強大一點,讓專家們可以自行設計計算機型的「一頁網站」。
第四種是「視覺效果型」,要謝謝現在的DHTML、Ajax、Flash技術才做得到。事實上這種網站的資訊呈現方式不只「一頁」,只是運用技術讓讀者「感覺起來」好像只有一頁,譬如像TiddlyWiki部落格,還有TrueLogic公司官方網站就是最好的二例,整個看起來就好像在一頁,點來點去,像溜冰一樣舒服,用慣了這種網站以後,一般網站每次換頁都要等三秒以上,覺得叫人喘不過氣。【狂想】如果這樣的網站真的是未來趨勢,許多麻煩也順應產生,比如以PV計算的廣告方式,還有搜尋引擎reach得到與否的問題等,由於每個網站都有自己不同的「一頁」呈現技術,幾乎每個網站的皆是不同case,如果能搶在標準訂定前先推出某產品助網站解決這些問題,或,製作API供這些網站開發者先行使用以改善上述問題。
第五種是「購物型」。賣東西,其實一頁就夠了,尤其是對於那些只有一項商品的專利發明家而言,比如Garden Tweezer,以產品名稱命名網域,輸入「某某產品.com」就直接來到這唯一的那一頁,從這一頁便可了解產品的大概,喜歡的話,右邊的超連結一點,就直接進入PayPal刷卡程序。【狂想】若創業家可為所有專利商品發明家免費提供獨特的「一頁網站」,簽約幾年,以抽成計費,這類型的商品往往一暢銷起來就像火山爆發,只要押到一個就是全壘打。
第六種是「一覽型」,這類型的網站選則用一頁的方式來呈現,是想讓讀者透過輕鬆的「觀賞櫥窗」,一覽它所收集來的眾多資訊。譬如Go2Web20.net網站,收集了各大Web 2.0的網站,全部落落大方的在一頁呈現,滑鼠一經過可看到網站簡介,這樣一頁的設計讓它在眾多Web 2.0集錦網站中顯得非常獨特,真的就像櫥窗,非常漂亮的展示著每個Web 2.0網站。【狂想】還有機會做「一頁網站的一覽站」,也就是幫其他一頁網站作「一覽型」一頁網站(腦筋打結…),比如One Page Folio這個站就號稱匯整了一些個人設計師自己的一頁網站,現在只要再加上SNAP的網站預覽功能就可以一覽這些單頁網站,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產業可做這類的一覽型收集嗎?
第七種是「個人化服務型」,也就是前陣子如雨後春筍冒出來的「個人化首頁」網站,其中Netvibes為目前最好用也最出名的,另外還有PageFlakes、OriginalSignal、Obstrata等。它們都希望成為個人每天網路的起點,所以一定要以一頁來呈現。【狂想】每位不同背景的網友皆有不同的首頁需求,上述這些網站皆假設每個人都像準備起跑的馬拉松選手想到網路上撈資訊或監視資訊,所以皆以「內容整合」(content aggregation)為重點,但真的是這樣嗎?或許有些人只想知道今天一天在本地其他的活動?或許有些人只想看到關於「某一人」的資訊,比如她的照片、她的今天運勢、她的現在位置?有些人只想看到一些讓人振奮的顏色?「個人化服務型」的一頁網站應該還有很多可以想。
第八種是「Coming Soon型」,現在的網路公司喜歡在尚未開發完成前就先放風聲,所以網址會先申請,布置成一個簡單的「一頁網站」,上面放一個「Coming Soon」(很快就開站),好像電影海報一樣,旁邊一個連結到團隊部落格,再加一個文字框,輸入email可在開站時第一時間獲得通知。【狂想】這樣的一頁網站或許較為被動,反正那個頁面閒著也是閒著,不如從其他九個類型中想一個「一頁網站」的點子來配合一下,說不定在正式開站前還可以有些意外的斬獲。
第九種是「公開資料收集型」,也是我覺得最有意思的類型。網路上充滿許多「公開資訊」,只要先放爬蟲到Google先查一次,然後再放幾隻爬蟲到這些篩出的頁面中就可以抓回一些有趣的資訊,平常爬蟲不必動,等使用者輸入要求時再依他要的去抓。比如說只要到這個叫做WebsiteGrader的一頁網站,輸入任何網站住址「某某某.com」,它就會到網路上各重要的評比網站將幾乎所有可抓到的公開資訊全部抓到你面前,全部放在一頁給你看。另外像PopURI則是它的簡單版,還有SocialMeter等。其中PopURI最近被TechCrunch提起時,有位叫Jamie的留言者就說,這種網站背後的程式隨便花個30美元便可買到,為何這種爛網站可以登上TechCrunch大雅之堂?但創意的美妙不是用它的成本與取來決定,愈簡單、愈便宜的創意反而是最吸引人。【狂想】網路上還有許多可以擷取的公開資料,或許可針對常常被搜尋的類別,譬如「人名」,每每在google都有這麼多結果,從這些結果再整理出一些有趣的數據,或許可以立刻做出一個人氣站。這時候再將每個人名搜尋結果做成static page,讓大家引用、讓Google反向爬到,在Google搜尋頁面搶到重要位置。
第十種是「影片型」,可能是未來網站必注意的趨勢。曾聽兩位對網路涉獵不深的資深投資人講過他們對於網路影片趨勢的類似看法,其中一位認為,網路像「字典」,不是「小說」,字典人人家都有,但觀賞時間有限,但影片就像小說,是玩具而非工具,我們是在欣賞而非使用 。另外一位更直接認為,vlog愈普遍,或許一種關於影片的新80/20理論會出現在網路上,在網路上放映著影片的「那個框框」雖只佔整體版面的20%,卻佔據了網友80%上網時間的目光,其他網站只能可憐的瓜分剩下那20%的時間。這是他們自己的觀察,不過想一想也不無道理,大部份網站或許脫不了它們的工具宿命,只能讓人很快的去找到資訊,找完以後就停手;真正可讓人長時間粘著使用的是「那個框框」,而那個框框不見得是用單向的video來播放,也可能是用flash的互動式。符合這影片型趨勢的「一頁網站」包括最出名的RocketBoom、Justin.TV,都是在首頁就直接放給你看,不必再深入到內頁。而企業網站也應該像Mutado公司一樣,所有資訊在一頁提供,然後網頁正中間還嵌了一個影片框框。 這樣的設計和現在許多企業網站把精心製作的flash擺在網站大門入口,拜訪者只猴急想快快進站,根本無心觀賞。
37Signals去年曾有一篇蠻有趣的對話在討論「一頁網站」,裡面提到一句話很有意思:「一頁網站就是有某種魅力,讓你看到以後,會扼腕的說,這個點子我也想得出來!」因為它只有一頁,所以一定要簡簡單單,簡簡單單竟然還能夠有這麼大的效果,當然就讓人振奮非常。當然,一頁網站或許終其一身都不可能變成一個像Monster、Photobucket、Linkedin這種完整的大網站,但假如創業家要的只是廣告收益或出名效果,一頁網站,其實也就夠了。
呵呵,我的TaiwanWeb20.com就是個一頁網站,但是這其實只是缺乏資源的結果。以後希望能夠發展成一個多功能、多内容的網站。
一頁網站的應用很多。你說“愈便宜的創意,愈是美妙”。。。我認爲應該把“便宜”改成“簡單明瞭”。越簡單明瞭的創意往往越能得到共鳴。
怎麼劉大哥
沒有把你之前很誇獎的”百萬網頁”放在這裡提一下呢?
其實很想知道他的起因跟成功的原因的人
建议看一下大陆的Hao123(好123). http://www.hao123.com. 这一个页面每天有多少人看过以及他以多少价钱被百度买下。
更正一下,popurl的網址是http://www.popuri.us/,而非http://www.popuri.com/。
Allen, 如果對台灣有點期待,建議你花一些資源將TaiwanWeb20.com好好建置一下,也許也可以跟Mr. 6網路大論壇裡面相關模組協調整合一下,這本身就是個創業點子。
Allen…很願意跟你的TaiwanWeb20.com整合一下, 應該會很有趣..下周在MSN上聊聊如何??~另外也感謝小白的指正, popuri值得一看! 也感謝彥達大哥提醒了Hao123的故事..
Evan你好, 百萬網頁成功的原因大家有不同的詮釋, 我認為它成功的原因如下:它的slogan – “own a piece of the internet history” 說明了它格子的價值–為什麼要買一個格子??因為當初它剛出來的時候 一聽就知道這個網站至少會有些新聞價值, 肯定會掀起一陣炫風, 所以它一定會在internet歷史裡寫下一頁 所以無論從短期的宣傳角度或長期, 永久的角度, 真的讓人很想在裡面買下一格, 讓全世界都可以看到, 永遠留在歷史裡…但第二個copycat就是因為少了這個元素, 這個意義沒了, 所以不可能做起來(除非在異語言地區如中國大陸) 另外, 它也抓到”網路本就是個玩樂的地方”, 有些人就是願意花點閒錢, 可以跟別人說我也買了一格百萬網頁, 美國人就是喜歡”有些故事可以留著和孫子或曾孫說”, 他們認為人生這樣最完美; 這和車子背後貼bumper sticker有一絲絲重疊的心態在其中..這種事我個人不會做, 但全美國有許多人樂在其中
看到這篇文章,令人為之振奮阿!!!
我也想要好好的來發想一個網站….
大哥的見解總讓我覺得又向前跨進一大步!!!
深受启发,谢谢了!!
楼主辛苦了,我正在学习中。。。顶一个,http://www.ofpicture.com新做的,也是单页面的,欢迎交流!
给大家分享一个,企业单页网站http://www.ledproductschina.com/
感謝分享~
多謝分享喔~
Interesting website, i read it but i still have a few questions. shoot me an email and we will talk more becasue i may have an interesting idea for you.
I just wanted to type a comment so as to appreciate you for all the remarkable tips and tricks you are giving out on this website.
好處三,換來更多時間:時間成本是互聯網很重要的關鍵。許多網站就算是你的預算再高、肯花再多資源,也得搞個三個月以上;但一頁網站設計簡單,製作速度相對快,很有可能一個周末趕工即完成。再偉大的點子,沒做出來也沒有用,一頁網站讓你能把點子快快做出來給全世界用,可以有充裕時間調整,甚至拆掉重做捲土重來,或一次多推幾個。成功只需一次,失敗可以無限次,一頁網站省下時間成本,便容易快速累積經驗,也容易達到最後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