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人的4food餐廳準備在紐約開張,以「100個梗」可以打敗麥當勞嗎?

在台北,我們都很會思考餐館的新玩法,美國有一些網站和餐館很有關係,也吸引我們的注意力,譬如有一間叫「CampusFork.com」(相關文章可見此),校園叉子,就是讓你上傳「美食圖」,然後讓其他網友打分數,有如HOTorNOT的「食物」版。這樣的網站我們已經見多不怪,但,就是沒有人「反過來」做

也就是,開餐館,再讓它網路化?

不只是「全店無線上網」這種「老梗」哦!餐館,還可以如何再網路化?最近紐約市就有一間驚人的餐廳準備開張!這間餐廳曾經在今年六月就經過部落客的報導,當時預測是七月開張,沒想到一拖就拖到現在,終於要開了。有些人可能已經聽過它的大名,但最近幾周應該會聽到更多關於這餐廳的報導(請見這篇這篇這篇)──

這間餐廳就叫做「4food」,這間餐館賣的是漢堡、飲料之類的速食,它想到很多「點子」,首先,它賣的漢堡與材料是100%有機的(organic),然後它的員工全部都聘用於失業組織,每一位都會拿著「iPad」在櫃台為您點餐!炫吧?然後,為了區別於一般的漢堡,它的漢堡2將會像Bagel或甜甜圈那樣,圓圓的、中間有個「洞」!嘩!這一切一切再炫,在網路人眼中,也不如它的「菜單」要炫

當你走到店員面前,抬頭一看「菜單」,會看到那個菜單是一面巨大的平板螢幕,上面顯示的東西竟然不是「菜單」,而是現在正在發生中的網路上的瑣瑣碎碎枝枝節節的話語,在twitter上面正在談論這間餐館的事,或是正在這間餐館checkin中的foursquare使用者。你可以想像這個螢幕一定隨著時節,顯示著當下最流行的東西!

那,真正的「菜單」呢?

它,不必菜單,因為你可以百分之百「客製…你的漢堡,然後又和Subway不一樣喔!

怎麼玩呢?

原來,你時間多的話,可以先到4food.com的網站上「自己做虛擬漢堡」,它有不一樣的麵包、不一樣的料,而不同於「Subway」,你做出來還是一個漢堡樣,至於中間穿了一個洞?炫的是,你還可以在洞裡再塞一樣東西……就這樣,你在線上做好了一個漢堡。

接下來,這個漢堡能吃嗎?

能!到現場,你是一定可以請店員弄得出這個漢堡的,過程就和吃Subway一樣,告訴店員就好了,但最好玩的是,你做出這個漢堡,還可以為它取一個名字,譬如叫做「iPhone堡」、「微軟堡」、「歐巴馬堡」……當你將它放到twitter上面去,有人真的到店裡買下你這個「歐巴馬漢堡」?你就可以收到25 cents美元(台幣8元)

這個錢不會寄給你,而是等你下一次去消費,你就可以將你目前賺到的這些錢,換成等值的漢堡!

這招真的很猛,很像Cafepress的「賣東西給自營者」的概念,你取名的漢堡,你一定會幫「它」宣傳,讓更多人來4food吃你的漢堡,你得利了,自己也得回到漢堡店來「領」這個漢堡……天啊!有趣的是,4food還會將賣的最好的漢堡擺在「排行榜」上面,排行榜的曝光量大,老闆說,他期待排第一名的那個傢伙,以後來餐館每次都會得到一個免費的漢堡(不必付帳了)!基本的漢堡要五美元,如果加一些東西,要到七美元左右才買得到,實在有一點點貴了,但他們說這個並不貴,因為所有東西都是有機食品,不要將他們和速食店比!據說,4food計畫這個餐館,已經達幾年之久,而且打算在短期內一口氣就開12家分店。從它一開始的裝潢的氣勢的確也看得出來這間餐館應該是非常有錢,而我也可以想像餐館的老闆去投資的時候應該是抱著「打敗麥當勞」的夢想。怎麼打敗?靠「健康」,但也靠「網路」,但,這樣真的可以打贏這場仗嗎?

讓人覺得有趣的是,如果4food的目標真的是成為數一數二的速食連鎖店?那麼,它顯然犯了一些行銷方面的忌諱

常聽說,建立一個新的品牌,總是要有一個最主要的品牌形象;做一場行銷活動,也總是專注在某一個最重要的「點」上。如果你的「點」太多,那麼就會不夠專注,消費者一開始不知道你這個新品牌到底特色在哪裡?「主題不夠清楚」可以說是行銷方面的殺手。

但,我常常也想問這些罵我們「主題不夠清楚」的人,要他們真的拿錢出來辦一場行銷,他們真的敢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籠子裡面嗎?如果要他們真的拿錢出來做一個網站,真的敢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梗」上面嗎?

而4food,到底特色在哪裡?它的特色應該要是有機、健康,但那方面就算沒有麥當勞,也有Subway在前面。所以,它的特色,包括它的員工、它的iPad、它的擺設、它的帶洞的漢堡、它的有機概念、它的全店WIFI免費、還有最重要的它的虛實合一的網站與大螢幕……它,正在推廣的「特色」,可能多達100樣以上──再說一次,它的「梗」竟然高達100樣以上

而「4food」顯然真的打算以這100梗來打這場仗,它真的「精於此道」,4food沒有一樣東西是真的很了不起的,但它「不怕多」,每一樣都給它加進去,許多「梗」不一定是原創的,甚至連它的名字「4food」也疑似參考了「4chan」網站的取名手法,本身一點意思也沒有,它也不預設你最喜歡哪一樣,但他有把握,你「一定」會被其中某一樣特色給吸引過來

而且,這「百梗行銷法」本身還預留了很大的空間,讓它可以在未來,繼續加入更多的「梗」!想想,它的那個大螢幕,只要突然又想到另一個點子,只要網站改個版、換個功能,它整家餐廳又可以重新又推出另一個有趣的玩法。它整個餐館看起來是固定的沉重成本,但它幾乎可以包裝成一個又一個不一樣的故事。我不得不想,為何其他的餐館看起來這麼沉重、這麼「做下去就無法變」,而4food竟然如此輕鬆?

有些部落客認為4food的特色是它加入社群、加入遊戲……在餐館內,但我真正從4food學到最多的,卻是它「百梗行銷法」。不必怕多灑一點亮粉,你的PowerPoint,多一點在這邊、多一點在那邊,你的行銷站點、你的設計,多一個梗在這裡,多一個梗在那裡,誰說一定要「專注」?面對這個「聰明人太多、好運氣太少」的21世紀商業世界,可參考一下火力強大的「百梗行銷法」。

24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