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把Google Friend Connect「這樣用」真是暴殄天物!

據美國固網業者研究,美國家庭的網路線每天進進出出的資料中,有好大一塊是Google的。Google資料量目前已佔美國家庭所有網路傳輸的16.5%(剛好是Google兩年前買下頻寬吃重的YouTube的數字),預計到2010年將佔37%,超過三分之一!Google顯然不滿意,Friend Connect已推出,我在今年五月即寫一篇文章,當時除了反映它的熱中以外,我還自己下了一個預測:Google Friend Connect即將成為繼AdSense後最受網友「愛插」的邊欄插件。這件事還沒證明,但,上周它真的還蠻紅的,美國的「B咖」部落格都嵌了,台灣許多優秀的部落格也跟著一一的嵌了(想嵌一個在自己部落格裡請見電腦玩物海芋小站的詳盡介紹,或直接進入Google Friend Connect開始安裝),才過了一個周末都紛紛擁有100位以上的「會員」了。

有趣的是同一天,Facebook Connect也匆匆推出,據說彼此間只差一小時,這是可理解的。一個網站的邊欄,大概只能插一個「會員名單」,插兩個就會有點怪怪的,所以他們趕忙搶著推出,希望不要讓對方先佔先機,永遠都有「兩個可選」,甚至Facebook還傳出耍賤招擋掉GFC。不過,請注意,兩個是很不一樣的東西,以「快快佔地」的標準來難,Facebook Connect做得顯然過於艱深,想嵌一個小框框在自己的網站,還需要先加入一個新的Facebook app。據試做App的經驗,它門檻相對高,進去後才變簡單,除非我今天真的很希望從Facebook拉一堆人過來,我才會在我的部落格嵌一個Facebook Connect,這點好處在中文部落格世界來說是不太存在的,因此我們幾乎可猜定,Facebook Connect為何從原本預計的11月底整個延後才推出,很有可能就是看到GFC如此容易嵌入,整個嚇到!Facebook可能打算趕工速速修改,沒想到Google突然推出GFC,那Facebook只好摸摸鼻子快快推出。

但短短幾天時間,勝負已經出來了。

Google大勝

而且,現在仍在爆炸成長中。上周一直忙到周末,我現在也嵌了一個。請休息一分鐘,到本頁面左邊邊欄去加入吧

現在重點來了。Google Friend Connect雖贏,但它目前卻還有一個很大的限制

應該說,如果只將GFC當「會員名單」、「粉絲相召加入」、「看看誰加入了哪些其他網站」等等這些方式來用,聽起來已經很炫了?不,簡直是暴殄天物

原本GFC的設計,並不是「只」要讓每個站可以加入「會員」及做一些基本的社群元素的,它是一個想辦法將社群網站的所有所有美好的事情帶到每個大中小網站的大膽嘗試,它讓一個非社群網站如「Mr.6部落格」,可以在瞬間變成「Mr.6部落格社群網站」。有些人沒注意到,當你為自己部落格也加入一個Google Friend Connect的小框框,不應該這樣就結束,還有其他的小框框可用!其中一個是「登入/登出小框框」,讓你可以放在部落格的右上角,這樣的話,你的部落格真的就「長」得很像一個有會員設備的完備網站了?

問題就來了。

「長」得像,不表示用得上。每個網站,本身已有它自己正在做的美好事情,譬如以一個部落格來說,就是文章、留言、回覆、留言、活動、文章、回覆、留言、文章、活動、回覆、活動、留言………這樣的順序。Google Friend Connect幫你處理這麼多會員、他們的朋友、他們所在做的事情,但,和目前原網站(部落格)正在做的美好之事,也就是現有的文章、現有的留言,完全「連」不起來

換句話說,嵌了GFC以後,Mr.6部落格並不是「Mr.6部落格社群網站」,而是「Mr.6部落格 + Mr.6社群網站」,而那個社群網站可能是全世界最普通也最沒功能的社群網站,有何好玩?

好可惜啊。

怎麼會這樣?首先,我們要先了解GFC實際是什麼東西,有人誤稱它「就是OpenSocial」?不,它不是OpenSocial。什麼是OpenSocial?OpenSocial是一個大標準,試圖讓所有的gadget都可以用在每一個社群網站裡面,若以OpenSocial的視覺來看GFC的話,GFC只是OpenSocial裡面的一個社群網站,這個社群網站可支援所有照著OpenSocial標準所製作的外掛插件(Gadget),而這些外掛插件可以幹嘛?可以取得個人檔案、取得朋友名單、送出events、送出各種東西…這些都是Facebook外掛插件可以做的事。這些東西,GFC裡頭有一個「示範插件」可以參考一下,如果你也想做一個,只要申請加入OpenSocial插件製作者照著規格,這樣應該就做出一個插件,可以嵌在自己部落格裡,控制自己的會員、他們的好友名單……等等。

但,請注意!即使我幫我自己的部落格,做了一個插件,那SO WHAT?我就算寫了一個插件(Gadget),放在我自己的部落格裡,透過OpenSocial API,我可以取得的資訊,真的就只限於GFC所幫我處理的這些資訊,包括會員登入、登出、誰是誰的朋友…等等。

如果把自己的部落格想成一個遊樂場,那,GFC就好像遊樂場的大門口加了一個入口報到亭,你可以來這裡呼朋引伴、可以找人、可以做很多事情,可惜的是,那些事情,僅限於在那個入口報到亭裡頭使用

如果使用者來到入口報到亭,卻想知道樂園裡發生什麼事?對不起,無法知道。

當使用者在樂園裡玩得愉快時,對不起,入口報到亭也不會知道,所以,其他朋友也不會透過任何動態資訊(events)知道。

而這個入口報到亭,目前除了剛剛說的會員插件、登入/登出插件外,只有兩個推薦的插件:留言插件(Wall gadget)評分插件(Review/Rate gadget)。這兩種東西,都是部落格的老方法了。你會發現,部落格最重要的主角「文章」本身,完全沒辦法加入這場歡樂Party。你部落格現有的幾千幾萬條舊的「留言」,也無法加入這場歡樂的Party。

這時候,假如GFC真如我預測,成為繼Google AdSense後所有部落格必插的插件,那,這裡就出現一個很驚人的創業機會了──

創業家們,可以開始「重做部落格元素」

一個一個重做。

一個一個的,加入創新的社群功能。

而且是採OpenSocial插件的方式來做,這樣就可以接上那個「入口報到亭」,然後看部落客要不要嵌入你這個插件?他們可能會說「NO」,因為所有的資料,包括文章、留言等,都要留在這個插件商那邊(當然,說不定還有更妙的中間層的做法),不過,插件商可以站出來說,我幫你送出更好玩的minifeed!我也幫你從其他站更容易拉人過來!如果因為這樣能帶來更多的使用者、更好玩的玩法,或許部落格格主仍會欣然嵌這個插件,取代他原本部落格的某一樣東西,當然,這個插件肯定也串連了好幾個部落格的資料,它們可以拿來幹嘛?嘩……我已經無法想像。

甚至,如果你動作快一點,乾脆重開一個部落格平台BSP,裡面每一區塊都是支援OpenSocial的插件,可以取得GFC的會員與社群資料,以超社群的方式來呈現與互動,還可以把其他獨立部落格的會員拉入你這個BSP。

所有部落格都在努力嵌Google Friend Connect的時候,想搭部落客風潮的創業家們的腦子,不妨也努力的抓住一下,怎麼做一個「殺手級插件」來幫部落客們將現有部落格美好的所有元素,進一步完全於血於肉的100%連到Google Open Connect,抓住這3年一次的大機會。

18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