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最想要的5種網站,其中3種令人意想不到
在網路開店拍賣的小創業家,男女比例應該差不多,甚至女性居多,但「網站創業家」呢?目前顯然仍以男性居多。我發現,那少數的幾位女性創業家朋友都是在top的,她們有個優勢──懂男也懂女。
對男性創業家來說,女性使用者一直像個「謎」,女性使用者雖佔了上網人口很大一部份,但身邊的女性友人雖然「上網」,卻都是網路的「輕度使用者」。一個新創網站打著某個鮮明的創新旗幟,要吸引她們並不容易!現在許多PK網站、影片上載網站、相簿網站……想想,許多甚至都「不小心」設計成給男性使用者使用的(你看,海邊山上都是男性或女性提著攝影機拍照,誰會上傳這些影片?)
她們用推推王嗎?她們用FriendFeed嗎?用的感覺又是什麼?
若不懂女性,則網路只懂了一半。
上周與網路資深人士吃中飯,一場飯讓我獲益良多,也學到Quantcast系統的好用。上周我好好分析一下Quantcast列出的「美國前100名網站」。與別處不同的是,Quantcast可以告訴你每個網站拜訪者大約的年齡、姓別、教育水平、收入水平的分佈。從這邊的資料,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哪些網站是「女性較多」,然後都是「哪一種女性」在使用!假如我家樓下小吃店告訴我,他們女性客戶比男性客戶還多,可能沒什麼了不起!但,假如一種「網站」的女性用戶比男性用戶還多,表示它打中了一個更難打的目標,值得好好研究一下。
拿Quantcast的列表來分析,可發現有五種網站,女性使用者竟然大大的多過於男性使用者。這五種特別受女性青睞的網站,最後三種尤其讓我跌破眼鏡!
第一種,瞎拼網站:Shopping的網站自然是最受女性網友喜愛的了,排名最高的是第19名的Target.com(最近雜誌上也有一篇Target如何打敗Wal-Mart,值得一讀),每月不重覆拜訪者的3200萬人之中,女性拜訪者比一般網站還多了20%,OverStock也有類似的現象,而JCPenny更厲害,女性幾乎是男性的兩倍。有趣的是,像ShopZilla這種做「購物比較」(comparison shopping)的,男女就幾乎一樣多了,可見男性不是不購物,而是喜歡「比較」後再打開錢包;而女性雖瘋狂購物,但仍然喜歡逛逛再買,冷冰冰的比價引擎對她們沒這麼大吸引力。不過,女性對於「折價券」(coupons)仍很熱中,瞧瞧Coolsavings.com就知道。
第二種,知識問答網站:「知識問答網站以女性用戶居多」的趨勢,已不是網路的新聞了,排行全美第13名的About.com,一個月有4600萬個不重覆拜訪者,女性果然比一般平均值還多了10%左右。而排行全美26名的Ask.com也有相同的現象,有趣的是,仔細看圖表,About.com吸引的主要是25~34歲的中堅女性使用者,而Ask.com主要吸引的竟是18~24歲的年輕使用者,對照最近Ask.com打算轉戰「已婚女性市場」的消息,有點牛頭不對馬嘴?
第三種,黃頁白頁網站:這點就是莫名其妙了!YellowPages是給人查商家的住址與電話的,每個人都會去查,不是嗎?錯!我想連站方自己也沒想到,在YellowPages.com、WhitePages.com,女性拜訪者竟比男性多了44%左右。有趣的是,YellowPages的拜訪者中傾向比較多的黑人與西語裔人口,教育水平與收入都偏低,但WhitePages主要卻都是白人,且收入與水平偏高,可見無論怎樣的女性上網人口,都對這種黃頁白頁有興趣!她們在黃頁白頁上查什麼東西?何時要查?創業家或許可以研究一下。
第四種,醫療DIY網站:WebMD與nih.gov都有大量的女性拜訪者,這點也令我蠻訝異!因為,這類的網站相較於Yahoo!的保健頻道來說,相對「重度」、「專業」,並不是「平時保健養生」在用的。這些醫療DIY網站的使用情境,往往是使用者透過搜尋引擎找一些「症狀」(symptoms),然後連過去該網站看看,這些症狀可能是什麼病?或者自己當醫生,「假設」自己可能有什麼病,查查該病的症狀符不符合現在自己身體的狀況?(也因為看到這方面需求,目前許多醫療DIY新網站都專打「症狀搜尋」這塊)。問題是,為何女性會有比較多這樣的需求?有沒有可能是因為,女性有的沒的的病痛比較多一點,不知道自己患什麼病,因此常常上這種網站查看?或是,女性對於保健的要求真的比男性高,高太多了,並常幫家人關心健康,準備醫藥箱總需要學一點點用藥與護理常識?
第五種,找老同學的網站:許多人把現在的社群網站和「找老同學網站」混為一談了。也對啦,所有年輕人都在Facebook上面了,2008年的大學生想找小學同學,上Facebook準沒錯!但,40~70歲的中老年人呢?他們仍然需要專業的「找老同學的網站」譬如Reunion.com、Classmates.com!不過我想站方也沒料到,這種網站的女性使用者竟然特別多,拜訪人口中,女性比男性多出30%以上!
除了上述五種網站以外,值得一書的是,Quantcast列表中另外還附贈一個很厲害的網站,吸引了特別多的女性,那就是SmileyCentral(Quantcast資料在此)!它讓人們自由下載一些「小笑臉」的圖案(所謂的「emoticon」),可嵌在email或IM訊息中。這個網站,女性使用者幾乎是男性的兩倍,應該和女性喜歡「可愛的東西」有關係,沒錯吧!假如這樣的話,那應該只有年輕女性喜歡囉?不!全錯!這個網站的主力使用者,大多竟然是中老年族群,嚇!而且是收入較低、教育水平也較低、對電腦上網這些事情也比較不了解的,應該可說是網路上所謂的「輕度使用者」。女性的輕度使用者,竟去使用一個笑臉網站,讓它一個月還有近2000萬的不重覆拜訪人次,排行全美第39名,對照一下目前手機圖鈴、答鈴的全民熱門程度,是不是又給創業家一些新方向了呢?
Mr.6列出來的那五種網站我一點都不覺得意外,但也不會事先想到就是了…
我比較訝異的是smileycentral居然是中老年族群居多!這個年紀會上網的女性使用者為什麼會喜歡用可愛的icon?莫非是打中她們心裡那個永遠長不大的小女孩心態?
smileycentral的年齡層的確蠻意外的…
不過想到公司同事中
MSN表情符號用最多的…
似乎就是4x歲以上的媽媽們…
好像也沒那麼意外了 XDDD
真沒想到, 不應該是 shopping 才是第一名??
^^
YellowPages 也另外蠻意外的,知識家與購物對於女性消費者果然受到青睞,果然網站的消費者行為與定位真的要事先摸清楚~
深受启发,渴望Mr。6不吝赐教,我就是做女性网站的,现在需要更新思路了。
這文章對企業家和marketing工作者也是必讀的
其他不知道,不過門診看到的病人裡面,會自己去上網找到疾病相關資料,甚至把它列印出來 challenge 醫師眾的,的確是女性壓倒性的多。
這裡又可以分出,替家人疾病找醫療網站的,幾乎只有女性會幹這事,男性的意見大多是『你就聽醫師的就好了』,而替自己病痛找的,我的印象中男女比例是不會差很多。這也不難調查,只要比對一下 WebMD 裡面搜尋的疾病,男女好發率總和的比例跟搜尋男女的人口比例是否相符就知道了。
感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