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淺一寫]媽媽族群全都要自己作生意

在美國,好幾本暢銷作品最後都會賣成東西。《窮爸爸富爸爸》的作者清崎最後賣最好的就是「現金流遊戲」(Cash flow 101 Game),一盒這樣的遊戲要價一、兩百美元,還是有人郵購好幾盒來送人;而《The Secret》電影以及後來的暢銷書,最近也都「引發」了一大堆想從這邊做出新生意的直銷與傳銷式的點子,在Google上查查「The Secret Pays」(也見這些人自己介紹自己)。由於這個題目可能會有點爭議,所以寫到這裡,停。

重點是,這些東西都推向誰?它們在北美洲所吸引的人口,和在亞洲所吸引的人口有何不同?在美國,它會吸引的,和亞洲一樣同樣是熱情的大學生、絕望的上班族……但似乎還多了一個族群。這族群叫做「家庭主婦族」,它們還會幫這族群取名字,譬如叫做「WAHM」(Work-at-home Moms)。所謂的「WAHM」為數眾多。單單看「討論區」,就有Internet-based MomsWAHM.comMoms Talk ForumFreelance Moms’ Forums等等。這些討論區裡面不是在講育兒的事,而是講「我今天有個事業,應該怎麼行銷?」去看看上面這些熱門討論區會發現,她們之間,無論是什麼事業,都會互相幫忙教導,這種熱情,和年輕人的線上遊戲討論區的熱情簡直可說是有得拚了。

這點我們自嘆匪如,我們的媽媽族似乎不太自己作生意,都在帶小孩上下補習班,都在做家事、應付婆婆,然後都在「學東西」,學瑜珈、學國標舞、學英文……美國人不喜歡叫家庭主婦,美國的家庭主婦的家裡沒有龐大家族體系,她們有些只是因為想照顧小孩(也一定要照顧小孩)而待在家裡,很自由,也很「無聊」,我想美國媽媽也會學東西,但更多的是想「自己做生意」,由於美國幅員廣大,媽媽「關在家裡」,就算會開車也哪裡都去不了,只有家裡一條寬頻電路、或一條電話線,因此,她們是許多網路事業很自然的第一個考慮的族群。

這個觀察可能有幾個衍生的創業機會,第一,台灣或許也可弄一個,以同樣方式吸引更多在家的媽媽加入一個「自我提升順便增加家庭收入」,一個新的「積極媽媽」族群或許就這樣被炒作起來了。第二,網路產品對美國行銷時,媽媽族群是可以考慮的一個重點對象。之前向許多人提起此點子,大家以為我要推「育兒」,其實更厲害的是這一群「WAHM」。我們還需要多多瞭解這個族群的內心世界才是。

(圖片來源:http://workathomesuccess.com/)

1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