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的日子過久了,也可以變成某種競爭優勢

幾年前,哈佛商學院學者發表過一篇論文刊在《Psychological Science》期刊,學者找來135位實驗者,請他們在小紙條上面寫下今天做的一些小事情,像是聽了什麼歌、看了什麼電視、參加了什麼活動、吃了什麼,和哪個朋友聊天、聊什麼……小小的小小的事,然後,這些小紙條會被學者收起來,妥善保管。

接下來,學者請這135位實驗者量化的「預測」一下,幾個月後,他們會多麼想讀一讀這些紙條上面寫什麼?

幾乎所有的人都說,唔,呃,沒什麼興趣,不大想看那些無聊的每天瑣碎的事。

有趣的來了,幾個月後,學者再次叫回這些實驗者,再問他們一次,想不想看看幾個月前他們寫的那些無聊的每天瑣碎記事?想不想讀讀幾個月前你是怎麼寫的?

沒想到,那些瑣碎、無聊的事情,這135位實驗者皆異口同聲的說「想看!想看!」他們的量化興趣度,從平均3分增加到4分,從普普通通變成「想看」──即便是最無聊的小事,也比以前還要多了14%的興趣度。

有趣的是,若問這些實驗者,當時情人節的那張卡片、去年的生日卡片,有沒有興趣再回去看?他們表示,並沒有特別想回去看。現在,他們都只想看那些無聊的小紙條

這是什麼意思?學者的結論是,人生最有趣的,往往是那些幾近無趣的非常小事(especially the mundane);那些小事,才是大事

我們公司的接案外包者,有些是在家照顧小孩的全職媽媽。這些媽媽最害怕的就是她們已經如此的習以為常在家的生活,每天起床、燒飯、洗衣、掃地,懷疑自己已和社會脫節,還可以和外面的人競爭嗎?

答案是:外面的人充滿匠氣的作品,已經看不到日常,已經不知道「小日子」長何樣,於是他們做出來的東西千篇一律,不接地氣;就像滿街的帥哥美女,像一個模子刻出來,反而麻木,此時若有一個特別有特色、不修邊幅的做自己的,愈平凡,就愈動人了

在家的人總是誤認,生活中的小事已經很磨人,無法再做任何的大事,殊不知───就是這些小事,累積了好習慣。她們的日子相當穩定,不像上班族,心理有時相當飄浮;上班族可能已經無法專注在一件事,但「在家族」卻建立了一套自己和自己相處的模式,然後,如哈佛商學院的研究,她們「看得到」生活的細微處。

小敏就是一位在家照顧小孩的年輕媽媽,原本她也懷疑自己是否可以做好一個女性品牌的小編,刻畫出一個俐落的新時代女性形象?沒想到,她寫出的文字,讓客戶和讀者都驚豔不已,後來才知道,原來,小敏的老公外遇了,這些文字都是小敏第一手的血淚感言──

天塌下來,還是要做妳自己;做自己,用一根手指甲就可以頂住天。

只有自己可以幫助自己,之後再幫助那些人來欣賞妳。

別期待別人叫妳寶貝,自己的好,只有自己看最懂。

最扯的是,小敏老公的新歡Amber,竟然剛好就是小敏的粉絲團的「忠實粉絲」,聽說,她被小敏所寫的女人勵志語句深深打動,卻不知道這個她景仰的小編,就是那個正宮元配。

但,小敏卻知道,Amber就是那個可惡的狐狸精,於是,她想到了一個報復計畫──

這天,小敏在粉絲團辦了一場「講悄悄話」的活動,Amber果然參加了!她說她有一個秘密想和她心中的偶像小編分享。這個可惡的Amber到底會說什麼秘密?會不會就是小敏想聽到的「那個」秘密呢?

這天晚上,小敏特別請人代為照顧幼子,提早抵達客戶公司的大會議室,這裡已佈置好一些氣球、桌上放了小點心。根據小敏的設計,這場「粉絲見面會」每人都會帶來一張「悄悄話」,用信封袋密封裝好,交給小編(小敏),然後,小敏也會送給她們一人一個專屬她們的禮物。

要給這位Amber禮物,小敏也早就準備好了,其他有人會拿到巧克力、楓糖漿、蜂蜜……,但小敏卻送了Amber一隻鬼娃娃。

鬼娃娃代表詛咒之意。小敏特別選了一隻很恐怖的安娜貝爾,還妥善包得美美的,外面看不出來,等對方回家拆開嚇死她。

Amber來了。她和其他11位粉絲來賓,圍著大桌子坐定,小敏努力的克制自己洶湧的心情,還好,因為疫情當時已經開始,她戴著口罩,不會被認出來。Amber和其他來賓一一的交出了她們的秘密給小敏,然後開始輪流分享她們對這個女性品牌的感覺是什麼──畢竟這才是粉絲見面會的重點。

但,小敏心裡的重點,當然不是這個。她心不在焉的,趁同事幫忙主持的時候,小敏偷偷跑到洗手間,偷偷的打開了Amber寫的那張卡片,想看看裡面的秘密到底是什麼

沒想到,她讀到的東西,令她大驚失色

她試著穩定自己,回到會議室。

慢慢的坐下,但她的腿不住的發抖……。

小敏急著走到禮物區,打算偷偷的將那個鬼娃娃拿回來,沒想到,鬼娃娃已經不見了

到底小三Amber的信裡寫了什麼,讓小敏如此震驚?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未完待續………)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