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管理座談會會後記錄:聽聽主管代表、學生代表、專家代表,怎麼看「如何管理新世代年輕人」

Mr.6x舉辦很多「好課程」,但除此之外,我們也很努力的辦一些「免費」的座談、演講,希望善用我們對知識的掌握,對社會做出我們可以做出的貢獻。

上個月我們辦的免費「新世代管理座談會」,效果非常好,來了二十位,分別代表主管、職員、專家三方,由我們供應免費高級便當,暢快討論、深度交流,等一下大家可以讀一下當天的大概討論(請拉到本文後半段)。

下一場「新世代座談」即將在5月14日舉行,我們將辦一場針對「員工向心力」的座談(這次改辦在下午,有簡單的下午茶點和飲品),希望藉來賓的對話、辯證,幫大家「挖出答案」──

什麼叫「向心力」?

就是對企業文化的認同、對主管的領導的認同,這是企業經常在對同仁們「訓練」的重要項目,比方說,有一家企業的信念是「以客戶為第一、站在客戶的角度為他想」,那,公司會舉辦一系列的教育訓練,訓練他的職員們,可以教育這個「客戶至上」的文化。

但,有效嗎?

特別對現在的新世代,誰管你企業什麼文化,誰管你什麼「向心力」啊!另外,有臉書在那邊當「地下電台」,有些同事當「地下總司令」,如何在今天,讓全員對公司充滿「向心力」?

如何讓團隊對公司文化更為認同?

如何教育同仁,公司要的是什麼?

如何提升團隊共識?

如何提升團隊默契?

我們再次誠懇的邀請,各界專家、學者、企業的HR主管與負責人員、以及一般的職員,只要對「向心力」這個話題,曾經有經驗,或有興趣,都可以來參加我們這一場《新世代座談第2場:企業如何讓員工願意增加向心力、團隊共識、團隊默契?》,時間就在五月中旬,歡迎報名!我們將邀請最多20位企業HR主管、職員代表、學者、專家、教育訓練講師,進行一場對立但聰明的對話。

時間暫訂在5月14日(二)下午2:00~4:00,會議過程會全數閉門,若要收到第一手資訊,歡迎點擊這裡,報名這場免費的座談會(有下午茶點和飲品、限20人)。

以下是摘錄當天各來賓所發表的,最後則有三點重點整理:

餐飲高階主管及代理商(主管代表):

有一個麵包店學徒,早上來上班時常常遲到。他的主管心裡想:「我是該先罵他遲到,還是該先了解昨晚發生了什麼事?」結果他的主管選擇先跟他聊。一聊之後才發現,原來他打兩份工,回家以後還要幫家裡整理銷售的東西。所以主管覺得,如果當時先罵他、每天罵,罵到後來,這個學徒一定不再來,而且問題也沒解決。所以他認為:「有些時候你可能要緩一下,站在年輕人的立場,看一下事情。」

滿腹熱血的大學生(職員代表):

看到管理這個詞,會有負面的感覺,如果每位主管都想著說我要怎麼管理人的話,那就不像真正的領導,領導是要能以身作則,做大家的表率,況且每個員工都是活的,不是貨物。觀察周遭的學長姐,遇到的情況似乎都一樣,出社會前是滿腹熱血,出社會後就被打得遍體鱗傷(笑)。剛開始覺得已經準備好全身武功,想去社會打天下,結果遇到不對的主管、公司、行業,就打擊了自信心,畢竟不是每個人對自己或行業的了解都足夠。

助理教授、職涯輔導師(專家代表):

我很認同:責罵之前,要先了解對方的生存需求。我認識一個曾經是外商銀行的總經理,後來回到學校作行政工作,因為他之前的經驗,所以他期待部屬有快狠準的形式風格,而且要主動回報進度。他最近告訴我,他有一個研究所畢業的職員,做事比較慢,要一直盯著她;當她做得不夠,把她找來談話時,還沒講幾句話職員就落淚了,兩方都覺得很痛苦。後來我和這個職員談,發現她是覺得每次回報都花很多時間,她寧可把這些時間拿來做事情,有時回報後上面的要求又增加,她無法全部達成,所以開始逃避回報,就變成一直被盯的狀態。這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主管是站在管理的角度看事情,注重的是「效率」,如果站在領導的角度,注重的是人的「生存需求」──每個人都是有很多可能性,如果能更了解一個員工的特質,靈活調整其工作內容,或許雙方都能更好。

上市公司裡的RD工程師(職員代表):

我們公司晚上有團膳,加班到八點的話就可以訂購,有一天星期五,總務幫我們訂了麥當勞,我跟我同事一起吃,結果董事長居然走過來,說:「看起來很好吃喔!」,吃了一口又說:「薯條還是要現做才好吃!」我們就覺得很好玩,原來董事長也吃麥當勞。

高價品資深顧問(主管代表):

在我們這行雖然光鮮亮麗,但大學畢業薪水是22k~26k,海外歸國26k~28k,研究所是28k~30k。藝術行政的瓶頸薪水是35k,除非妳有買賣藝術品。我碰到許多新人的想法是:「我是高學歷的人才,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情?我有金融專業背景,為什麼端茶水、搬重物,要刷牆壁?」但,很多事情不是那麼簡單、一蹴可幾。「其實企業想要的人,是即刻能夠上工的人」,而不是求學時的主修是什麼、專長是什麼。人才是要有能力、是專業,可是最重要的是你有沒有耐性 ,去作一些低階的事情、去注重細節慢慢學。我們也盡量做到每個月高階主管能與年輕人見面,一起吃飯,弭平一些隔閡,可能高階主管也要下來跳舞阿,跟大家「搏感情」。

老師就是老闆的研究生(職員代表):

我是還在念書的研究生,我也會稱我的老師「老闆」。我的小故事跟剛才餐飲主管講的遲到問題有關。我的老闆從美國回來,講求效率,剛才早上七點進實驗室,五點就走,所以對遲到很不爽。跟我在同一個實驗室的同學,一年過去了,雖然知道老闆對遲到不高興,卻照樣遲到。對我來講,我是想要跟老闆一樣,早上七點到,因為這樣我有多的時間跟老闆溝通,事情能更準確達成,增加效率,給他的印象也比較好,然後我也能五點走,晚上時間我能做自己的事情。我發現,我老闆也有慢慢改變。以前他看到學生事情做不好,就會很兇,結果學生看到實驗室這樣,就不敢來了。後來他知道,事情不好,還是微笑面對。現在實驗室裡也就學老闆微笑面對問題,所以老闆的改變,也改變了我們!

在美多年工作經驗的行銷專員(職員代表):

我是在美國念完研究所,很幸運找到工作,所以工作了五年,直到去年才回來。我在美國的公司,是一個層級很明顯的cooperation,有一次,我們的事情出錯了,其實是主管的錯,但他把我叫進辦公室,連門也沒有關,很兇的罵我,我們辦公室大概都聽到。我心情很不好,那一天我就再重新製作一次給他,確認連結都可以了,再請他什麼都不要動,直接寄出。沒有想到隔天一早到公司,communication主管第一時間就把我叫到辦公室裡,用很真誠的口氣跟我道歉。他跟我說昨天他這麼做,真的是他行為失序,他很抱歉。我的心情就慢慢恢復,我後來與他合作都不會有疙瘩。我是認為「做錯事,願意跟部屬道歉的主管,非常少。」

力爭上游的特殊教育者(職員代表):

我們家經濟較苦,實習時,我就考上研究所,我就是能拿22K方案的人,我覺得很幸運,我覺得我才大學畢業,什麼都不是,就有22K。由於工作認真,主管告訴我,「你跟其他打工的人不一樣,他們時間到了就要走,事情做到一半隔天再做沒關係,你都一定會做完。」所以後來主管給我方便,我必須要考檢定時,我跟主管要求請假五天,主管就答應我,後來我考上了,所以現在我的底薪是四萬。如果我努力一點,還可以到六萬。

房地產資深業務(主管代表):

我從事房地產已經有十二年的時間。我是想分享一下年輕人的部份。我自己和同業發現,這一兩年在徵新人上遇到很大困難。說實話,我帶新人的方式沒什麼改變,妳們來,很簡單,DM先去發。我入行四五年左右,當時這方法還滿管用,可是現在,七年級生會說他走不動。七年級生會說:「現在有google map,為什麼還要去塞信箱?」我就說:「你曉得有些是兩年前的地圖?」他說:「沒關係阿,再比對就好。」我說:「那雜貨店的老闆你認識嗎?」七年級生說:「那很重要嗎?」(笑)不得已我只好告訴他:「呃,那你知不知道, 那個雜貨店老闆去年轉介大概二十個客戶給我們,那你是不是應該多爭取,多去交關一下。」像是如果有天要他留下來加班,晚上打電話給客人,他們會說:「為什麼要加班?」其實我們那個區域,大老闆比較多,這樣的客戶,只有晚上才有空接你的電話,不要在白天客人開會時,一直call別人。可是我這樣說他們好像聽不懂。

簡單歸類一下,我們公司業績好的年輕人,多半是過去成長背景中,人際互動能力比一般人強的人。也就是說,他要懂得和比他大10歲甚至到50歲的人相處。也許是因為現在時代的改變,小家庭、或單親或獨子的成長環境裡,比較難有機會跟大群體互動,所以有這樣能力的人也減少。

有非洲工作經驗之年輕供應商(專家代表):

我曾在台灣公司但外派到非洲工作,奈及利亞,我的同事多半是菲律賓人,與黑人,那我問過當地的黑人,對他們而言,工作是什麼?他們說,「工作讓我有收入,能餵養小孩,我有五六個小孩,如果我運氣很好,小孩就能去讀書。」那我當時是supervisor,跟他聊,他從迦納到奈及利亞工作兩年,兩年都沒有回過家,只有把錢寄回去。我是覺得每個人在工作上追求的不一樣,我自己帶過很多人,每一份我都有做到leader的位置。我發現有些人他是要養家活口的,就算他是作業員他也是甘之如飴,可是有些人滿足於兩萬四,他不想往上升,有些人來,是想要學的,你教我我都學,可是,我都學會了,有可能我就想走了。

經驗老道之公司負責人(主管代表):

年輕人可塑性強,但無論年紀,中年老年,每個人都有缺點的,在同一個企業裡,要怎麼去融入、跟容忍很重要。我們的事業體,經常要面對不同的人,所以要用不同角度看待他。其實,資歷越深的越難管,你不能用命令的口氣對他,你反而要勾肩搭背,下了班以後要帶跟他去喝酒(笑),不是喝花酒,是去小麵攤吃個小菜,「必路」(beer)喝一喝(笑),這樣他會覺得你跟他match。他們經驗很夠,使個眼色,他就知道你下面話要講什麼了,你也不用說,他自己會去做。但是很奇怪的,如果你要他去教新人,那問題就很大,這樣領班級的人,他只會做、知道怎麼做,但他不會教,他沒有教育新人的方法,他會跟新人說:「這樣做就對了!別問這麼多!(台語)」(笑)。 結果誰去教?他的主管去教,問題是他的主管不是在實地工作,那個知識與了解又有落差,不一樣的環境,變成是很大的學問。現在我們也不敢說「教」,跟年輕一輩我們只敢說「交流」(笑)。我覺得這是很正常的。我們那時的年輕人跟現在,本來就有落差,我自己小孩才上國三,我看他就跟我在看公司職員一樣。現在職員不喜歡、不開心,你罵他兩句,十行字寫一寫,email給你(笑),所以好像也慢慢沒有工作倫理了,email是很客氣的,有的是給簡訊。所以年輕人自己願不願意去學習,這很重要,企業裡我們只能盡量帶領,看孺子可教或不可教。所以你說有什麼好方法,好像沒有什麼好方法,因時因地因環境,然後主管口才要好一點。

自創品牌服裝設計師(主管代表):

我下頭每一個員工大多是75~80年次,全部都是我自己去帶的,我會一件一件教他材質、特色,要怎麼推售。可是我覺得有些年輕人,就算你教他,他們也不願意去學,他們對你的業績不care,只想要輕鬆。我也發現年輕人很喜歡說一句話,就是「這是感覺問題。」我舉一個例子。有一天抽屜裡有零用金1000多,不見了,有四個員工,我就一一問他們有沒有看到那個錢,我的意思並不是說誰偷了,但是其中有一個員工是新來的,她聽到我這樣問,就很生氣回我,說我懷疑他,然後情緒很激動。我自己覺得,有些年輕人因為缺乏自信心,所以經常要捍衛自己要有什麼、不能質疑他,比較無法想像別人的處境如何。

替代役退伍待業中的大學生(職員代表):

我之前在大學讀書時,就當了游泳教練。後來發現,通常教練與老師就是去上課,時間到就上課、時間到就走,有些雜事就沒有人做,例如清一下垃圾,看一下小朋友。我當時覺得,這些東西沒有主動分配,我就想說,我能所以我就去做,也許哪天會有人認同我,看到我的認真。我一直埋頭苦做,但我不會去跟主管說我做了什麼,久了我就發現,我做的事情,都沒有被注意。直到一兩年後,有一次聚餐上,我的主管說:「我知道你是認真的年輕人,你做了事情,不是為了要炫耀,可是也要被上面的人看見。」當下我覺得有點難理解,我覺得做事為什麼要讓別人知道,有點反過來,後來我想想,真的不能只是埋頭苦幹。另外,如何管理年輕人,我會覺得除了經濟壓力等必要因素排除外,應該要給他們兩種東西:一個是自信感,一個是危機感。自信感就是說,你今天讓他做這件事情,讓他發現自己對公司有貢獻、是被認同的,說真的我們大家都希望被認同,所以可以先給他們一些小任務。那危機感是說,讓員工知道,其實你不做,還有別人可以來做。那同時做主管的也要考量,公司是否有提供對他而言,必要的利益因素,也就是這個公司的待遇是否足夠留住好員工。

全體代表:

非常謝謝Mr.6 舉辦這個活動,這其實應該是HR的事情。唯有熱忱是在想了解與認識人,才有辦法帶好他們。

Mr.6:謝謝大家過來,我在此摘錄如下:

一、管理與領導,是不同的事情,而年輕世代與管理世代之間的溝通關係,絕對能影響組織的成敗。

二、管理與領導需要適人適才適所,但這有難度,因為其實大家所要,是不一樣的

三、世代之間與不同角色之間能彼此溝通、有機會聽與講,是很難得的機會,或許也可以把這些心得運用在自己的公司上,分享其他人。

(以上文字稿只有摘錄到大約30%內容,之後整理後有機會再全文發表)

有興趣參加下一場嗎?免費!歡迎報名《新世代座談第2場:企業如何讓員工願意增加向心力、團隊共識、團隊默契?》,限名額20位,請填寫資歷。

(圖片來源:http://msacademy.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