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當副總?談官階膨脹的職場現象

最近參加一場研討會,有個人跑來換名片,看起來非常聰明的年輕人。

我們很快交換了名片,對方的名片我一看,嗯,知名外商銀行。

「趙⋯⋯趙⋯呃⋯。」我還在找對方的名字。

「啊呀,別客氣,叫我Aaron就好了啦。」對方說。

「沒關係,叫『趙經理』較自在啦。」我說。

和這位趙經理對話幾句後,我卻察覺場面有一點點奇怪,好像對方想要告訴我什麼似的?

「趙經理,總之我們就是在做這個,看看你那邊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

「趙經理,我以前也有和你們部門一位談過,她是你的主管嗎?」

「趙經理,你們今年有年終嗎?」

這也是一個直覺而已,表面上大家的對話相當順暢,但總覺得對方好像想和我說什麼。

寒喧到最終,我握住他的肩,說:「趙經理,你這麼年輕就當經理,一定是前途無量!以後一定要好好保持聯絡!」

這時候,這位趙經理,突然告訴我:

「劉兄,」他的表情有點奇怪,「其實,我已經是『副總』了啦!

啪!

一條雷電打進我腦袋!

我拿起他的名片一看,我的天,沒錯,眼前這位超級年輕人,名片上已經寫著「副總經理」。

「沒關係,沒關係,我們反正不是很在意這個位階的。」他笑著說。

我們道別。

我回到電梯,回想著剛才尷尬的場面。

他,真的不在意官階嗎?

我想,應該在意吧!

誰不在意呢!

這也看到,最近真的有此現象,各大公司,似乎比三十年前更容易就升到了某個位階。

小公司理所當然,但大公司?

後來我才了解,就和「物價」一樣,「title」也跟著飛漲了。

三十年前,1萬元很大。

同樣的三十年前,「協理」很大。

「副總」更是大到天邊。

但現在,二十幾歲的協理、副總、甚至大中華區負責人,紛紛都出現了。

這個現象,可稱「官階膨脹」。

我在想,「官階膨脹」的現象,和人才流動應該有絕對的關連?

第一、人才流動太快,公司必須要拿出更大的誠意來「留才」,因此,開始給一些比較大的官階title。當某人高位,其他同樣能力的同事當然也要「比照」給,於是,「官位膨脹」就在一間公司焉然出現了!

第二、也因為人才流動快,各公司為了要爭取你,就會想辦法給你一個高於其他公司的官階,然後,有些求職者又會故意哄抬自己前一份工作的資歷,以致於每間公司「愈給愈大」,愈來愈容易將一個「協理」、「副總」這種職位給一個素眛平生的新進員工。

大家真的不在意官階嗎?

這時候,我真的認為,以後乾脆還是真的叫英文名字就好了!

— 廣告分隔線 —

記得在我們父母的那一代,「官階」是非常的珍貴的!那時候的官階,如果是「經理」,可能就是可以放鞭炮的成就,因為有許多人,做到退休,可能都還是「副理」一位!

(這現在應該不太可能發生了)

名片網推出一款「復古」名片,讓你也能印一個你父母輩的名片。

正面,是直式的,中間是你的名字三個字,右邊是公司名、頭銜(就是那個頭銜!)。

左上角一個燙金的logo。

反面,是橫式英文的。為了要像,英文的排版要亂。

歡迎來玩玩

3 comments

  1. 很明顯的您不懂外商銀行的操作
    他們的抬頭跟內部職階是分開看的
    因為老外以為亞洲人就是重視抬頭
    幾十年前就這樣了 38歲就可以印花旗vp了

  2. 恩恩,同意一樓所說的,好的頭銜對於談判是有幫助的(銷售或對外的談判),也有對留住人才也有幫助,最重要的是這些都不用花到公司的錢。不過當每間公司都用這招時,"官階"就產生通膨了。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