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Atlantic神奇的轉虧為盈,因為它「殺了自己」

這次看到《紐約時報》再有一篇文章講到他們有一個媒體同業、一本叫「The Atlantic」的雜誌。這雜誌本身並不是屬於什麼集團,自己一間,已經153年的歷史,員工只有100位,發行量47萬份,和其他大集團比起來很小,但它當然也和其他媒體一樣,在最近十年不但翻黑,而且幾乎「翻船」了。神奇的是,命運之神眷顧它,最近The Atlantic已經成功翻紅!今年它的獲利將達到180萬美元,雖不多,但這可是十年來第一個有獲利的會計年度

這種「鹹魚翻身」的故事,我們最愛看。尤其是背後的…「WHY」?

尤其,其他媒體死的死、倒的倒,至今還在找回他們的新的廣告主,還在求使用者付費,但The Atlantic從去年到今年的線上廣告竟然狂增了70%,而紙本媒體這邊也跟著帶動增加了25%。別人都在隕落,他們卻在成長?

問他們,怎麼做到的?

他們講了一大堆,但最中心思想的,是在五、六年前,這間雜誌內部開會後,決定他們明年的方向,就是要「殺了自己」

他們問自己一句關鍵的話:「如果我們明年的目標,就是要成立一間《The Pacific》,積極的打敗並打爛The Atlantic,那我們會怎麼做?我們會做什麼事?」

嘩,這種問題,竟然巧妙的改變了許多事,他們說:「就是要佯裝自己是矽谷的創業公司!」The Atlantic馬上想像,OK,自己已經不是紙本雜誌囉!變成一間「網站」──該做的事情也立刻浮現:第一步、找來一堆年輕的記者與網站的編輯。第二步、業務單位全力開始跑網頁的廣告。第三步、將網頁的付費機制整個拿掉。第四步、想出適合網路的極端獲利模式,The Atlantic想出了可以做「大型座談會」,後來這「大型座談會」佔了營收的14%,他們與Aspen合作會議、擴大營收。最關鍵的一步,他們認為,是告訴業務單位:從此以後,跑網頁的廣告和跑平面的廣告,是一樣的意思!這個動作雖然許多媒體現在開始做了,但The Atlantic可是在五年前就這樣做了,也讓它佔了先機。

當The Atlantic決定「殺了自己」,也就瞬間的去除了「包袱」!很多在競爭中處於弱勢的廠商,總忘記自己處於弱勢總有原因,這時候,別認為自己還有什麼東西能幫助自己轉回來。The Atlantic認為,放眼望去,畢竟,現今許多事業個體都可以在一年之內被創造出來,獲利遠超過現在的The Atlantic,只是自己和那些外面的創業者不同的是,人家沒有「包袱」,而The Atlantic處處是無形的品牌包袱、舊員工包袱……所以,The Atlantic決定要大家想辦法「殺了自己」,殺了這麼久的歷史和品牌,忘掉自己是誰。

2003年,他們一年虧損700萬美元,他們的老闆做了這個決定,第一步是先從波士頓搬到華府,換了新辦公室,整間公司重新開始!到了今年,這個策略顯然奏效了,他們的營收比2005年還要幾乎2倍,而其他紙本媒體可能掉了差不多只掉了2倍就要偷笑了。今年度The Atlantic的3220萬美元的營收中廣告營收佔了一半,而這1000多萬美元的廣告營收中,「網站」的廣告營收竟然佔了40%,據文章指出,這樣的狀況是從來沒看過的。當然,這背後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流量」,今年,TheAtlantic.com每個月的不重覆拜訪者高達480萬人,從去年的300萬再度的激幅成長!為何這麼多人來看,其中,都要謝謝一些在裡面的知名部落客譬如Andrew Sullivan,就佔掉了四分之一的流量。他們還試了一個叫《The Atlantic Wire》的新產品,也在一年之內就達到100萬不重覆拜訪,也就是說,突然間The Atlantic從一間紙本專家,變成了「網路專家」,流量超大,這變化還真快!

我看到The Atlantic的翻身的新聞,心裡想的很多,當很多人在說一個產業不行,其實他們是在訴說著一個「機會」。許多人在那邊窮嚷嚷:「好殘酷啊!百年的媒體業!」但其實這段時間不過就是一段產業重整而已,媒體依然會存在,只是,大公司是否有決心,殺了自己,重新開始?

看到iPad的機會,不是只是伸一隻腳過去,跨一個iPad。如果真的認同那是一個機會,就算不敢「殺了自己」(也沒必要馬上殺了自己),也可以立刻切出一塊獨立公司,就是要把iPad給run起來!(對iPad/iPhone/行動行銷或製作有興趣者,歡迎填表聯絡我們,進行相關行銷戰情報告,請註明「iPad」)

這個老闆還做了一件「揪甘心」的事,他請會計去調出,這間公司翻轉過來的那一刻,是哪一位新的訂戶參與?他要和這位訂戶一起慶賀重生,後來發現是今年十月一位訂戶的$29.95支票,The Atlantic的老闆親自打給她,和她道謝,還當場贈她10年份的訂閱,差點沒和她一起切蛋糕,慶祝「重生」!

富不過三代?那是因為,不敢「殺了自己」。真的有遠見的公司,應該不斷的思考「殺了自己」的事情。

15 comments

  1. “生存"是每個人每間公司的本能,也是不思考就會反應的動作.常聽說"置之死地而後生",不過重點也會不自覺的一出發就往如何"自救"而非"自殺"去想.當怎麼想也想不出自救的方法時,反過來想怎麼自殺,真是讓整個觀念全變了,反守為攻,真是一念之間,卻可能一世不解.

  2. 這個算是稀鬆平常的事
    百年前有多少巨大的鋼鐵公司 曾幾何時它們都不太能適應變遷的社會
    唐榮 美國鋼鐵 都走入歷史.
    適應社會潮流 才是生存的王道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