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工作狂學2種「休息的藝術」

小時候我沒有非常喜歡上學,那時我想,一輩子都要這樣嗎?上學的時候很痛苦,下課的時候很快樂;週一的時候很痛苦,週五的時候很快樂;寒暑假開始的時候很快樂,結束的時候又很痛苦……就在這種「痛苦與快樂的循環裡」,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周而復始?

長大以後,我竟然就沒有這個問題了,因為我愛上了工作。我變成了一個「工作狂」。

工作狂很快樂。一個人不可能休息太久,但沒人會阻擋你工作太久,不過,這也是大家對「工作狂」不敢茍同的原因

但,大家搞錯了,你不應向工作狂學工作,而是向工作狂學「休息」

工作狂有他自己休息的「藝術」,你不一定要變成工作狂,如果你可以學會一點點工作狂的休息藝術,那麼你的工作效率將大為提升。這,就是這星期看到一篇文章的感想──

原來美國有個人發明了一種「30/30」的工作/休息時間的高效率工作法則,所謂「30/30」的工作/休息法則,就是在電腦前工作30分鐘,時間一到,立刻強迫休息30分鐘。繼續計時,待時間又到,再回到電腦,只能做30分鐘,再休息30分鐘,再工作30分鐘,再休息30分鐘……如此這般,延續一整天,包括吃飯也要在30分鐘吃完。

它沒有管你要怎麼工作或怎麼休息,但只是強迫你,工作只能30分鐘,休息也只能30分鐘!

先來看看大部份的人都怎麼想?昨天先對「早安打卡機」做了調查,「你認為電腦工作,應該幾分鐘站起來一次?」,上面是昨早抓下來的圖,不計「三小時以上」和「五分鐘」的選項,只看三個主要選項的話,大家共同認為最應該休息的時間竟是「1小時後」,再者才是「30分鐘後」。請注意,這是大家心裡「認為」的時間,心裡認為,不表示實際會這樣照做;大部份的上班族,實際休息的時間點,不是跟著鬧鐘一小時到了就準時休息,而是跟著膀胱裡尿液的累積度、煙癮的程度、或是肚子餓或口渴的程度,而這些程度本身也有連動性,有時候一坐在電腦前,連水都不想站起來倒,沒喝水,也不會想上廁所,沒上廁所,也不會想喝水……下次站起來,已經是四小時後

重要的是,這樣一直工作、一直工作,工作效率不見得高。真正厲害的工作狂,是讓人覺得他常常都在工作的狀態,但不表示他「一直」的「連續」工作。譬如我一個早上上班前就工作四小時,但四小時之間我也穿插洗了十分鐘的澡、看了十五分鐘電視、慢跑二十分鐘--

「30/30」,讓我們有機會感受工作狂的「休息觀」,以休息讓創造更高的工作效率。「30/30」的重點不在「只能休息30分鐘」,而在「只能工作30分鐘」,當你知道你只能工作30分鐘,戰鬥力反而變得異常旺盛,譬如昨天公司全體去看「社群網戰」,等著看電影前,我自己的工作效率,就到了飛快的程度,因為電影票已經買了,所有的工作皆必須在那個時間點之前就完成,因此那時間之前的工作效率簡直好到爆,而且心情上面是完全支持的,因為,現在猛力做一下,等一下就休息了

當我們知道這下只能工作30分鐘,我們會集中所有精力在這上面,如果這30分鐘拆成前後兩個時段,我們在第二段的工作效率肯定超過第一段,如果最後15分鐘還可以拆成兩個時段,那麼我們在第二段的工作效率肯定超過第一段,到了最後5分鐘變得最high,到了最後兩分鐘可能你的腦子已經像光速在飛行,你的手指在鍵盤上敲動的速度已經快到看不見手指………。

愈快要到,工作效率愈高!

工作狂採用類似「30/30」的方法,巧妙讓上述這種「加速」的行為,在一天之內「多出現」好幾次。一般人一天只會出現「加速」二~三次,第一次是在「中午吃飯前」,第二次在「下午茶之前」,再一次在「晚上下班前」,但是「30/30」每一小時就來一次,八小時就有八次,如果你多一般人「加速」多二倍,你的工作績效,說不定也比一般人多二倍了!

這就是,大家可以向工作狂學的第一個「休息的藝術」。

但,這故事還沒結束,

工作狂還有第二個休息的藝術可教大家

大部份的人,在公司的時間都釘在椅子上,然後,將所有「想休息」的願望,「集中」到離開辦公椅之後的時間。到了下班以後,不開手機,不碰電腦,至少不碰公司的email,將自己完全的投入了休閒的世界;到了週末,更是「認真玩」,這,是一般人休息的方式,但工作狂不是這樣──

工作狂就和「30/30」的做法一樣,它故意讓我們在休息的時候,竟然也想著工作;它讓我們把工作的心情,也融到休息時間去了,你說,休息的時候還想著工作,放假週末在家還想著公司的事還真是悲哀,但,如果你被訓練成每次都只能休息30分鐘,久了之後,就會學會一個很重要的招,就是怎樣在工作的壓力下,讓自己輕鬆一下,又不至於「休息過頭」,即使到了週末,你也會彷彿在自己腰間綁了一條粗繩,將自己和工作的大石頭緊緊栓在一起,只敢在大石頭旁邊手舞足蹈的休息、玩……。

這樣的人生更快活!如果人生就是工作與休息,那麼最痛苦的時間點,肯定是從「休息」轉到「工作」的時刻,所以才有知名的「Monday Blue」,當我們休息的時候也必須想著工作,這種轉換的痛苦會少一點,那麼,我們平均快樂值也會高一點點。所以,工作狂是很快樂的。

最有趣的是,我認為「30/30」是無法使用的,這不是一般人的工作方式,一碰到開會或on-site端,這「30/30」就不可能繼續進行了。但「30/30」教我們的是,跳出工作和休息的無止境的絕望循環的方法,就是向工作狂學「休息的藝術」,以下兩點:

藝術一、工作的時候,比別人還要強迫休息多次,利用休息前的高效率。

藝術二、真正大休息的時段,卻隨時隨地保持「工作的心情」,週末也是。

這兩點「休息的藝術」如果能保持,那就很棒!

世上沒有現成的工作狂,「30/30」只是一個方法,但,那種完美的schedule並不適合人類,我們設立了之後,因為遵守著一個新的時程而感到充滿架構,因為遵守著一個新的生活方式而充滿希望,但「遵守」是沒有生產力的,它沒辦法長久,人的一生本來就是跌跌撞撞所組成的。既然這樣,也就不要一直告訴自己,工作幾個%,休息幾個%,這個月是這樣,下個月恐怕又不一樣,這個比例是一邊做一邊揉合出來的,我們只要記得學到以上兩點藝術就好。

工作狂的休息藝術真的很棒,它通往成功與快樂(還有健康),但這真的是「藝術」,看大家怎麼學到好的,不要學到差的。

24 comments

  1. 『狂』是種行為強迫的形態,『工作狂』也就是不自主強迫性的工作,起源於自我焦慮與現實認知的衝突。即便是『休息』,也帶著強烈的強迫及功利色彩。

    這篇文似乎在美化現在人的工作文化,帶著濃厚的清教徒主義思維。如果連休息都需要依據時間來規範,而非是身生理與精神狀況來取決,顯然一定是出了什麼問題。這種工業革命後機械式的思維,已經將人的整體性拉扯的分崩離析。

    工作的價值取向,已經成為一種神話形態的謊言。透過文化與媒體有形與無形的宣傳,成為一種圖騰崇拜。如果工作狂的生活哲學是幸福人生的保證,那麼最幸福與富有的應該是工作最多的人──一個身兼三、四份工作,忙得不可開交的人。但實際上,顯然不是,反而是那些不用工作,整日享受優閒時間的人。

    時間的空白成了人急欲逃脫的囚牢。忙碌成了最冠冕堂皇的藉口──我可是一個大人物,時間是很有價值的。

    對工作狂來說,即便『休息』也是具有經濟上的價值。我很懷疑,這樣的『休息』真的能達到休息的功效嗎?難道,不能休息只是為了休息,不再是為了某個目的嗎?

    在此,我針對作者提出的兩點做出質疑與反駁:

    藝術一、工作的時候,比別人還要強迫休息多次,利用休息前的高效率。

    休息是不能強迫的。就像睡眠無法免強它發生一樣。

    假設,當你看到一本書的書名是:『你必須放輕鬆』。試問,我們如何能藉由『必須』達到放鬆呢?『必須』與『放鬆』之間不是衝突的嗎?這個論述中,顯然存在著矛盾與衝突。此外,重要的不是效率,而是效果。跑的再快,跑錯了方向又有何用?

    藝術二、真正大休息的時段,卻隨時隨地保持「工作的心情」,週末也是。

    於是,我們再也無法分出工作與休息有何不同,也無法離開對工作的上癮了。如果連休假都要『保持工作的心情』那幹嘛還需要休假呢?這顯然是思惟與邏輯的謬論。

    總結,工作狂的生活哲學,不但要有所商榷與存疑,工作狂的『休息』方式更需要多所保留。我並不反對工作有計畫,但對計畫執意,令人感到質疑──地圖不等於實地,計劃也不等同進程。這篇文可以說是『工作愛好者』的美妙狂想。

  2. 開心玩樂!認真工作~一直是我的座右銘之一

    只有玩的徹底,你才不會樂不思蜀
    只有認真工作,你才能放心玩樂

    因為有玩樂的誘因,你想認真的工作
    因為認真的工作,所以要好好獎勵自己快樂

    分享給各位^^

  3. 如果可以一天只需工作四小時甚至更短,並可以自由選擇自認戰鬥力最好的時段集中工作,更不賴,要隨時都想著工作還真累人!@@

  4. 我覺這篇文章真的很棒,而且確切的講中我的毛病,我常常就是早上、下午一直忙、忙、忙,電話一直接、接、接個不停,然後就不知不覺地四個小時過去了,常常也喝忘記起來走動走動或去喝喝水,我覺得這真的很不好,應該有更效率的工作法,所以我想下星期開始試試這「30/30」的工作法,希望能夠讓我的人生有所改善!謝謝分享!

  5. 如果您是:
    * 家庭主婦(夫),不便外出工作者;
    * 失業無工作者;
    * 各行各業精英利用閑暇兼職者;
    * 退休賦閑在家者;
    * 學生兼職者;

    如果你希望:
    * 能夠在家照顧孩子的同時還可賺取額外收入
    * 能擁有一份永久的工作和收入
    * 能不影響目前收入而同時擁有安全的第二收入
    * 能有更多的時間陪伴您親愛的家人
    * 能隨時選擇放假,並決定假期的長短
    * 能在舒適的家裏工作,並能自由選擇工作時間

    那請選擇您想要的生活方式—-> http://happylife.ftp.cc

    謝謝您撥空閱讀,請別連瞭解的機會都放棄,瞭解對您絕無損失!

  6. 強迫自己30分鐘內完成一件工作確實是可提高效率的,
    不過如果辦公環境內不斷有電話與主管打來指揮雜事,這30分鐘工作可能會不斷delay下去。
    30/30哲學滿合適SOHO。
    周末就好好休息吧?
    唯一可調整的是自己的心態,在周末結束的晚上冥想與準備周一的工作計畫。

  7. 在看到這篇文章之前根本不知道30/30法則,但我一直都是這樣做,我很喜歡邊工作邊娛樂(例如邊包裝商品時邊看電影、球賽),然後就不太需要頻繁地規畫假日的出遊,就好好的放鬆休息當個電視兒童看整天的體育台也不賴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