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iPad版一把抓起6.4萬名訂戶,電子書很適合賣「訂閱」?

2010年理應是電子書發光發熱的一年,蘋果的iPad雖然沒有自我定義為只做電子書,但它在上周已經宣布才開賣28天就已經超過100萬片,首月帶來的營收已經超過iPhone。大家會覺得,唉,那是蘋果的威力,和我們無關?

不過,這星期來了另一個、我認為是更讚的大利多,有些人可能已經知道了──

News Corp的Rupert Murdoch這周興奮的告訴證券分析師,他們家自製的華爾街日報iPad小程式,搭著iPad潮流,目前已經有了6萬4千名的活躍使用者。你說,這個數字很了不起嗎?它和「1百萬」還有20倍的距離,不像一些iPhone app動不動就破了百萬人下載,一支賣1美元,就是總共賣了百萬美元,那6萬4千名下載,只有幾多錢?然而,重點是,華爾街日報的小程式可不是只賣1美元

它比1美元還貴,而且,它「黏」住你。

這個小程式本身是免費下載的,但是,往後要繼續「訂閱」,必須一周付出3.99美元。換算成一年年費就是208美元,每個月則是17.3美元,嚇,好貴!Murdoch還順帶嗆道,這個「低價」只是一開始而已,往後還會更高,快趁低價趕快被「黏」進來吧。他高興的說,在iPad不像在Kindle要抽成,在iPad所造成的訂閱收入乃由華爾街日報百分之百的保存在自己手裡(應該還要扣除金流成本,他指的是沒人與他們抽傭)。其他iPhone程式可能下載一次就沒得玩了,但這支華爾街日報程式,抓著這6萬4千名「訂戶」,往後每周、每月、每年,都有現金不斷流進來

這6萬4千名下載者其中有些是華爾街日報網站原本就有的訂戶,他們原本就已經必須付訂閱費,所以目前可以免費使用這個應用程式,但如果不是原本的訂戶,就必須乖乖付18美元的訂閱費。雖然華爾街日報並沒有透露到底多大比例是舊會員,但我們以這樣來算,如果6萬4千名都是付費會員,那麼華爾街日報一個月就多賺了115萬美元(台幣3800萬),而年營收也瞬間多出了1380萬美元(4.5億台幣)。注意,這是往後每個月都是、每年都是!

這就是「訂閱」的厲害。做網站的,如果能將自己的商業模式轉成「訂閱」,肯定比一次收齊還要有利,那麼,寫電子書的呢?

電子書理應下載一次、就付一次錢。但我看了華爾街日報的案例,突然有了很強烈的感受。我發現,iPad真的很適合放「訂閱品」

上星期,曾在矽谷創業的弟弟從美國帶了一片iPad回來給我,我拿到iPad的時間,已經比許多人都晚了。一開始我們當它是一個「超級大iPhone」,好像來到巨人國,拿一個巨大的iPhone在那邊拉來拉去、按來按去,就滿足了。不過,不可思議的事情,就在不經意下發生了──

那天,我要到醫院。等很久,一定要帶電腦去打,雖然我的新iPad還沒有中文繁體輸入法,也沒有3G上網,反正那邊有WiFi無線網路,我就帶著iPad去上上網、殺殺時間。

那天的檢查,我從診室排隊,檢查過後還要到檢驗室再排隊,再從檢查室走回診室排隊;我在等掛號也排隊,在等藥也要排隊,以前的時候我都會想,要不要打開筆記電腦來上網?打開了,好麻煩,還要關起來、等待命、放回袋,這次我帶著iPad,比帶一本大一通識課本還輕,帶著手裡,看到要排隊,馬上就拿出來在上面上網、看東西;一叫到我的名,只要按下上面那個鍵,好像iPhone一樣,立刻進入待命。那天開始,我發現iPad「可以這樣用」。

接下來,晚上,坐在沙發,一邊看電視,一邊敲打電腦。兒子和我搶電腦,於是我又想起了「iPad」,於是電腦借給兒子玩,我自己玩「iPad」(原本是兒子要搶iPad、要我去玩電腦,花了功夫談判才成交),我拿iPad來預查一些網路的資料,為當天要寫的文章作準備。

到了隔天,我又是坐在沙發上,我已經神奇的不想要用真正的電腦了。我已經習慣了iPad那個輕輕的重量、超大的螢幕、比電腦似乎還快的上網速度。你說,iPad螢幕很大嗎?沒啊,才9.7吋而已,但它是「直」的,對於網路閱讀的情境,信不信,比一台「橫的22吋螢幕」還要舒暢。從上周起,我已經完全必須以iPad來上網、查資料了,查資料的效率也更高。

換句話說,iPad這個東西,已經進入了我的生活

以後,我每當要到哪裡排隊,我就會帶著iPad,做一些日常事務。

我一坐上沙發,我就會想起iPad,用它來做一些日常事務。

這是什麼意思呢?

和iPad相比,我隨身的筆記電腦就遜多了,它其實並沒有進入我的生活。雖然我隨時都想用它,但我是「停止一切事情」而去用它,我是在不固定的時間使用它。同樣的,我的iPhone,也是在不固定的時間使用它。但iPad竟然不同,它是在我一邊過生活,一邊也想要使用它

奇特的效應就出現了。當我看到今天這則新聞,我竟然發現,自己真的很想要跑去下載華爾街日報的iPad程式!我明明知道那是一個「訂閱品」,一訂下去,往後每周、每個月、每年,都要繳一個費用,不是嗎!但是我也知道,每天我都需要坐在沙發上,打開這麼一個iPad,這已經成了固定的習慣,我希望每次當我打開的時候,都有最新的華爾街日報可以看,於是,我就訂了。

我從自己的iPad體驗,知道了一件事──原來iPad與電子書最棒的地方,是它們有可能「訂入」每個人的時間裡。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一些事情是重覆著,譬如,回到家就坐在電視機前、睡前也會再坐在床邊,創業與其去想想「如何讓它想用」,不如再明確一點的想,「如何讓他們在大便的時候想用」、「如何讓他們在坐在客廳的時候想用」……不必太貪心,只要一個時間點,你很確定他們用你的東西,會和從前非常的不同,那就有機會「訂入」他們的生活。現在,iPad已經幫我們「訂入」了一堆人的生活裡,目前可能已經有幾十萬人每天回到家就先癱在沙發上,一邊看電視一邊看iPad。由此可見,其他電子書平台、硬體,應該也有機會進入每個人的生活裡。這時候,如果你是一個電子書作者,應該怎麼看這件事?

從前,就算我真的有意每個月都寫一本「續集」,也要看書店要不要每個月都放在架上!但這次華爾街日報的狀況,我們知道iPad是非常適合「訂閱」的,因此,電子書也可以「寫成」是給人家訂閱的,透過這平台,慢慢收訂戶、慢慢攀高,作者不再需要一本一本的挑戰,反而是慢慢累積訂戶,收入穩定許多。

如果電子書是這麼適合採「訂閱制」,那麼,我們已經有了水費、電費、瓦斯費…從前還會付羊奶費、報費(是的,在那個我們還在訂報的年代),明年起,說不定我們會多了「電子書費」的帳單?

新書、新事業推出,每個人每個月付1美元,只要6000名訂戶,你的月收入就是近20萬台幣,嗯,就是這麼簡單。

25 comments

  1. 未來電腦的雛形, 以後可能就是隨身投影電腦….
    虛擬畫面, 虛擬鍵盤…..進入生活隨處想用電腦就能馬上用!

    訂閱這個獲利模式重點在於content,
    只有好的content才願意讓人掏出錢,
    而且也必須是獨特性, 沒有類似的刊物可以取代,
    再者就是訂閱的費用必須比實體的便宜.

    雖說積沙成塔的獲利模式很可觀,
    但缺乏上面幾個條件也無法聚集夠多的訂戶!

  2. 一本昂貴, 且完整的電子書可能沒人買…
    但是以極其低廉的價格去販賣"連載" 卻可能吸引大量客戶!
    電子書適合用雜誌訂閱的方式去贏得大量客戶
    隨著iPad的誕生, 電子閱讀習慣進入我們的生活
    這可能是意想不到會成功的模式!

    謝謝分享好文

  3. 請問一下, 所謂"在iPad不像在Kindle要抽成", 既然apple不抽成, 那該有的服務還有嗎? 比如

    * 那訂閱後user每周付的3.99美元, apple願意幫忙代收嗎?
    * 這種subscripted content, apple是否也幫忙hosting?

  4. 你好:
    我也蠻好奇他的付費方式
    “keep 100 percent of the revenue"
    難道它不是使用Apple的In App Purchase嗎?
    所以才能keep 100 percent?

  5. 訂閱, 就像是租用, 月服務費, 月租費, 像是付水電費用ㄧ樣的自然.

    這一直以來是軟體業的理想, 也是逐漸達到規模經濟的方法之一, 軟體只是個工具, 內容才是王道. 也只有像WSJ 才有能力吸引這樣數量的訂閱者, 連 New York Times都吃過悶虧…

  6. >> 那訂閱後user每周付的3.99美元, apple願意幫忙代收嗎?

    雖然我還沒用
    不過我猜 :
    華爾街日報的AP是免費
    但是,要收費時應是連到華爾街日報的網站去刷卡吧?
    所以,就繞過了Apple
    6先生,解個謎吧!!

  7. http://online.wsj.com/public/page/ipad.html

    從這裡看起來, 整個付款機制仍是WSJ 自己處理, 啟動該app後要使用自己的WSJ account登錄. 跟傳統網頁訂閱是差不多的, 差別只在WSJ有針對iPad 做閱讀效果最好的編排.

    Mr.6 最後三段提的願景, 目前為止並沒有達成, 因為架設能夠應付大量且跨國subscriber的online payment, content hosting, 對個人出版者來說仍是個門檻.

    接下來的疑問只剩下, Apple 未來是否會開放個人文字或音樂創作者自行出版content? 就如同app store, 每個人都可以寫軟體上架, 開發者附上銀行帳號, apple幫你收款抽3成後就會把錢匯進你戶頭.

    我猜等iPad普及率上升, 並且改進到第二代後, apple遲早會這麼做, 這一兩年先主推 iAD, 下一步會是 iPublish/iLabel.

  8. 這篇文章所提及的其實是一種"習慣的改變"。因為科技的便利,促使您變更您原本的習慣。我想往後的科技會更進步,但是更大的挑戰是,怎麼讓更多人願意改變自己常久的習慣,讓生意可以越做越大。

  9. 每周、每月、每年?

    也不是說一定「黏」得住… 退訂就好了…

    這可不像是瓦斯費、水費、電費那麼的必須

    且,增加了電子訂閱,勢必的實質訂閱就有可能減少

    雖然說這是個創造商機的一種方式,可是感覺沒有那麼神…

    對沒有錢出實體書的作家來說可能是個方法,

    不過對新聞業者來說,這有可能是個損傷,

    加上 iPad 的便利信,可以得到的相同資訊來源實在是太多了。

  10. 即使iPad的評價兩極,但他對於iPad User所造成生活上的習慣改變,只有擁有iPad之後才能真正的體會,剩下的褒與貶不過都是口水而已,iPad的成功與大賣,不在於技術、不在於速度、不在於強大,在於貫徹蘋果的一貫風格:將複雜的技術簡化並滿足人們最基本的渴望與需要。

  11. 其實是IPAD抓住了我們用筆電最大的目的,就是上網。我們現在一開筆電就是上網check email、看訂閱、找資料、網路社交,可是又不想為了上網而提耗電量大又重的筆電上街,IPAD就派上用場了。總言之就是看準了我們依賴網路的特點。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