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ue/Slant整合一百位「創業型記者」開新媒體,2大功能與創新獲利模式

曾經看過好多好多種想要做新媒體的方式,卻從來沒看過這種方式──

這個由一位在美國有35年經驗的老報人所開設的新媒體網站,最近幾天造成蠻大的迴響,它叫作「True/Slant」,簡稱「T/S」。這名字取得非常好,新聞是「true」真實的,而這個網站讓記者可以寫自己的主觀、傾斜報導(slant),一個網站堅持兼具「true」和「slant」,是一個「有偏見的新聞網站」,中間又加了一斜線,似Yahoo!後面那個驚嘆號的效果。

問題是,集合所有記者寫偏見部落格文章的網站已經很多了,「T/S」有何特色?

儘管目前「T/S」已經吸引了100多位記者,都是CNN、華爾街日報、時代雜誌……什麼名字都有,但哪個媒體網站不是用這招開始?

「T/S」一開始就設定得很清楚,它不只給目前這100多位資深記者有一個「寫」的空間,「T/S」是視自己在為100多個「品牌」作推廣的工作。它希望吸引來的,是他們叫作「創業型記者」(Entrepreneurial Journalists),換句話說,這些記者來到「T/S」不只是想寫些跳tone題目、發發牢騷;或是回歸鄉土、一親花草。「T/S」是完全針對這些「有話想說、有觀點想表達、有個人品牌想推廣」的創業型記者,一個真正能發揮的平台。他們很注重這個「名單」,除了費盡口舌力邀記者過來寫,其中有幾位真正很「大咖」的記者,據說還被邀請入股「T/S」,或是被支付每篇多少薪水、或可以拆多少收入等等。

不只這樣,「T/S」既然專為「創業型記者」設計,那它從版型開始就有一點小小的不同──打開這個網站,佔據最重要的左上角的是最新的文章頭條,和一般新聞網站沒差,但仔細再一看,我們會看到,每篇文章的旁邊除了作者名字,一定要放一小方框的作者照片。若按進去文章,會看到該專欄作家名字,在中間很高的位子,下面才是文章的題目等等,另外它也符合現在最新社群趨勢,設立了「粉絲制」,每一位專欄作家可以被「follow」,就和Twitter一樣;而每篇文章會在上面放多久,是取決於留言的踴躍度,而不是點閱率。

還不只這樣!

「T/S」還試圖以「競爭」來誘惑這些記者,讓他們拚命寫--

怎麼競爭呢?有一個「最高人氣排行榜」。你說,這有什麼了不起,現在早已成為美歐線上報紙或雜誌的必備框框不是嗎?──不同的是,「T/S」的最高人氣排行榜,竟然都是以「人」為單位,而不是以「文章」為單位;它告訴你目前最高人氣的記者是哪一位!而且,是以過去五天的「總和流量」來計算。目前最高的是Miles O’Brien先生,他在過去五天一共吸引了1萬8千次的瀏覽。第二名是Matt Taibbi,過去五天一共吸引了1萬1千次的瀏覽,意思是說,你寫幾篇都可以,反正最後比比看共有多少次瀏覽!這個排行榜或許真能吸引一些記者願意拚老命天天耕1萬字。

除此以外,「T/S」還有兩個功能針對記者而來,我覺得也很妙:

一、「抓頭條」(Headline Grab)功能:我自己很喜歡這個功能。記者除了自己寫東西,若看到一些好文章,它也可以抓給讀者看。這個設計和一般側欄的連結收集有些不同,和部落客沒文章而整理的「今日新聞懶人包」也不同,這「T/S」的「抓頭條」功能可說是簡簡單單,讓記者貼一個超連結,再加幾句評語,然後重要的是:照日期來歸納、排列,看了這個列表,記者總不希望自己的「書櫃」空蕩蕩的,不好看,所以每天應會找幾篇文章來擺一擺,最後受惠的還是讀者。

二、「Call Out求救」的留言功能:這點我也是沒有看過的做法,在「T/S」,裡面的記者竟然可以「call out」,意思是說,寫了一篇文章,邀請其他記者一起來評評看。這些「特別評語」會和這個記者的文章,一起出現在他的任何文章的旁邊邊欄裡,我猜想這種設計是讓這個地方不要變成「一言堂」,除了此記者的文章,還可以讓這裡頭的篩選過的記者們彼此之間寫一些有意義的「意見」,讓這些觀點更強化。這點也在為「T/S」裡面這100多位「高階會員」(記者)灌注一種榮譽感。這種「拉高特別留言者,和文章擺在一起」的做法,我覺得各大部落格平台也可以效法一下!

至於,怎麼賺錢?相信以這位老報人這麼久的經驗,也看過網路媒體廣告似乎「養不活」許多線上媒體的狀況,於是「T/S」的獲利模式還蠻簡單也蠻特別的──

它推出一個叫「T/S Ad Slant」的廣告方案,廣告主不是買橫幅廣告也不是內文式廣告或什麼的,而是直接進來,變成其中一名記者!也就是說,廣告主竟然可以和這些備受敬重的記者一樣,貼出新的「新聞」,還可以和其他記者互動,另外,廣告主的一舉一動,包括留言,也會隨時出現其他記者的側邊欄上面。

這招,倒沒有人試過,難道不怕廣告主砸錢進來後亂寫什麼?但「T/S」顯然認為,這個網站既然能將記者捧高,也應該捧高對這個網站同樣重要的「廣告主」,讓他們受到尊重。就和對記者的態度一樣,「T/S」認為最後會交由讀者去決定,讀者一定不會想看廣告文,廣告主自己自然會有自制。

這種做法還真的很奇特,也為這個網站帶來一些刺激的元素。它會怎麼發展,幾個月後再來看一看,或許有一些不一樣的感受。或許它會倒了,我們就知道此招不行;或許它存活得更好甚至要超過業界指標Huffington Post了,那我們就找到了線上媒體的一個新方向,一個讓聰明、有觀點的「創業型記者」們共製共榮的一個線上創業機會!

15 comments

  1. 这个网站有意思!Matt Taibbi也是我最喜欢的Rolling Stone的记者了!

    大陆新闻记者也真得需要开始自己的探索了,自从刘韧创Donews之后就再没多少报纸新闻人尝试互联网了,现在都在一窝蜂搞SNS,真是无趣啊。

    另,回楼上,在大陆办类似这样的网站也不需要“新闻许可证”吧?

  2. 這點子很好。
    或許大家可以集思廣益,
    如果把「記者」替換成其它xx,
    說不定可以想出很多可以做的呢。

    比方,
    把「記者」換成「作家」,
    把「記者」換成「影評人」,
    把「記者」換成「書評人」,
    把「記者」換成「作曲家」,
    把「記者」換成「相聲表演者」,
    把「記者」換成「各領域專家或達人(科普、美食、時尚…)」

  3. 讓廣告主與網站一起互動,這一個IDER還不錯

    不過就像彎彎的部落格雖然狠多去看,但是她回覆的使用者有9成及忽都是在打自己的部落格廣告,想分她的流量的一杯羹

    所以我真的覺得那一些流量不代表什麼!!那不知道這一個網站還有什麼創新的

  4. 為100多個「品牌」作推廣的工作,不错的创意。
    让广告不再那么像广告,而变成大家都有用的资讯,是一条新思路。当然,我说的可不是如今泛滥的软文,而是真正对读者有用的东西。有利于读者的商业是好的商业,不是吗?

  5. 依我的淺見,在台灣這樣的模式是比較難以實踐的,原因如下:
    1. 商業面觀察,台灣媒體市場腹地小;
    2. 再加上,台灣媒體記者素質不高;新聞査證,新聞挖掘能力與追蹤等技巧皆因第一項因素而備受限制;
    3. 媒體 “盲從或單元化" 現象不曾稍減。一說新聞來源少,另一說則是 “懶" 的挖掘與求證;我個人從事媒體採訪的經驗,直擊電視新聞抄報紙報導;現在,媒體又多抄蘋果或壹周刊,足證他山之石不見得可以攻錯!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