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大學生,找到了維基百科與全球記者(永遠修不好)的大弱點!

上星期爆出一則很有趣的新聞(其他報導如這裡這裡這裡),法國作曲家Maurice Jarre在三月去世,全球哀悼,許多報紙紛紛開始報導他的事,講他講的東西,沒想到,過了一個月,有報紙發現事態不對──

大家發現,很多關於這位作曲家的報導都曾經提到他說過的一句名言:「大家可以說我的生命本身就像一首很長的歌曲。音樂就是我的人生,音樂讓我快樂活著,音樂也是我離世之後會記得的唯一。當我死的時候,會有一首最後的華爾滋在我腦中作最後的哼唱--只有我才聽得到。」

嘩,這句話,真的令人震憾,可不是嘛!讓人想到竟然有這麼一位音樂家如此喜愛音樂,認定了音樂不但是一時的靈感,還是一生的興趣,而且一直到死後!

然後他現在真的死了,真的離世了,當然就是這句格言,令人最想拿來引用了,不是嘛?

問題來了,這句名言,並不是Maurice Jarre說的

可怕的是明明不是這位作曲家說的,除非他真的從墳墓裡爬出來,不然,就算他最親密的學徒,也不敢保證他「沒說過」這句話,是吧?畢竟一位名人說的話有這麼多,隨便一句被記者抄起來就名留千史了。但,在四月的下旬,有好幾間報紙都收到一位叫做Shane Fitzgerald的人的信,告訴他們:「你們報錯了。」

這傢伙其實是來「自首」,他想告訴這些大報,你們上當了,上我的當!

原來,這位Shane Fitzgerald,其實是一位22歲的愛爾蘭大學生,這位學生主修社會學與經濟學,他是在做關於全球化的研究,他想證明記者們到底多仰賴網路上的資訊,到底全球的人是如何的連在一起……。這小子裝作一個熱情的Web 2.0網友,在大作曲家死掉的那個晚上,立刻「幫忙」修改了維基百科裡的「Maurice Jarre」內容,加了那一句自己假造的名言。他說當時他不想等到隔天早上,一定要趕快改,也還好他沒有等到隔天早上。據報導,由於這句話並沒有引述來源,因此維基百科管理員很快就將此段取下,然而這位大學生當晚再契而不捨放上去幾次,終於成功的讓這段話在維基百科放了至少24小時,這麼多時間,已經足夠讓全球的記者都跑上來看一看,在第一時間學到「誰是Maurice Jarre」,在第一時間學到這大作曲家的那句感人的名言。

仔細看,誤報的報紙,至少竟然還包括英國的《The Guardian》、《The London Independent》,還有英國國家廣播電台的音樂雜誌,還有印度與澳洲的報紙。若再加入其他語言的報紙誤報的,可能為數更多!

是的,維基百科雖然是全體共製,且有著不鬆散的審核程序,但它竟然有這麼一個「漏洞」,被這麼一個小子挖出來了──

一個小改,竟然能讓好幾位記者、好幾個媒體跟風了,這位大學生說,連他自己自己都覺得非常訝異,媒體竟這麼容易上勾!

這個案例告訴我們,原來,全球媒體最脆弱的地方,就是在維基百科,而且是在某一則最新的新聞爆發出來的當天晚上!因為,有些記者本能的去找維基百科,這時候很容易「引到餌」,像這位大學生很聰明,已經知道記者肯定是針對作曲家的「死訊」而來,所以,他就巧妙的加了一句「關於死亡」的名言,記者在維基百科這麼多資訊中,當然就獨鍾這一則了,全部都乖乖的吃了這顆「餌」!

意思是說,如果今天是發生某型號的小飛機墜機事件,那這型號小飛機以往的墜機記錄就是釣記者最好的「餌」;如果今天是某國家的漁船被海盜挾持到某港口,那以前該港口關於海盜的新聞也是釣記者最好的「餌」……。以此類推,我們在每次新聞爆出時,都可以在維基百科趕快加入什麼,維基百科平常要應付的事情這麼多,根本無法特別去注意這些問題,維基百科就算再厲害也無法緊跟著全球發生的這麼多新聞來解決這件事,而維基百科永遠都無藥可救的繼續是全球媒體最迅速的解藥!

有多少篇報導曾經誤服了這解藥呢?從維基百科開始到現在的八年間,已經不可考了,但至少,現在,有些明眼人會有樣學樣了,只要維基百科依然存在,這樣的事情依然有可能發生在以後的任何事情上!

我們可以如何利用這個漏洞呢?大家可以想一想。

45 comments

  1. 標題好聳動, 我以為是什麼重大的bug, 這種惡意(或是善意)的玩笑充斥著大家的mailbox或是blog中吧?
    各大媒體沒東西抄襲的悲哀關WIKI啥事?
    只是WIKI審核的機制慢了些罷了

  2. 格主問:

    >> 我們可以如何利用這個漏洞呢?大家可以想一想。

    這樣的事誰也禁止不了

    但是WIKIPEDIA實在是對大家都太有用了
    把它誤用或破壞了 實在是太可惜了

    真希望格主也能問:
    “我們可以如何來彌補這個漏洞呢?大家可以想一想。"

  3. 原来是这一招!
    不过我可以告诉大家,
    有不少的马来西亚的人民都不大相信马来西亚的报章、电台或电视的新闻。
    因为他们都相信新闻被歪曲了!

  4. 當一句話被太多人說過,那麽這句話就變真的了。新聞嘛,畢竟不是什麽重要文獻資料,無所謂真假,只要能吸引到別人眼球,那麽這則新聞就算是比較成功的新聞。

  5. 现在我们知道的有多少是真实的呢?有谁知道真相呢?耳听未必真实,眼见也未必真实。我想大家唯一能肯定的只是自己心里在想什么。

  6. 維基百科是奠定在眾人的付出和分享,既然是大家都可以編輯的,理所當然會有這樣的「漏洞」,不能算是系統上的BUG吧。「利用」這樣的漏洞並非好事,就好像有個被逮到的小偷辯解說「因為他家門沒鎖,所以我進去拿點東西沒關係吧?」應該要為了這樣公開的精神鼓掌,並且幫忙維基想想該怎麼做的更好才是。

    不過大家都知道,維基百科並不保證100%正確,要引用的話自然要更加小心。這些記者就是太不小心了。

  7. 這則讓我想起最近某某媒體網報…它(記者/編輯)呆腦掘寶的時候, 別字錯字等等的都可以一字不漏沒頭沒腦的硬抄, 嚴重毀腦時最簡單時事新聞的 H1N1 也可以一錯再錯的成了 HINI, 外語新聞專業詞句經常翻譯錯誤等等, 但嘩眾取寵的出位上等文章卻小有出錯, 質數上的落差實在是媒體的悲…不穩行要快跑

  8. 樓上的不是我,至於那是誰,連過去一看便知。

    在此敬告冒名者,姓名表示權為著作人格權之一,一來你使用我的暱稱,二來你連到我部落格,如此已經沒有其他解釋的空間。

    切勿為一時便利(能順利留言),侵害他人著作權而不自知。

  9. 不管如何,成本與收益是首要考量。
    不管是記者們還是維基。

    另外,本人只是覺得,這小子滿無聊的。不管程序多嚴謹,總會有沒注意到的漏洞。不然電腦病毒早絕跡了。再說:過度的嚴謹,天生就是一種漏洞。

    再說,維基也沒放任這小子持續的亂來。那小子也搞了一天才成功不是嗎。
    成功的時間也才一天而已。

    無聊呀。

  10. 利用維基整記者很糟糕,
    想利用這種「漏洞」的不叫明眼人,是眼睛更瞎的人,
    自以為聰明結果破壞了網站的信任。
    不要以後維基變得更嚴格了,才在那邊酸為什麼維基要那麼嚴不相信網友的人格。

  11. 傳統媒體本來就會有資訊錯誤的情況
    只是在這個資訊更為開放的時代
    錯誤變的容易知曉了
    以前不知道而已

    當然
    現在的資訊時代顯現的是"錯了敢承認"
    對比以前的"打死不承認"
    愚痴的人自然以為現在的資訊不可信

  12. 補充
    其實傳統媒體跟新一代的媒體錯誤率應是差不多的
    甚至新一代的媒體錯誤率可能更少

    只是統計學上的不公正
    造成人們以為新一代的媒體比傳統媒體更不可信

  13. 報社都應該有自己的資料庫
    而不是拿維基來當自己的資料庫
    一名法國的作曲家死了
    如果說台灣的報紙沒有他的庫存資料還可以原諒
    但歐洲的媒體就太瞎了
    舉個簡單的例子
    如果台灣某名人過世
    結果記者都去維基百科找相關資料來寫報導
    會不會太瞎了呢?
    就算報社(或電視台)的資料不足
    都應該去訪問死者的家屬,公司發言人,親朋好友之類的
    而不是在網上亂抄一通

  14. 我覺得這是個有趣的社會現象阿~
    這是不是代表我們都必須抱持著懷疑的態度看待所得知的消息?
    雖然的確是維基百科有漏洞
    但難道其他新聞來源就是客觀可靠的?

    或許人們會說相對而言書本的資料比起網路可得資料來得可靠
    但誰又能保證我們不是被表面的假象所欺騙

  15. 雖然說這是記者的悲哀,也是wiki的大漏洞沒錯,wiki為什麼不先審核通過再讓其po上呢?為什麼是先讓其po上再審核呢?

  16. 問題出在記者的專業和究真的態度
    wiki只是審核和display有時間差
    只要改成一律審過才能display就沒問題了
    但是記者不管他新聞的消息來源何處
    求證草率這才是問題的核心
    取自wiki,至少已是第二手,第三手,…….第n手資料
    傳聞愈傳愈失真
    任何消息傳個幾次,就沒一半真了

  17. wiki對我來說是很好用的工具,可是一切事情都不能仰賴單一消息來源,應該要到別處double check! 無論你決定相信傳媒或網路上的消息,先做好檢核工夫是應該的

  18. 25樓的,wiki的精神就在於「共享」、「自由」,維基百科除了一兩個技術人員外只有義工而已,是非營利組織,這麼龐大的內容、超過45種語言都是靠網友自動自發貢獻出來的,並不是像大英百科那樣動員上百人編纂,所以當然是先PO再審啊。

    你想想,如果你在這邊留言,按下「送出」後,跳出一個視窗「您的留言我們收到了,將在審核之後決定是否讓您貼出」你會不會覺得不爽?更何況是強調內容自由共享、全部都是由網友貢獻的維基百科了。如果先審再PO,那就不是wiki了(請先搞清楚wiki的定義)。

  19. 有什麼好大驚小怪? 早在Wikipedia出現之前, 早在Internet普及之前, 這種事已存在. 每年4月1日透過電視, 廣播, 報紙傳播的愚人節玩笑就是一例.

    張大春早年(1985?)的短篇小說’印巴茲帝國事件錄’就提到, 人的信任是建立在這種口吻的報導上, 不要說Maurice Jarre有沒有說過這句話, 白痴如敝人者, 連Maurice Jarre是誰都不知, 誰還會懷疑他講過這句話沒有.

    幾年前幾個MIT學生投了一篇不知所云的垃圾論文到一個研討會, 結果被接受, 還被邀請去present, 要不是他們幾個在自己的網站上宣佈, 恐怕那個狗屁研討會開完了都沒人會發現那是惡作劇. 都可以玩到這樣了, 改改wiki又算的了什麼?
    http://pdos.csail.mit.edu/scigen/

  20. 古人老早就說了:盡信書不如無書。
    誤把馮京當馬涼本來就很容易發生,似乎一瞬間也不太容易解決。
    或者,解決的成本太高了…

  21. 多少歷史是能信任的?更何況網路
    那些訊息帶來的,未必是真相、謊言,可能是寓言、意境,我把訊息帶給我的"影響"看得比"真假"還重
    不論這是否為真相,那段遺訊,說不定是許多音樂人的內心寫照.這段話已深入我記憶,哪怕只是美麗的謊

  22. 新聞媒體本來就是有什麼報什麼
    要由看的人自行判斷
    對全人類生存無關的新聞
    就隨便亂報吧
    混口飯吃而已嘛

  23. 我想這個案例,正好適合拿來跟學生討論:近年來在學術界開始對於有關’引用網路資訊作為學術研究之參考依據’有所爭議,我本身對於網路上的資訊總是會先抱著懷疑的前提去求證,也不贊成學生直接拿網路上搜尋到的資料當成研究文獻。我的想法是:網路上的資訊或許可以拿來做為參考,但是如果要作為研究依據的話,似乎需要更嚴謹的去考證其來源的準確性。也因為這樣’龜毛’的要求,常常被學生當作’找麻煩’~~哈哈

  24. 在上面弄出已通過審核的標誌不就好了,還沒審還是會顯示,不過沒這標誌而已。
    這樣應該是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案吧。
    這樣應該也不會讓那些WIKI的義工志願者們不爽吧,把沒審核當作管理群的一個類似工作進度的東西來看,讓審核標籤塑造得更中性,應該就可以解決這樣的問題了吧。

  25. 贊成審核標誌 ! 就像環保標章一樣! 審過的就附上

    沒審過也有一個提示"未經審核"的標章 提醒讀者要自己查證

    網路時代 帶來蒐集擷取資料的方便性 和即時性

    最好的保險 就是人人都要具備查證功力!

  26. Good day! Do you know if they make any plugins to protect against hackers? I’m kinda paranoid about losing everything I’ve worked hard on. Any suggestions? Thanks!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