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對抗不景氣的最後3招:員工求救、部落格聯喊、同業秘謀

2008年,台灣這邊的雜誌們得到大約71億的廣告,報紙這邊得到大約111億的廣告,這個廣告量已經比去年下降,雜誌的部份下降6%,報紙的部份更是下降高達19%,目前雜誌與報紙所佔的廣告量,只佔全台灣所有廣告不到五分之一了。當然這些數字聽在報業的耳裡早已不是新聞,不然,先前幾家報社的裁員何來之有?不過,台灣的報紙應該慶幸,因為,和美國比起來,這裡的狀況其實要好得太多了──最近,美國報業真的在喊「救命」,喊得很大聲。之前有人唱衰、詛咒美國報業「活不過今年」,結果2009年才進行到第二季,慘況真的就發生了,上次寫到西雅圖第二大報Seattle PI黯然關上只是其中一樁而已,其他各地都傳出災情,包括Rocky Mountain News、Baltimore Examiner、San Francisco Chronicle等等都已經只剩一口氣。

有趣的是,最近一周美國傳出幾個「反應」,這些都是一些打算拯救報業的方法。旁觀者的眼中,我們可看到當一個產業開始衰弱,他們會做什麼事情,有什麼事情可以「被做」?或許我們從中可學會一些「危機處理」的技巧──

第一個招術叫「員工求救」,有一家在明尼蘇達的小報叫「Star Tribune」,在當地有個小名叫「The Strib」(大概就是取兩個英文字的前面發音),他們在這個星期一發起了一個叫「Save the Strib」的網路活動,並且會在棒球賽發傳單,主要目的是要募資,找來當地的企業家分別捐款來讓這間報紙「活下去」!

有趣的是,那這個「Save the Strib」的網路宣傳活動,會是怎樣的網站?

「Save the Strib」和一般的宣傳網站不同,它是拿「部落格」的版型來做,不同的是,它的文章是已經寫好的,十幾篇文章同時在4月5日全部「一起推出」,除了最新的一篇是「歡迎光臨本網站」,從第二篇之後的每篇文章,全都在寫這間報社裡的每個「員工」的「自我介紹」,每一篇都是在苗述一位員工,讓這位員工說說看這間報社對他/她的意義,這些日子來他/她在這間報社做了什麼事、報導過哪些報導。

譬如,這位叫「Chen May Yee」的馬來西亞籍記者就回述她當初離開跑全球財經新聞,加入這個當地小報社的種種樂趣。然後,這位叫「Paul McEnroe」的老記者則回憶他在2007年如何在當年塌橋慘案時,發揮記者「追根究底」精神,挖出某些秘密檔案的真相。 可以感覺到,「Save the Strib」這個網站根本是一篇又一篇自我宣傳的文章,但我看完之後卻挺感動的,心想,這間報社做的事還真多!這些「人」也真有價值!我們不應該讓它倒!從這邊我們學到,平時除了對員工好,還要讓員工感受到自己在這地方的價值,他們喜歡這家公司,不是因為它的待遇或福利,也包括這間公司對他的意義、他的成長。最後取決整個組織/公司的價值的,還是在這些員工本身;「員工覺得公司有價值,公司在別人眼中就是很有價值。」

第二個招術,是「部落格聯喊」。這件事發生在上周,紐約時報集團旗下的知名報社《Boston Globe》竟然也突傳要鬧倒閉、停刊。有趣的是,當地竟然立刻有好幾位「部落客」聯合起來要幫忙拯救Boston Globe繼續營運。這活動由一位叫Paul Levy的醫療界的部落客發起,和媒體沒關係,但基於自己是部落客,也算一個媒體,覺得自己很愛《Boston Globe》,所以盡一己之力叫來其他部落格一起幫忙,短短幾天內就得到了10位部落客的支持,到了這周算一算已經到了20位。

這些部落客聚在一起,要怎麼表達支持呢?他們選了一個比「串聯貼紙」還棒的方法,就是大家同步貼一篇文章。這篇文章從Paul Levy那邊先開始,要求大眾幫忙出主意,看看Boston Globe要如何改善它的財務狀況。像這樣部落客同步發起活動的動作叫「Blog Rally」,且翻成「部落格聯喊」。如果說部落客對他的小眾有很強烈的指使力,這樣的指使力經由20個部落客「拼湊」起來,可能已經強過一個小網站。若有200個部落客?說不定已經強過當地大報的專題報導。若有2000位部落客,則會超過CNN的一次曝光!

有趣的是,如這篇點破的,部落客原本不應該是和傳統報業格格不入嗎?而且,部落客普遍對報紙(記者)有點不屑,最近也發生美聯社對網路這些未經授權的文章的反彈,反而掀起網路對美聯社群起攻之。這樣「水火不容」的產業,現在竟然聯手要救報業?報導說,或許是《Boston Globe》真的是一份很棒的報紙(我自己也很喜歡裡面的文章,我引用的來源許多都是Boston Globe)。部落客說,他們現在才感覺到這份報紙對他們的意義,因此主動辦一場「部落格聯喊」串連來告訴大家:我們認為《Boston Globe》對我們很重要!從這邊我們學會一件事:部落格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力量,平時掌握幾位有影響力的部落客,若有必要,讓他們發起「部落格聯喊」,瀕死的東西也有機會轉圜的!

第三個招術,叫「同業秘謀」。一條街上幾家商店,看起來是在互相搶生意,但若夠聰明的,聯合起來一起搞些共識,譬如「一起抬高價格」,對自己是好的!瀕死的報業也開始搞這招,上周傳出,美國報業的幾位最大的CEO,竟然在聖地亞哥的一間豪華五星飯店Manchester Grand Hyatt Hotel秘密開會,開會幹嘛?當然是討論要怎麼拯救自己,原本的「敵人」,因為有了另一個「共同的敵人」,就會變成朋友了,就什麼都可以談了!他們聚會,討論的不只是「如何改善傳統分類廣告,以和Craigslist抗衡」這類的議題,也不只討論「如何和Google再搶一些關鍵字廣告過來」這樣不切實際的事。據說這些報社主管、這些原本的「敵人」,主要「秘謀」的幾件事的其中之一,就是「共同對線上內容收費」

也就是說,幾家大報「講好」,明天開始,讀者都要付費才能看報紙報導。我們將再也看不到任何一家報社把文章免費放在網路上,他們為了「活下去」,講好把文章全部鎖起來了。

另外,他們還想「共謀」的其他事情,還包括是不是應該對那些在外面「集結」他們文章的次網站收費?一家收,他們不會理,若每家報社都要求收費,不收就要告他,那所有網站都會怕了!

他們一聚、一談才發現,這樣的「秘謀」,其實早就應該做了。報業因為彼此競爭,不夠團結,竟然把「報導」這麼「貴」的知識產品,全部免費的擺在上面給人看、給人亂集結!從這邊我們也學到,或許平常就應該和競爭者保持好關係。有些產業,其實競爭者之間應該要有一種默契,或許需要的是一種更大格局的思維,大家可以一起共榮更存。

以上三個招術都是平常大家就可以開始準備準備,等到不景氣已經侵略到我們腳邊,可以給自己最後一次的機會

14 comments

  1. 第三招才實際
    值得國內報業借鏡, 也值得其它產業借鏡
    以固網業來說, 中華電信以外的isp應該趁這個機會一起站出來而不是只有台灣固網台哥大及速博.. 否則根本不可能敵的過中華電這隻肥獸
    這三家倒了, 台灣網路正式布入獨佔市場, 全世界網路環境只有台灣有這種怪現象, 網路創業在台灣永遠卡在頻寬問題缺乏資金的草創者根本無法推出怪物級的服務

  2. 喜歡第一個方式,讓員工以說故事的方式,讓讀者與公司產生情感的連結,透過敘說,產生感動的力量往往是很大的。不論是對作者,或是讀者而言。

  3. 我也比較喜歡第一個-用"說故事"的方式。

    或許是因為科技業變得太發達了,常常會讓人想回歸到原始的美好。
    單純,也是無價之寶。

    而用故事觸動人心,會讓人有情感交流之覺,記憶往往也更容易留在人的心中。

    靜語錄 jingyueh.blogspot.com

  4. 第三招-
    太大規模的同業合作
    在經濟學角度和現實社會上是犯法的。
    只想說明一下:)

  5. 這個案例是報業.
    如果是些爛企業,爛管理階層;把員工是為奴才的,
    真的沒人想救,特別是這個企業的員工.
    搞不好,還有離職人士要串連他倒呢!!!

  6. 三種方法要用哪一種,除了要看產業,也要看公司狀況吧。
    像是六樓的說,感覺有太多用說故事的方式會覺得差不多,會厭煩。或許吧,不過也要這間公司的員工對公司真的有認同感才能寫出讓別人也感同身受的故事,在台灣跟中國有多少公司可以讓員工有這樣的想法呢?
    恐怕不太多,至少電視上看到的,往往都是某某公司還是工會抗議,搞的台灣的老闆好像都很黑心似的(或許吧)。

    在台灣,現在最危險的大概是DRAM產業吧,可惜這三種方法在這個產業似乎看不到可執行性…..
    方法一–>高科技產業員工恐怕對自己的公司沒有這種革命情感吧?
    方法二–>台灣的政府跟其他企業恐怕對花大錢拯救DRAM產業不太有興趣,部落客大概也沒興趣串連吧。
    方法三–>聯合漲價?似乎可行,但這樣也必須跟所有其他國際廠商談好才有用吧

  7. 破壞式創新曾經引起一陣子討論,真正創意價值在於供需供應鏈的改變
    不應該是低價的競爭

    30、40、50的白領,還是藍領
    個人該如何轉型

    圖生存 救經濟真能改善個人生涯
    跳脫

    人生該如何重新開機?

  8. 越是不景氣的時候,危機與轉機往往同時出現.就看你的選擇

    參與網路AP 部落客輕鬆賺 (轉載yahoo新聞自由時報) 分類:不錯的資訊2009/03/31 16:16參與網路AP 部落客輕鬆賺
    更新日期:2009/03/30 04:09
    記者王珮華/專題報導

    推薦朋友買東西,可領廠商佣金,現實中的直銷手法搬上網路,稱為「分紅計畫(Affiliate Program, AP)」,只要將專屬連結嵌入部落格,就可輕鬆賺,其中部份廠商提供的佣金抽成高達10%,厲害的部落客一個月賺個三、五萬元,不是問題。

    分紅計畫最早由美國網購業者亞馬遜(Amazon)推出,讓擁有自己網站的站長,獲得營收來源的同時,也刺激亞馬遜銷售。
    國內分紅計畫的網購業者是博客來書店,該公司1998年起推分紅,至今已有3,000多個分紅會員;博客來總經理田天申表示,個人分紅會員中,最多曾有一個月賺超過十萬元的「超級業務員」………………………………………………………………………

    如何讓分紅計畫發揮最大效益?部落客不約而同地表示,「誠意」分享的東西,必須自己真的很喜歡,以誠懇的心態分享給讀者,並且商品力要夠、避免浮濫,自然讀者接受程度就高。此外,部落客對分紅收入也不用抱著太大的期待,自己申請一個分紅帳號,每次買東西都透過分紅帳號連入,透過分紅,自己可享受幾%折扣,「也是一種另類省錢法」。———————————-詳情請參閱

    後敘

    資源分享各取所需這也是通路結合的一種,當然分紅的比例不同也會有所變化,端看各位去評估選擇適合個人的屬性,所有商家提供者與推廣者是也必須要有服務客戶的信念及共享利潤的心態,這樣(魚,水)相幫才能創造好的品牌效益好的結果。 (魔戒)

    ugo開店網-部落格商店之魔戒覺醒(首部曲)

    觀看分紅式商城系統介紹-直接連結網址

  9. 感覺除了第三樣以外,其他方法都只是延遲死亡時間而已,
    好像以前人用人參吊命那樣,也許會是一個更好的主意的開端,
    但是本身絕對不會是一個好主意!!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