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Flickr來教英文,學生將學習重點從「文化」移轉至「文學」

昨天看到一篇非常不起眼、卻蠻有意義的分享文,有一位住在泰國的外籍英文老師「Steve Graham」談如何使用Flickr來教英文

Flickr相簿網站,來教英文?

他說,用Flickr將英文的點子是從一年前開始,由另一位英文老師Alec McAulay所發想。Steve在泰國教英文,Alec則在日本的大學教英文,兩年多來,Alec一直以「YNU5photos」這個使用者名廣泛的利用Blogspot、Flickr、YouTube來當他英語教學的補助教材,這位老師以Blogspot的部落格為「中心」,每一周固定出作業給學生,然後從這個部落格連到Flickr的照片,以及YouTube上面的聲音影片。Alec相當用心,就算你直接到Flickr或YouTube也可以找到相關的連結,互相串連在一起,學生上來這邊寫作業,不會迷路。

原本這只是Alec自己在日本的project,後來聽說有位泰國學生在網路上看到了Alec老師的帳號,於是單位就邀請Alec於年初到泰國與日本合作的一間KMUTT學校演講,講題是他獨特的教英文的方法,那場演講,啟動了泰國這邊的英文老師的興趣,接下來,一個大型的「用網路現有工具學英文」的國際專案就慢慢成型了。一群老師開始Flickr上面統一以「College Asia_城市名 UDRU」的格式取名,一起用Flickr來教英文,從這篇文章可以看到其中的三十個老師的帳號,而Alec的帳號則在這裡,包括了日本、泰國及香港的英文老師。你可以發現,現在這些老師沒教書的時候,各拍各的生活,單單看這些照片也挺有趣的。可惜的是,這些英文老師顯然和網路人習慣不同,我找來找去,竟找不到任何的案例,也有可能是「封起來的」(畢竟這雍關學生隱私),只能從剛剛另一位Steve老師所做的個人網站他的論文中得到這個「Flickr學英文」的大致內容──

怎麼用Flickr「學英文」?

原來,這些英文老師發現Flickr不只可以PO照片,還可以寫一些自己的「註解」,然後還可以「留言」,決定好好利用一下!

英文老師要求學生隨便拍一張或找一張和自己有關的相片,PO到Flickr上面去,然後,這次的作業就是,用125個英文字來形容這張照片!學生被要求,一定得依英文essay標準的「五段格式」來寫,就是開始提三點、中間細寫三點,然後一段結束。最後實驗下來,學生大概都可以這樣分段出來,只是寫不到125字而已。我想,這樣已經很厲害了。我記得以前英文班寫essay,最難的就是「想出三點」,明明就是一個「棒球記」,還有什麼核心句子,還要有結論?但,照片可以發揮的就多很多,盯著同一張照片,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發揮,這個作業顯然比以前的「棒球記」、「買菜記」還要有趣多了!而且照片誰都有,還可以互相寫,就算在寫一個異語言,還可以真的可以引發每個學生心中的「文學癮」!(看看上面的照片就知)

這是自己的部份。接下來,其他同學要看著這些照片,在上面亦留下125字的留言。

接下來更精彩,當這些學生習慣這種作業後,這些國家的老師開始「交換」這些照片、註解、留言,開始互評對方的相片,英文老師說,這樣的話,還可以接觸到其他國家的學生,一定要用英文溝通,所以大家都學得更快。

從這個「Flickr教英文」的案例,我想提到一件有趣的事──「文化」與「文學」的差異。

回想起來,從小學英文的過程中,許多英文老師,似乎都很莫名其妙的注重「文化」,滿口都是「culture、culture、culture」,這是因為,這些老師目前所接觸的異國學生本就充滿異文化,每天逛超市或逛超市碰到這些學生,滿腦子都是異文化。另外,英文老師到異地教學的,應該也是因為他們對文化這玩意很有興趣,所以,出給學生的期末報告,喜歡放一些異國東西,討論的皆是餃子、春聯…這種無聊的題材。

換句話說,英文老師大多都是「文化達人」,而不是「文學達人」

我就覺得很奇怪了。「語言」這種東西,真的一定要這麼深的和「文化」綁在一起嗎?

英文老師喜歡「文化」,滿腦子都是文化、文化、文化,但,學生可不見得喜歡「文化」這個主題啊!有些人英文學不好,原因在「有需求,沒興趣」;有些人英文學得好,關鍵也在「有興趣」,他們的興趣往往在「語言」而不是「文化」(當然偶爾也有因為喜歡西方文化才去學英文的),但,有哪個英文老師曾經把「文學」的熱情注入到學生身上的?

你說,需要再學深一點才能寫文學?亂講!已經是大學程度了,卻都還是在包餃子與貼春聯!

我發現,如果,我們用Flickr來教學,照片如此多元化,或許可以巧妙的讓英文回歸到「文學」。這是很有意思的。報導也說,這個專案非常的成功,非常的熱情。這份熱心也讓所有學生、老師,願意在裡面做出比課堂要求更多、更深入的互動。我們期待這樣的方式可以對英文教學產生一些新的創意。

另,原來,Flickr也可以教英文!這也讓我們發現同一個網站的「其他用法」,之前我有向一個團隊提過「反焦點團體」(defocus group)的想法,也就是說,一般網站要開站前或許會想找來一個「焦點團體」來了解自己的網站功能好不好,合不合用?但過了一陣子以後,網站沒有起飛,很多人就找來更多的焦點團體來找出網站「哪裡有問題」。但網站不起飛往往不是哪裡有問題?(指出那些問題的人,指出以後自己也不會玩)而是「沒打中機會」罷了。這時候或許應該來做個「Defocus Group」,找來各行各業的人,完全不受此網站的拘束,幫這個網站找到新的玩法。從這些玩法可能找出新的方向,至少也挖到新的客戶,不致落到明知這是死胡同還要拚命期望黑洞底端會有明窗。

13 comments

  1. 這種方式好像把離線+遠距,兩的項目的結合,在學習語文寫作是滿好不過的,因為語文寫作練習是可以不用強調「即時」、「立即雙向回應」,就好比老師改作業一樣「批次」就行了。另外這不是完整的作文練習,而是文章架構(起承轉合)與架構核心焦點的構思,真的滿適合任何語文寫作練習的應用。

  2. 通过图片来教学是幼儿园老师的最爱啦
    不过那些老师都没想到过还可以通过Flickr来提交作业和分享成果
    这个idea真不错

  3. 我對於defocus group的做法相當的贊同。

    看看包山包海的3M公司產品線,本來用在砂紙用來磨掉東西的專利金字塔結構,後用在作用幾乎完全相反的,擦拭而不刮傷物體的魔布上、用在八竿子打不著的反光片上。

    本來想做出一個超黏黏膠,結果做出一個完全相反,不管黏在啥東西上都是一撕就掉的鬼東西。一年之後才因為另一位參加唱詩班的員工需求一個「不會掉的書籤」而讓這個當時看來超爆笑的研發結果變成一個發展出二十幾條產品線,一年可以幫公司帶來二十幾億美元營收,辦公室完全少不了它的超熱銷商品。

    我認為造就3M公司不同於其他公司之處的,就是超強的defouce的能力!!!

  4. 這的確是ㄧ個非常特別有趣的案例
    用flickr教英文
    小小網站有大不同的功用

    去年中
    和朋友聊天
    因為大家在FLICKRㄧ句隨口的話
    於是在號召下
    我們在FLICKR上也辦了場活動
    有鑒於大家都是愛拍照的人
    同時這一群朋友大都是從事跟設計、藝術相關的
    因此大都具有基本美感的概念
    當時 基於AMERICA NEXT TOP MODLE 選秀節目的盛行
    台灣也開始吹出ㄧ股選秀節目風
    因此
    主辦者也構思出要在FLICKR上坐ㄧ場選秀活動
    募集了30位朋友們報名參加(我也是之ㄧ)
    每週由主辦單位出ㄧ個題目(主辦者情商各領域的朋友來當評審)
    參賽者依照題目
    拍攝出符合該題目的代言人照片
    就這樣ㄧ連五週淘汰賽
    數據統計(印象中)
    一天最少會有2000~4000人流量
    高的時候一天會有6000~8000
    最高記錄一天有近一萬人吧

    本來是我們大家好玩性質
    但卻也沒想到後來有這麼多人在看

    突然想到的 跟MR.6你分享一下

  5. 喔,這對我來說是一件滿難的功課……

    我自己拍了不少照片,但是有寫註解的相片十隻手指頭數得出來,而且這些註解都不到 20 個中文字……:O

    要用不熟悉的語言寫 125 字,實在是很困難的作業啊!!

  6. focus group
    本來就是Marketing邊邊角角從social science學來研究法
    以使用者研究(user research)來說(同樣師法social science)
    target user research 與 extreme user research
    本來就是該平衡的投注心力

  7. 不過學習一個語言,好像其實最困難的地方就是學習那種語言的文化。The culture pretty much determines the way how you speak the language.

  8. Learning by playing, what a wonderful idea!

    It’s not only Flickr that can be used as an effective learning tool, Wordie (http://Wordie.org) is also an promising candidate. In fact, most of the major Web2.0 websites can be exploited in one way or another for students’ benefits… We need more imagination to make that happen.

  9. 跟我知道的focus group稍有不同,6大大提到的defocus group其實也是一個公司在開發新產品時候用的focus group,似乎不需要創造這個字?可能是我學不好,回去問問教授。

    基本上就是主導者,導引參加者大量扔出新的idea做聯想甚至講一個故事(但是不告訴他們產品為何),最後再拿出產品(網站?),要他們把故事和網路做連結,很多新idea就迸出來了…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