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級的「黛蒂」(DIDE),才叫做真正的雙語

昨天半夜瀛瀛發燒到39度,新科父母的我們還是趕緊起床送到急診,還不知道是否為腸病毒。今早太晚起床,只好寫一些簡單的文章。

昨天在中時電子報讀到轉載的「完美打造雙語環境」一文。每次讀到這樣的「雙語文章」,我都只有一個感覺──奇怪,它說的「更好的雙語」提出的許多方法,怎麼都是在說「如何學好英語」,卻不見「如何不爛了中文?」

父母如果只想讓英語更好,還不簡單!既然有錢送雙語幼稚園,不如把錢留在在孩子漫長的求學生涯中,隨便找個機會循學生簽證管道將他送到歐美國家罷,或許永遠不要回來,就有機會「英文嚇嚇叫」。因此,每次看到「雙語」的文章,我就一直想將以前寫的「雙語孩子王」轉貼一部份上來,裡面提的一個雙語重點是「DIDE」,我將它稱為「黛蒂」。今天偷懶,將四年前寫的這本書的第一章,摘錄一點如下:

2004年,我到某間大學聽一場國際講座,有人請來了哈佛大學的某位學者。這位美國學者應該是要為此講座設計一個「新的一年」的新的題材、新的趨勢,但我卻發現,這位學者拿的題目,其實是他數年前的發表的論文,一模一樣的講稿的內容,他早在一年前就講過。但,整個場地的聽講人士,卻還是非常聚精會神的專心聽。

終於,到了Q&A的問問題時間。了不起的台灣學者,其實已經感覺到那個美國學者演講內容相當空洞,於是,就問了幾個「實際」的問題,這些問題都問得很好,非常尖銳、且充滿深度,只可惜,這位發問的台灣學者的英語,實在真的很破!

他一開口,只見整個場地的聽講學生,馬上就開始竊竊私語!一時間內,只見整個講堂相當吵雜,這位台灣學者努力的在麥克風前將他的話講清楚,但他的聲音,卻被那些悉悉唆唆聲給掩蓋過去了。

而在台上的美國哈佛學者,竟顯然答不出這位台灣學者的問題。這時候,他只好順勢,隨便開個玩笑,來化解答不出來的尷尬,美國學者本以為這下慘了!被問倒了!不料,全場的台灣觀眾,聽到美國學者的「假幽默」,很快的就「哈哈哈」的笑得更大聲。方才台灣學者問的「好問題」,飄在空氣中不見了!

我嘆了一聲。這些貶台灣學者、一眛崇外國教授的台灣學生,真的懂得什麼叫「卓越」嗎?並不是一口英語,就一定是卓越啊。

然後,暑假到了,方才哈哈笑的這些學生,會出國遊學,或自己申請學校出去「留學」、「游學」。隨著經濟發展,台灣的父母愈來愈有「世界觀」,現在幾乎所有台灣人都有不只一位親人或朋友住在國外,每年都會出國遊玩;大部份的人,都知道「雙語」的重要性,也愈來愈少人質疑雙語是未來競爭一個必備的武器!台灣的父母走到這個階段,實在不容易。讓我們來回顧一下台灣人的發展,從第一級到「第四代」的過程:

第一代:鎖國:1970年代,「空姐」曾是最受人羨慕的行業,出國的人夾帶巧克力回來就很高興。這個年代的父母親,對孩子的教育是完全沒概念的。學校教什麼,孩子就上什麼。

第二代,不計一切崇洋:英文很重要,中文可以犧牲。父母喜歡聽西洋歌曲、羨慕西洋電影裡的日子,喜歡用西洋的方式來對待孩子。從20年前一直到現在,都有一些父母是處於「第二級」的。

第三代,不屑國外:別學英文,中文偉大且重要。第三級可說是第二級的變種。當有第二級的人得到某種特別待遇,就會有一群人看不慣,於是就發展出了第三級的想法。第三級的人對國外的東西非常不屑,覺得中華第一、民族主義。

第四代,魚與熊掌兼得:英文行,中文也行。第四級的父母,會希望孩子將來成為真正的「世界人」,在西方,就和西方的人打成一片;在東方也像個道道地地的東方人!「第四級」雙語孩子,隨身帶著兩套武器,就是這個二十年內最棒的人才。了解第四級的重要性的父母,就是「黛蒂」理念最主要的訴求對象。

其實,坊間目前對於國外的「留學經驗談」都是非常的淺的,不適合第四代留學生。現在很多父母已經體會到這一點。這些留學經驗談包括,怎麼快速英文上手?多看別人買報紙,多問路。還要多交外國朋友,練習會話、勇於詢問、要先學會開車等等…。這些,都只是現代父母的第一課,而這些資料,全都是來自「第二級」的人的作品。真正想培養出「第四級雙語人才」的父母,絕不希望孩子去學「第二級」的東西。

但,真正成功培育出「第四級」孩子的父母又有幾個?

要知道,「第四級」不是最近的事。有一群人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經體會到「第四級」的重要性。那些人,就是帶著小孩移民到國外的父母親。事實上,從二十年前的移民潮開始,只要出過國的,父母親很自然的就會希望孩子成為「第四級」,而不是「第二級」。父母一將孩子帶出國,本身在國外住了一陣子,就會發覺,國外的人不如想像中友善,國外的環境不如想像中的容易。父母會希望,有一天還是回到自己故鄉好。大約就在這時候,父母會灌輸孩子一種真正的「第四級雙語」的觀念,期望孩子在英文、中文都能繼續同步發展。

英文要好,但真的不要忘記中文!

但,像這樣抱著「第四級」正確心態的父母親,仍也都犯了一些無心的錯誤。

每一位父母都以為,只要「有心」去提醒孩子要兼顧中文與英文,時時都要記得「第四級」,孩子都沒有問題、就一定會變成第四級。父母天真的以為,他們已經從從前的父母學習到經驗,也參考了所有的前車之鑑。

父母遠遠低估了真正的第四級雙語雙文化的挑戰。成為第四級的雙語孩子,絕對沒有想像中容易。只有走過其中的人,才會知道其中的挑戰。而且,這個世界一直在變動,對真正的「第四級」雙語的要求也愈來愈高,是否應該用「全語言教學」(whole language approach)或以基礎教法(phonics instruction)?有很多討論在,到底要多少%用中文,多少%用英語。全英語的缺點很多,但加了一點的中文教育是否就不是全英語?新加坡,每周仍有八節中文課,英語課高中就已是國內大學英文系的讀物。所以我們該學新加坡的華文教育嗎?甚至已有人悲觀的認為,這世界從來都沒有真正的「世界觀」的雙語研究。世上有幾位雙語專家是真正的自己經歷過雙語洗煉的體驗者?他們的研究,還是偏向從同一個語言來看。天下沒有真正公平的雙語研究。

鑑於這種現象,黛蒂的方法,並不是要訓練孩子強大的雙語能力。黛蒂是在訓練孩子去擁有強大的「從雙語環境主動淬取精華」的能力。黛蒂是在訓練孩子一套「主動學習」的方法,而不是直接將教材教給孩子。

初讀此書者,會以為我的想法是要「晚出口」(late exit),繼續以中文指導,而非在一開始就強迫孩子立即轉換至全英語的「早出口」(early exit)策略。其實不然。無論是早出口或晚出口,黛蒂的特質不變,雙語的培養永遠不能中斷,是一個不斷去平衡的過程,這過程的重點是一定要培養「主動」。這不是父母主動,而是孩子主動,出於自發性的主動去維持自己在這兩個語言上的平衡。

要形容「黛蒂」的方法,最好是用以下的意像:

一個孩子在雙語環境中成長的過程,就好像是在走一條平衡木。這條平衡木很特別,它恰恰好沿著一條山脊建造,左右邊都是山谷。左邊的山谷,代表西方的「英文」環境。右邊的山谷,則代表東方的「中文」環境──孩子試著要在中文、英文之間保持平衡,若一個不小心,掉進了左右其中邊,他爬回來,再繼續走。

走了一陣子,他會發現,左右邊的山谷,都出現了「蠍子」。左邊有代表「西方文化」的蠍子,右邊有代表「東方文化」的蠍子。牠們會跳到平衡木上,將孩子「拖」到屬於他們的世界裡。孩子若被拖進去,爬起來則需要加倍的力量。

蠍子跳上去是無法避免的,只能增強孩子的平衡度(DIDE教育),且懂得如何主動去拿(或父母給予),主動放東西到另外一隻手上面。但這條平衡木也並非只有一條。它會分岔,岔到其他地方。這麼多岔路,孩子會隨便選一條。有的會愈走愈低,左邊的西方蠍子愈來愈少,右手邊的東方蠍子愈來愈多,最後,平衡木到了終點,可憐的走錯路的孩子,走到了全中文的環境。有的,則不小心走到了全英語的環境。

只有一條路,會愈走愈高。孩子在爬山,慢慢的爬高,最後,有一根錦旗在山頂上等著他。旁邊有一個名人堂的刻石,上面只有不到一百位名字。這些人才是真正將雙文化化成了「雙倍的優勢」,成了「雙文化、雙卓越」的國際級人才。

這幅圖象想要強調的重點是,這一段追求「雙卓越」的過程,主要是來自孩子。父母可以指導孩子要怎麼走這段平衡木,卻不能幫孩子走。最後都要靠孩子自己去維持東、西方之間,以及中、英文之間的平衡。

對孩子來說,這是一段很辛苦的過程。

在這圖示中,「蠍子」象徵著兩件事:

一、一個孩子不可能同時將兩種語言都學好,連一邊「二分之一」都很困難。很多專家已經指出,兩種語言同時進行下,孩子有可能兩邊都學不好,兩邊都不到「二分之一」。語言是交談最重要的武器,未來二十年,東西方交流會非常頻繁,中文、英文的高級能力是最重要的。

二、當兩種語言、兩種文化同時的入侵之下,會產生其他令孩子學習力分心的問題。譬如,因為語言弱勢,造成長期下來不敢發表,或過於注重表象,或對於自己的膚色、身高沒有自信。

因此,黛蒂主張以「輔導」的方式,來為孩子建立一套走這條平衡木的能力。平衡木仍然得由孩子自己來走。父母何嘗不希望能幫忙孩子?而黛蒂就是在幫助孩子。

9 comments

  1. 回應二樓:那是我以前自己創業時寫的,早就沒營業了,現在我在台北做網路,只是文章還留在那,不是要打廣告啦(都倒了)

  2. 谢谢三楼的好意,但是1岁的小孩如何多吃123的东西呢?消化都来不及。

    所以,就是教钓鱼好过给他鱼吃。

  3. 我認為語言是個人的才能
    跟環境也無關
    (但是與想要"溝通"的心情有更大的關係)

    我有許多外國籍的朋友
    舉例來看看:
    一對純正日本夫婦,兩個子女在台灣是就讀歐洲–英國學校
    英文的溝通都沒問題
    日文的溝通也沒有問題
    兩個子女的語言都能力都很好

    有一對是日本太太和法國先生
    一對雙胞胎女兒都就讀歐洲–法國學校
    對於法文熟練,英文和日文都不太能說
    兩個女兒的表達能力就各有差別
    (其中有一個女兒卻會說中文)

    還有一對是日本太太和台灣先生
    也是兩個女兒–就讀歐洲–英國學校
    英文和日文的表達能力尚可,中文就不行了

    另外一對是法國純正夫婦
    兩個兒子,一個就讀美國學校,成績真的不怎麼樣
    但是中,英,法,台語都說寫讀流利
    一個唸台灣學校
    中,法,台語非常流利,英文較普通

    再來一對台灣太太,日本先生
    一個兒子,從台灣小學轉日本學校
    中文表達OK,日文稍差一點

    當然每個家庭內使用經常的語言會有不同
    可是
    我也發現活潑好動的小孩為了和周圍的人溝通
    對於說對方的"語言"有興趣
    所以會說得好
    而內向的小孩則有固定想說話的對象
    如爸爸(或媽媽)
    就會熟習爸爸的母語
    反之如果跟母親不親,對於母親的母語也就不想學習了
    不過
    如果內向的小朋友有特好的另一個國家的朋友
    那她就會說那位朋友經常使用的語言
    (Ex.日本母親+法國爸爸的女兒之一,因為她有台灣人的好朋友,就學會了說中文)

  4. 語言是思想的工具。不斷Practice是學好語言的必由之路。我的體會——作爲外國人,先用母語作工具,教會孩子有思想,有邏輯,再讓他用另外的語言去思考、去説明、去辯論,是一種事半功倍的方法。

    總之,有思想、有邏輯,這是非常重要的前提。否則,有了外國的語言環境也沒有用。在母語環境中成長起來的白癡也不少啊!如果有思想,有溝通意願,新的語言就可以讓他突飛猛進。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