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就是要猴急4天趕完一個網站?「太急著想知道」原來是兩面刃

昨天TechCrunch一位客座作者寫了一篇「如何在四天內製作一個網站」(這裡還有四天的影片證明),相當驚人。這個網站的功能是讓網友可以同時對好幾個twitter帳號PO文,目前還沒公佈。

你會說,哎,幹嘛要四天呢?我一天就能完成了!錯!這個網站是先有「點子」,再去兜東西來做,而不是有一個開放原始碼軟體在上面去改;更不是像我們到Google Sites或類似的SiteKreator、SynthaSite、Webon、Sampa、Weebly這些地方去隨便弄一個靜態網址。它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新創點子,有自己的版型,有自己的功能,在短時間內完成一個夢想。

這位成功挑戰「四天做網站」創業家,建議一個新創網站其實只需三個人:一個寫程式、一個作設計、一個是公關兼部落客來發表作品。總和的成本,幾乎就只是一周的薪水,約為一萬美元(驚,這是在美國的薪水,在亞洲應該有機會壓到2000美元左右)

此外,除了一些開發與發布工具選擇上的建議如使用GitCodebaseCapistrano以及程式設計上採用Rails、Symfony、Django、Objective-J等framework,它倒有幾個大家都聽得懂的建議,還蠻妙的,摘錄如下:

一、每天開會,但早上只開10分鐘,下班前再開10分鐘。

二、讓設計師先幾乎完全做完HTML頁,再丟給工程師。而不是反過來或中間拉拉雜雜的交替來交換去。注意,他們沒有PM。這是美國創辦團隊常有的編制概念。

三、購買雲端計算型的伺服環境,不要傷腦筋關於系統端的事,在美國有Flexiscale、Grid-Service、Mosso、Amazon EC2 等等。
從這邊,我也想來討論另一件事。這個故事有個重點──為何美國網路人這麼無聊,竟然打算四天內趕著完成一個作品

原來,網站推出的時間,也是一個藝術。大家太希望網站能飛黃騰達,然後就變成,「太急著想知道」。信不信,同樣一個「太急著想知道」的理由,卻造成完全不一樣的決定!

有時候,太急著想知道這個點子到底好不好,所以打算先去問清楚,問個水落石出,再來製作網站。有時候,太急著想知道,這個網站設計得好嗎?有沒有什麼重大問題?如果太堅持這種「太急著想知道」的心態,網站會很慢~很慢~才推出。而且之後也會改得很慢~很慢~很慢,不知不覺過了六個月、十個月。

同樣的,卻也可能因為太急著想知道,到底這個站推出是不是會讓人喜歡,所以,創業家就像以上TechCrunch介紹的,只做四天就完成一個網站,然後直接推出,用肉身來試試市場。你說都沒有bug?不可能。你說都ok?不可能。這樣做網站,真的可以做得很快很快很快、很快很快很快,快到好像急著去送死、去跳海!

兩者皆不適宜。應該在兩種「太急著想知道」之間取得中間點,所以才說選擇開站的時間,真的是在兩端決擇的一個藝術。

有趣的是,網路一路下來,成功為何成功,發達為何發達,甚至甜蜜點為何是甜蜜點,那些成功的網站是不會告訴我們的。因為,他自己也不記得了。或許他是選了上面的第一條路,或許他是走了第二條路,更多時候是兩條路一起走,但我可以確定的是,他們的成功,多多少少和他們選擇開站的時間有關係。

網站的「時間成本」常被忽略,最後卻是網站最大的隱型殺手(顯型殺手是「錢燒光」)。時間成本又可拆分為三種成本,「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就是你做這個站等於不能做其他站,少掉了多少機會;還有「流行成本」(trend cost),你做這個站做太久,造成當初這個點子已經「退流行」了。還有「沉沒成本」(sunk cost),意思是爛掉的網站拖在那邊不走,還在浪費資源在抓住最後一根爛繩索。

「太急著想知道」,是一體的兩面,就像一支兩面刃,做一個網站,可以一站雕一年,也可以一站只做三個星期。之後的改站,可以每天都改,也可以一周改一次、一月改一次。關鍵是在,你做的是哪一類型的網站?如果我們做的是「拍賣網」,那我們就直接請來網拍的商家們,讓他們瞧瞧我們的網站,玩了以後就問一個問題:「這個網站有沒有比Yahoo!奇摩、露天拍賣、樂天市場還要好用?」如果我們做的是「前所未有之超級點評網」,從來沒有人做過這樣的網站,那就應該早一點出去「見見世面」。

此外,我覺得有以下幾個「新觀念」:

一、得罪了前期使用者,是不是天打雷劈
?如果我們要做的是twitter的克隆,那推出一個爛爛的東西,讓twitter迷哥迷姐們知道了,大家傳頌「這是一個爛網站」,那此網站就永無超生之日了。但,若是一個新創網站,或是一個目標使用者和一般網站不同的網站,它的最前期的5000名使用者根本就是「可以隨時丟棄」。說白一點,有bug的話,請員工一一幫他們解決,再寫一封道歉信都不會浪費資源。

二、網站開了又關、大改版、大改站,會很傷品牌嗎?這和前面是同一個問題。你說一個網站做出來,有沒有可能品牌大損,關站再開站?如果是的話,那就要小心的開站。一般新創網站根本沒人知道是誰,只有你的朋友會笑你而已。只要最後成功了就好,創業家是不怕別人笑的。網站不好,就收起來,重新做,再開站,也別擔心使用者在這段時間「進不來」。

三、數字會不會比使用者的嘴巴會說話?如果你做一個網站,只能用Google Analytics去收集資訊,那真的就不要急著推出,因為推出了只能得到「Yes我已起飛」或「No我沒起飛」兩種答案,等於沒有答案。網站要參考各種數字,尤其在前期時,將數字整個攤開來看,仔細研究每個使用者進來逛的頁面,甚至逛了幾秒鐘。這些是世界上最準確的實驗,因為這些人進來,就是用一般的使用情境,一個新創網站能不能讓他們買單,這些數字都會說話,若你能分析這些數字,就建議趕快開站罷,不要再問人了。

四、真的能用一句話,就解釋自己網站?
創投喜歡這樣告誡創業家,「必須用一句話,說到網站的重點」,因為創投自己也要向投審會報告,「一句話」讓他們不必想太多。但看看自己的網站的初衷,真的是「一句話可以形容完整」嗎?如果給你50句話,可以把那個當初悸動的「感覺」全部說出來嗎?如果不行,不表示這個網站「做錯了」,或許你抓到某個感覺、某個創意,那就快點開站,讓使用者來說話吧!這讓人想起不知誰說的一句話:「一張圖片是不是色情圖片,只要一看就知道」。同理,「一個網站是不是好站,只要用一下就知道。」試著去將自己網站說明再說明,到最後不是在做HTML而是在做PowerPoint,網站一開始就不健康了。

我記得推推王在HappyWeb剛推出第一版,速度慢,介面不習慣,大家普遍是「尊敬但採保留態度」。現在我想它已經跌破許多人的眼鏡了。我記得Flickr的第一版,也是破破爛爛,沒有什麼。無名小站的三年前、愛情公寓的舊版型,換作今天,你會用這些網站嗎?

時間一直在往前走,網路創業家特別需要一雙俐落的雙手,聰明選擇開站的時間。這故事才能一鼓作氣,繼續寫下去。

13 comments

  1. 哈~我也蠻認同短時間內把網站弄出來,因為當有feel或有idea不快點去實現真的之後要慢慢弄起來就很無力了…本人也是最快一個禮拜弄出一個網站(美工,程式)自己來…不過真的很累=.=

    不過結束之後就是很有快感….

  2. 我今天也注意到了techcrunch的这篇。
    一点小疑问,他的$10000是9个人的工资吧?不提一下的话恐怕会产生误解~~
    一个人$3000的周薪年薪就要15万,属于非常senior的developer了

  3. […] Demomo show是由Temp、Cjin、XDite一起舉辦,活動的內容是讓一些小型網站/服務/Widget,這些網站可能是你一時心血來潮某個月黑風高的夜晚花了一點時間完成的(XDite:美國人四天才做出網站,我幾小時就完成了),網站除了只能放Google Adsense賺點用錢外也不知道還能靠什麼賺錢,更不知道要不要幕資掛牌上市,那,Demomo show就是為你專門設計的,台下網路界、媒體界、創投界的專業人士一位都沒有,所以你不用擔心會有網路前輩給你毒嘴,不會有媒體的報導,不會有創投給你冷眼,只有一群跟你一樣熱血鄉民們為你掌聲叫好。 […]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