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併購未定,Yahoo!突然猛開影片網站(和電視台)

TechCrunch從一月初就開始預告,美國Yahoo!,即將推出一個叫做「TechTicker」的財經影音內容節目。可憐的是,這個消息出來沒多久,Yahoo!就忙著處理裁員的新聞,然後就是微軟準備收購的新聞。接下來幾天,兩邊在那邊拉拉扯扯,眼看要把Google與AOL都扯進來了。不過就在這關鍵時刻,沒想到,Yahoo!全體員工卻呼應著楊致遠上周的email,「大家繼續好好工作」。Yahoo!上下一心,在這風雨飄搖之際,竟然仍有心情忙著「開站」!其中一個是「Yahoo! Live」,這個網站做的是類似Justin.TV、Kyte.tv、Qik,「線上直播版的YouTube」(有趣的是,微軟也正好傳出準備以5000萬美元買下同類型網站Ustream.tv,而微軟自己也沒停手,今天又宣布買下創新商業模式的行動通訊廠Danger)。這個Yahoo! Live一推出即受好評,它可以讓你同時看到其他也在看這部影片的……即時影像。也就是說,你可以一邊看這部live片,然後也看到三雙其他眼睛,盯著這部片的模樣。假如是一起看一場演唱會,說不定可以一起跳波浪舞。

但,畢竟,Yahoo!在Web 2.0從未成功過,它在1.0的媒體力量不容小覷。因此,我認為Yahoo!這波「影音大反攻」,最有趣的不是「Yahoo! Live」,而是那個上次說說就擱在那邊的「Tech Ticker」。結果好消息馬上就來了,PaidContent趕在周五以第一手報導,萬眾囑目的「Tech Ticker」將在美國時間的昨日開站!節目主持人確定將由曾惹上官司極受爭議的Henry Blodget 擔任,搭配智慧型美女Sarah Lacy ,加上Paul Kedrosky等等。周一到周五,他們都會製造大約10~20則短片,每一片的長度大約在1~2分鐘左右。果然,就在台北時間昨天晚上,TechTicker真的「開站」了,而且一口氣推出十幾篇文章,其中包括七部影片。在這時機推出財經影片,內容當然都是在講Yahoo!與微軟的「自家事」,果不其然,其中三則影片講的是Yahoo!相關的新聞,包括「Yahoo!併購價將在35元?」、「看穿AOL與Yahoo!的煙幕彈」、「Jim Cramer認為楊致遠應該認識Steve Ballmer的三件事」。新聞看起來還蠻「公允」的。

TechTicker的定位,就是「正統媒體所開設的vlog」。它不需要網友共製,在第一天馬上就可以發揮效果,說不定下周就變成每天100萬人的網站。直接聯想到的競爭者,包括由上個月才剛加入創業雜誌Fast Company的知名部落客Robert Scoble所做的「FastCompany.tv」,準備在三月開站。還有原本的網路部落客Om Mallick所主持的「GigaOm TV」,風格以沉穩無聊著稱,另外還有WallStrip也是以幽默恢諧的風格「講股」,當然還包括大家都愛的RocketBoom(去年WallStrip曾經拜訪RocketBoom)。不過我還蠻看好TechTicker,首先是因為Yahoo! Finance在網路上的絕對市佔,也因為它找來「對的人」,目前看題目就知道,這個「新媒體」打算打一場硬仗,在其他地方我們不敢說,但在媒體方面要打硬仗,Yahoo!自有它的優勢與機會。

趁現在TechTicker才剛開站第一天,尚未成為全球焦點,我們可以先開始思考一下,它對目前最熱門的「網路影音市場」,帶來什麼樣的啟示?我覺得以一句話來形容最為貼切:「成也YouTube,敗也YouTube」。因為YouTube的流行,現在大部份的網友皆已習慣「到YouTube點影片看」。住在海外愛看超級星光大道的朋友,每周同一時間固定從架好電腦,拿一包餅乾,坐在電腦前點選YouTube收看。不過,也因為YouTube的影片如此多樣,我們發現,當你點進去,第一天是這個主播開場,第二天也是她,第三天也是她的話,很快就不想要天天觀賞了。所這種短片雖然短,但不容易製作,一定要加入大量的「圖示」,大量的「外景」,還有最重要的是無釐頭的剪輯,和大量幽默、意外至少也要尖銳辛辣的內容。假如一天要播二十則影片,還需要這麼多出人意表的內容,肯定不像RocketBoom這種三、五人小組可以搞定。換句話說,雖然YouTube讓全民都有機會「發表vlog」,每個「.com」網站都可以開始開設「.tv」了,但想在每天十萬則新影片之中讓其他人看到可如登天之難,唯一的「品牌忠誠度」,都會被Yahoo!、FastCompany這種正統的媒體給搶走。

不過,正統媒體綁得住資源,卻綁不住「人」。Yahoo! TechTicker才開,三月又要見到FastCompany.TV開站,重點是要看看,這些「懂觀眾」的「正統媒體」,怎麼做YouTube型的短片?主題講的是財經,卻用美女與幽默的面對面談話,搶走電視機前的觀眾?或許也會有些台灣媒體跟著學,但台灣人不喜歡幽默,喜歡「可愛」,又會怎麼處理?然後,我們會發現,這一波又訓練出一批「影音媒體人」,以及一批專業的後製修稿與劇本寫作人員。

1997年,你要自己會修電腦、自己會寫程式、或自己愛打電動,都在網路上遊走四方;到了2003年,一群會體驗、會生活、會寫作的也加入網路。到了2008、2009年,我們將會看到新的一批網路人,他們會剪片、會說話、會主持。他們也來玩網路。這一批人怎麼找,怎麼被主流媒體訓練,會是這整個東西會不會起來的重點;接下來就是看這批人要去哪裡創業,以及我們能不能與這些人攀上關係、交個朋友。

9 comments

  1. 常常看這個部落格,也曾經跟6-san提過自己的idea(大概沒啥感動人的概念,所以也沒有下文)。看這個園地的文章,只是未了刺激自己的大腦,看看別人怎麼去發想一個創意。其實,自己不是技術專家,充其量只是個愛想的人,很多時候看到6-san介紹的網站,有些idea其實自己也曾有過類似的想法,雖然是做不出來。這不是說自己很臭屁怎樣,其實自己的感受是,網路上的東西,似乎是只要想的到就做得出。只是技術上巧妙各有不同。

    但是,另外一個想法是,正如昨天看到電視上,啊里巴巴的馬雲在演講中說到的,如果大家都說好的idea,就不值得做了!馬雲說到,重點並不是技術怎樣怎樣的厲害,很多技術人背景的,都是以一個技術加到另一個技術,再用更厲害的技術去做出更花俏的技術,但是,重點是,使用者並不懂得技術。所以馬雲說當他們的團隊寫的提案天花亂墜的時候,正因為他自己不懂技術,所以更要求使用上的親和度。

    自己愚見,網路上成功的網站很多,但是,最成功的是什麼?我覺得是一個[讓很多個人或是組織得以成功的平台],就像百貨公司ㄧ樣,百貨公司充其量是一個平台,包租公一般,經過適當的篩選店鋪,品牌,包裝成一個市集,這個百貨公司就有自己的價值。

    目前網路的特性,就是too much( infomation), too easy (to get or share), too cheap ( free charge)。其實,很多資訊都應該是有價的,現在網路都搞成像是夜市一樣,雖然也都是市集,但是價值暴跌!我覺得,不管是啊里巴巴這種網站,或是像youtube這種網站,下一步應該出現[精緻化的平台],這個平台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提供內容,也不需要[所有人]都來提供內容,而是有某種專業的,可信賴的內容提供者來組織這個平台,創造出平台的價值。因為,網站也可以M型化。

    如此一來,平台建構者可以有更多方式得到收益。而不是需要一大筆資金來吸收所有提供的服務費用。或是吸引流量達到[經濟規模]。
    個人認為,以此為出發點,很多新的構思就可以展開。有技術的高手,不妨一試。

  2. 資訊本來就該要錢,可是反觀現在網路上的一切,通通免費,令人想不透,還有人免費寫文章.發新聞,哪一天yahoo會不會泡沫,google會不會沒賺錢,因為一切都是假的.

  3. @pizza:
    免費應該也只是為了期望未來或是讓未來能夠獲利的一種手段。
    Yahoo!跟Google不會泡沫,因為他們確確實實的把錢放進口袋。

  4. 今天新聞報導yahoo董事會認為收購價太低!? 也許以市場行情衡量不如用想的比較快^^

    本來網路就沒有價值效益衡量的標準
    能1+1大於2

    消費者倒是樂見其成喔 ^^

  5. 重點不是媒體(載具)
    而是內容
    內容才是媒體致勝的關鍵
    不是要綁住"人"
    讓消費者自己黏上去
    因為每個人都想要當"媒體"^^

  6. 1997年,你要自己會修電腦、自己會寫程式、或自己愛打電動,都在網路上遊走四方;到了2003年,一群會體驗、會生活、會寫作的也加入網路。到了2008、2009年,我們將會看到新的一批網路人,他們會剪片、會說話、會主持。他們也來玩網路。

    小弟相當認同這個觀點

  7. TechTicker應該是原本都在計畫中的項目吧。只是微軟可能覺得私底下談併購真的花太多時間所以才把這次的offer攤在桌面上來讓所有的投資者跟股東來決定。

    但是不得不否認的就是Yahoo已經成為了一個線上媒體公司,從準入口網站慢慢轉型成下一個營業模式。

  8. 請大家玩些不同的model 吧! 別像老狗一樣囉!
    我很贊同NEO跟PAZAA1現今網路特性這一段的觀點:就是too much( infomation), too easy (to get or share), too cheap ( free charge)。其實,很多資訊都應該是有價的,現在網路都搞成像是夜市一樣,雖然也都是市集,但是價值暴跌!我覺得,不管是啊里巴巴這種網站,或是像youtube這種網站,下一步應該出現[精緻化的平台],這個平台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提供內容,也不需要[所有人]都來提供內容,而是有某種專業的,可信賴的內容提供者來組織這個平台,創造出平台的價值。因為,網站也可以M型化。
    真的是一針見血,資訊太多、太多氾濫,即使免費又如何,那已經不是網友要的,大家要的是有品質、有專業的內容吧!即使收費又如何?重點是你的內容值不值得別人付費吧!而且我相信現今在實體很多好內容都還沒放在網路,因為太多免費卻沒價值的東西,太多專業的人在網路沒有利潤,而不願意加入或退出,NEO提的下一步精緻化的網站將會是趨勢,去看看我的網站吧,就是NEO說的下一步平台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