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粒、牙籤和金粉買到了無知觀眾、殺了創作者?

昨天傍晚,和老婆推著瀛瀛逛中正紀念堂(現稱民主紀念館),記得自己六歲時曾經參加幼兒園的遠足活動,和其他小娃娃一起坐在那藍色琉璃瓦的邊牆牆邊,呼嚕呼嚕吃壽司。六歲的小孩,只記得這紀念堂「一望無際」,用我小小的腿可能得走三天三夜才走得到中殿。

但在這個清爽的下午,推著嬰兒車,不知不覺把整個紀念堂繞了一兩圈。正殿正在修整,階梯封閉,繞到後方從側門進堂看看。就在裡頭,我發現了今天的主題。

這是一場展覽,展館不怎麼精緻,磨石磚的地板又冷又舊,猜想可能是位過氣的老書法家在辦個展,於是抱來看一團毛筆散髮,裸女畫得看不懂的是男是女的「看不懂就是美」心情來瞻仰。沒想到,裡頭藏著的,是一位女性書法家。書法家本人就在現場,我避開熱鬧,閃到一旁靜觀牆上的作品,發現字體一如其人,娟秀而鎮靜,那些字的體態幾乎完美,有的地方恰巧連續三個「人」字,同一個字,卻各有各的站位與姿態,和其他字擺在一起,完美中還有一種極巧妙的平衡。

這位書法家叫做詹秀蓉,長年旅居紐約,這次帶作品回來辦展,一直到10月30日都可以在中正民主紀念堂看她的作品,相關的報導請看這裡這裡這裡。我小時候喜寫毛筆字,從右側尾巴上挑及偏扁的字型認出詹秀蓉的寫法是隸書體,後來看簡介才知道,詹秀蓉的隸書比一般更嚴格遵守「一字無雙尾」等定律,讓她的字體幾乎呈完美。但這故事還沒結束。接下來,我在詹秀蓉的身上,看到了她與她身邊的世人之間,太多的矛盾尷尬。我看到了一個「國際級的書法家」,在變成一個「留名青史的書法家」之前所要面對的嚴峻挑戰

這個非必要的挑戰不是來自她自己,而是來自世人。我們。

先看看詹秀蓉的字,這樣的字雖然完美,但和歷史性的感動還差一段距離,尤其是在2007年的今天,怎麼可能靠一種沒有個人風味的完美字體而成為新一代藝術大師?這時候,我不小心看到牆上詹秀蓉的其他的觀音像、紀念堂的牌樓、自由女神像畫作……遠觀之,以為是用某種點畫法繪成的,近看,天,藝術家口中的「細字書法」作品,每一個線條、每一個圓圈,都是小字,而且都是同樣工整的隸書寫法,大為感動之餘,忍不住將其他的作品一一細看,看到詹秀蓉用所謂的「縷空書法」方式,以小楷的隸書,拼湊成大大的「福…壽…康…寧」、甚至北美華人精神食糧的「世…界…日…報」,連World Journal英文都上去了;還有「詹…秀…蓉…書…法…展」,天,連WWW的網址也用《金剛經》拼出來了。

更有趣的是,像這樣的縷空畫作,顯然打中了某個「甜蜜點」,而且這是可以靠分析略知一二的甜蜜點,因為人類世界中確實在某些時候需要陳列經文、或需要陳列大量的文字(如總統就職文),將大量文字放在一起,本身就成了某種整齊的「背景」花樣格式,在這背景上再鋪上幾個縷空大字,一切就符了「擺飾物」該有的原則--遠方看時,重點清楚、一目瞭然,而近方看時,呈現一個個方格字,大者一片就有七萬字,大量墨水、大量時間,龐大的字數背後蘊含著時間與忍性的意義,全部在這麼一幅「縷空書法」裡。這樣的做法,讓詹秀蓉的畫作可以進入台灣幾位政治家的收藏櫃,也讓它得到佛道教所有宗派的請求繪畫。這點,在我看來這是藝術的高典,因為已經讓她超過了書法家的範圍,她創造了某種全新的書法藝術品。這是2007年的創新作品,而不是一個現代人刻意東施效顰學古人的作品。

我的心中一大堆東西在翻陳,沒來得及整理,看到老婆和瀛瀛走來,我將它們全部濃縮成為:一句簡短的話。

「酷耶。」

但旁邊的解說員,卻搶在我後面,說了一句很長很長的話。他示意我別再欣賞牆上畫作,「更精彩的在這裡。」我順著他的指頭,望向桌上一個小小台座,上面叉了十餘根牙籤,解說員向我介紹詹秀蓉在牙籤上的書寫,我看了一下,只覺得那牙籤好像比一般的粗一點點,寫一排小楷下來,字體依然工整,但除了工整之外也只有工整(和牙籤)。這位解說員還自以為幽默的賣關子,「很棒吧?接下來,你一定要看旁邊的那顆米。」

我被導引到旁邊的一個放大鏡,這個動作熟悉得很,在許多觀光名勝都做過同樣的事,看過同樣的東西。「很厲害哦,一顆米寫六個字耶!」解說員一臉陶醉的模樣。但我瞧瞧詹秀蓉刻在米上的字,由於米太小,字體已經歪歪斜斜,沒有看頭。這時候,這粒米上面到底是刻六個字還是十二個字,應該沒有任何意義了。

我不懂這些藝術對這位解說員而言是什麼意思,但寫字在牙籤和米粒並不是偉大的「藝術」,而是平庸的「技術」。從頭到尾,整個展覽和簡介,一再的強調詹秀蓉寫書法的「金粉」,那個濃度以及那個均勻度,多難調製,「不只是純金,還要到日本進口!」還有,詹秀蓉每日寫作時必須淨身,一坐就是十幾個小時…。主辦單位可能還怕這種故事不夠有吸引力,得再次說明詹秀蓉當初寫小楷佛經書法的動力來源,是為了幫丈夫延壽,也真的讓癌末的丈夫多活了五、六年,讓這些作品也蘊含了一個妻子對即將死去之丈夫的感情……。或許對一個買賣家而言,藝術家用多稀有的原料、多少小時的時間,然後背後的一個感人的故事,是決定她作品價值的一個基準點,但這對藝術家,或對所有世人來說,這些都成了某種「誤導」。太過強調一個藝術家的技術以及她背後的故事,尤其是當這故事並沒有呈現在作品中,或許讓她可以多賣1000萬元、多賣500張門票,但這些價值,百年後和歷史上的其他名師一比,這幾根牙籤、這顆米、這個稀有的金粉、這段六年抄經故事……立刻不敵!

人類一直在追求某種「正確」,而上述這些浮華的價值觀,已不知不覺成為「正確」的一部份。在強調「往正確的方向學習」的一個大過程中,在你我都在很小的時候,就自我毀滅了心中的那個拿著畫筆亂畫牆壁的小孩。大部份的人,當他們拿起彩色筆,畫在家裡百萬裝璜牆上、然後被父母糾起來打手心的那一剎那開始,就開始流失一些創作能力,然後開始服膺社會「教」他的一連串的事情。我們開始深信什麼叫「棒」,什麼叫「對」,譬如一個藝術家用的假如是黑墨、用印表機來印,就不會比用金粉、淨身數十小時要了不起。一盤牛排假如是2000元,一定就是比較有誠意的、比較有紀念價值的;一輛車如果是200萬就一定是好車,一件衣服要掛個A品牌才是好裳…。

好在,不是人人都這樣。這社會依然有一些創作者的存在。這極少數的「創作者」,得面對大部份的「觀眾」,就像恐怖片裡形影單隻的女孩,被一大群不知自己在幹嘛的僵屍包圍。觀眾之所以不能登創作者之大雅之堂,因為他們活在「被動」中,他們循著社會給它的「正確」定義而活,他們也永遠反對著任何打算改變他們已深信之思維的東西,他們認為,你一個活生生的人,怎麼比得上「死去的那些偉人」?偏偏真正的創作者之所以配稱作創作者,就是因為她帶來一個大家從未看過的新作法,因此,真正的「創作者」,註定被現世的「觀眾」包圍、討厭。當一個年代由太多這樣的觀眾所統領時,創作者註定一生不得志,等到死後才能發跡。若運氣好、生對時代者,則可在死前享有一些榮華,但弔詭的是他生前被「發揚」的事情,很可能只是某些合乎時下「觀眾」所愛的某物,這些東西和那些等到他死後才被發揚的、那些真正站進歷史的,可能還不太一樣。

儘管「創作者」天生已經比「觀眾」還要接近歷史,但創作家自己,恐怕仍時時被觀眾所影響,而致最後走不進歷史。詹秀蓉花了(或說「浪費」了)一些時間在製作牙籤書法,讓她和其他一些「好像聽過」的口足藝術家一起比比看誰能在細桿上寫更多的字。那個解說員、那些記者,還有那些興奮的主持人,通通都在引導詹秀蓉,什麼才是他們認知的「正確」,什麼才是有「輿論性」的作品,什麼才會讓大家當下感動的話題。我們用一些暫時的掌聲,來迷惑了「創作家」本人,使得她當年抄佛經、將其縷空的一個真正有歷史價值的大創意,漸漸的沒有後繼之力。當展覽結束、掌聲抽離時,藝術家同時也失去了那份走進歷史的通行證!

我認為,網站也是現代的一種藝術品。它可以久遠之處,不在它畫面的美麗,而是「創作」這個動作所產生的影響與美麗,某種超大型的行動藝術與裝置藝術的綜合體。你說,一個eBay、一個YouTube、一個Twitter,使得人類的生活改變了,總有一天變得像電視、電冰箱一樣理所當然,有什麼藝術價值可言?它的價值全在於當初那位創業家創業的那段歷程,讓他一顆大腦中某細胞內的一道小電流所產生的一個小點子,改變六十億人所有一切;這份創意,和米開蘭基羅的雕塑、達文西的油畫,同樣令人感到激動。畢竟現在的工業社會中,已經沒有太多「讓小創意變全球流行」的空間,什麼事都是模子刻出來的,什麼東西都要SOP,都要QA;現代創作者已經很久沒有做出「大眾作品」的機會了,小雜貨店不敵7-Eleven,小手工包包不敵LV和Coach,只能在小眾搞個小潮流。因此,我一直覺得我生對了時代,因為換作從前,有個「點子」,得拿去懇請工廠開模型;但現在有了「網站點子」,可以馬上跑到地下室開電腦,敲個幾個檔案,三天內可以上線,七天內把域名和什麼都申請完成,十四天內可以開站。網站創業家有強大的工具和通路,可以用很短時間,做出一個完全不受社會管束的產品,然後大方的敲敲腦袋說:「這,是我的作品!」

假如我們把人類5000年歷史,比喻成一棵超級大樹,大部份曾經活過而死去的人,都融入了中間那根粗大的樹幹。就算是偉大的科學家,他當年那篇轟動萬世的論文,依然會被後世更多更多的論文給淹沒,他變成只是「年輪」的一圈。這樣的話,與其融入那根樹幹,我寧願當一片葉子。無論怎麼改變,那株葉子永遠懸長在這棵5000年大樹的側邊,無論此樹如何長高、長粗,葉子永遠都在,就像米開蘭基羅的每一個作品永遠都在,和所有其他走入歷史的創作者齊名並進,不必被取代。

由於網路的特性,對於想當「綠葉」的創業家來說,網路界是個可以好好發揮的天堂。我以這樣的方式來看人生,看自己,也用這樣的方式來看其他網站。寫部落格的時候,要自己一直記得這件事,尊重每位創作者,強迫自己敞開心胸,去欣賞所有光怪陸離的創意。我也鼓勵網路人,不要把網路當傳統產業,用這種極開放的心胸,來互相勉勵、互相學習。與其花時間去幫別人打分數或攻擊別人的點子,建議不如自己做一個點子。人類一直沒有學會的是,每個時代其實都會有讓後人雋永的一些「偉人」,我們這個時代沒有理由缺席,但他們會是誰?他們現在在哪裡?這些「偉人」,肯定不是那些三歲就會背「唐詩三百首」的人,也不是能在一顆米上刻進1000字的怪才,而是能夠在這世代做出「前所未有」的原創作品的。而我們若總是以舊式的「對」與「錯」去看待一個作品,則我們自己不但絕對不會是走出時代的那個人,也不會是走出時代那個人的朋友。說不定我們在這邊呼呼大吼,以為「說出正確」,結果被歷史在頭上劃上一筆「黑名」,自己不是偉人就算了,還被後人指名恥笑。在世代的傳承中,人類唯一沒有學到的是「偉人就在你身邊」的這件事。這個時代依然會有,但那些人很有可能又像莫扎特一樣被埋沒,讓後世為他掬光了同情之淚,我們這些當代人卻渾然不覺

但,那些無知、愛批評、口無遮攔的「觀眾」畢竟仍佔多數,他們會慢慢侵蝕掉「創作者」的天真,創業家不要被他們所累,別不小心變成一個成天只想證明自己是「對」的人。別忘了,你是來為人類歷史「插綠葉」,而不是把自己難得的生命融入了那無盡的年輪之中。創業的過程中,別讓旁邊枝節言語給亂了你的「演員」角色,這是一場藝術,不是一個考試。You are the Artist。所謂創業家的精神,原來只是一種浪漫及天真;幾千年來,也是這種浪漫與天真,造就了那些我們今天都認識的歷史上的每一個大名字。

19 comments

  1. 非常高興有此機會,
    細讀你的文章,
    推敲你字裡行間的含意。
    我想,
    我也站在一個非常清楚自己定位的人的身邊,
    享受著有意義的思想交流。

  2. 事實上,我潛水很久了,你的文章總是能寫的讓人有那股感動,我不是一個會寫程式的人,但是我一直有很多點子,目前都外包給一些網路公司去幫忙執行,有些還在試這個市場,有些還在設計,雖然我知道可能這樣的做法(外包)風險很高,但是沒有辦法,只有小資本,請不起團隊,也沒時間去學寫程式,但是我很也希望能做出一需作品出來,希望能對貢獻世界有一點點幫助,有興趣可以聊聊

  3. 咳…咳…, 第一次留言(“讀"了這久6先生的文章)
    Mr.6 把網路創業家和藝術家給了個等號(?)
    真是很讚的想法…
    這樣不論成功或不成功, 總留下些什了…

  4. 你好,六先生,我最近都在挖你的舊文,因為真的引起了我的共鳴
    當然,這跟我是台灣移民來美,讀的是軟體也多少有關係

    這篇文其實讓我想到之前你寫過的「二分之一族」
    藝術家在一定程度上而言,也是在這「二分」之中被拉扯著
    是要做自己想要的,還是要做大眾預期的
    我想設網站這方面也是這樣子吧

  5. 哈嚕,能夠有一個分享美好事物的部落格,真的很幸福。
    我最近看到楊烈大哥居然也開部落格了,都不知道原來他也會用網路啊。
    部落格剛開,知道的人不多,雖然現在只有兩篇文章,可是真的非常感人。果然遇過大風大浪的人感觸就是不一樣,看完以後我好想讓大家都知道有這麼一個部落格。
    我現在很期待楊大哥繼續寫新的文章,我想他應該很忙,可是如果大家都常上去留言幫他打氣,他就會比較會有動力繼續經營了,至少我是這麼相信。
    所以就是跟大家分享嘍。
    http://tw.myblog.yahoo.com/yang-lei

  6. 一大早就拜讀了六先生的文章﹐感覺是很大的鼓勵·因為我始終還沒有偏離航道﹐低頭堅持做一件有用的事情·謝謝·

  7. 偶然看到這篇文,拜讀完後,真的深深敲進心坎裡…
    從小就被教育該成為年輪的一份子(對這社會有所貢獻),當發現做不到的時候,就成為一粒沙塵(大部份人都是這樣的),有沒有辦法成為綠葉,連自己都沒有把握。
    在影劇方面,現在幾乎什麼點子都脫不了一個框框,很久沒看到什麼叫做創新了。
    我還是堅持做我想做的事情,雖然那可能又會變成『成天只想證明自己是「對」的人』……尤其在『必須對家人負責任』的時候,做自己想做的事,好像變成一種罪過。
    總之,還是謝謝您的金玉良言了。

  8. 與其花時間去幫別人打分數或攻擊別人的點子… (套用您的芳言…)

    當你在批評別人或否定他人的藝術時
    請把眼前真實的事情看清楚
    以這個例子: 詹老師… (雖然我不知道她是誰)

    你用自己幾小時或甚至幾分鐘的時間推翻
    他人用幾十年努力而換得的成果…
    詹老師的六年苦日子… 家庭悲痛… 種種的種種
    真的是為了換來多幾張門票錢 或 多幾為金主上門嗎…

    不如你好好花個幾個月的時間
    好好調查這位被你批評到一文不值的藝術家– 詹老師背後的種種
    包括這個展覽需不需門票… 這個展覽賣不賣作品…
    她背後的故事是主辦單位一手編造還是 您的造口孽…

    如果這位作者那麼偉大這麼有人生概念與思想
    那我想今天在中正紀念堂展出者應當是你 不是您口中的那位詹artist…

    枉費您有那麼好的文筆
    如您有良知… 應當像這位 “artist" 道歉

    達人

  9. 六先生:
    你真的很無知, 詹老師的作品從來不商業化,
    更不出價賣售, 唯獨在大大小小的義賣場合能請到老師作品,
    而錢全捐助這社會, 南亞賑災, 921大地震詹老師都已慈悲喜捨的態度捐助作品以及出席協助受災戶.
    這樣慈悲的一個藝術家, 竟被你寫成這樣,
    你真該有所反省.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