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感情派」量身訂做一個網站吧

有一種網站,現在還找不到實例,但它的市場似乎已經從電視上得到答案。它可能暗示著一個適合華人市場的網站創業商機。這個主題我一直想寫,拖到今天。

很多人說星光幫不好看,這些人很娘、他們是內定的、長相不突出、只有小弟弟妹妹才喜歡等等……但有兩樣東西不會假,一個是「眼淚」,一個是「口水」;雖然有些觀眾從來不覺得星光合他胃口,但只要有另一批觀眾特別投入,還會一邊看一邊訴說自己的感想,有時激動落淚,就顯然這個節目已經打中了這些族群,而這個族群叫「感情派」

世上本就是人人不同,少數族群只能跟著多數族群。以前在美國很愛唱KTV,唱KTV最怕的就是碰到「非我族類」,我是那種喜歡唱「慢歌」的,而且最好是「獨唱」,不只是自己獨唱,也喜歡聽別人獨唱,大家唱得離歌星水準還差很多,但「獨唱」一首「慢歌」的時候,就算五音不全,仍可從中感受到拿麥克風的那個人所要表達的情感,也從極佳的音響中聽出作曲者與作詞者想要表達的情感,這情感著實讓人感動,讓人在黑暗的包廂之中也想抓起紙筆摸黑寫下一些感動的字句。

烏龜怕鐵槌,蟑螂怕拖鞋,我唱KTV最怕碰到兩種人。第一種是喜歡唱快歌的,一進包廂就把五月天的所有搖滾悉數點上去,唱到最後全體起立,在一坪空間內所有軀體皆跟著節奏呈S型搖擺,我則坐著開始計算分母,哀悼這個下午浪費的寶貴金錢和時間。第二種是喜歡「跟我一起唱」的,好不容易等到我點的歌,有人已順手拿起麥克風哼哼啊啊,我不只不喜歡別人跟我一起唱,也不喜歡其他人一起唱,因為當兩個人、三個人甚至五個人合唱一首歌時,只是把歌詞念出來和喉嚨盡量大聲罷了,根本聽不到每個人的情感。我喜歡在包廂內感受一種靜謐的傳聲,那種靜謐可以讓人感動得落淚。

像我們這種人,在那個年紀的唱歌族群中算是較異數,想去KTV來high一下的年輕人,沒人是這種點歌法的,大家K歌是K來happy的,沒人是想去包廂裡流淚的。但人有百百種,雖然在身邊的人中我是唯一的一個,以致於沒辦法享有自己喜歡的KTV時光,可是在這麼廣闊的世界上,一定有跟我一樣的人,只要有一個中介的平台,長尾理論啊長尾理論,這些人加起來,可以是很大的觀眾體。

於是,當我看到身邊有些朋友在觀賞星光大道時,都有這樣「口水」與「眼淚」的表現,對每一首歌都非常仔細的研究,對每一個歌者都非用盡形容詞去形容,我已經直覺的感覺到,星光幫爆紅,就等於「感情派抬頭」!看,周定緯在最後一場比賽唱完陳奕迅的慢歌,忍不住在台上哭了,黃韻玲說他唱得真好,黃韻玲自己也哽咽了。這兩人與電視機前幾萬名觀眾跟著落淚,是因為他們看到一個人從一開始到現在,看到他努力以後被肯定,看到這個氣氛…其中原因難以去解釋個明明白白,但「感情派抬頭」的這個結果是好的,因為它把公眾舞台拉得更有深度了,這深度不是八點檔連續劇的編劇筆下的刻意操弄,而是真真實實的人,他的歷程,他的歌聲,他的詮釋,他的反應,因為這是真人秀(reality show),沒有綵排也無法綵排,反而深遂

星光大道對整個媒體圈最大的貢獻,就是它發掘了這一群長期被漠視的「感情派」觀眾,讓這群觀眾從「跟班」變成「領導」,讓其他觀眾也要慢慢被感染。《壹周刊》最後一頁都刊燈黃子佼評歌手最新專輯的500字,他的這500字總讓我覺得寫得不怎麼樣,什麼重點都沒講到。我覺得同樣的500字,應該至少花個100字,用一些比較有「形容力」的字眼去描述一下這專輯的聲音、味道、旋律與配樂?從星光大道,我們感覺到人不要靠外表,聽一個大男生如此的將情感包在渾厚聲音,直穿入聽眾的心底,那個聲音是蘊含了多少的從前,多少的思慮,多少的故事。由「感情派」來寫專欄,可以像日本人一樣把它形容成什麼夏天午后的森林芬芳,也可直敘的形容譬如潘裕文的聲音有兩大特色,一個嘴型出去時,另一個是尾音有「回甘」之類的。

感情派的力量,既可以支撐一條燦爛的星光大道,可不可以也支撐出一個成功的大網站?「有感情的網站」,目前我們看到的,都是內容型的網站,以一篇一篇的文章為主,譬如「改變世界的照片」前陣子吸引很多人轉寄,心理問卷型的網站如「你是不是一個情緒敏感者?」,人群心理分析型的如「8個辨別對方是否為找碴者的方法」,勵志的心靈小語大集合的如Abundance Institute這裡所提供的這些網站,還有圖像式的如一些含有強烈感情的藝術作品集,這樣的話連現在列名全美國前十大部落格的PostSecret交換明信片都可以計入「有感情的網站」。但這些網站都是暫時的,偶爾一兩篇轉寄一下,然後就沒了。我心中想的,其實是「平台型」的或「工具型」的網站,可以透過Web 2.0的來自群眾的方式,來組成這麼一個「有感情的網站」。

我可以想到的,有下列三種有點類似又不太一的「有感情的網站」操作法:

第一:讓這些「重感情的網友」有一個地方可以收藏網路上有感情的文章、故事,以後看到那些感人文章不必再忙著用email轉寄給朋友,只要全部都直接收藏到這個網站上即可。其他同樣重感情的網友讀了這些感人文章,可以「推」,可以「鼓勵」,也可以寫評價。我們看到,美國的Digg靠一些技客族群得到了它的前1萬名會員,假如在台灣有哪一種特殊族群的Digg比較有機會成功的話,則這個「感情派」族群可以考慮一下。不過,這個取向是針對感情派之中的「重度感情派」,天天悲天憫人的那種,倒不見得吸引得動所有的感情派。

第二:是對所有流行物品都可以留言、下評論的平台(不像第一點一樣限於某篇文章或書籤)。譬如今天推出了《一公升的眼淚》,譬如今天有某則新聞提到「水蜜桃阿嬤」、「三支雨傘飛上天」的故事,讓這些重感情的網友可以好好發表一下心中感想。這些有感情的網友往往有個特色,就是他們老愛將一件單純的事情「想」得很複雜,並以此為樂。對於一個網站而言,這些人可以帶來更多的內容。但,這個網站卻也不容易做到非常大,我們好不容易把這些特別的人聚合起來,做的事情卻和其他網站差不多。

第三:針對一些更特殊的目標物,在網站上提出來,給這些有感情的心思細膩者來討論與評論。也就是說,有一群人負責「出題」,其他人負責答題。這些問題可以說:「你最喜歡星光幫哪個人的歌聲,為什麼?」就會有一些網友開始寫一些東西,或許花個5000字把整個現象徹徹底底的分析一遍,像一篇心理學論文或一篇莎翁長文。但更有趣的是,我們可以請這批人來幫我們「評鑑」國泰世華銀行的那個黃色與綠色的配色,有什麼感覺,和其他銀行的比較?利用這些有感情者的細膩心思,將之引到更有建設性的地方。

之前,我們已經有五燈獎、甚至已經有超級星期天的殘酷舞台,但我們都沒料到,在這些之後,竟然還會有一個「超級星光大道」製造出更大的火花!網站也是一樣,有些族群長期屈於弱勢,平常的時候,感覺不出這些族群的聲音,他們也不會自動跑來告訴你,你的網站怎麼沒照顧到他們,只是以「不看你的網站」、「不用你的網站」、「不知道你的網站」來制裁你。但,一旦抓到這些人的心,他們會馬上浮出水面,從隱性變為顯性,將你的網站整個拱上天邊。

這就是為什麼,以從前到現在「已發生的10年」來看網路趨勢,絕對是不正確的。它的起與落,只告訴你,目前的網站「打中」了哪些人,卻沒告訴你,網站「沒打中」哪些人。等到有天打中了,我們才說,喔,「原來如此!」大部份的人只能在最後說「原來如此」,只有真正的創業家,才斗敢冒著大家的冷眼,去猜猜到底還有哪些族群是漏網之魚,是還沒被照顧到的?拜託,數字來看,每個人手上應該都可以玩五個網站,只要目前沒有5個網站的到達率或市佔率超過50%,以最最粗估的假設來看,網站在這世界上的「沒打中」的人,仍比「打中」的還多。創業家的成功機會,也永遠多於守成者或批判者的成功機會。

14 comments

  1. 要說過去完全沒有這個概念,也不是那麼絕對,過去台灣很多討論區也都有類似的專區,專門提供情感發洩和分享的管道,只是長相不那麼 Web2.0。

    假如要長的像 Web2.0,目前的網摘網站中的群組功能,假如有更多的垂直組織能力,其實就是六先生這裡講的雛形了。

    或者,我們也可以說愛情公寓 http://www.i-part.com.tw/ 就是這類的網站 🙂 不過六先生提出的一些功能還沒有做進去,值得繼續努力 🙂

  2. 情感提供最好的黏力, 就像有時候去youtube看一下台灣綜藝節目解鄉愁, 不是說要出台灣版youtube嗎? 直接在那寫評論還可以看影片也不錯

  3. 文章中某些部份與ppolis想要走的方向相近,對於物品來說,或許大家可以找到很多地方來評論,可卻沒有一個地方能夠講述"自己這一份"物品背後的故事、對於物品的記憶、碎碎唸等…

    大家手上相同的物品,並不只是冰冷的複製品,應該要找到地方記錄他的生命歷程。

    稍微需要考量的是,推、埋、評是否要一起做(甚至還可以再回應),會不會過度設計?

  4. 原來六先生也喜歡唱歌…

    我也喜歡獨唱慢歌

    也不是很喜歡跟人合唱

    假如是自己最愛的歌…卻有個走音達人跑來合唱

    我會索性放下麥克風表示無言的抗議-_-

  5. 想不到6兄也寫這種文章,很不像你的風格。以往看你的文章都有一堆超連結及技術用語。我讀前半段時,我還特別去點一些名詞,看你有無放超連結呢。(我實在太無聊了>

  6. 小梅子說得很對,討論區原本就有這樣的東西,只是沒有那麼2.0。

    而「感情派」的特性也是沒有那麼2.0,他們許多還喜歡停留在轉寄電郵分享故事的階段,就是這樣簡單,要刻意上專門的站便說,別煩哇

  7. 2.0網站的類型都不斷得在思索人最原始的需求,感情也算是一個,網站若能集中人感情的需求的話,那也是另一種開拓人性的一部份,但情感派的集中我比較擔心過度激化的言語導致網站的變質,如同討論區一般,每個人對於感性與情感都是主觀的,雖然很難避免,這也許這是需要思考的點。

  8. 看到訂閱的mail通知你出了新文章﹐看了下簡介﹐立即來了興趣﹐因為這個正是我正再做的﹕
    正在寫的這個網站的是按照“第一次”這個線把人們以前發生的事情串起來的﹐一個發表一個話題﹐比如"我的第一次找工作收挫”等﹐其他人可以分享自己當時的感覺和想法﹐另外配備了“頂”﹑"踩“模式以挑選出更好的話題。。
    其他小功能還有很多﹐比如個人數據導出﹑外部blog呼叫等等﹐其實正好符合你說的這個方向。。不甚榮幸。。
    如有時間﹐ 可以鑒定一番,網站有點慢﹐望見諒~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