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CK】WEB2.0:重演古人經濟的前戲?

【本站客座博客FUNCK,「到台灣找我玩,同志!」站長】

從長頸鹿說起
「神鬼戰士」(Gladiator)這部電影,我看了N次了。這部電影最令我覺得耐人尋味的,倒不是「台灣霹靂火」式的恩怨情仇或血濺沙土的痛快,而是當鏡頭帶到北非市集,古人以物易物的情節描述,例如:長頸鹿、牛啊、羊啊這些小動物竟然可以用來買若干個奴隸。這對出生在有「貨幣」的年月裡的現代人是很不容易想像的事情,但大部分讀過故事、小說、歷史教材的現代人也大都知道,在沒有普及的鈔票這件事情以前,古人真的就是過著「以物易物」或「以勞易物」的日子。畢竟,整個人類物種實際上就是以勞產物、藉物維生,而鈔票…..除了拿來生火取暖、疊成扇子圖涼快之外,它對人類並沒有「直接」可取用的功能性。

低頭用左腦想想「為什麼一頭長頸鹿可以換N個奴隸?而不是M個?古人的市集裡何來的默契定出這樣的對價行情?」。這時右腦給了我一個很不負責任也很白爛的答案「因為有人Dig『長頸鹿』和『奴隸』啊!…呵呵」。接著左腦立刻冷冷地嗆出一句「最好是這樣!『長頸鹿』的Tag還剛好是『奴隸』這個Tag的N倍大!」。無聲的30秒飄過去後,我腦袋裡面同步蹦出同樣的兩句話「如果真可以是這樣呢?!」

如果真可以是這樣……….
親愛的WEB2.0很可能就是現代文明社會重演古人非貨幣經濟的前戲了?!
只不過,我不見得是拿長頸鹿來買你家的奴隸。

我們倒底買賣了些什麼?
今日人類玩出來的經濟活動,說穿了就是三件事情在換來換去:「貨幣」、「物資」、「勞智力」。這三件事情排列組合後形成6種換來換去的型態:
01. 「貨幣」vs「貨幣」-股市、匯市、不衛生麻將
02. 「貨幣」vs「物資」-95元買一杯拿鐵、400萬元買一部跑車
03. 「貨幣」vs「勞智力」-600元買半節腳底按摩、3萬元買大學畢業的小明朝九晚十的甘願
04. 「物資」vs「勞智力」-小明他爹的Wii買小明數學考試連續三次考滿分
05. 「勞智力」vs「勞智力」-隔壁李爺爺的一堂書法教學換小明兩次的鋤草勤務
06. 「物資」vs「物資」-小明他姐姐的一塊手工肥皂買李奶奶的兩盒手工餅乾

以上6種經濟行為,跟貨幣扯上關係的也只佔了一半。即便文明社會裡的人們有「經濟力=財力=我有多少鈔票」的直覺式認知,而事實上我們生活中不斷地有非貨幣的經濟行為發生,而且它的既有規模與潛在規模很有可能遠大於貨幣經濟的規模。一家企業的股東們之所以能用3萬元買剛從大學畢業的小明的兩年勞力,很可能得歸因於小明他爹無償地付出五年光陰來教小明說話、認字,用為人父的伴遊服務和最新的玩具激勵小明學習六年,小明他娘義務買菜做飯20年養他,外加隔壁李爺爺128堂幫助小明修身養性的不收錢的書法課…..等等。從古到今,人類因為有經濟行為,個體彼此間才得以交流互惠,個體才得以維生,進而提升勞智力,又進而drive出今天地球和其他無辜星球上物資的量與質。而可能有很大一部分的經濟行為並沒有經過「貨幣」這個「介質」,也難用「貨幣」這玩意兒來對價計算,但它確實存在。

遂行非貨幣經濟的條件
姑且不論非貨幣經濟規模的大小。非貨幣經濟行為若要玩得起來,還是離不開兩個必要條件:
01.詮釋對價關係的資訊平台
小明他爹甘願奉獻五年光陰教小明說話識字,這個對價關係僅止於小明和小明他爹的事,在小明家裡說了就算。但是不論是在羅馬帝國的一省用一頭長頸鹿換三個奴隸,或是在唐朝長安城的茶館裡用碎銀子(注意:不是銀票,而是真實的礦物資)聽一段小曲,這都有個「大家都這麼認為」的對價關係存在於某種資訊平台上。在這個平台上,人們共同詮釋出當下公認的對價關係,並藉此傳遞對價關係資訊,這交易才得以遂行。

02.遂行交易的載體
小明他爹總是在客廳裡教小明說話識字,客廳就是交易遂行的載體。而長頸鹿商人與奴隸販子的交易也不能只是用嘴巴說說就可以完成的,他們還是得利用交通工具與容器,把他們各自的貨牽到一個特定的場域,了解彼此有什麼貨、完成物流作業,這筆以物易物的交易才能完成,而馬車、籠子、市集就是遂行這筆交易的載體。

有沒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有看過「標籤雲」、動手過「推文」,或是在拍賣網站、遊戲道具交易網站上買賣過的朋友們,可能知道本人接下來要瞎扯什麼東西了。在前面我們扯到6種經濟行為裡面有3種沒有直接跟貨幣發生轉換關係,但是仍需要一個資訊平台讓市場上的參與者能夠共同「喊」出大家都公認的對價,並讓這個對價資訊公開於市,還要有載體可以讓大家把各自的貨show出來讓其他人可以看得到,並且讓大家互相完成「換貨」的動作。

我猜啦!羅馬帝國的長頸鹿商人和奴隸販子可能也無奈過「長頸鹿與奴隸的對價關係雖然有個行情在,但為何只能憑上一次趕集的交易經驗和市場上的口耳相傳來訂?亦或頂多在市集中心有個黑板公告著不夠即時、不夠完整、不夠足以信賴的對價行情資訊?」、「為何我不能在家裡取得可以信賴的長頸鹿資訊,並等著工人把長頸鹿宅配到我家呢?」。可憐的羅馬商人,没能活到WEB2.0的時代,親眼看看人類是怎麼把「有的沒的」貼到「上面」來公諸於市,然後把「有的沒的」給掛上「標籤(或什麼來著的)」,又然後「有的沒的」的價值性高低、重要性輕重,也就是某種對價資訊,就這麼被眾人給推、推、推出來了,很公開、很透明、大家都沒話說。若要遂行以「有的沒的」換「有的沒的」,不論是「虛擬的有的沒的」、「實體的有的沒的」,都有很多解決方案等著你挑。

若以物易物的古羅馬商人真的煩惱過以上的問題,那麼,形式上,咱親愛的WEB2.0(也就是我們這些晚輩在網路上摘來摘去、貼來貼去、賣來賣去、換來換去的這些事情)可能已經幫古羅馬商人找到解決方案了。但你可能會問「以物易物干我們現代人啥事情?」,我會試著這樣扯「若我抽屜裡那三張5566的簽名照片,能以公認市場行情換一杯星巴克拿鐵的話,當我想要喝星巴克拿鐵的時候,我若不是掏鈔票換拿鐵,就是丟出三張5566的簽名照片來換拿鐵。我不會先把5566的簽名照拿去換成貨幣來多吸收一道匯兌損失」。

模糊了的「窮」?
請容許我稍微扯遠一點。我承認所謂的「窮」跟人的「態度」有關,但我想先暫時把精神面的議題放在一邊。技術上,現代人一般所認知的「窮」的狀態,不外乎就是指「缺乏貨幣」。但我們都知道鈔票是不能拿來吃的,它是讓我們用來換「物資」或他人的「勞智力」的憑證。而我們的祖先在沒有貨幣的時代裡,幾乎僅靠「物資」與「勞智力」這兩件事情換來換去,就活下來了,也活出了文明。只不過,古人沒有理想的資訊平台與交易載體來應付日趨龐雜的經濟行為,於是發展出「貨幣」這種介質,並日漸將它改良化、普及化。

但是文明發展到今天,人類玩出來的WEB2.0,似乎已經顯現了一個雛型,一個可以解決古人之所以發展出貨幣的「緣起困擾」的方案。我們現在應該很難抓一個古人來問「若有了WEB2.0,您還要貨幣嘛?」,但是我們可以問活在當下的自己「若不用鈔票就可以換一頓餐、一節SPA、一套吳哥窟雙人旅遊行程,我還要賺鈔票嘛?」。若前述的捫心自問的答案是否定的,我們接下來可一起思考一個問題「缺乏鈔票的人還算是窮人嘛?」或者「窮倒底是什麼?」。

請容許我把話題扯回來,並慢慢拾起剛剛被我放在一旁,關於「窮」的精神面定義。我認為「窮」是「面對經濟系統支配力的負面態度」,「富」則反之。前面扯到「貨幣」、「物資」、「勞智力」三者轉換,構成6種經濟行為模式。自從「貨幣」出現在這個世界上以來,人類發展出許多複雜精密的工具來傳遞、重組、分配跟「貨幣」有關的經濟系統的支配力,但這只佔了6種經濟行為模式的3種。人類在發展「物資」、「勞智力」兩者相關的經濟行為上,相較於「貨幣遊戲」的演進,顯得嚴重地停滯。換句話說,人類還沒有發展出夠理想的解決方案讓「物資」、「勞智力」兩者可以龐雜的規模換來換去、換來換去、換來換去….。

「窮人」,現今這些帳面上缺貨幣的人當中,若有些人只是因為沒有「緣分」介入跟「貨幣」有關的經濟系統,卻具有「面對經濟系統支配力的正面態度」,又能獲得充分的工具,從「物資」、「勞智力」兩者相關的經濟行為取得經濟系統的支配力,他甚至不需要去跟「貨幣」這個「介質」發生關係,也能支配「物資」、「勞智力」的話,他還算「窮人」嘛?假設我有個叫做「裝可愛」的特殊才藝,可以透過適當工具、平台,與Wal-Mart裡60%的民生品項發生公認的對價關係並遂行兌換,我該認真上班賺錢去買Wal-Mart裡的柴米油鹽?還是立刻辭職並徹底地裝可愛呢?我是不賺鈔票才稱得上是窮人?亦或者反之?

WEB2.0實踐更多樣的經濟行為
我並沒有瞧不起「貨幣」。相反的,我認為完整又健康的經濟活動全貌,很可能會是「貨幣」、「物資」、「勞智力」三個「經濟象限」都能藉由成熟、精密的方案,順暢又龐雜地換來換去、換來換去、換來換去、換來換去、換來換去….。特別是在「物資」、「勞智力」這兩個象限上,人類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玩,而WEB2.0似乎給了我們一些端倪,因為它正好替古代「以物易物」、「以勞易物」、「以勞易勞」這三種經濟模式發展的「玻璃天花板」提供了一個解決與思考的方向。現今已經有越來越多事物的對價關係的詮釋權與兌換行為,漸漸地被搬到網路上,變成網民習以為常的事情。我們是否能用WEB2.0繼續玩古人玩到一半的經濟生態?靜觀其變,也不妨一起想想怎麼來接著玩。

後記
本文多次提到5566,純為舉例,筆者對於5566並沒有任何褒貶偏見。讀者若對相關文詞有感不妥之處,還請多多海涵。若有朝一日,有任何物品型態的WEB2.0社群(例如:Ppolis)發展出5566簽名照片之於民生消費用品的公訂對價行情市場(例如:23張5566簽名照片公訂值一罐海倫仙度斯),筆者也非常期待能與5566結為好兄弟。最後感謝小明一家人、李爺爺夫婦、可愛的長頸鹿。

5 comments

  1. “【FUNCK】WEB2.0:重演古人經濟的前戲?”一文中提到:

    “遂行非貨幣經濟的條件
    姑且不論非貨幣經濟規模的大小。非貨幣經濟行為若要玩得起來,還是離不開兩個必要條件:
    01.詮釋對價關係的資訊平台
    小明他爹甘願奉獻五年光陰教小明說話識字,這個對價關係僅止於小明和小明他爹的事,在小明家裡說了就算。但是不論是在羅馬帝國的一省用一頭長頸鹿換三個奴隸,或是在唐朝長安城的茶館裡用碎銀子(注意:不是銀票,而是真實的礦物資)聽一段小曲,這都有個「大家都這麼認為」的對價關係存在於某種資訊平台上。在這個平台上,人們共同詮釋出當下公認的對價關係,並藉此傳遞對價關係資訊,這交易才得以遂行。”

    其實,它們是矛盾的。因為前提既是“非貨幣經濟的條件”,可是條件01中的“「大家都這麼認為」的對價關係”,實際上,就是貨幣的意義。現代紙幣就是印在紙上的大家相信(由政府擔保)的對價關係,資訊平台(載體)就是那張由政府獨家印刷的紙。

    另外,“人類在發展「物資」、「勞智力」兩者相關的經濟行為上,相較於「貨幣遊戲」的演進,顯得嚴重地停滯。換句話說,人類還沒有發展出夠理想的解決方案讓「物資」、「勞智力」兩者可以龐雜的規模換來換去、換來換去、換來換去….。”這也很明顯說不通,因為台幣50多年才改了幾次,可是台灣50年前,與現在比,不知變化進步了多少(產品與服務)。
    經濟學告訴我們,除非世界上只有兩個人才不需要用貨幣來表示對價關係。但只要人數一多,只要強調對價關係,就一定需要一個大家共同接收的物件,作為對價關係標的物,即它就定義為貨幣。
    所以,若不用通貨進行交易,只有雙方剛好是提供彼此需要的財貨的人,但這種機會很少。這也是人類要發明採用貨幣的原因。
    試想:一個島上住著種稻谷人、打魚人、裁縫人及打鐵人;有一天他們各自拿著自已的產品交換;可是,打魚人需要稻穀,打鐵人需要衣服,裁縫需要稻米,而種稻人需要鐵具,若沒有大家共同可接受的貴重東西,作為中介,他們是不可能完成交易的。

  2.   我認為公益事業比較有可能,大家把自己不要的物資拿來交換需要領社會福利金者的服務。因為是自己不需要,但社會福利照顧者很需要的東西,在對價關係上比較不那麼計較。
      但如果是營利事業的話…參與者一定會計較,也會產生標購的行為,又回到以貨幣為計量的主流經濟體中。

  3. 哈,真是有意思的文章!
    貨幣缺席的交易行為要用平台來發展不見得不行,但是跨越物資與勞智力(服務)的交易卻很難資料庫化(為了更容易進行後續的標準流程),以物資而言,標準化機會越大越易處裡,但是服務的部份一般來說難以達成物資的平均標準化水準,跨越交易就很難達成,也許只能用kijiji這樣的平台,萬水之中取一瓢飲。這也是ppolis這種可以在物資部份包山包海的平台不會妄想處理“服務”的理由。
    平台本身能夠架構的,可能是兩造合意的交易環境,而不是公定對價,也許只是提供歷史記錄供查詢參考,畢竟5566簽名照片能換到我的一份捷運報或是你的筆記型電腦是因人而異的。

  4. 假設我有個叫做「裝可愛」的特殊才藝,可以透過適當工具、平台,與Wal-Mart裡60%的民生品項發生公認的對價關係並遂行兌換,我該認真上班賺錢去買Wal-Mart裡的柴米油鹽?還是立刻辭職並徹底地裝可愛呢?我是不賺鈔票才稱得上是窮人?亦或者反之?
    =======================

    呵呵…大陸的芙蓉JJ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