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pace逾四歲,下一個「音樂」在哪裡?

目前擁有高達1億多名會員的全球最大社群網站MySpace的大成功,有很大部份是來自「音樂」的魅力。值得注意的是,MySpace並不是第一個讓網友可以分享「自己在聽什麼音樂」的網站,也不是第一個讓歌手自己可以上載音樂給粉絲聽的網站,但卻是第一個把上述這兩批人「碰在一起」的網站。今天,「音樂 + 社群網站」似乎已確認是一個很完美的結合,完美到可以創造出全球前五名的超大網站!也許多原本後起的純社群網站如hi5ShoutlifePiczo特別仿傚,更讓一些老牌音樂網站如Music.comMP3.com也開始社群化,但它們都已經太慢,MySpace已經成為平民音樂線上最大聚散地,自己也開了一間唱片公司,第一位歌手Mickey Avalon已出片。

這件事最值得創業家研究的部份是,「音樂」到底有啥了不起?居然可以一手帶起一個全世界最大的社群網站?沒錯,MySpace的創辦人Tom Anderson在創辦這個網站時,只有27歲,本身是吉他手,他並沒有想到可以做到MySpace這麼偉大,MySpace於2003年夏天初創時,Tom只是覺得,假如能做一個網站,讓他自己及身邊這些小音樂家們可以展現自己的作品,並且順便互相交友、分享音樂之外的生活點點滴滴,應該很有意思。所以當年的MySpace,其實是給平民音樂家的「分享首頁」,Tom也在開站之初便號召幾位好友製作幾個個人或樂團首頁(personal profile),而這些音樂家本身有一些女性的粉絲,她們自己也來MySpace開了自己的首頁,將自己喜歡的音樂家加入好友名單,並分享自己和朋友的照片,就這樣,MySpace就像一架輕航機,在大家還沒特別注意的時候,就輕盈的飛上了天空。這篇文章說,「今天,MySpace等於是全世界最大的夜店,一天24小時都開著。」在這個夜店裡,有街頭表演的藝人,表演累了就下來喝幾杯酒、划幾個拳,也有想交朋友的單身男女來來去去,一桌換一桌。

MySpace的音樂不斷的創造奇蹟。比如,最近最常提的,就是越南出生、新加坡籍的Tila Tequila,在MySpace上超紅,大家爭相和她成為朋友,讓她擁有超過100萬名朋友名單。準備出唱片的她,想說自己好友已經這麼多人,不打算經過正式的出片管道,直接在iTunes上面以每首一美元讓網友去下載。這件事在三個月前曾獲紐約時報特別報導,不過,主流人士看這件事的重點,都擺在「她的好友名單是不是等於消費者?」「這樣的平民天后會賺錢嗎?」但,我注意的是,這位平民天后並非歌手出身,MySpace卻讓她變了歌手。「音樂」到底是什麼?到底「音樂」這個「非網路事業」,和社群網站這個「網路事業」之間的拉拔關係為何,是音樂成就了MySpace,抑或是MySpace成就了音樂?

答案並不重要。我想MySpace教我們的是一連串未來的機會。它提醒我們,互聯網開始以來,創業家提出好多奇奇怪怪的點子,但「音樂」向來都不是最「傳統」的群眾吸引元素,因為大部份網友都無法自彈自製作音樂,甚至愛聽音樂的也只有一小族群,傳統創業家都會考量到,群眾最愛分享什麼?他們會說,嗯,大眾最愛分享的,還是那些「大家都有」的東西。比如照片、影片、文章、書籤、好朋友,這些都是大家都有一些,都可以上傳給社群網站,我看你的,你看我的,交流交流。但,促使更多人去分享已有的這些項目,真的可以闢出一大片天空嗎?我們的策略一直在提高「供賞比」(Sharing-to-Watching Ratio,SWR,何謂SWR,請看這裡),有時或許可考慮從降低「供賞比」開始,開發一些一般人所沒有,但「只要有的人會很想多多分享」的新物品,就像音樂一樣,假如該新物品剛好也是很適合觀賞、歡呼(cheers)、評論的,更成為電力十足的大磁鐵。

當年,要不是Tom剛好是音樂人,誰會想到把「音樂」這樣和「社群」混在一起?要不是有Tom,MySpace就不會堅持以「個人首頁」為主的「表演舞台型」的社群概念,也不會取得一批非常死忠的初期使用客戶,讓這群人發散開來,也來這群發散開來的人永遠都有主題(音樂)可以圍繞。MySpace等於是獨創「音樂 + 社群」的概念,而這概念發展了兩年下來,從Mashable去年的報導來看,儘管已經有很多公司推出了可以嵌在MySpace的小工具,比如ProjectOpuseSnipsFaces.comFinetuneSonificBeatport,但在MySpace自己站上,MySpace的音樂分享小工具打敗其他競爭者,擁有53%的使用率,並遠遠高出其他項目的widget如YouTube 的6.3%,Slide的4%,連Photobucket的相簿類也只佔33%。當然,MySpace自己控管上面的狀況,一旦有新的widget推出如Hoooka,一旦被MySpace的知名會員開始使用,被MySpace官方盯上了,就會慘遭被禁掉的命運。

我們不禁思考,社群網站仍永遠都有機會,青少年毫無忠誠度可言,只要幾個人換,可能大家就跟著換,就算是高貴如MySpace,也時時準備突然被幹掉,問題是,要拿什麼來幹掉它?一個只能分享傳統的照片、影片、好友名單、書籤的社群網站,就像一碗大家都吃過的豚骨拉麵,或像一首播放了整個暑假的周杰倫的新歌,或許一開始剛出來時很是新鮮好聽(好吃),但再出來第二次,就變成恬淡無味了。下一代社群網站,是不是缺了一點什麼動力,讓整個社群有些往上爆衝的力量?所以我們要問,下一個「音樂」在哪裡?除了音樂以外,還有什麼主題,也有類似於音樂分享的「低SWR」效果的?

音樂太特殊,或許無人人比,但人類世界裡,還有沒有其他的「易感動」、「有粉絲」、「有動力」的東西?只要找到這個東西,就有機會從那邊開始,自動擴散到其他地方,成為最大的社群網站。

或許,「明星」是其中之一。讓小明星,包括那些演野台劇或小型舞台劇的藝術工作者,甚至校花、校草,紅牌教授,也有一個可以展現他們作品(或他們自己)的社群網站?樂器演奏者是其二,台灣街上許多鋼琴老師,讓她們展現作品的社群網站?壓花、撕紙畫的街頭藝術家,還有愛自製手工藝品的小妹妹,都可以有一個窩可以分享,不必自己想辦法架站或開一間孤拎拎的部落格。還有好多好多。這些社群網站絕不只是以一個垂直市場的特殊社群網站為終極目標,如果經營得當,或許好幾個項目加在一起,讓成員互相交錯,加上他們的粉絲,以及粉絲的朋友,一波一波的像漣漪向外擴張出去。

這樣的點子,在海外依然有機會,在台灣更有機會。台灣這邊目前仍缺一間到達率超過10%的成氣候的社群網站,真正以「個人首頁」為基礎的社群網站也沒有幾個。長期缺乏「個人首頁」的結果,造成台灣的年輕人那種「展現自己」的慾望沒有一個簡單的管道可以發出去。沒錯,可以開一個部落格?但部落格就像獨棟房子,連線效果差,網絡效應微弱。台灣網友目前並未習慣MySpace那樣的「個人首頁」的方式,也需要時間與預算才能快速教育使用者。但,假如有一個地方,可以讓一些最有需求的人,展示他們最拿手的物品?這些人,就會是這個新社群網站的第一批使用客戶,而他們的粉絲則是第二批使用客戶,粉絲的朋友則是第三批使用客戶,一批一批的像漣漪的擴張出去。下一個音樂在哪裡?創業家怎能放棄這大好機會!

9 comments

  1. 台灣人喜歡bbs、論壇型的簡單網站,忠誠度也很高,就像丁丁大站再爛還是嚇不跑人。要玩社群可能還得再過幾年吧!

  2. 事實是:
    如果你的網站有無止境的人不斷的貼上大奶圖
    做的再爛
    也不會倒
    這就是從"A到A+"中所說的"正面循環"的最佳例證
    如果你能讓"使用者無止境的貼上大奶圖"的飛輪啟動
    啥創投你也就不用鳥屁他了
    因為賣掉手中的股權無疑是世界上最蠢的一件事吧?

  3. […] 今日閱讀了Mr.6的文章,主要是介紹MySpace成功的案例。 以音樂的角度做切入是正確的,但也只是第一步的正確,因而略有顯不足。恰巧我在數月前看過一篇非常精湛的文章,也是分析MySpace的。這篇文章是由Nisan Gabbay所撰寫,這位優秀的寫手也是一個創業家,不僅如此,他還有一個blog叫做Startup Review,這裡面有很多網路創業相關的文章,最精采的當然就是各個網站的Case Study,我以為任何對網路創業有熱情的人都應該要拜讀一下這個Blog的文章,以好好瞭解前人的經驗。如果你不是很精通英文的人,譯言也有對這個Blog做翻譯工作,當然最快的吸收方式就是直接讀原文。 […]

  4. Taiwan’s Myspace is : Maxparty
    他們也有類似的功能在小團體裡面(他們的功能)
    最近看到他們的合作是春浪音樂節http://2007springwave.maxparty.com.tw/
    網站做的不錯,大家可以去看看
    社群功能也做的精細
    重要的是,他是純中文的,好像可以簡繁體互換
    http://www.maxparty.com.tw/

  5. It is now and again perplexing to just always be giving freely facts some other people may have been selling. And we also realize we have got you to appreciate for that.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