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0,000元總獎金 vs.「交大幫2.0」

無論是去年12月確定被Yahoo!奇摩收購的無名小站,或是上周促知名部落客XDite百忙中特地出關寫文、甫被城邦集團收購(或增資)的PIXNET,這些網站創業成就的背後,都有共同的背景:「交大幫」,而這個背景是有歷史的,我的矽谷記者好友李喬琚兩年前曾寫一本暢銷書《拓荒》,可以看到,無論是在台灣創業或在美國創業,無論是在台灣的交大或大陸的交大,這「交大幫」創業家大老名單一攤出來還真嚇人──張忠謀、曹興誠、施振榮、張俊彥、胡定華、黃炎松、張若玫、李廣益、陳宏、杜家濱、楊元慶、茅道臨,書中沒提到的其他交大幫,在各上市櫃公司董監事名單中還可以找到很多。

但「另一派」的威力,最近我卻感受到了。包括這周蠻受各界注目的一個網路創業團隊(要求暫時匿名)、網路創業比賽的背後重要工作人員、海外名校的留學生圈,有一批人不一定來自交大,但他們求學的過程中,都曾經有這麼九個月的時間,在同一個地方受訓,這個地方就是時代基金會的「Young Entreprenuer for the Future」(簡稱YEF)。而昨天剛好有幸受邀和另一網路經營者到這個地方參觀,才知道它的規模比我想像的小很多,但辦公室設計得完全就像大學的社團小窩,自己種香草泡茶,在木地板席地而坐,許多事情幾乎都是請工讀生義務幫忙,相信每一個到此地參觀者,從鮮明的裝潢顏色,從漆在會議室牆上的文字,從經營者的熱情簡報,應該都會有些觸動──十年後,這群「時代幫」的校友如種子播灑出去,在各地創業生根,他們或許有機會成為眾所期待的「交大幫2.0」

為什麼獨「推」它們?台灣還有很多創業大賽不是嗎?風評最佳的研華「TIC 100」,去年辦第八屆,去年吸引高達70個學校,1,200位學生參賽,期間大約9個月,包括創業課程、冬令營、擺攤展示及來自英國、荷蘭、新加坡等地創業競賽來台觀摩,科技與人文類各前五名可得10-50萬的獎金;另外還有「We Win」台灣工銀創業大賽也已辦到第八屆,今年吸引103隊報名,包括創業研習營在內比賽時間共一個月,前三名有的20~50萬元獎金,兩年內績效佳還有100萬獎金。比較新的創業大賽則如中央大學創業大賽於去年辦第一屆,比賽共五個月,前五名得到1~8萬元獎金。此外還有總獎金額472萬的中華電信電信加值大賽、首獎高達200萬元的龍騰微笑競賽、總獎金150萬的Mobilehero 通訊大賽、首獎6萬元的青輔會大專學生服務業創業競賽、20萬獎金的ATCC商業個案大賽、10萬總獎金的暨大100K創業競賽等等,把這些創業大賽的獎金林林總總加起來,我粗算了一下,台灣一年至少有5000萬台幣總獎金額,被各式各樣的創業大賽提供出來。

不過這5000萬元的效力,有可能不敵這一家時代基金會所提供的YEF「創業大賽」,與其稱它為「創業大賽」不如說是「創業訓練」,而且是很有效的創業訓練。怎麼說呢?這套訓練大約是九個月時間,有興趣者可先觀賞這一則放在YouTube的影片瞭解一下。據說在大學生圈子中,YEF創業大賽是著名的困難的,此大賽規定只有在校學生可參加外,還要在1980年後出生的學生才行;在這個創業比賽中,先推出網路申請,四個月內要在線上自動互相找人,組成8~11人的團隊,同校同系不能超過二位,在時代基金會線上論壇中討論大小事。一直到報名截止三個月後的春天,YEF才會舉辦第一場「Garage Party」讓大家面對面認識,三個月後舉辦創業選秀會,每個隊伍上台作8.5分鐘的創業簡報pitch。整個活動從頭到尾都是免費,但最後也沒有獎金。

從這邊可以看出YEF和其他創業競賽極為不同的有趣設計,它不像其他比賽一樣是以「得獎」為主、訓練為輔,因此點子甚至是在團隊組成後才經由討論中舉派出來的,但,最有趣的地方還沒結束──團隊作完簡報後,YEF竟然要刷掉一半的成員(而不是團隊),然後把團隊全部打散!重新組隊!花特?讓這些人開始上連續三日的創業家研習營,這時候YEF才找來林百里、蔡明介、張忠謀這些超級成功的創業家作業師教教剩下來的這群人。

你說,那點子怎麼辦?原來的創業團隊呢?原來,點子,只是YEF訓練中的一部份,只是證明自己實力的方法,接下來這些點子依然存在於YEF,只是執行者不一樣了,由大家共同來擁有並操作這些點子。

剩下的這些人,隔天還得參加一場「英語口試」,讓這群年輕人看影片,按鈴搶答,在眾人面前用英文闡述,並且給予計時,在最短時間清楚表達。從這麼艱困的一場英語考試,篩選出最後15位優勝者,一個月後,這15位優勝者可獲出國觀摩的機會,把這些點子,和他們自己,一起帶到海外去。

去哪裡?做什麼?行程排滿滿。包括MIT、史丹佛、柏克萊加大,直接和他們同輩同齡的美國學生開會,把他們的創業點子,當場用英文發表出去,接受這些名校學生的挑戰,由於主辦單位辦得頗用心,每一場都能吸引100~200名以上當地學生參加,這些來自台灣的未來「時代幫」學子就在這樣的環境下,記得了這些人,也被這些人給記得了。他們也去參訪當地知名企業,包括IDEOiRobotGoogle,還有新創公司如網路的DiggMeebo與電子業的ThingMagicBluespec等,親眼看到Kevin RoseSeth Sternberg等人。另外也一一拜訪分別代表兩岸的矽谷最大華人社團美西玉山華源等等。兩個星期的旅程所學到的,所看到的,一輩子帶著走。

YEF目前已辦了四屆,今年是第五屆,去年12月開放報名,今年1月準時截止,目前已有6隊完成組隊。而過去的這四屆的威力,如上述已感受到,比如剛剛說的那個頗受業界注目團隊,點子在YEF時代就已想出,兩個成員雖在YEF一起受訓,但當年並不是同隊。據說其他「時代幫」還包括發明某種新「門」的,此外知名學府如MIT五年內已有四個YEF校友錄取進去研究所念碩博士,這些「時代幫」成員不一定馬上創業,但他們的眼界必然已經不同,他們的DNA肯定已被改造,而這樣一個活動竟已默默的持續五年,訓練了近1000名的「時代幫」成員默默分散在各行各業。

昨天恰巧與某大網站創辦人提及「技術狂熱者又喜歡搞網站的,簡直遍尋不著」的問題。剛畢業的台青交大學生,即使學的是資訊系,依然視竹科電子廠為不二首選(要不然就卡在國防役),所有的人追著年終紅利配股跑、想在拿尾牙「加零」大獎。曾經代表反骨不羈、敢自立門戶的「交大幫」,如今在各科學園區成為交大畢業生超級大磁鐵,吸引了許多學弟妹遞上履歷,交大的血統有時反而變成相互提攜進大廠的方式,加上原「交大幫」創業家已轉型為企業經營者,那些敢在藍海中揚旗啟航的第一代「交大幫」在十年後是否還會有下一波,尤其是在電子業之外?又尤其是在網路界?「交大幫」發威於70、80年代,當時需要的是製造業與高門檻的高科技業;而2000年代的今天,全球化明顯,外包趨勢紅火,市場架構由縱向橫向都逐漸繁化,各國也跟著美國慢慢走向創意與服務業,品牌優先,烘焙所謂「交大幫2.0」,或許不是悶在竹科環境、電子業供應鍊中,所培育得出來的!

由於YEF整個創業大賽完全免費,包括後面送15名學生出國的機票與食宿費用,因此去年陷於資金困頓,才合輯一本《世界很平,我不平》,打算靠書來籌資,大賣1萬五千本,企業認購與捐贈到窮鄉僻壤尤其踴躍,但籌的錢大概才一百萬元台幣左右,所以下一步據說還打算開設「好人網」從人才市場為自己加值。在此我覺得為YEF值得再被鼓勵一點,因為它目前所做的事,有可能成為一年5000萬獎金都培育不出的「交大幫2.0」,以目前交大幫幾乎一手拉拔起整個台灣電子業歷史紀錄來看,你說「交大幫2.0」應該值多少個錢來培育?

(原圖摘自http://www.entrepreneurship.net.tw)

7 comments

  1. As a YEF alumni, I want to thank Mr.6 for your kind words about us.
    To the rich VC/ex-startup CEOs out there, please write a check to Epoch Foundation to support YEF! Those kids would make you proud 10 years from now!!

  2. 曾經在大學生涯創立了創業社團~~也參加過TIC100~~在離開學校的三年後~社團也解散了~~ 真正學生都希望創業嗎? 所謂的創業團隊~~ 到底在哪裡~~ 或許~~ 也是我們要思考的~~

  3. There are “交大幫" and “台大幫" in Silicon Valley, but they are fading out in recent years due to economy difficulty. Such as PCTel in earlier days, all founders are from NCTU, but inactive now. Some of them are remain strong, such as Tom Hsia at Fortemedia, Lee Chen from Foundry Networks, etc.

    The Web is still have plenty of opportunities in emerging countries, but successful startups need advanced technologies to win the ultimate. Competition is getting intense, and technology edge is the fundamental. I am hoping that Taiwanese can eye on global market, not bound themselves in the island.

  4. 岔題一下: 「交大幫」與你所謂的「交大幫2.0」之間,還是有創業家的。最知名的一位,就是交大畢業的賀元吧!你不覺得,十年前的那伙人,如今才是開枝散葉了嗎?真值得懷念的人…

  5. The keyword “交大幫" is good of describing those who were using the public educational internet resource at Taiwan to gain their own interests.
    I think it is contrast what YEF try to contribute to the user on the internet.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