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2.0的鴻溝商機

img

昨天提出「行銷人+ 技術人」的二人創業模式,今天再提行銷人背後所代表的廣大商業化(monetization)資源,和技術人所代表的新產品兩大派系之間的鴻溝,以及在這鴻溝之上「建一座橋」本身的創業商機 

HEMiDEMi已經和傑思媒體(J’s Media)簽約,傑思媒體是一間立志和創業家站在同一陣線、一起努力開發未來的在線媒體廣告代理商,一般廣告業主若想購買網站上面的廣告,第一個一定看到達率、看流量,不然也要看名氣;雖然HEMiDEMi是台灣Web 2.0的龍頭老大,但在心中只有創市際排行前5名的廣告主心中,在目前仍是「沒流量也不夠名氣」的相對小網站,然而傑思媒體操作靈活,懂得「投資未來」,接下來他們要做的就是努力思考如何在HEMiDEMi現有的business model(商業模式)上面架上新的monetization model(賺錢模式)。Web 2.0社群視「錢」如畏途,只好請行銷人來幫我們想想辦法。 

行銷人真的很有辦法!同一時間剛好碰到另一支廣告代理團隊PRESCO貝可網絡行銷,聽了一段他們去年底運用互聯網的成功行銷案例:Mio A700。此新機種內含GPS功能,內建台灣與大陸城市地圖,還有所謂「簡訊傳址」功能,為了推銷這一新機種,他們使用了現有網路上的所有免費工具如部落格、討論區,加上購買MSN Messenger(已改名Windows Live Messenger)對話框下面的單行文字廣告,以及搭配SMS,進行的過程總共十天。 

故事的開始,主角先收到了一段神秘簡訊:「#121:33’53.6″#25:01’59.5″#右邊第4座路燈# 11/16 17:10」。他在他的MSN Spaces部落格上公佈了這件事,問網友該怎麼辦,同樣的文章還跑到其他部落格與Mobile01張貼,甚至跑到Yahoo!奇摩知識+去問問,接著,網友來留言了、高手來解答了,原來,這串密碼是GPS座標,而這座標正是「台北101」。主角順著簡訊指示到101右邊第四座路燈,果然發現燈桿腳邊有一支從來沒看過的手機新機種,正是仍未上市的Mio A700。這則故事透過三篇部落格文章,分三階段公佈出來,最後再同樣一則GPS座標的SMS簡訊寄給記者,推出一個漂漂亮亮的Flash網站Mission in Orz」說明前後所有故事,據公司說法,短短十天的行銷活動帶來260名不知情的網友參與互動,並吸引了26萬個pageview,這支A700手機儘管定價高達$23800,上市依然熱銷,賣到斷貨。 

這場行銷活動真令我目瞪口呆,顯然行銷人繼三年前的另一則精彩的漫畫故事「檳榔西施瑤瑤便秘記」之後,又更上一層樓了,這次可是橫跨好幾個網路的宣傳工具,以同一則故事,互相連來連去,好可怕的一個龐大跨平台行銷。 

不過,站在鴻溝另一邊的技術人之中的「基本教義派」聽到A700故事,肯定會有一些反彈:「這,不是在濫用這些Web 2.0平台嗎?」這點我無法反駁,但我想提出的是,網路的未來還真的要靠一個能持久的賺錢模式,才有資源去做出更創新、更普遍也更堅固的Web 2.0大平台。台灣不盛行網路創業,但行銷動腦的人才非常多,廣告產業雖起薪不高仍吸引了大批畢業生前仆後繼的進入,在裡面一同激盪、一同奔忙,積極度猶勝美國與日本,假如Web 2.0「基本教義派」不想搞商業化,至少應該讓行銷人玩玩看。 

然而,行銷人玩Web 2.0時,畢竟還是只能有限度的了解這些新工具新世界,或者應該說他們擔負客戶期望,只能走較為保守的路線,將客戶的托付化為最明顯的效果。比如上述的Mio A700來說好了,行銷團隊開了一個部落格,從零開始衝流量,故事進行的方式只有三篇文章,換作是以真正的Web 2.0概念來玩行銷,或許可以透過更有效率的人推人、文推文方式,讓它被Digg上去並在社群中造成更有感染性的風潮;或許,熟知Web 2.0技術與哲理的技術人,真的有機會在其中插一腳幫忙。 

但,當我試著將手上的Web 2.0給予行銷人時,卻也是相當沮喪的。與行銷人對話時,我想的一直都是同一件事:這些行銷專家拚命的幫大網站想出新的賺錢方法,如何讓他們轉頭來幫幫小網站?尤其是初創的、最需要金援的小網站?如何讓他們看到小網站的價值?假如一個小網站或許沒有價值,但很多個小網站整合在一起,他們是否會開始考慮幫客戶在這新平台上面下單買廣告版面?我提出「部落客的新價值論」,提到TechCrunch,「一個月8萬美元的廣告收益?」在行銷人眼中,我們的Mobile01PCZoneFashionGuide到了明年或許也都可以超過這數字,所謂部落客新價值論的「影響力」並不能量化,最後看的,還是一個網站所帶來的實際的經濟數字。 

這感覺很有意思,在Web 2.0的時代,「行銷人」和「技術人」站在左右兩邊,中間有一道好深好寬的鴻溝,我跑到右邊和技術人對話,技術人有好大一部份都告訴我別這麼想賺錢,賺錢的東西不長不久;我跑到左邊和行銷人對話,他們則說Web 2.0許多只是技術人的實驗,離商業化還很早,不願以身嘗試。不過,這條鴻溝兩旁的行銷人與技術人,並不都是如此排斥對方的,他們之中確實也有頗多人一直試著想辦法跳到「對岸」去;行銷人試著找尋更新更有潛力的Web 2.0新做法,搶先談下獨家代理,技術人也試著要快點行銷,讓他的網站開始獲利。 

重要的是,這中間的橋樑,誰來建?無論它是一個新技術,還是一間顧問公司,抑或是仲介公司,還是一場又一場的媒合聚會,這本身應該會是一個頗有爆炸力的創業機會。 

20 comments

  1. RicherBlogger就是第一塊石頭,嚐試搭起這座橋,只是技術那端的人多數還在觀望,暫時只有少數具有行銷概念的人,願意先跳到這塊石頭上,高風險高報酬,技術人一般而言是比較保守的,大多數會等到此橋已穩固的搭起,他們才可放心的散步過來(甚至是被推過來)

    上篇nChild談到行銷人若有好點子,可以不需要技術人,我深感同意,很多成功的網站背後並沒有高深的技術,只是一個實用的概念,總而言之,「行銷人獲得技術」比「技術人獲得行銷」來的簡單多了

  2. 小弟是六大哥的忠實讀者, 每天都要到這裡報到

    這邊在提的 “行銷人 + 技術人" 的創業模式, 看起來好像很完美, 不過總是會有溝通不良的時候, 尤其在行銷人創意的想法飛太遠而技術人跟不上的時候.

    小弟原是程式設計師, 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 以前在寫程式的時候有時總是認為客戶不知道在想什麼, 客戶不懂這些網路系統等等的, 我想很多技術人員會遇到這樣的情形.

    之後因為機緣進入主機板產業從事行銷工作, 待了一陣子後因為環境的關係吧, 總是慢慢會有個marketing的樣子, 然後開始會發現有時為公司所發想的各總行銷系統會遇到MIS這邊許多的質疑, 也必須花很多時間去說服他們開發這樣的系統, 看樣子是遇到與之前完全相反的情形了.

    與上面Wednell大哥所提的 “「行銷人獲得技術」比「技術人獲得行銷」來的簡單多了" 所說的不同點是, 小弟比較像是技術人獲得行銷的感覺, 往往有一些想法的時候第一個會去考慮技術面可不可行, 不過就算是這樣, 所提的系統都能夠達成, MIS其實還真得蠻常出現不太能接受這些想法的情形

    不知道六大哥遇過這樣的情形嗎? 當您遇到這樣的情形時您會如何處置呢?

  3. 行銷得到技術,和技術得到行銷一樣困難吧??
    在我工作當中,當然會遇到一些行銷的點子和技術是有想衝突的,也有遇過技術太新,行銷卻不採用,是技術不好,還是點子不好,兩個領域都有專長的地方,在Web2.0的世界裡,我比較相信,兩者互相合作會比較好

  4. “有一些想法的時候第一個會去考慮技術面可不可行"

    我曾經遇過一個技術人,他每次都對我說,「只要你想的出來的,沒有程式是我寫不出來的」,行銷人或創業家聽了這種話一定是非常爽,重點是技術永遠不是問題,他的重要性往往被高估了,行銷人是腦(發想)–>技術人是手(執行)–>行銷人是嘴(傳撥)–>技術人是器官(維持運作),兩者配合創造軀體與靈魂

    「只要你想的出來的,沒有程式是我寫不出來的」 – 這種人通常已經靠他卓越能力賺大錢了,為何要冒險創業,去兼職他不熟悉的工作,工程師性格本身就保守…這也是GOOLGE那這種人才充沛的其中一原因,因為他們可以沒有風險的去發想+執行,在保守中安全的享受擔風險的快感

  5. 其實Mio A700的行銷活動並不是很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那次的行銷腳本寫的並不好,讓很多網友覺得莫名其妙,也有許多網友抗議科技網站刊登那種無釐頭搞神秘的橫幅廣告(主要是覺得浪費大家的時間)

    個人覺得成功的網站其實是建立在口碑與人際之間的傳播力,單純把網站行銷外包出去給人脈豐沛的廣告或行銷公司,並不能幫網站帶來長久持續的流量,反而要煩惱活動高潮後網友的流失,與活動期間伺服器及頻寬的沈重負荷

    至於行銷人與技術人的磨合,其實並沒有想像中複雜,網友的回應與流量的增減是很客觀現實的,這很快就可以讓雙方達成一致的結論或思維,網站的改變或創新往往是站長最新嗅到,但是他必須用技術人聽的懂得語言交付執行,技術人的困難與限制也要透過站長的行銷與客服語言跟網友們溝通

  6. Miosuccess大哥的話: “網友的回應與流量的增減是很客觀現實的,這很快就可以讓雙方達成一致的結論或思維"

    這句話絕對正確, 而且是會真正發生的事情, 目前也似乎漸漸朝像這樣的方向在進展

    只是, 在初期磨合時會遇到的阻力實在是相當的大, 再加上之前還未加入新公司時, 兩個單位也發生過類似的問題, 造成諸多嫌隙, 是真得會造成技術單位對於企畫單位的不信任, 另外, 很多時候, 技術人員的"傲氣"是很難駕馭的(這樣講的好像很壞, 不過這是從同學們身上看到的)

    如果這時有位懂得技術的企畫人員從中協助的話, 事情會變的比較順利, 偏偏工作中總是看到眼高手低的長官, 常常突發奇想, 讓技術人員疲於奔命…

  7. 歐美公司的CFO是沒有什麼機會當CEO的,技術人員對公司有貢獻,但是也有很大的侷限性,技術人員常常見樹不見林,無法針對全盤去思考,一個網站如果有堅強的創新程式實力,再出現一個強力領導學養俱佳的行銷人員,就有機會擦出火花,youtube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華人負責技術,白人負責籌資與行銷,公司像是一把扁鑽,14個人只專心服務客戶創新網站,不需要搞辦公室政治,不需要內耗,不把時間與精力耗費在無窮盡的專案會議上面,或是去聘請一些沒有LP不敢拍版,怕得罪人卻愛在會議上對新進人員打槍的豬頭高級主管

    程式開發之外,我覺得成功的web 2.0條件有三 1)夠小,完全沒有Red Tape,2)專注,所有的精力讓網友滿意,3)分工,行銷人與技術人把工作做到卓越,不浪費時間在管理上

  8. 也許要請 Mr.6 提供更具體的數據,證明 A700 的熱賣和行銷活動之間的相關性吧,據我所知,A700本身產品力就夠強了,產品熱賣可能不能單純歸因於網路行銷活動。

  9. 我不是很確定A700有什麼目瞪口呆的行銷案例在這個主題中,它用到了什麼web2.0的行銷網路手法?可以講的更清楚一點嗎?
    不過我越來越發現一個善於推銷的部落長的影響力真的很大。

  10. 各位大大!! A700的故事是從公司那邊聽來的…他們說他們賣得好,我就寫他們賣得好 🙂 沒有要幫任何人推銷的意思,只是純粹引用他們故事,來讚歎行銷人的創意罷了!

  11. 賣得好是一回事,但這樣的網路行銷出了多少力,卻是個問號。所以說需要更多的證據證明這個創意行銷對A700的銷售確實起了決定性的影響,不然久病突癒的病患也可以把康復的功勞全歸功於前天拜過的神佛,而忽視了醫療體系的努力。

  12. 該去查查A700賣得怎樣…我會去詢問一下!假如真賣的這麼好,希望也能拿到行銷那邊的相關數字,看看到底是哪一段的行銷計畫最為成功…

  13. 何以證明hemidemi是台灣web2.0的龍頭老大?

    事實上:

    1. 大部份一般user根本沒聽過hemidemi,離"龍頭老大"這種字眼似乎有點遠吧! 所謂的龍頭老大要叫好也叫座才算吧!

    2. 就說yahoo奇摩好了, 只因為他很久了,所以他就不是web2.0網站嗎? 事實上他用的web2.0(被稱為的)技術遠超過hemidemi吧! 用過yahoo新版線上email嗎? 那個技術可不是蓋的, 怎麼web2.0的定義只變成"新公司新網站"才算?

    定義有問題的文章
    整個論點也會一起偏差

  14. […] Web 2.0的鴻溝商機 (Mr. 6) 11/25 11:27, 2006 引述 :『Web 2.0社群視「錢」如畏途,只好請行銷人來幫我們想想辦法。 』 視錢為畏途?最好是啦。一堆打著web 2.0旗號的部落客不是最喜歡變成拿禮券的旅遊公民記者、放關鍵字廣告的急先鋒、加入電子信老鼠會的先行者,甚至上REVIEWMME待價而沽?這社會「行銷人」已經夠多了吧?! […]

  15. 拜讀6先生的文章已經有3個月了, 一直都是潛水族, 6先生的文章讓我受益良多
    個人是整合行銷背景, 常常必須要同時整合
    行銷企劃, 公共關係與媒體採購, 我也深深
    的有個感觸: 是否真的只有大預算或是經濟
    規模才能做整合行銷?
    這幾年服務的公司大大小小都有, 我一直都
    認為大公司有大公司適合的工具組合, 小公司也有小公司能用的工具組合, 我也力求爲
    不同的公司提供適合他們的方案, 可是我得
    到的回應是: 太多的老闆因為面子問題, 去
    勉強使用不適合體質的方案, 不諱言的, 有很多行銷人甚至廣告業務自己的專業度跟誠信
    真的有問題, 沒有就客戶的體質做研究與建議, 也有那種飆創意飆到氣氛搞冷, 還在孤
    芳自賞的創意人員,
    技術跟行銷真的不是對立的, 如果廣告主託
    付的是經常會去研究新技術與應用面, 而且會就廣告主的體質作建議的廣告公司, 那這
    個就是適合的廣告公司, 無論是不是4A等級, 都是值得長期合作的對象, 只是這樣的
    公司真的是鳳毛麟角, 廣告人跟廣告主也經常遇到兩邊對於創意的不同解讀, 台灣的企業有太多時時揣摩上意的主管, 經常會就不
    同的解讀去操死廣告人, 在截止時間的壓力
    下, 用本能反應做事就不是那麼奇怪了,

    MIO賣的好不好? 其實我抱著比較保留的態度, 因為我能想出來的"賣到斷貨"的手法,
    其實可以寫一本書了

  16. […] 『其他家業者要進來這個市場,甚至要產生這類社群,可謂比登天還難。』我不能說這句話沒有道理,但站長好像忽略了一些細節。Mr6曾提到『雖然HEMiDEMi是台灣Web 2.0的龍頭老大,但在心中只有創市際排行前5名的廣告主心中,在目前仍是「沒流量也不夠名氣」的相對小網站。』,該怎麼做我相信葛力和閃恩心中有譜,剩下的就是執行力以及傑思媒體的戮力配合了。 […]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