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徵Mr. ???一同創業

img

最近常和不認識的朋友相約在Bistro 98茄子咖哩吃飯聊網路,看到有人就是愛吃「5辛」(超辣),有人只能吃「1辛」(不辣),有人一聞到咖哩有奶味就覺得連餐館都不想走進去。這世界就是這樣,儘管我們嘴巴說的是同一種語言,眼睛看出去的是同一條大街、同一間餐廳、同一盤咖哩飯,但事實上我們永遠無法完全理解他人的觀感,就像Mr.6的文章,有些人或許讀不習慣,覺得這是投機客、是銅臭、是利益優先,而對我而言也是學習,有機會親耳聽到另一面的說法,畢竟在現實生活中大家都太有禮貌,反而是在網路上才能直言不諱。 

從這邊,我來談談創業團隊的成功之道,我有個很不一樣的觀點。 

知名矽谷創業創投家、Garage.com創辦人Guy Kawasaki曾經寫過,初創公司失敗的原因之一就是「創辦人彼此不合」,而創投在寫「十個創業成功要素」時,總會加入一句話:「創辦團隊成員,彼此互相信任,合得來」、「創辦團隊成員公平對待」,如這裡。這是創投一般的看法,認為創業團隊最好是合過八字或查對過星座,出門吃咖哩飯只要點一個辛辣度大家可以一起分享。因為他們看過太多的可怕案例了,你會很驚訝的發現,照理說,一起創辦團隊的應該是好朋友或至少也是對單一點子談得來的幾個人,但一旦公司開了,有了創投投資,有了「錢」的考量,沒錯,就是「錢」,爭執就會突然出現了。矽谷成功創業家、現任創投家Roger Liao曾與我提過當年他加入過的初創公司的團隊成員,因為每人的老婆天天在家咬耳朵:「你股票拿得比他們少,今天為何要加班?」造成團隊近乎拆夥,當一個團隊發生這樣的事情,對公司而言是最大的傷害。 

PubSub是個很好的例子,他們做了一套足以劃世代的新世代搜尋引擎,集中所有爬蟲的力量為使用者要求的搜尋項目找尋答案(而不像Google先爬好準備好)。這麼棒的東西,卻在三個月前喊出了財務危機,這篇由創辦人之一的Bob Wyman所寫的部落格文章首次針對這問題提出指控,認為財務危機的最主要原因,竟然是已離職的另一位創辦人Salim Ismail策動他周圍的小股東一起搗亂,利用當初簽屬的股東合約技巧性的阻擋此公司與其他公司談併購或借款或創投投資,以致於公司最後燈枯油盡,並陰謀要在公司破產後好買下原公司的軟體來個「王子復仇記」。但,TechCrunchMichael Arrington卻撰文表示不以為然,因為業界盛傳,當初是Bob自己有問題,是他把Ismail趕走的。 

透過矽谷朋友耳聞另一間矽谷公司也有同樣的情形。原本是很完美的「二人創業」,A是完美的市場高手,吹噓唬爛樣樣都行,整天只想著財務怎麼兌換成白花花的現金;B則是完美的技術高手,深耕技術獨步全球,希望養一間名留青史的偉大公司。這樣的黃金組合,很快就取得創投一窩蜂的投資;但,後來發現,A腦筋動得快,動不動就為公司開闢其他國家的客戶源,且在關鍵時刻一度有意將公司在高點整個賣掉;但B卻認為他的技術超棒,不願幫別的廠商打工,加上有濃厚故鄉情結,希望只幫故鄉的廠商作生意。後來的結果是,A受不了而離開了公司,自己跑出去買一間公司,然後轉手賣掉,賺了大錢;B留守原公司,目前成績平平,資金一度幾乎燒盡。 

這讓我想到,假如Schee大之前提過的有趣建議,讓各方坐下來烤肉聊聊天,甚至讓Mr.6Mr.?一起開公司,各唱各的調,肯定也是落到上面A與B的成果。(當然,不同的情況下,或許B是最後正確的一方)。未來無法預測!所以當兩人創業、三人創業、四人創業,創業成員各有各的創新想法時,誰是對的,誰是錯的,我們不知道。 

重點是在說,我認為像這樣橘子加蘋果的「異質組合」,對創業團隊其實是極為有益的!有的創業家很紮實,但也很固執;有的創業家華麗不實,卻懂得抓住浮動的機會。無論如何,創業團隊都要把兩種人留著,對公司才是最好。「愈分岐的,愈要留著。」 

以「反創新」(reversed innovation)的角度來看,更是如此(何謂「反創新」,請看這裡)。「反創新」在於相信背後有一張隱藏的成功地圖,既然這張地圖如此難以察覺,我們在創新找路的時候,也要想辦法藉「找路」來提高命中率。以創業團隊來說,人是最珍貴的資產,由於大家生來個性不同、經歷不同,看的東西不同,下的直覺也不同。最安全的去走出背後成功地圖的那條路的方式就是讓這些人同時存在,讓每個人都像湯姆克魯斯主演的「關鍵報告」(Minority Report)電影中的浸在水裡的三個異人,一起帶著公司走向未知的未來。 

所以,一個創業團隊,假如太過於和諧,也要注意一下,是不是走得太偏了,大家都吃5辛咖哩,最後大家都得高血壓;大家都吃1辛咖哩,永遠吃不到真正的咖哩味。回想一下,世界上有沒有哪位朋友和你的觀點完全南猿北轍,似無交集的?嗯,該是找他們來一起創業的時候了。 

圖片來源 

12 comments

  1. 團隊是需要默契的,默契才能勝出。
    想到大學時在社團的歷練,感覺就像是這個事件的縮小版,當理念不合的時候必須做出決定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2. Well, as the first employee after 3 co-founders (Bob Wyman, Salim Ismail and Duncan Werner) in PubSub. I witnessed the whole story. And I am surprised that there are still people remembering the technologies we worked on.

    The story becomes funny after Michael Arrington put it on Techcrunch with his own opinion. Michael Arrington then supported Salim’s side while most of people inside PubSub then just wished the merger with KnowNow went through so we could continue the new development. Personally I supported Bob’s plan and am still sad about the whole development of affair.

    But I guess Bob Wyman will play some new tricks in Google now. So just let us wait and see.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