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與實體,最後一塊拼圖

i coupon go

i coupon go」是個令人眼睛一亮的新網站,創辦人是網路界老手,身懷廣告公司與網路公司的雄厚經歷,這樣的人不坐在辦公室吹冷氣,還願意出來搞創新網站,其勇氣與信心教人激賞。而這個「i coupon go」可說是外簡內繁、深入淺出,從簡單流暢的網頁設計以及整間公司的策略定位,隱隱可感受到創業家在細節部份的深思遠慮。 

基本上,「i coupon go」提供一種特別的折價券(Coupon)搜尋與下載服務,使用程序並不複雜,只要在網站搜尋想要的商品種類,找到店家,按一下即可傳送簡訊到自己手機,然後,帶著折價簡訊直接到商店,憑券消費。藉「i coupon go」實例,我想討論的是,目前有很多網站為網上購物提出各式各樣的新概念,但其中願涉足「難搞」的實體商店的可說少之又少,反而讓實體商店成為新藍海,不過,要吃到這塊甜美的藍色蛋糕,還是得先克服某些問題 

實體商店的折價券到底多受歡迎?美國來看,一年有高達3230億美元「面額」的折價券在美國發行,其中45億美元的折價券真的被使用,而這45億美元主要還是花在實體商店居多。在我的書中也預測了虛擬商店非但不會取代實體,實體商店甚至比以前還大好幾倍,「i coupon go」創新之處,在於它將實體轉虛擬折價券這個老調概念,透過簡訊傳手機的方式,讓人帶在身上,既省錢,又方便。 

而從網站創業的角度來看,「i coupon go」也符合了「窄寬窄」策略(何謂窄寬窄,請見這裡)。首先它開始做的東西的目標非常清楚,就是提供折價券下載在手機上(),不過為了完成這一點可不簡單,它得先四處整合目前仍散亂的實體商店,將它們拼湊成目前還沒發生的大市場,並且教育商家與使用者,將各行各業以最合適的方式囊括到這套「下載即用」的手機折價券中(),最後,它終於成為一個人人都會想使用的折價券服務,也因為這個定位,消費者可能開始將它當作「購物搜尋入口網站」(),它靠一顆小小的子彈,打入了一片大市場。 

完成「窄寬窄」仍是一大挑戰,發行折價券畢竟仍是一門吃力不好賺的生意,它的困難在於兩點,第一,商家已經勉為其難的打折,此時再給你抽成所能抽的恐怕並不多,而且商家之所以打折、壓縮利潤,主要還是想吸引更多的客人,因此除非你能保證帶來很多客人,不然很難說服商家積極的去接受你的服務。第二,實體商店通常散布在城市各地,要說服他們別無他法,只能一家一家逐店拜訪,是一件「很不像網路公司」的辛苦工作。目前「i coupon go」試著以寄信或寄email給商家方式來推廣自己,並提供幫實體店家做簡單的一面網頁,也鼓勵「達人」自己推薦喜歡的商家來加入折價券系統,這些動作是否能爆出經濟規模,仍待觀察。 

其實,這也是所有要玩實體市場的網站創業家的一大隱憂,當我們在網路上導入新觀念,往往靠幾個留言或幾個推薦便輕易擴散,一個創業家就可以校長兼撞鐘,一人搞起大生意;但假如是為實體商店導入新觀念,則要靠一兩人快速佈局幾乎不太可能! 

折價券的推動,看看其他人怎麼做?目前全美國最大折價券網是ValPak,許多美國居民對它絕不陌生,常在信箱收到厚厚一封來自此公司的「折價券簿子」,裡面有近百間商家,每間都有鈔票大小的折價券,和鈔票一起放在皮包裡。而他們拉攏商家的方式就跟美國各城市的大大小小免費散發的工商名冊YellowPage一樣,就是大量聘用當地業務員,給他酬庸,讓他四處「趴趴走」、掃馬路。這招顯然不是網站創業家玩得起的。另外,一直蠻受囑目的創新折價券網站Zixxo,重點則擺在「讓商家自行製造折價券」,「你儘管做,我們負責找人來用」,所以它們等於是透過自動的網站工具,讓商店自己幫自己虛擬化,商家自己被吸引進來,許多是虛擬線上商店,但也就省了創業家親自壓馬路的痛苦。 

而,最近Google Coupon也來湊熱鬧,主要是透過Google地圖的結合,每個商店可以輕易的在Google上面更改其住址,以及附上一些couponGoogle這樣一出,或許將目前穩定的折價券生態,激起一些漣漪。 

無論如何,網路可以為實體商業做的事,還有很多很多,網路的力量根本還沒完全發揮在實體商業中,這力量包括了呼朋引伴、快速交易、公開競價、特殊消費族群之碰觸,還有其他我們還不知道的新力量。網路與實體之間,顯然還缺了最後一塊拼圖。假如把創業點子當作帽子,網路創業就像開一間帽子工廠,大部份的帽子都可以在這個方便的網站工廠直接製造提供出來,利用網路的特性直接行銷,但還是有某些特別難做的帽子,可能一定還得要安幾個手工人員在生產線中,以手工親自處理。對於網路創業家來說,這些特別的帽子其實都是利潤高、競爭少的藍海市場,要怎麼讓這些特殊帽子也跟著完全100%的自動化? 

目前我們看到階梯英語的多層次傳銷(直銷)策略,就是一個「特殊帽子自動化」的成功嘗試,e-learning原本是一頂很難全自動化的帽子,儘管軟體已全自動化,利潤非常高,但無法將行消、教育消費者這些事也自動化,階梯英語巧妙的運用螞蟻直銷雄兵來推廣這自動化的軟體,讓這頂難以自動製造的帽子也順利的開始自動製造。所以,直銷是其中一招。 

討論實體轉虛擬、虛擬轉實體的話題,從1995年互聯網起飛就有人在講了,事實是,2006年了,實體的商機仍多,問題尚未解決,這塊虛擬與實體之間所缺少的「最後一塊拼圖」,本身或許也暗示了另一個網路的創業機會。 

11 comments

  1. 該網站在 10月將會推出讓熟悉網路操作的店家自行上傳資料的功能,對於缺乏網頁製作能力的實體店家,也提供貼心的製作服務。未來能讓實體店家不用以點擊次數計算來支付龐大的關鍵字付費廣告(一年至少3-5萬元廣告支出),這個平台的開放性,已經吸引上海的資訊公司的眼光,目前已經開始進行跨區域、跨國界的合作。仔細一算消費者如經常性使用該網站的折扣服務,一年至少省下1.2萬,如果長期使用,一輩子至少可以省下48萬,足夠免費購買一台汽車。這是一個非常被期待平頭式的服務平台。

  2. 這個MODEL實在不錯,還結合了SMS.不過一個簡單的地方就足以讓他有失敗的風險."點進去網站之後不知道這是什麼網站".說實在話,我才懶的去看完整個流程呢.所以建議可以改的名稱或是副上一段簡單的副標題.清楚說明網站可以給User什麼東西.

  3. 網路虛的部分走多了,遲早需要實體的加持,因此題目《虛擬與實體,最後一塊拼圖》下的讓人覺得已經沒路了,但其實還有許多切入點,大家拭目以待吧。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