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回顧:維基百科的歷史分析,它為何能興起?(一)

今日忙碌,摘取之前的書《Sweet Spot》的某一章給大家參考,這章提到「維基百科」興起史的第一部份

西元2000年後,網路逐漸從崩盤之後復元,這些年來,我們若攤開這麼多所謂「二代網站」(Web 2.0)公司的各項成績來看,最大的斬獲,應該就是這部驚人的「百科全書」。

這部百科全書,可以說是一個由無到有、由平地到大樓的平民奇蹟。它,就是知名的「維基百科」(Wikipedia)

維基百科是「眾人一起製作」的線上百科全書。傳統的百科全書,一般的網友就只能當「讀者」。但在維基百科,我們既是「讀者」,也是「作者」。任何人都可以對一篇文章提供修改、增加註解、提出爭議、投票表決……。所以,來到今天的維基百科,我們可以看到,幾乎什麼奇怪的字、奇怪的現象、特別的人名,都可以得到非常完整的解說;查到的這些東西,似乎也不因為所有網友皆可一起修改,就讓資料變得不太準確,每筆數據都細心的列出背後的來源。大家應該都有這樣的感覺,到維基百科那純白色的清新頁面,閱讀裡面的文章,就好像閱讀一篇篇已經平民化的深度學術作品,既娛人又有收穫。

據《Nature》雜誌做過一項調查指出,維基百科在自然科學方面的文章,已經幾乎和知名的百科全書《大英百科》(Encyclopedia Britannica)幾乎同樣的正確。而且和大英百科這種傳統百科全書相比,大部份最新的字眼,最快也要幾年後才會正式納入書中,但維基百科卻常常在大事件發生的短短一天後,就出現了相關見解,讓網友常常大呼:「怎麼這麼快!」非常過癮。今天,在許多熟知網路使用的年輕人心中,維基百科早就已經成為他們交學校作業最愛仰賴的百科全書;也因為有了維基百科,學童們可以真的完全和圖書館說「bye bye」;回到舒適的家中上網查資料,比窩在圖書館還有效果。

有趣的是,《大英百科》在百年來在全球熱銷不知幾千萬套了,獲利驚人,但「維基百科」雖然廣受網友喜愛,從頭到尾卻都是免費開放的,因此,它沒有收入。而且坦白說,它也並沒有規畫任何收入來源,它本來就永遠沒辦法比《大英百科》還賺錢!

不過,維基百科雖然無法賺錢,卻真的做到一些錢砸下去都做不到的事。維基百科卻可以以極少的人力與極少的資源,就完全發揮了一場規模驚人的「網絡效應」,一個拉一個,在短短時間內,就集合了全世界各國熱心網友的智慧精華

翻開維基百科的歷史,可以看到這場成功的網絡效應的驚人。維基百科的前身Nupedia創辦於2000年三月,不到一年後,於2001年初便由主要由原主導人Jimmy Wales和Larry Sanger另外創辦另一非營利組織「維基媒體」(Wikimedia),並獲得Nupedia的文章挹入;當時,這本才剛創立的「新百科全書」,只有區區2萬則文章,2萬則文章,聽起來不多嗎?其實這個數字,已經讓當時推出了大約一百年的「大英百科第11版」(Encyclopedia Britannica Eleventh Edition)嚇了一跳,因為一百年來,它,也不過擁有4萬篇文章而已。

才過了一年,維基百科便輕輕鬆鬆的突破了《大英百科》的文章總數。到了今年,也就是維基百科創立的大約六年後,維基百科一共收集了720萬篇各種語言的文章,其中的英語版本就有170萬文章,等於是40套《大英百科》的內容,最重要的是,維基百科的成長速度簡直令人咋舌,在六年內,內容量從2萬到720萬,成長了300多倍

假如大英百科繼續擴展下去,不用說六十年,就算給它六百年好了,可能都無法達成這麼驚人的資料量與高人氣--

若從語言版本來看,它一開始有18個語言的內容;一年後則增加到26個語言,2003年則增到46個,2004年已經到了161個語言,今天它有251個語言。已經幾乎涵蓋了全球所有的語言。

更誇張的是,以文字為主的維基百科,在初期等於以幾乎沒有相對多頻寬以外的成本情況下,獨力造出一個全網路第10大的網站。全球的百科全書專家,尤其是那些大英百科的老學究們,儘管一直批判維基百科是「烏合之眾」,也很不解的摸摸眼鏡,為何全世界有這麼多人願意免費貢獻這些智慧,這麼辛苦的在裡面辯證、討論,這麼熱心的幫忙維基百科?

維基百科的「維基」(Wiki)這個字,原本取自夏威夷文的「快速」,當年在網際網路才剛創立的1994年,便由網路高手Ward Cunningham在檀香山機場取了這個名字,為什麼要拿一個夏威夷音來取名字呢?因為這樣的話,就可以藉音將原本叫做World Wide Web的,叫成「Wiki Wiki Web」,強調像維基這樣「共同製作」的方式,絕對可以「快速」的產生內容。

當時有些成天關在機房玩電腦的「電腦怪才」(nerd),對這樣「共同製作的網頁」非常有興趣,認為這真是人類世界最美妙的一個境界。他們認為,網路,既然所有人都可以看得到,所有人也就都可以「改」到,假如我們可以做出一個讓全世界上的人都可以「修改」的媒介,集眾人之智慧,這個東西一定可以被修整得非常的完美!不是嗎?這些修改者不必見面,就算是在地球的另一端,依然可以通力合作;我們不必在同一個時間區域,你是白天,我在睡覺;我在睡覺,你在白天,隨時都可以透過Wiki的機制共同製作一樣事情。

可是,說的容易做得難,事實不如想像中簡單。維基的想法雖然很棒,但一開始卻不很順遂。

人類之間的許多合作方式,依然以面對面為主。況且,大家有興趣之處不同,以維基這樣簡單的規則設計,有些過於一廂情願,沒辦法好好的把東西做好。我們看到,「維基」從1994年開始,直到2000年,都只限於那些「電腦怪才」在推廣,並沒有很成功的讓大眾開始認識、使用它。

就這樣蜇伏了七年,在2001年的這一年,維基百科卻一掃它的前輩「維基」的倒霉低潮,突然在網友之中產生了細菌般的「網絡效應」,從此直衝雲霄!

究竟,這場「網絡效應」由何而來?

有人說,這是因為維基百科乃非營利組織,引起網友熱心的經營;有人說,這是人們發揮「分享」精神一起貢獻的結果,但,網友就是網友,網友不是在作善心事業,以上這些理由,不可能造成這麼可怕的、從前都推不出來的「網絡效應」。如何以極少的資源,在短短的幾年內,無論是在質、在量,都超過了行之百年集眾智慧的各大百科全書?

維基的網絡效應的成功,在我看來,全然都要感謝三件事

第一,是一種叫做「百科全書」的內容呈現方式。

第二,是一個叫做「Google」的搜尋引擎。

第三,是一個叫做「部落格」的東西。

首先,先談第一點。

維基百科之所以可以成功啟動「網絡效應」,讓它成為一個人人都進來的門庭若市的熱鬧網站,最基本的原因,就是它特有的「百科全書」味道。所謂百科全書,就是為全世界上所有名辭做出詳細的解釋。它不但像字典可以解釋一個「字」,也可以解釋一個現象,一個人名,一個地名,一個領域,一樁事件…,可以說什麼事都可以解釋,什麼都可以變成裡面的資料。而又由於它所形容的名辭,其實都是我們平常人可能去接觸的一些事物,世上的每個人不分貧富貴賤,不分職業,不分所長,都有一些職場上、專業上、生活上的「智慧」可以貢獻,維基百科創造了這麼一個「無論什麼怪辭怪字,都可以貢獻」的平台,很容易就誘發眾人,上去貢獻智慧。

接下來,每個人都知道,這個平台「大家都在看」,所以,我們都會想上去糾正大家的意見,希望我們心中的那個「正確」被呈現出來。譬如,對於線上遊戲「Second Life」有抱怨的網友,就會跑到維基百科的「Second Life」的文章,在後面補上一段看法;但,對於「Second Life」遊戲某個新模組想廣告的,也會把它們寫上去。也就是說,針對任何一個已經在維基百科的單字,可以寫的東西,實在太多、太多了!

在這些網友之中,有一群又是特別熱中在「勘誤」、「糾誤」的網友,他們形成了維基百科最重要的「志工」。這些網友就好像糾察隊員,會一直仔細關注著維基百科的新字義。同時,他們也會把新玩意兒寫上去,整天皆在維基百科中流連忘返。這一群人很有可能沒有任何研究所學位,甚至可能不到30歲,但他們很熱忱的去做好這些事,這些事也就真的可以做得很好。而且「勘誤」這種事,為網友帶來極大的成就感,愈做愈上癮,偶爾碰到反對的聲音,更是在裡面打得難分難解,愈打愈陷入維基百科的世界裡。

仔細想想,在上述這些氛圍之下,維基百科的每一篇文章,其實都是在充份發揮著「互相拉抬」的效果。也就是說,一篇文章可以引來另一篇文章,糾正一篇文章也會跟著引來另一篇文章被糾正,這樣「你拉我,我拉你」,讓維基百科的內容愈來愈豐富,文章愈來愈多。

上述的維基百科內容由網友主動形成的「四步驟」,大約可以歸納如下:

第一步:當一個領域完全沒有文章時,或許一個身在其中的創業家、專家、或粉絲,會自動把一個新的名稱(公司名、地名、現象、新字)自動放到維基百科上面,變成維基百科的第一筆資料。

第二步:當網友們在維基百科上面試著解釋這個新名詞時,習慣性的會在字裡行間置入大量的「超連結」,一一沿伸出去。一開始這些超連結階是「空」的,指向一個不存在的維基百科的文章,稱為「stub」,但當這些「stub」被大家看到,也順便提醒大家去為它填入新的內容。維基百科的資料筆數再次增加。

第三步:這時候,有些人會發現內容中的「平行」的地方,開始想統合這些東一個西一個的東西,列出一張「一覽表」。這時候,所有平行的內容都會被列上去,並且附上超連結,當然,大部份都是空的。其他網友看到這個「清單」,一方面會幫忙為這個「清單」增設新的項目,另一方面,這些新的項目也再次提醒了其他使用者,去為它們各別製作新的首頁。

第四步:在每個新首頁中,都會有「正面」與「反對」意見者,分別都在維基百科中查到這筆資料,並在上面繼續的討論這些資料的正確性,並補上自己的看法。維基百科很注重「引用」,因此所有數字都要有引用出處才可被眾人永久接受;維基百科也針對所有的爭議文章舉行公平的裁決過程,使得它的內容在眾人的共同監製下愈益進步。

於是,維基百科造成了一個奇特的現象,那就是「一篇文章可以帶來另一篇文章」,一個熱心的糾誤網友帶來另一位更熱心的糾誤網友,一場熱鬧的辯論可能引發另一場更熱鬧的辯論,於是,維基百科的內容就如雨後春筍,馬上長得滿山遍野,成功發起了一場標準的「網絡效應」!

下一章,再談維基百科成功的第二點、第三點原因(待續)。

(圖片來源:Cary Bass)

5 comments

  1. wikipedia是網路世界裏最偉大的產品之一,全世界人民自由貢獻,所有内容全部免費,不過多數人并不知道wiki靠什麽來支撑,每年他們都會在網頁上面募捐,10美元,20美元,50美元,就是這樣一筆筆資金,造就了我們這個星球上最開放、最豐富的百科全書,世界太美好了。。。


    台灣大團購: http://popbuzz.cc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