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焜耀該學學 「手機 + Web 2.0」

BenQ-Siemens

隨著手機漸漸開始加裝GPS,再加裝便宜又容易的WiFi無線上網,然後台北的WIFLY無線網路佈點也愈來愈廣的情況下,大家當然都要繼續熱烈的討論「手機 + Web」。不過,「手機 + Web」的組合已被討論過很長一陣子了,拿上次寫過的國內手機軟體標竿廠商XCome來看,他開發的是點對點聊天軟體與線上字典(後者不知有沒有接到網路),另外,股票看盤(如隨想行動的「火速看盤大師」)和圖鈴下載也已欣欣向榮,吸引眾多廠商在其中競逐。不過,和Internet上各式各樣的有創意的應用軟體百花齊放的情況相比,目前在手機市場上綻放的花種用五隻手指便數完了,這塊在未來的創業機會可說是無庸置疑。 

談到「手機 + Web」的創業機會,我覺得,有很大一塊機會會在「手機 + Web 2.0 

手機,跟Web 2.0有啥關係? 

當我們未來拿著一隻四處可以上網的手機的時候,我們會拿著這麼小的螢幕,在震動的環境下,優雅的上網搜尋論文資料嗎?當然不會。很有可能的情況下,我們用手機上網所瀏覽的、所查詢的,將會是我們身邊正在發生或馬上即將發生的事情,譬如,我現在在東經北緯某某度處,眼前有一間購物商城,但我想知道他的入口到底在哪裡、怎麼走;我要找一間店,該坐哪台電梯上去…然後,我那個戴了一個追蹤器的孩子現在在哪一層的哪一區玩耍?我們碰到一個老外,該怎麼與他對話?我們到了一個千人的研討會場,眼前有哪些人和我同業,應該去握握手換張名片?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個想法,假如創業家提供一些電腦原本就已經可提供的服務(例,在手機下載YouTube短片讓客戶在捷運上可以觀賞),形同只是把手機當作電腦的附屬品,這樣的服務的價值不會太高,使用的機會也不多;但,假如提供的是上述這些有「即時性」、「在地性」的服務,也利用到GPS功能,機會就大了很多。我將這些商機統稱為super localization。這種「super localization」服務的商機主要來自於它背後得有一些即時的、當地的、身邊的資訊的支援,才能實現,而手機只是一個媒介,上網去抓取這些最新的資訊,但這些資訊,目前是不存在的。要如何收集?誰來給?這就是Web 2.0時代擅長於策動眾人分享、製作的創業家的創業機會了。 

各大搜尋入口網站已看到localization的重要性,但Google LocalYahoo! Local至今只提供每個城市在地的商家聯絡方式與地點。這是Google的盲點了,因為「localization」的資訊,尤其是「super localization」,無法用爬蟲或任何怪蟲來完成;Google能做的就是幫我們搜遍全世界所有上線的資料,查到全世界哪裡可購買最便宜的MP3播放器、查到某某某的生平介紹,然而,我們大多人的生活還是天天從同一個街廓、搭著同一班公車、走進同一個辦公室,我們不是生活在網路上,而是生活在我們各自的小社區裡。上次提過將這些小社區在網路上用其他管道串連的「內需」,現在提到這些小社區可以提供給外面大世界的「外銷」。這是Web 2.0創業家可以考慮無忌憚闖入的大機會。 

四年前,我在矽谷曾兩次與創投提出類似的「super localization」點子,第一次是做出一個「超級地圖」,當時的MapQuest等線上地圖就已經可以查到所有的住址及前往該住址的行進方式,但假如目的的是一棟住宅公寓、辦公大樓、學校校園、購物商城、夜市市集裡的某一處,我們會碰到一個問題:「住址」還不夠,到了大門口要怎麼用最快速度在這麼大的地方找到目標,還是得靠嘴巴問路,於是我就提出一個可讓各家商場、公寓、大樓自行提供平面圖的平台,自行製作可以和各家地圖接軌的「super local」地圖。但,後來很快就打消這個點子,因為我們發現顯然需要先花很多力氣來教育這些各家商場、公寓、大樓為何要這樣做、這樣做有何好處,那是在Web 2.0網站還沒證明它威力的年代。 

第二次,我為當時做的「美國大減肥」專案提出了一個extension,可以安裝在手持式裝置裡,然後拿著到超市去四處逛逛,馬上可以計算每樣食品的營養成份。這樣的點子當時還曾經四處問超市,他們連個kiosk都不願設;後來,據消息有一間公司已在進行kiosk的研發工作(仍在秘密研發階段),但仍礙於手機功能不足而無法上網,無法做到手持式裝置裡。這,也是在Web 2.0網站還沒證明它威力的年代。 

2006年的今天,Web 2.0網站已透過WikipediaDigg展示了威力;網友也從分享書籤分享朋友分享知識開始養成「分享」的習慣了,Web 2.0漸伸展到各處。 

一直以來,手機軟體的開發和一般電腦的軟體相比要來得辛苦許多,軟體本身受手機運算功能挶限而不能做得太複雜,然後又要為每隻手機一一調整客製化,還要和電信公司、通路、手機廠各路拉伙伴爭取更大比率的獲利,所以,做手機軟體有時還真像是在做苦工,辛苦做出來的創新產品還得懇求使用者下載看看。但這樣的情形可能可以隨著WiFi雙網、GPS整合而改變,手機軟體開始提供一些和日常生活更息息相關的服務,而這些服務所需的資訊來源,得來自「Web 2.0」,Web 2.0也會是這些服務的大關鍵。 

Super localization」是肯定的商機,細部地圖、菜單、座位、緊急電話位置…個個都是創業機會,一個創業家假如能集Web 2.0眾人之力量收集這麼多東西,讓它在手機上可以隨時看到、查到,就有機會擁抱「手機 + Web 2.0」的大市場。台灣在手機方面的全球出貨市佔率只有不到40%,和無線網通、主機板高達全球出貨八、九成的相比並不高,但也就是這樣,台灣手機更是非走品牌之路不可,從關鍵軟體開始重新打造手機品牌也是不差的一條路,因此,「Super localization」或許也可以是台灣手機廠的新機會,李焜耀該來學學什麼是Web 2.0 

(圖片為BenQ-Siemens P51,內含GPSWiFi圖片來源請按此 

16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