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有錢基金會的頭號女戰將,如何小心的花錢?

今天放假寫點不一樣的。前期「周刊」有一篇關於某大基金會疑似將善款不當投資房地產的報導,不知只是捕風捉影還真有此事?周末看到Financial Times提到一個也是創立基金會的人,以及比爾蓋茲這個基金會。這篇報導我覺得在此刻比最近微軟傳出準備作史上首度裁員17%,倒有撫慰的效果。就算微軟公司不景氣,或許軟體業和金融業都要大瘦身,但它至少有一人是在努力改變世界的──

這個「她」(如上圖),其貌不揚,卻是頭號公益戰將!她是比爾蓋茲基金會(Bill and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的執行總裁,而她,既不是比爾蓋茲的太太,也不是他特地請來的專業開發者。讀完有一個很強烈的感想,基金會似乎是大家比較沒去看的一塊,許多人捐款,覺得就已經做完事了;基金會的志工同樣也覺得,成功的募了款,事情也做得差不多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錢」其實並不能解決一切,基金會有「錢」只是一個開始,不可只一眛「灑錢」。一個成功的基金會不只是「有錢」,而是它的錢,總能發揮最大的效應──

這個「她」叫做Patty Stonesifer,據報導,1997年,她就已經是微軟的高階主管,當時蓋茲太太在組織裡還是Patty的部屬。當年在微軟做到高階,靠股票選擇權也變得衣食無缺,後來Patty遞了辭呈,比爾蓋茲念在她是早期員工,想開更高的薪水與股票把她留住!但Patty竟說,不要,不要,她錢賺夠了,不想再和商業搞在一起,她想做點慈善事業!

原本她心裡想的「慈善事業」,是她自己在西雅圖地區創辦的一個專門扶濟弱勢女性的小型基金會,但比爾蓋茲覺得,她這麼有能力,於是邀請她進來他的「比爾蓋茲夫妻基金會」。比爾蓋茲的基金會實在太多資金,所以做的事情已經非常的多,甚至每件事下面還有一個獨立的基金會在運作,Patty第一個project是在「Gates Library Foundation」,是要把所有城市的圖書館都提供電腦、上網;然後她又參與了另一個子組織「Gates Learning Foundation」專門為全美國的教育作改革。Patty愈做愈大,也愈做愈好,到了2000年據報導她還幫蓋茲將她與太太的基金會與蓋茲父親的基金會合併起來。

當然蓋茲行事小心,他之所以肯把這麼大筆的資產交給Patty去執行,也是念在Patty從小在天主教家庭長大,家裡有九個孩子;從小她們家就大量接觸著各式的慈善活動,她父親也從她們兒時就在做流浪之家的廚房做志工,可以說是非常有經驗,加上她後來拿微軟掙得所得拿來開設女性基金會,這些有趣的「資歷」,比爾蓋茲都看在眼裡。於是,她加入了比爾蓋茲基金會,十年間,Patty把比爾蓋茲的大量資產,轉變成為很有效率的基金會,目前她靠著700位員工,每年送出30億美元(近1000億台幣)的善款給全球各地。這次Patty會上報紙也是因為她再次提出辭呈,準備轉赴另一個慈善基金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在她離開之前,蓋茲夫婦和基金會700位員工都很不捨,送她的臨別贈品,竟然是六百九十八隻乳牛,「Holy Cow」,捐贈給全球的貧窮的農場,這個奇特的數字,背後代表的是Patty這些年來為蓋茲基金會所聘來的員工總數。

Patty怎麼把一個基金會,從兩個人,到700人的?

外界對蓋茲基金會的印象就是「錢多」,但錢多真的就是一切嗎?看起來似乎不只這樣。這次媒體找上Patty,讓Patty難得的以一個超大基金會的執行者,暢談「經營」一個基金會的成功之道──

Patty做特別的一點是,她將整個基金會,弄得像是一間科技公司一樣的拚命,大家進來,不可以因為「這是基金會」所以就抱著比較緩慢的慈祥態度在做事。據說,Patty甚至把整個「微軟文化」弄進基金會,想被聘進來很難,進來後,她不斷的查看表現、進度,常狠心的fire員工。有趣的是,蓋茲基金會並沒有股票選擇權等等,Patty卻還是能將一種「新的熱情」帶給所有員工,讓基金會成員也像微軟公司本身一樣這麼的努力工作。最後,她只緊抓貫徹這個「拚命文化」,其它所有的決定權都下放出去。

然後,Patty也抓緊了一個基金會常常沒想到的成功關鍵──她深度仰賴「研究學者」(researchers),而不是只灑錢錢錢;她寧可多花點錢在研究一些深淺都有的預防醫療或設備上,而不是只是一昧盲撞的丟錢給那些貧苦的人。換句話說,她的錢並不直接運用在救濟,而運用在「不是馬上看到效果」的短中期研究方面,所以那些貧苦者最後得到的不是一時救濟,可能是永遠的解決。Patty和其他的基金會主持人不同之處,在於她顯然不認為「錢可以解決一切」。所以,當其他基金會或許著重不斷的「募」更多「錢」,她注重的則是要求她的700名員工「永續學習」(learning),這個「學習」竟是蓋茲基金會的重點工作,她到今天都還在學習到底錢該怎麼用,怎麼用得有效,怎麼真的解決問題的本質。而且Patty的學習是很著重和其他的慈善組織的互動的,她說了一句我覺得很有道理的話:「我們不是笨,只是太忙了一點──忙於執行自己份內工作,忽略了與周邊溝通。」

有人說,2009年是行善的一年,大家充實心靈。在網路界「整頓」的期間,釋出大量人才,說不定「慈善」這塊可趁機找來一些高手,在網路上發掘更有效率的新方法。

21 comments

  1. 很多時候你會聽到錢不是萬能,人生要做點有意義的事,很多時候這些話是從已經很有錢、社會地位崇高、具有相當成就的人說的,例如本文中「但Patty竟說,不要,不要,她錢賺夠了,不想再和商業搞在一起,她想做點慈善事業!」
    平凡人的觀念是"能力範圍中多積小善",偉大的人通常是"先達財務自由再施大善",中間的道理很深,有點類似"先別吃棉花糖的延遲享樂",有時間我來好好撰述一下

  2. Wendell,

    平凡人的觀念是”能力範圍中多積小善”,偉大的人通常是”先達財務自由再施大善”,中間的道理很深,有點類似”先別吃棉花糖的延遲享樂”,有時間我來好好撰述一下

    這樣的現像我納悶很久了。

    非常期待著,了解一下您的見解。

  3. 談到 “有效率的慈善" 事業, 本人覺得其實不用遠到參考國外的人士, 個人覺得國內的慈濟就做的不錯了.

  4. 慈善事業和需要救助的人之間的關係有點像發電廠和用電的用戶,這中間運送效率高低影響也不小,如果大家都是心存善念,相信效率會高一些。
    題外話,男性賀爾蒙的表現還真是事業打拼不可或缺的條件,屬於生物觀點,沒有別的意思。

  5. 世界各地真正有效率的慈善事業都必須以商業的思維、管理模式去進行專業的管理。

    ”能力範圍中多積小善”及”先達財務自由再施大善”。

    兩者本質、動機不一樣,不宜作比較。我會說,兩者都對社會有利。

  6. 能力範圍中多積小善?似乎劃地自限。

    我看patty是為了大善而不斷提高團隊的能力,所以要求成員不斷學習,不斷改進,才能有突破。

  7. 這篇真的太棒了。

    最喜歡的部份是她對待基金會的方式──不可以因為「這是基金會」所以就抱著比較緩慢的慈祥態度在做事。

    以及花錢的方式──「多花點錢在研究一些深淺都有的預防醫療或設備上,而不是只是一昧盲撞的丟錢給那些貧苦的人」。

    但為何要離開蓋茲的基金會?因為新的可以處理更多更廣?

  8. 拜讀完大作,很棒喔!
    相信您一定是一個非常用心的部落客!
    台灣的中小企業還是要仰賴外銷
    只是如何做?
    大部分的中小企業主缺乏專業的人士給予規劃
    如果你也有在服務中小企業的話
    相信你的客戶可以得到很好的照顧喔!
    有空歡迎到Jaguar的部落格瀏覽
    互相交流一起為中小企業開創新的行銷模式囉。
    Jaguar的部落格:
    http://jrxu1596.blogspot.com/

  9. 對於patty的經營理念
    我蠻認同的
    但文章中提到
    她說了一句我覺得很有道理的話:「我們不是笨,只是太忙了一點──忙於執行自己份內工作,忽略了與周邊溝通。」
    對於專注執行工作與周變溝通的忽略
    我絕得應該是可以找到一個平衡點才是
    或許我沒有看到原文
    所以不曉得他的整體角度是怎麼看
    對此 如果單以這一句話
    我想我的認同度就沒這麼高
    因為 我認為專注工作的同時
    應該也要同時注重溝通的效率

    在這個城市裡:http://andrew19103.pixnet.net/blog
    攝影作品:http://www.flickr.com/photos/andrew19103/
    http://andrew19103.pixnet.net/album

  10. 這樣的人實在讓人佩服, 可惜這樣的人還是太少, 有很多的慈善基金, 大家都不知道他們做了些什麼, 或是只知道給錢, 完全沒想過持續發展之類的問題.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