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家不是在「創業」卻仍是創業家的3種職涯新選項

今日忙碌,摘選從前一篇舊專欄文章,提到一個很有趣的「創業家不一定在創業」的徵才觀點,請看--

曾在演講中提到2008年美國網際網路界的「三個不一定」,第一個就是「上網不一定在電腦」,也可以透過手機或電視的機上盒。第二個是「網站不一定是公司」,因為許多學生開的網站根本沒有登記立案成正式公司,電信或媒體公司也都試著成立自己的大型附屬網站……。

這兩點大家大致認同,但等到我講到第三個──「創業家不一定在創業」,爭議就出現了。

有人問:「假如創業家不是在『創業』,那他在幹嘛?」

這裡的「創業」所指的是「在非受雇的情況下自行開設公司」。創業家「不創業」,意思就是他可能是受了某一間公司聘雇,但他在公司內的頭銜與職稱正是「創業家」。這種方式和分店加盟(franchise)不一樣,和所謂「內部創業」(intrapreneurship)的口號也不一樣。這樣的職位是真的為有創業精神的人所設計,讓他可以好好的大展身手一番,同時又不必負擔傾家蕩產的風險。這樣的願景,有可能嗎?

參考國外的實例,我們發現這樣的「創業家職」早已出現了,只是它們還沒正式的被稱為「創業家職」罷了:

第一類:創客(Recruited Entrepreneur):矽谷有間公司叫HitForge,由幾位成功創業家與創投工作人員所創立,打算導入量產的模式來製作網站。他們看準了尚未成功的創業家空有一身武藝,面臨生計問題撐不下去了,與其跟他們簽一箱子的合約,不如說服他們成為HitForge員工,繼續做原先的點子。這種模式比創投與育成中心還更進一步──就像當年孟嘗君養的「食客」來養創業家,讓創業家也可以一邊拿薪水、一邊製作自己夢想的事業。

第二類:駐點創業家(Entrepreneur in residence,EIR):創投投資新創事業,往往喜歡為公司導入曾有創業成功資歷的專業經理人,直接「空降」在投資公司,掛很高的職位,依績效給股票選擇權與獎金。由於要負責領導這間新創公司從無到有、從零到一千萬,一定會要求「頂得住」的人選,也就是本身曾有創業經驗,也很肯拚、肯吃苦的。

第三類,跨國行銷代表(Country Rep.):全球化時代,有些公司為了拓展全球市場而積極尋找跨國高階經理人,但更多的公司要找的是有創業意願的「跨國代表」,一人到異地設點、闖天下。由於這樣的人才非常稀少,月薪往往動輒十萬以上,並且擁有豐沛的財務支援,因此這樣「跨國代表」的徵才業務往往是獵頭公司的最愛。在經驗難求的情況下,創業歷練與特質成了重要的武器,對於有意大幹一票的創業家,這也是不錯的選擇。

以上三種可能的創業家職缺若要在台灣開啟,第一件事是要先說服國內企業。此外,有心走這條「創業職涯」的創業家,也要自我調整一下自己,將「台式創業」調整為「矽式創業」。

同樣是「創業」,矽谷地區與台灣有所不同。在矽谷,往往是那些成績比較好、什麼都「罩得住」的學生宣布「我要自立門戶」,頗有英雄學成要好好大幹一場的味道;而國內年輕人則常常視創業為「最後一途」,有點像是在為自己職涯轉彎,或自己想當自己的老闆,逼不得已的一條路。另外,對「目標」的觀感上也有所不同,矽谷人總是豪氣的以「財務獨立」(financial independence)為創業目標,也就是此生再也不必為任何錢的事情煩惱,想吃大餐隨時可以吃、想去旅遊隨時可以動身,他們希望直接創出一間跨國大公司;但許多台灣創業家的心中往往只想「再也不要有老闆」,只要自己開一家小舖、賺得比上班還多一倍,就可以宣布「創業成功」。

這就是為什麼,儘管國內的創業風氣絕對不亞於國外,但若要國內企業開始聘請「創業家」,他們會猶豫半天,企業對創業家已主觀認定「他們撐不了專業場面」;而創業家看的確實也較短視近利,一窩蜂擁進世貿展館每年的「創業加盟展」;這些創業家願意跟著本店「學習」,寧可自己拿出幾十萬簽約金,也不願自我充實,加入另一個回收更大的創業機會。

所以,當創業天堂矽谷持續在對「創業」這件事做出持續的革新的同時,我們也要繼續觀察矽谷大企業如何以新方法聘用創業家,當那個時代終於來臨,創業家可以馬上開始在國際級大企業展現畢生才華,將自己的生涯推到最高峰頂。

(以上為五年前文章)

(圖片來源:Victor1558)

4 comments

  1. 最近剛瞭解台灣創業與矽谷創業環境的差異,原來矽谷有一套大家都知道的創業公式,個天使基金和創投何時進入一清二楚,只要你有想法或技術,矽谷就像創業天堂。而台灣卻因為股票面額10元的限制,搞得創業募資像和魔王打交道一樣….

  2. 企業的態度會是創業家失敗後再求職的高門檻。不滿工作、不滿薪資,有本事去創業,就別再回頭來上班。實際上台灣已經很多人在走這樣的路了,為後繼者鋪路,壯志未酬身先死。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