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手優勢」默默影響行銷,我們卻不自知?

最近美國學者提出一篇研究,很有意思,它是在說,「左右手」和行銷、廣告、販售的關係。

什麼意思?

就是說,一個正在希望吸引你過來「買啊、買啊」的廣告,或一場產品DEMO,最後消費者「買下」了,和你廣告中的產品「放左邊 or 放右邊」有很大關係。由於這世上大部份的人是靠右手寫字、右手夾筷,所以你的廣告,必須小心設計,才能好好利用這個「右手優勢」──

學者找來實驗者分成A、B二組,讓A組看了一大堆平面廣告,其中譬如有一篇是平面濃湯廣告,廣告中,模特兒將湯匙放入濃湯內,哇,香噴噴的濃湯,似乎非常的可口美味。然後,學者用小畫家將廣告「左右顛倒」,再給另一批B組實驗者看,結果發現,由於A組是面對消費者的「右手」拿著湯匙(也就是如果模特兒面對鏡頭,她是左手拿湯匙),因此A組比B組還要能想像產品的使用感覺,而且A組的購買慾(purchase intent)比B組還高

因為,A組看到的畫面,讓他情不自禁的想像拿起他的右手,跟著筆劃,就比較想買。

不見得只有濃湯,比方說你賣的是「起司」,要加到蕃茄湯裡的,那麼蕃茄湯這個「配角」放中間,而起司這個「主角」放在消費者的「右手邊」,購買慾果然也比左手邊還要更強!

有趣的來了──

如果這篇研究就這樣結束,實在沒太了不起,而且這個所謂的「購買慾較高」到底高多少也沒人知道。我認為,此研究真正有趣的,是接下來的另外三點發現:

一、不合情境之商品,反而不要放在右手:有時候其實你所描繪的情境並不是使用情境,而是其他的畫面,這時候,你的商品如果放在消費者的右手邊,反而會「引誘」消費者去「胡思亂想」,開始想像他在使用這個東西,在這個錯誤的情境下,這時候,這位消費者的購買慾望反而會因此「降低」了!也就是說,「右手優勢」也可以轉眼間變成「右手劣勢」,總之,放在右邊的東西,讓人很容易想像它開始動起來,所以,若非適合,不要隨便放右邊!

二、消費者右手忙碌時,不要放在右手:研究者再請來一些實驗者C組,和前面兩組不同的是,C組每個人都拿著一隻箝子,然後要他們看廣告,結果發現由於他們右手是「佔住」的,這時候他們看到「右手廣告」,購買慾竟然大降,等於就是放在「左手」一樣的低了。學者發現,如果這時候廣告改放在「左手」呢?竟然又能將購買慾提升了!儘管不會提升到原本右手的優勢。這個實驗的結果很重要,因為有時候你是在購物商場內作DEMO,很多人的手是很忙碌的提著大包小包,這時候,讓她們「解除」這些負擔、空出「手」,很是重要!若沒辦法「解除」,那麼或許真的不應該再做出任何情境式的廣告,而是老老實實的hold住那個罐子,一條一條的講它的好處就好了。

三、廣告文案應該要引導「使用」情境:不過,透過這一系列的研究,學者也順便發現,一條一條的講它的好處,這種廣告效益真的不比「右手優勢」還高,學者發現,如果廣告文案沒有特別設計在讓消費者「想像」他們使用此商品的感覺,那效果就好像你在「左手」放廣告一樣!

看了這篇研究我感觸很深,它提到「右手優勢」,而且做了好多其他的負面實驗,結果更證明了右手優勢非常加分,而且只有在特定情境下才會加分,其他時候都是平庸而不自知。

我想起,之前有位前輩有和我說過一句類似話:「要知道什麼不work,才知道什麼會work。」

拿這個實驗來說,它其實就是兩個效果:「有右手優勢」,或是「沒右手優勢」,問題是,我們如果永遠不知道右手優勢,怎麼會知道自己是處在「沒右手優勢」?當我們永遠是處在「沒右手優勢」,我們永遠不知道有一個方法可以是更棒的!

除非,有人來告訴我們「右手優勢」。

我們一直是失敗的,永遠都不知道我們是失敗的,因為從來沒有成功的來教過我們

學海無垠,我們都覺得自己很厲害了,但其實,還有很多東西都還不知道、還被「蒙在鼓裡」,我們一直是失敗的,卻不知道。

這時候唯一學習的方法,就是多嘗試,嘗試,就是為了要「失敗」,當我們「失敗」了,就應該開心一下!因為,那表示,你至少看到自己失敗了,所以一定會努力去找到那個成功、那個「右手優勢」。

自己也因此變成業界中的top 5%,成為大多數停滯者之中,少數還在學習中的!

8 comments

  1. 「右手優勢」也許不只發生在行銷。這裡分享一個經驗:UrMap當初在設計時,會把選單、控制等功能都放在右手邊,而把地圖展現在左手邊,考慮到的就是大多數人習慣右手操作滑鼠,把「操控」放在靠右邊比較直覺。可惜後來沒有做調查,所以無法評估效果如何,但是從朋友得到的反應還算正面。

  2. 補充一下:現在的UrMap已經提供「版面切換」(在右上角)讓你自行選擇地圖要放在左邊還是右邊。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