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天不放假,成功創業家卻說:工作不是為了賺錢或放假?

今日忙碌,又是颱風天,聽見窗外呼呼風聲,卻還要來辦公室,為什麼?摘錄《別學北極熊》其中一章的部份文字,告訴各位,創業家心中的熱情,是根本不懼颱風的,和各位分享,或許有一些些的提振和鼓勵之效──

心理學名著《心理治療並非如你所想的》(Psycho Therapy isn’t what you think)就提到了「享受現狀」的重要,不管未來,不管過去,只享受現狀,才是快樂之道。

從這些成功創業家可以看出,他們不重視結果,只重視「過程」。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只是在「加分」,而非「扣分」。成功創業家仍然會設一個遠程目標來指引方向,但他不等到那目標,平常做事情,就充滿了愉悅。無論創業的結果是如何,成功創業家只要能做到一小樣事情,完成一些小小的東西,就覺得很快樂。

以天價賣掉生技公司的成功創業家方瑞賢,十五年來每天早上起床,無論是寒冬或酷暑,都不必設鬧鐘,很興奮的張開眼睛醒來,迫不及待的要趕到公司。十五年來,當然還是有起起落落,但方瑞賢真的沒有一天不準時起床的,他說,假如有天你不喜歡了,就表示你還不夠喜歡這樣東西,那就應該換一換。

另外,倍受社會尊敬的前工研院長史欽泰,引述他老闆孫震的話,很多人看到別人成功了,賺了很多錢了,所以也想要成功。他們以為,創業家走向創業之路,完全都是為了那份財富?他們都沒想到過,成功創業家也許是抱著其他的心情走向創業,譬如,「奉獻」。

「奉獻」,是八年級生無法想像與接受的名詞,「那個年代,誰有想到科技會變今天這樣?」史欽泰說。那時候的氛圍,跟現在很不一樣,工科排不進前幾志願,想賺錢的人,都跑去炒地皮、蓋房子或賣洋傘了。當年的RCA計畫包括現在聯電的曹興誠、台積電的曾繁城,抱著純粹是研究院追求知識、出國取經的心情,沒一個想賺錢的,這,也是一種熱情。後來,這些人都變成了台灣的第一批「成功創業家」。

還有,公司在美國股票上市的朱敏,以他獨創的「雪球理論」來形容創業。「每一步,都有不同的滋味。」創業就像一邊爬山一邊滾雪球,剛開始從小小的滾,愈爬到愈高,就愈吃力,這時候若興趣不夠、撐不下去,就人帶雪球一起滾回原點。撐下去的人,到了山頂,接下來都是下坡的路,找到了錢、找到了有才華的人,一起滾這顆大雪球,自己不必使力,就看它愈滾愈快,愈滾愈大,成就感是難以用言語形容的。「因此,創業家往往爬了一座山以後,還想向另一座更高的山挑戰!」朱敏說。

這樣不就永遠不必放假或退休了?俄國文學家赫爾岑說過:「人生,不但要享受快樂,也要『享受痛苦』,不然就不完整。」

朱敏到美國創業,做二十年,從來不給自己一個假期。有人問他,為甚麼不讓自己休息一下,去郊外走走、旅遊一下甚麼的?朱敏開玩笑的回答:「我早在年輕就已經在農村度過七年的長假了!」每次將產品展示給客戶看,看到客戶的眼睛併發出一股喜歡的光芒,朱敏就覺得很有成就感。看到股票上市,一飛衝天,手下員工都很高興,他就很高興。當初從中國大陸找來三十位員工,現在個個都變成百萬富翁,他成了他們的「貴人」,也覺得很高興。這些都是朱敏創業的熱情所在,沒有這些熱情的人,就沒理由去創業。「創業,就像是『乞丐』,而且不是偶爾叫化,簡直是『全職的乞丐』。」人為甚麼好好不做要去做乞丐呢?

矽谷成功創業家周宏泰甚至說,「如果想賺錢,不如到金融界去做股票、投資銀行,薪水高,投資得當,說不定五十歲前就可退休。」。

所以,成功創業家不想賺錢。若不是要賺錢,那創業是個甚麼樣的感覺?

成功創業家愛上的,是創業的一種「氣氛」。這氣氛沒甚麼太大的銅臭味,而是一種混合了團隊向心力以及成就感的一種感覺。一群人做一個產品,把它慢慢的做大,大家一起共享其中樂趣的感覺。這就像生一個小孩,把他養大、教育成人;那是一種從一張白紙,上面慢慢的塗、畫,最後畫出了一幅名畫的快感。

「開公司,第一年最有趣。」周宏泰說。

周宏泰賣掉公司,開始他所稱的「第一次退休」以後,在家做做股票,發現很無聊,身邊聽到有很多年輕人和他當初一樣紛紛出來創業,他也「手癢」,於是,就像很多成功創業家一樣,周宏泰很快的重出江湖。他跑到公司去幫年輕人,當時也不計較回酬,甚至做免費的,年輕人來找他也有問必答。還有一次,有位年輕人要求下,周宏泰還跑到他公司充當「工程部副總裁」,幫他應付一個難纏的客戶。後來索性就自己辦了一個創業研習營,更能第一手接觸想創業的年輕人,一起享受創業的感覺。

這點,陳勁初也頗有同感。他說,創業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問題,若只是為了「錢」,會有很多挫折感,很多時候根本像是賠錢生意,然後到某個關鍵點,就會發現「不值得」,代價太高了。因此,創業的熱情一定要超脫「錢」,而且大到非常的大,大過許多困難都無所謂。那時候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三百六十四個晚上熬夜,到了晚上十點,不是因為看鐘上面寫著「十點」太晚該回家,而是實在太累了,只好回去睡個覺明天再回來繼續拚。

但,雖然累,卻是非常高興的感覺。每天看到這個產品愈來愈完整,都會感到非常的滿足。當時的這種快樂是很「天真」的,並不想把這產品賣出去,也不想利用它來賺錢,只純粹想做出一個全世界唯一的晶片,「如果真能做出這一片晶片來,讓全世界都知道,我們就會覺得『好棒好棒』。」

颱風天,放假天,對於20年不放假的創業家卻是折磨,他們說:「趕快讓我工作吧!」

16 comments

  1. 成功創業家愛上的,是創業的一種「氣氛」。這氣氛沒甚麼太大的銅臭味,而是一種混合了團隊向心力以及成就感的一種感覺。一群人做一個產品,把它慢慢的做大,大家一起共享其中樂趣的感覺。這就像生一個小孩,把他養大、教育成人 完全深有同感!!

  2. 成功的創業家不就是老闆…哪個老闆希望公司放假….!!
    而且"成功"這兩個字有點多餘…失敗的創業家就希望放假嗎??
    簡單的說~老闆都不希望公司放假…這種自古不變的道理
    實在不需要特地打出來給"老闆"看吧….
    如果這篇的目的是給老闆們的精神喊話那應該是很有幫助吧!!!
    老闆們加油!!!

  3. 感覺好像沒見過什麼世面的感覺耶,世界上很多很棒的創業家非常鼓勵休閒放假的,沒聽說過嗎?? 有沒有聽說過「將帥無能 累死三軍」?? 自己搞得生活品質低落為什麼要拖別人下水呢?? 自己想死也不必拖累別人吧!? 員工的家庭和安全、生活品質都不顧,還能轉變說法講得這麼理所當然??

  4. 真正的創業人,都是真心熱愛自己所選擇的事業,真心的相信自己能夠創造出「價值」,真心的想要做出更好的產品與服務,真心想要改變這個世界不合理的地方,真心的想要看到公司員工與客戶他們的笑容,真心的想要「貢獻」自己所能、希望能夠做到「奉獻」社會。

    創業人因為有著強烈的信念,所以會有自己的取捨,選擇不休假繼續幹活,這是很多創業人的真實現象與宿命。但是,公司員工不必照著做,員工只要做好本份工作,就算對得起自己的薪水了,超出的extra 部分,就是員工對公司的貢獻,公司要有好的機制來獎勵員工的貢獻。

  5. 很喜歡最後一段話:雖然累,卻是非常高興的感覺。
    懂得享受辛苦後的成就感,就覺得過程很快樂。

  6. 我也是颱風天讓員工放假自己跑去加班的老闆。
    每天也是自動在七點前起床,然後就想趕快去上班(不過要等送完孩子上學)。
    我是挺能體會本文的心情啦。
    不過除了公司,其他時間我都是給家人,暫時沒有留自己的休假或興趣嗜好培養的時間。但我也不跟客戶在下班時聯絡或碰面。
    熱情可以讓我們不斷往前衝卻不覺得累,即便還不一定賺到什麼錢,但讓團隊不斷成長、服務不斷提升、產品日益變好,這個成就感是很讓人有點小滿足啦。當然,獲利還是讓小滿足可以延續的基礎,健康的身體(包括員工)也一樣囉。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