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說人們天生偏愛「IN群」,我們應盡量減少與非我族類搏感情?

上周從美國傳出一則引用自《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學術期刊的科學報導,它指出「女性比男性心地還要好」。聽起來是老生常談,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不過這篇科學研究隱含了一個蠻有趣的旁結論

科學家做的實驗很簡單,他們找來一群男性和一群女性,在實驗的一開始,所有的實驗者就先寫一份測驗,測試一下此人的「心地」是如何,科學家就知道,這些實驗者之中,哪些人比較願施捨,哪些人比較自私一些。

然後,每位男性與女性都收到五張一元美鈔當贈品,要他們憑自己喜好,將這五張鈔票運用在三個地方:一、留給自己。二、送給Katrina颶風的可憐的災戶。三、捐給南亞海嘯的可憐的災戶。Katrina颶風災戶和南亞海嘯的災戶都很可憐,唯一不同是Katrina颶風就發生在美國,美國人比較會覺得「那是他們自己人的災害」。

結果,科學家統計大家如何捐這五元的決定,馬上就發現,男與女有非常大的差異──

在一開始的測驗中被歸類為比較好心腸的男性,他們選擇了將他們僅有的五元,全部捐給美國本土國內的Katrina颶風的可憐災戶,而那些心腸比較普通、比較自私的男性呢,則竟然就直接就把錢放進口袋,選擇了「給自己」。

竟然沒有任何男性,願意捐給遠方的南亞海嘯!

而女性的部份,則很少選擇了「給自己」,她們都會捐出來。有趣的是,那些在一開始的測驗中被歸類為比較好心腸的女性,不約而同都做了有趣的決定──她們將錢分成兩等份,一份給Katrina,一份給南亞海嘯。同樣有趣的是,那些被認為是比較自私的女性,竟然也掏錢出來,不過她們也只捐給了Katrina災民(而沒有給南亞)。

科學家這份研究的結論重點是在男的與女的大不同,但,這份研究令人特別吃驚的,竟是另一則無意透露的訊息──

你可以從結果很明顯的看出,無論是男是女,他們的選擇不是只有「給」與「不給」!

原來,人們在「給」與「不給」中間,還有一層:「我給,但我只給『和我一樣』的人。」

這一層「緩衝區」被科學家給意外的證明了出來,這區的決定關鍵點是,你和這個人的「關係」有多少,科學家在這場實驗中將之暫稱為「IN群」(ingroup),它的相反則是「OUT群」(outgroup)。所謂「IN群」就是和我同一族類,所謂「OUT群」就是「非我族類」,這所謂的「族類」不見得真的是種族,還可能是長相、外觀、社會群組(social groups)等等。

這個發現,讓我們想討論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我們以前就觀察到,人有一個傾象:愈得不到的東西,愈想去得到;得到它的方式之一,就是把自己硬塞在裡頭。

以前在國外,無論是否在當地出身或語言講得怎樣,我就發現,在美國的亞洲人其實有兩種:一種,是比較傾向與自己人在一起,一種則是比較傾向與非自己人在一起。這點非常明顯,尤其是在大型聚會中,你會發現大家換名片、握手,有一群人就是永遠不會到你這邊,和你說話可能幾句就沒了;有一群人卻聚在一起,湊近一看,全是亞洲人。這兩種人中間有一條巧妙的隱型的河流作為分界,不是左就是右,很少人在中間。當然這樣的選擇是大家自己的決定,不見得和天性有關。

不過,人性的確如此,我們會看到,有一種人是會去找「非我族類」的人來交朋友──

她可能希望有天富有,所以想辦法結交的盡是貴婦名媛。

她可能看不慣自己這麼胖,希望有天能美美的瘦瘦的,所以她的朋友只有一兩個,個個都是長腿細腰的模特兒。

甚至,他可能希望有一天能快快長大,所以結交的都是比自己年紀還大五、六歲的學長學姐……。

科學家的證明是,撇開交情最好的第一圈朋友之外,交情比較普通的「第二圈」朋友,或乃至交情更普通的「第三圈」、「第四圈」,可能都會被「IN群」與「OUT群」所影響。所以,如果我們總是不自覺的去追求我們達不到的事,而鄙視我們所來自的地方,那到一天我們會變成「人脈阿達」,就是人脈達人的極端反面!

因此,如果想對人脈圈作長久的投資,比較聰明的方法,似乎是想辦法讓自己的「IN群」再更大一點,將自己與「OUT群」的時間盡量減少(除非必要狀況)。不知道自己的「IN群」有哪些?我們可以再分析一下自己,把自己的幾個明顯的特質,包括種族、外觀、職業、甚至來自的學校、背景…一一的列下,以後,就特別去這樣的地方,認識這樣的新朋友。

至少,下次若有「校友會」的通知,請別說「那是過時的把戲」!或者下次鄰居說要聚會,也別說「不想和這些人混」!科學家已經告訴我們「IN群」的神妙,現在開始擴展我們的「IN群」,人生更容易「IN起來」。

13 comments

  1. “因此,如果想對人脈圈作長久的投資,比較聰明的方法,似乎是想辦法讓自己的「IN群」再更大一點,將自己與「OUT群」的時間盡量減少(除非必要狀況)”
    ————-
    不敢茍同。人類的很多文明來自于跨界的溝通交流,擴大[IN],縮減[OUT]群,只能導致自己的小世界越來越狹隘。

  2. OH,sorry,mr 6。

    上個評論我理解的有些偏差,

    “想辦法讓自己的「IN群」再更大一點,將自己與「OUT群」的時間盡量減少”

    前半句的意思是儘量擴大自己的現有交際圈,這是OK的,但後半句為何要減少[OUT群]的接觸時間?==》減少【非。我。族。群】的接觸?

  3. 我想不管in擴大多少
    人類有個不變的定律
    那就是慣性 總是習慣用相同看法 相同方法 相同角度 去做一件事情
    out是無可避免的 而盲點就在IN擴大到了多少!?

  4. 有些道理其實存在很久,只是透過這實驗更能驗證人性細微的思考邏輯!就像曾經聽過一句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想要變成什麼樣的人,就跟這些人多接近搞好關係吧!!

  5. 出國念書認識很多國家的同學
    也有不錯交情的

    但還是把比較多的時間留給台灣人
    IN 常常是種心理治療

  6. 敝人認為…
    Mr.6最後一言,並非是避開Out群讓自己的路越走越小。
    而是順著天性,但盡量“闊張”In群範圍…

    如果整個地球都是In群的話,那最終也沒有什麼避開Out群必要了…

  7. 我認為這邊指的in群是指關係較親近的人,而不是同一族類或非我族類的區分;要跟每個人都關係親近(也就是擴大in群),我覺得是非常困難的;xRay說的村莊理論到是蠻接近我的想法,事實上人生中很多人都是和自已是不痛不癢的關係。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