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下午,為何我們要看CD-PRO2?

史丹佛MBA、在台大講過無數管理課程的名作家王文華,這次開設若水社會企業公司前幾個月,我們兩人曾約在東區一間咖哩餐廳閒聊。他說,現在的公司組織中仍存在許多「inefficiency」,他希望手上能有一間公司讓他發揮發揮。現在我在Voofox正有這麼一個發揮的機會,為台灣帶入一種新公司型態,這種型態我稱之作「創辦團隊」(founding team)。

這個字當然是從互聯網來的,創辦團隊擁有股票,彼此間以partner相稱,人數通常在二~五人以內,不會超過。但誰規定「創辦團隊」一定得在這個數字以內?假如能以「創辦團隊」的心態來經營一間小公司,或許可以吸引一些很特殊很厲害的人才前來效勞。每間公司的inefficiency存在原因都是因為「人」,人是無法被強迫的,在「創辦團隊」的思維中,我們不必強迫任何人做任何事,因為所有的人都在一條小舟上,一個沉,全部沉;一個發,全部發,所以每個人拚命的划槳不完全是為了公司,也是為了自己, 但這樣的創辦團隊要如何創立,如何管理,卻很少人去深究過,畢竟,十人以下的團隊,有人會說根本沒有太多「管理學」可言,可是卻也是所有管理學最能發揮的領域。許多人因為喜歡人而去選擇鑽研管理學,然而又因為一個組織實在「人太多」,最後不是在管單一的人,而是一組一組、一部門一部門為單位,牽扯到企業制度、組織行為、教育訓練、徵才,各有各的knowhow,反而失去「人」的滋味;但,十人以下的團隊,反而可以深究關於「人」的種種。三年前我回台灣進入哈佛企管工作,學了許多先進的管理模式,而自己在《管理雜誌》寫了三年管理專欄,也深研了許多先進的管理模式,包括自己在內,總是研究大企業,反而從來不曾研究過十人以下的團隊!

十人以下的團隊,若定位正確,會是一個很有power的組織。尤其以互聯網來看,所有獲得大成功的網站,都是一~二人的組成,在家裡拚命寫了二~三個月,然後沒有任何行銷預算下,「貿然」的推出他們的產品,然後看到自己的流量不斷的往上衝,看到所有人都開始關注自己的網站,看到創投親自打電話來要你賣股票…,所以我的定位很清楚,如果我們將Voofox定位成一間公司,那它是一間很小的公司,小得沒什麼好談的;但假如我們將它看作一個「團隊」,則它是一個好大、好大的團隊。如果我們可以將那種「創辦團隊」特殊的配方、文化(chemistry)帶入一間十人以下的小公司,那我們可能摸出很可怕的威力。至於,取決Voofox到底是一間沒什麼力氣的「小公司」,還是一個孔武有力、既靈活又有爆發力的「大團隊」,要仰賴的不只是我,而是每一位加入我們的同仁。而我的責任,則是讓每一位同仁充份發揮這樣的個人潛力

管理一個十人以下的大團隊,一切以互相尊重開始,管理者希望同仁付出,第一件事是先對同仁付出,而公司付出的不是薪水、股票,而是「自由」,也就是給同仁充份的空間、時間來保留自己個人風格。多次撰文中,我從不覺得草莓族有哪裡不對,我從不鄙視「火星文」,反而用一種送終、悲哀的眼神,看著那些批判的老叩叩:「現在孩子真是不行,連成語都不會寫。」「現在孩子不行,連基本的工作態度都沒有。」這樣的聲音,呈現出一個原地踏步、自我轉圈圈的社會氛圍。大家都知道,現在的年輕人比從前沒有經濟壓力,自主性高,在他們眼中,老師都沒什麼了不起了,更何況是老闆?成功聘用這些草莓族的公司,換來的卻是更強的國際觀、創造力、以及自主思考的能力,而這位草莓族究竟願不願意把這能力花在公司所托付的任務?端視「貴公司值不值得老子這樣做」。我有把握,創辦團隊的定位可以有效吸引一些有志經營自己的高手,因此我徵才的時候,希望找來難以控管的「潛力股」,絕不是倚老賣老、來這邊就吹噓有多少經驗、能為我做多少事的「夕陽股」。我們所處的是互聯網產業,需要高度的往前、往上,我們不看後面,只是用力往前。再多的經驗也沒用,有用的是天份才華,以及一顆願學習的心。

我對同仁的進度,管控相當嚴厲,幾乎沒有妥協的空間,但在進度之餘,其他的東西都是以partner的方式來對待。高度尊重、高度的「責任制」,讓我自己有時擔心進度擔心得睡不著覺,恨不得自己跳下去做,但也讓我們大家都意外得到了一些東西。譬如,公司氣氛非常的好,任何一個對網路唱衰的人應該都來我們公司看看;譬如沒有打卡,同仁幾乎不太遲到,還有人晚上睡在公司的。我不相信「錢」可以買到一個人的努力,就算買到「努力」也買不來一間公司的競爭力,我們希望的是得到每個人衷心發揮潛力。「發揮潛力」可以像像抽痰一樣是一件痛苦的事,也可以像嬰兒參加爬行比賽是一件快樂的事,端視公司如何安排

每個人找一份新工作,都是在尋找一個新舞台。員工在面試時跟你說,他願意好好為公司拚,是在騙肖(善意的謊言),公司還沒和他建立任何感情,這時候看到的只有自己的未來,只會為自己的未來拚死拚活,所以,管理一個「創辦團隊」的第一步,就是完全的、100%的個人化,讓同仁從踏進公司的那一秒,能夠保存著完整的自己。制度還是要有,但重要的是,讓同仁的個人目標與公司的目標一致。身為管理者所要負責的就是確定每個人的目標和公司一致,也想辦法「微調」公司的小目標,使其和每個人一致。

對這樣一支創辦團隊,我們在每星期一下午三點都要舉辦一場奇怪的活動,叫作「Video Day」。幾乎所有互聯網公司都有類似的「分享會」活動,有的公司如Yam天空是天天都要開早會,原因很簡單,互聯網瞬息萬變,同仁們上班時間忙著做份內工作,下班忙著約會或照顧小孩,很少人可以跟得上互聯網的腳步,因此最佳的員工訓練就是讓每個人分頭找來資料,積少成多,大家每天花半小時,就將互聯網昨天最新的動態盡收耳裡。但本公司的「互聯網周會」和其他公司不同,只收影片,不收其它,由每位同仁準備反映著目前網路潮流的熱門YouTube影片,從開始到現在,我們已觀賞過Didi的影音面試請求菲律賓獄友學麥克傑克森AYMW,有的影片則是日本魔術師、藝術沙畫、搖滾樂團的MV以及各式創意廣告,甚至從前的無間道CD-PRO2版、巴士阿叔都拿出來重新解讀,加上大家團購的下午茶,讓每周一也可以充滿期待。分享影片當然不及分享文章或網站,但對不黯英文者而言,影片比文章更能表達國外的趨勢,而且線上影片是互聯網正在進行中的重要潮流,藉此法可好好關注。而會議的第二部份,則自發性的提出某個新網站或某個新服務,讓大家討論,比如這周一,我們觀賞一位同仁試玩「魔獸世界」,花了很多時間,列出十五點討論到底「魔獸世界」讓人著迷不已的「甜蜜點」在哪裡?透過「Video Day」設計,我有把握我們是全台灣網路公司中最好玩的「周會」,既讓每個同仁在私下多了很多聊天話題,增加凝聚力,讓大家願意費盡心力,鑽研討論網路上其他的成功案例,讓公司的產品更好。同仁開玩笑說,「Video Day」其實是把大家騙進小房間看影片,這是不折不扣的「無聊開會」,但同仁並未反彈這樣的「開會」,反而樂在其中。

將小公司當作大團隊的「創辦團隊」新式管理法,到底會有什麼樣的結果,我們還要繼續觀察。我常勉勵我們人人會是台灣互聯網創業種子,這段時間只要大家完全發揮自己,Voofox便沒理由不成功了。寫到這裡,假如你有興趣加入這樣的團隊,無論你在台灣,在美國還是身在中國大陸,都歡迎遞履歷表來我的信箱,我們依舊張開雙臂歡迎與我們理念相投、可以一起奮鬥、一起歷練、以及每周一一同觀賞「Video Day」的,共同創辦人。

(附圖為微軟的創辦團隊大合照,紅圈者為比爾蓋茲)

14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