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幫薛德瑞!五個提升網路「現在進行式」的基本手法
今年春天,當電影「練習曲」的單車環島故事在網友之間讚頌傳遞時,有一個人,正以他的身體實現著一場更驚人的單車旅行,而且他現在只騎到一半,這場旅行還在繼續進行中。謝謝紐約的網友Ryan Wang寄給我這個網址,deray.org。一個在網路上暱稱「嘎嘎嘎」與「deray」的台灣男生,本名薛德瑞,今年即將滿27歲,為了減緩全球暖化而進行著一場不可思議的「單車橫跨亞歐挑戰行動」,英文叫「Bike to Protect Our Planet」,簡稱BTP。單單看地圖就叫人頭皮發麻,這段單車路程於4月初從北京出發,經過山西、甘肅、新疆,進入哈薩克、俄羅斯、烏克蘭、波蘭,然後到德國、比利時,最後預計於10月在法國巴黎結束,預計歷時六個月。為了此行,他成功募得13萬台幣以及若干廠商的贊助,包括GPS旅行自動記錄器等等,儘管他行囊準備了這麼多東西,還有專業藥師配藥,但還是叫人擔心,憑一台自行車和一副血肉之軀,真的可以騎這麼遠?
但Deray真的是個細心周全,而且有毅力恆心的人,騎車應該已夠累人,他真的竟還能一邊騎,一邊天天用相機寫日記,活動進行了五個多月來,每天平均都有十張以上的高解析度照片,攝盡了邊疆地區的風景、道路、人與食物,連平常不太斷的單車鋼絲,也被不堪長途損耗而斷了好幾根,但Deray的人卻還活得好好的。他每到一個地方,就趕忙找當地網吧上網,把照片和遊記都傳回來,所以網友透過這個deray.org網站可以隨時享受熱騰騰的照片與遊記。上周台北很熱,我們都待在冷氣房裡,但Deray卻在哈薩克的一個叫「謝米奧焦爾諾耶」的小鎮修理他斷鋼絲、輪框偏移的單車,而前天他已經正式進入俄羅斯(Deray似乎只公佈最近六日的照片,但舊的照片可自行改網址上面的日期取得)。除了這些照片外,更有趣的是看他從4月22日出發起的每日開銷流水帳,看他在中國邊疆地區與中亞國家吃過的怪東西,什麼苦瓜爽啤酒、白糖冰棒、羊肉泡饃、鄉村鹽煎肉、奇怪可樂、高麗菜酸湯……,每日平均花費約為台幣1000元(美金30元)左右。
基於好奇,我從Deray提供的其他個人網站,包括他的嘎嘎嘎部落格、MAC軟體中文化、以及精心處理的京都、大版旅遊照片等等,試圖將這個陌生「薛德瑞」的人與事蹟給拼湊起來。與其說Deray是像王翰、紀政那類「非我族類」的遙不可及的專業運動家,不如說他就像你我一樣,是個有點像宅男、熱愛Mac,喜歡科技,沉迷於Mobile01和Engadget的網路人,只是他也像其他單車族一樣,喜於挑戰新地形,曾經單車環台灣島、單車環法國。有趣的是,Deray和許多科技年輕人一樣,做了好幾個「個人網頁」,擅於以「個人網頁」的形式來表達自己豐富的單車閱歷。記得我還在求學時也很流行這種「個人首頁」,十年前自己做了好幾個,什麼「索威廉共和國」的,現在都不見了。記得當時使上所有JavaScript語法寫了好幾個小遊戲,還寫了一個別開生面的AI程式和使用者互動;背GRE單字時,我發現一次背多個模擬兩可的同義字比較快,還做了一個個人首頁報告現在背了哪些字,還讓大家一起把各式各樣奇怪的「同義字」字收集起來、連來連去,網站還會自己出題抽考……。
這些是平凡無奇的個人首頁,因為它們過於平凡無奇,所以我認為Deray.org這個網站既不是「個人首頁」,也不應該以這麼沒有爆發力的「個人首頁」的方式來處理。Deray這趟偉大的旅途,如此艱辛的挑戰,他所走的跡軌,不確定是否為全世界第一人,但這條路肯定全世界不到5個人走過。Deray當然可以選擇默默的為全球暖化問題宣言,但既來之,何以不好好玩之?既然上了Internet這個大傳聲筒,擁有這麼棒的題目和題材,如果只以一個「個人首頁」的方式淡淡帶過,真是非常、非常的可惜!當然,想做怎樣的首頁是Deray的自由,個人首頁沒分好壞,愛怎麼做就怎麼做,但我也想從Deray這個故事來談談這樣的「個人首頁」要如何利用更厲害的「網路效應」(network effect)來傳播,畢竟Deray此行也是希望達到這兩個關於「全球暖化」的宣示目的,若打中甜蜜點(Sweet spot),啟動了一連串的網路效應,效果可能還大於被大陸中央電視台報100次!
要如何更輝煌的將Deray這趟旅行透過網路一傳十十傳百,要等待創業家的創意了。下面有五個基本手法,不太需要動用創業家開新網站,說不定就可以產生蠻不錯的網路效應,提升Deray的網路知名度,讓這場單車旅行可以全球皆知:
第一,加入英文版:這是最明顯的一點。很多人說,華人全球有多少億,不寫英文又何妨,大陸有1.5億網民同胞等著閱讀中文呢!但要注意的是,英語的上網人口若將美國、加拿大、英國、澳洲、紐西蘭、印度、新加坡等等相加,尚未計入其他國家習於讀英語網站者,總人數便已達4億人以上;而中國大陸的網民總數1.5億人之中,有超過60%是成天泡網吧的二線城市藍領網民,他們連個email住址也沒有,對Deray這樣的活動通常共鳴較低,也就是說,推個英語版,瞬間將有效閱讀人口擴大六倍,紅的機會也大六倍,宣傳效果也大六倍。尤其,美國正是造成全球暖化的最大污染國。
第二,製作動態小貼紙:也就是widget,可以安插在千千萬萬個部落格的邊欄供人觀賞,也可以插入iGoogle、MySpace、Facebook等。貼紙最好支援某種程度的動態互動,以英文為主,網友可以藉這些小貼紙瞄到最新Deray資訊,且可以留言、加油,外加一個全球加油指數之類的。若還能依各平台的差異另外製作,且善加利用社群網站所提供的API,可以將此貼紙從「動態」變為「更動態」,從被動轉而主動,架在社群之上,利用已建好之社群一傳十十傳百。
第三,讓Deray開始攝影:照片很厲害,但影片更厲害,影片是毒中之毒(viral video),一則又一則的90秒短片,可能打中不同網友的口味。Deray不必做到像Justin.tv那樣實況轉播,但若誰能寄一台攝影機給他,讓他能安一台攝影機在自行車頭,隨時按了就拍,若在神秘的外境地區拍攝一些特殊事情,比如一列牛車呼嚕嘩啦的繞過Deray單車「超車」的經過,右上角打上「deray.org」的浮水印,然後一片一片的輸送到YouTube。每一片都可能引發極快速的病毒式影片感染。
第四,加入RSS訂閱:雖然RSS並未成功推廣到上網人口的大宗,但至少重度使用者皆習慣以RSS Reader來閱讀當日新聞。重度使用者之中,許多正是擁有部落格、擁有發聲管道、人脈超廣的「威力使用者」(power user),先找到這些威力使用者,他們自然會有管道將這福音一一傳到其他的人的耳裡。像單車日記這類的文章,大家在冷氣房裡涼,他卻在天邊的酷陽下揮汗騎車,人們看到這樣的即時訊息,會毫不猶豫的按下「訂閱」鍵,或許一開始只是觀望,看到幾則從俄羅斯、哈薩克傳來的熱騰騰照片和日記,會愈來愈著迷。我從上周才開始看這個網站,但現在已經無法自拔的每天都要去check一次。
第五,送到全世界的Digg去:有誰可以將Deray.org這個網站以英文簡述一下,送到全世界的推文網站,譬如Digg、Reddit、Netscape、Shoutwire、Fantacular、Opida還有荷蘭的Ekudos、德國的Yigg、南非的Muti、西班牙的Memeame、印度的HumDigg、俄羅斯的DirectNews、墨西哥的Enchilame。若有機會被眾網友推到該網站首頁,雖然仍不至於像被CNN報導這麼有效果,但至少會引起至少10萬名網友的注目,這10萬名網友很有可能很快就可以擴張到100萬、1000萬。
值得一提的是,若問一圈身邊人,Deray接下來最棒的事是什麼?十個有九個會說:「出書啊!」「出一本暢銷書!」
許多部落客認為「部落客最後的賺錢途徑(monetization)就是出書」,好像當出書是最後的光明之道,但這條不怎麼有創意的路子,並不適合充滿創意的網路人來當最後的「大目標」。怎麼說呢?首先,原先的讀者並不一定百分之百轉換成買書的消費者,且書本推出後還要經過出版社、鋪貨商與書店三關,少了其中一關的青睞,就算簽到一紙出版合約,也推得事倍功半;最重要的是,出書是不可能賣到國外去的,在國外出一本普通暢銷書就可以拿現金買一棟房子,在台灣靠出書以現金買房子的作家呢,近十年來可能兩隻手數得完。而且有史以來,向來只見歐美日的書進口,台灣的書從未出口「外銷」,中文書在英語市場出版的記錄幾乎「掛零」。比如台灣賣得很好的「無毒一身輕」,出了英文版與英文食譜似也沒有激起任何漣漪,連Amazon都找不到。出書這條路,繞了這麼一大圈,過這麼多關,還不如經由網路途徑,試圖發起一個成功的英語網站要容易些!
發起一個國際知名的網站,不等未來,要趁現在。因為Deray這個活動,最有影響力的時刻,絕不是在他行程全部結束後,而是現在,now!儘管Deray北京出發前曾引起一波不怎麼顯眼的媒體採訪如這裡、這裡、這裡,但現在似乎不再有媒體提到這個名字。等到Deray十月底回台北,或許他又會在媒體熱一陣子,然後又消失了。到時候Deray將這些東西整理起來,讓台灣的媒體記者報一圈,或許他再出個書,就這樣,沒了。出了小島,仍然沒人知道這件事情,但Deray的故事以及他對全球暖化問題的努力付出,豈只值這樣而已!?
再也沒有一場旅行,比「現在進行式」來精彩,如果要推國際,現在就是機會!我沒時間,只能在這裡窮喊,或許哪位熱心的網友,願意捐個二~三周的時間為Deray製作一個更大的網路傳聲筒?照Deray公佈的行程來看,應該還有1個月左右。這個東西只要在9月初準時推進主流英語市場,在Deray於9月19日進入歐盟的德國之前,讓海外的網友知道,甚至讓全法國的人都知道,花個一個月的時間搞「網路效應」,讓他可以在10月12日進入法國前,得到萬民夾道歡呼。這樣的話,這裡的網友會得到比clickclickclick更大的勝利。因為這次我們不只會click,還會騎;我們不只參加一個海外活動,而且是發起一個網路活動到海外。Deray以一台單車可以橫跨亞歐,我們憑兩隻手、一顆腦,和連接全球的網路,還有什麼不可能?
舊的單車日誌跟照片,可以點選中間各國國旗…..
可能這個介面的操作需要改善?
不過真的很佩服這些真的很有行動力的人
加油~
1.Deray 純粹是為了個人的意念跟鬥志在努力,所以我們欣賞他!
2.或許Mr.6 可以試著體會一下,踩著踏板的時候腦袋在想什麼。這些宣傳事情不會在四十度C的沙漠裡浮現在腦海,既然不會浮現,那就沒有所謂的可惜。
3.整個的網站純在的目的不在商業化,而是記錄。
4.Deray 環台、環法的事蹟一直在流傳著,沒有消失,在MAC界,他對於中文化的貢獻沒有人可以抹滅。
還蠻不習慣現在這個版面配置
文字在左邊閱讀起來有點不順的感覺
還是習慣文字放在中間或是全部的版面
騎單車橫跨歐亞大陸實在是個壯舉
歐美青年學業到一個段落時(畢業後到工作前的空白時間)
就會進行一個體驗世界之旅
名叫great trip也就是”壯遊”
透過”壯遊”來增長自己的見聞
歷練自己的意志
這樣的體驗人生方式
令人嚮往之
我相信透過獨自的旅行
是尋找自我
和自己靈魂對話的最好方式
的確是該大肆宣傳一番,但願能夠因此引起更多重視,
許多人皆「知道」全球暖化的嚴重性,然而「重視」並且「行動」的人有多少呢?
(除了在家不吹冷氣之外,其餘我什麼也不曾做過,其實沒什麼立場說別人‥‥)
拒看新聞也沒接觸過麥金塔,見到這篇文章才曉得這個人與這件事,
在此精神上替薛先生加油,並且希望大家就算不幫忙也不要潑冷水。
哇,Voofox “官方部落格”…有進展了,期待中…
關於b2p的計劃,請看看這
http://www.beijingtoparis.com/ch-index.html
上面有相關參加的人物資訊,不過沒有deray,嗯…因為某些因素所以看不到他的名字,不過那不重要。
by the way,如果什麼事都要弄得那麼商業,那就一點都不有趣了。
我相信文字是最好的記錄方式。
建議mr6也去環島一下,你會有更多的領悟。
其實有英文版不過應該是薛先生的朋友義務幫忙, 所以沒有更新得那麼快
http://btp.deray.org/en_index.html
mr. 薛騎單車跟 mr.6 寫文章的耐力其實很類似, 都給了我們很多的啟發, 讓我們一般人也有「有為者應若是」的衝勁!
說到單車旅行,香港的pazu我相信更嚇人。
他騎單車由越南去到西藏,歷時三年(還在進行中),夠嚇人吧。不過最新消息是他在西藏開了家cafe和單車修理店,號稱「提供大量有關西藏的旅遊資訊, 足夠你由西藏踏車返家,我們還會免費為你修理山地單車」- 反樸歸真的賺錢途徑。
http://www.pazu.com/travel/trip2004/index.html
更厲害的是,pazu其實自2000年起一直旅行,到2003年改為單車旅行,根本未停過…
德瑞從環台、環法到北京巴黎,每次行動一開始,就有一堆死忠Fans每天跟著心情起伏。雜誌、電視都有報導,聯合報每週日還連載。或許因為他不喜歡出名(台積電工程師即是一例),所以Mr.6才沒跟上進度。
您好,文章部份在版面上只佔1/2,看的有點擠,建議最新文章那排與庫存文章那排放到一起即可,閱讀起來會較舒服,謝謝您。
希望有空mr6能介紹一下您帶領開發的Voofox網站,若是因商業機密不方便告訴也就算了,謝謝您。
這篇文章很好, Mr.6 無私地告訴我們,如何把網站行銷到全球,加油!
老地方冰果室一直都有在協助德瑞
當然也歡迎六先生關注這個議題
我自己是單車的愛好者
也是deray網誌的讀者之一
關於推廣這個新聞至全世界的主意很好
但或許有些東西你忽略了
有空上crazyguyonbike.com看看
全世界利用單車環遊世界的人太多了
南美洲至北極
橫跨歐亞非
西伯利亞至印度
…
照片多到嚇死人
遊記也是滿滿滿
當大家覺得從北京騎到巴黎之件不可能的任務之時
國外的bikers似乎已經習以為常了
總之 我想強調的是這項推廣至全世界的任務並不容易哦
薛德瑞因為有夢,所以勇於實踐他的理想!
看到他實際的去追夢,真的心中有種感動…
而我正好手邊有個活動
國合會為了一洗金錢外交的錯誤印象,這次舉辦”用部落格 發現新世界”網路活動,讓年輕人也可以透過國家的協助,到國外體驗國際援助的貢獻與感動….也許目前有許多狀態讓人失望,但是我們依然可以選擇付出愛與關懷給世界各地!我想,也是個很好的機會喚醒大家珍惜我們所有,更進一步的去付出給這個世界喔!
像deray這樣的人,
還有這個小女生。
http://www.wretch.cc/blog/totaltotal
她也已經騎到中國邊境了!
德瑞之所以很多人默默追蹤他的旅程,看著他的文章,是因為他的真誠與分享,而且認同他的實踐自己的方式。不過,您的想法,或許可以放到如何去減緩地球暖化這件事情…..
There are certainly a lot of details like that to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hat is a great point to bring up. I offer the thoughts above as general inspiration but clearly there are questions like the one you bring up wher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will be working in honest good faith. I don?t know if best practices have emerged around things like that, but I am sure that your job is clearly identified as a fair game. Both boys and girls feel the impact of just a moment’s pleasure, for the rest of their lives.
Hey! I just wanted to ask if you ever have any issues with hackers? My last blog (wordpress) was hacked and I ended up losing many months of hard work due to no backup. Do you have any solutions to prevent hackers?
可是出書不一定賺到了錢,但賺到了名氣
名氣可以帶了更多的$$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