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oogle台灣首頁大剖解:2008年台灣網界「洗牌機」?
上周四,Google台灣推出一個重大產品,「iGoogle:台灣首頁」,舉行了記者會,周五也刊出了報導如這裡、這裡、這裡,可能是記者們寫得不夠生動,台灣網路界與部落客圈子似乎沒特別反應,但我們若仔細看看這件事,會驚訝的發現,台灣網路界豈能不反應?顯然,這個產品和這一年來Google陸續推出的繁中版如Gmail、Picasa、甚至AdSense的層級不太一樣,它竟含有好幾個由Google台灣自行開發的「新產品」,也就是說,總部根本沒有類似的產品,總部只提供只有一些模組、一些基礎、還有一些外部人士無法取得的Google資料,剩下的由台灣Google奮力完成。這提醒了我們一件很重要的事,Google台灣不只是一個外商的在地化中心(localization),也是一個「開發中心」,由簡立峰率領的這個辦公室已被總部賦與「在台灣創造適合本地的新產品」的權力,且這團隊的確不負所託,將繼續創造新產品。
在美國市場,任何一間網站或公司只要知道「Google is coming」,準備做競爭者產品,一定感到莫大的壓力。Google有何好怕?第一,它錢多,真的有夠多,投資人給它28~45倍的本益比,手頭上有40億美元的現金、70億美元的短投隨時待命;第二,它技術強,而且不斷的以「降低latency」為首要目標,幾乎所有的Google家族產品(包括社群網站Orkut、相簿網站Picasa)都是同類型網站中最快的,它願意砸錢與設備與技術與人力,將整個stack改善再改善、客製再客製,以換來那「半秒」的速度進步,讓Google產品的使用體驗明顯比其他網站順暢;第三,Google的「搜尋」尤其領先業界,而搜尋可能會成為未來所有網站與網路行為的唯一入口,甚至到手機與電視上面去。因此,當Google台灣準備好好的、專心的推出一些在地產品的這件事,讓我們不禁直接聯想到,Yahoo!奇摩在台灣的96%市佔率、盤驁已久的第一名王座,雖然不至動搖(也拜目前Alexa或ARO排名以PV與逗留時數為主的算法所賜),但台灣的網路生態,乃至於前20名的排行,應該有機會被「洗牌」。
而,這場洗牌活動,或許從2008年開始。
怎麼說呢?先來看看iGoogle台灣版到底在幹什麼?只要對準Google台灣首頁的下方的淺藍底的區塊中的「iGoogle:台灣首頁」按下去即可(注意:假如發現怎麼還是英文版的內容,有可能是因為你已經以Google帳號登入,而之前你設定過自己的iGoogle,只要先按右上角的「登出」,就可以看到「iGoolge:台灣首頁」)。這次的iGoogle台灣首頁,有五個重點產品值得一書:
第一,最左邊的「Google新聞,台灣版」:別小看這個新聞小插件,它和原先在iGoogle的「News widget」很不相同,不但加了焦點、國際、台灣、財經、娛樂以及其他六樣分類可選訂,新聞品質方面也不再只是拿Google News機器搜來的新聞囫圇塞。據說Google有作過田野市調,發現台灣網友最愛的正是「新聞」。這點也反映在Yahoo!奇摩的「新聞」次域名(news.yahoo.com.tw),竟在創市際ARO排名上和Yahoo!在全球最厲害的「Email」產品(mail.yahoo.com.tw)並駕齊驅,而英文版的Yahoo! News和英文版的Yahoo! Mail卻有近20倍的落差。Google台灣奮力推出的這個「新聞插件」,據說讓總部非常驚豔,已決定以這個版本為全球版本,取代原先在英文版iGoogle的news widget,也就是說,台灣Google所製作的作品準備成為全球iGoogle的預設(default)插件,全球網友初用iGoogle都會看到這個news widget。
第二,中間上方的「熱門搜尋排行榜」: Google台灣團隊看準,台灣網友應該會想知道一些Google內部收集來的網路資料,因此設計了這個分為四區塊(tab)的插件。第一個區塊是「關鍵字排行榜」,就是拿Google內部的每日收集的各關鍵字搜尋次數的機密資料,將它們排出前十大。每個關鍵字的「熱門程度」(以灰色圈圈表示者)為它的總搜尋次數,而它的排名則依照最近一日的搜尋次數,若分不清楚這兩者的可以以「股價」和「漲跌」來區分。這個排行真的很有趣,從此以後我們天天可看到「今天熱什麼」,譬如平常沒什麼人在搜索的貓空纜車、蕭萬長、海綿寶寶、哈利波特等等,竟被列入昨天的前十名。另外的「圖片」區則是自Google Image最近最常搜的圖片的資料,「影片」區則自YouTube內部資料抓取昨天被點擊最多的台灣影片(不過,據說這個和陳士駿上上周六的「YouTube即將推出台灣top 10影片」之宣示並無直接關係);而「網站」區則是昨天被搜尋最多次的「網站名稱」,這樣的搜尋叫做「navigational query」(瀏覽型搜尋),這種事我常幹,就是我不想記住址或懶得在住址欄一字字敲pchome.com.tw等種種原因,總是直接在Google打「PCHome」,再點進Google給我的第一個超連結。這樣的query據說佔Google搜尋關鍵字的大宗,而且不太容易改變,因此特別分出來為一區塊,也讓第一個區塊的「關鍵字」可以每天變來變去。
第三,中間下方的「Google推薦」:這部份有點師法韓國Google首頁的味道,但整個程式是Google台灣自行製作出來的。
第四,右邊的「個人工具」與「常用工具」:這兩部份基本上是拿美國iGoogle本來就有的差件,再搭配中文翻譯。不過像Picasa相簿的插件,Google台灣覺得原版做得不太好,索性自行再研發一套新的。
第五,是一般網友比較沒去注意的,仔細看看iGoogle台灣版,和它的老大哥iGoogle英文版比較,有沒有什麼特別不一樣的地方?沒錯,就是那些「頁簽」(tab)了。一般的iGoogle插件,一支插件就是一個區塊,只能顯示一樣東西、做一件事。但Google台灣特地自行開發了「Container插件」,也就是讓每一個widget裡面都可以放自己的tab,不但自己用在上述四個自行製作的插件裡,也提供給一般網友自己玩。當初Google台灣將程式check in到Google總部,以為只是幾百個插件中的其中一支,沒想到被許多美國網友挖了出來,還倍受好評,讓台灣團隊相當鼓舞。
以上五個部份,只是iGoogle台灣版的第一步。那這究竟和台灣的Yahoo!奇摩有何關係?和其他大網站或整個網路生態又有何影響?這個關係又可以分成兩點(今天怎麼一直在分點敘述)來談,第一,我們可以觀察到,iGoogle這些關鍵插件和Google向來的「讓機器去碰,人不碰」的走向有些不同。Google台灣每天會派人特別檢查「新聞」摘選,也會看看「關鍵字排行」,看看「YouTube」影片有沒有情色成份在裡頭,甚至要怎麼將「瀏覽型搜尋」與一般搜尋分開可能也暫時仰賴「工人智慧」。這讓Google台灣和Yahoo!的「媒體」定位更近了一點。這個動作是正確的。在國外,技客(geek)數量之多,英雄名人輩出,可以帶領全國網友;在台灣,技客數量少,沒有任何power,從前的技客如張忠謀時代的那群人,現在連打字、用email皆不見得擅長。Google若繼續在台灣玩技客市場是在搞自殺,一定要參考參考超級星光大道。
第二,也是本文的題目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雖然在記者會後,每位記者都引用了Yahoo!奇摩的回應,也就是「My Yahoo!台灣版將於今年第三季(重新)推出」,網友可自訂個人化首頁,並將自己設定完的首頁分享給朋友等等,但,顯然My Yahoo!似乎只能讓使用者使用「Yahoo!官方插件」(這點仍待商榷),但iGoogle卻對創業家完全開放插件,所以只要台灣的網路創業家動作快,我們可以在2008年初,開始在iGoogle加入HEMiDEMi、地圖日記、Miniworld、Maxparty、StreetVoice、iPeen、Ppolis、FunP推推王…(族繁不及備載)的小插件。
我們也可以用視覺來想像這情景:有一個網友不喜歡「轉台」的地方叫台灣,這裡唯一的電視台叫Yahoo!奇摩,節目相當精彩,作品相當不錯,現在有另一個競爭者出現了,從海外引進技術與資金打算另闢一電視台,此台一開始空空如也,所以聯合了台灣其他的節目製作人,一起開節目、一起經營。iGoogle在台灣的意義,和它在美國不太一樣,而Google相信也絕不會放過這個意義。
套句老話,這可說是非常Web 2.0的一種做法,這Web 2.0不只是讓網友自訂內容,而是「創業家也可以提供內容」。所以,當Google開始猛攻台灣市場時,對於台灣創業家來說,iGoogle會是一個可跟著搭順風車的好機會!做一個新網站和其他台灣大型網站硬碰硬,機會不大,但只要台灣有一個叫做「Google」的一直想打敗Yahoo!奇摩、想在台灣市場多插幾根旗子,跟著它應該比單打獨鬥還有勝算。
iGoogle台灣這些產品,大約是去年底開始發想、開始製作,直接負責此展品的大約有四人,產品經理裕寬是一位很聰明且思考周延的年輕人;Jocelyn為美術設計師,以上兩人皆在台灣出生、小時候到美國,現在仍在Google的Mountain View辦工,常常飛台灣;而技術人員為Kevin和Ray,皆是台清交畢業生,也都是相當有天份且有國際經驗的佼佼者。這個team雖非常迷你,但成員個個超強,所以可在五個月內,在API和外界工程師有的資源差不多的情況下,漂亮的完成了上述幾個插件並受總部注意。我們不必寫這麼快,只要寫一個插件就好,從今天起算,所有的Web 2.0創業家努力想、努力想,做一個自己的iGoogle插件,當2008年的第一道晨曦落在台東,是不是有可能和iGoogle一起在網路界衝浪?到時候iGoogle的台灣插件就不只這一些,創業家可吃到的市場大餅也不只現在這一點點了。
在國外,技客(geek)數量之多,英雄名人輩出,可以帶領全國網友;在台灣,技客數量少,沒有任何power,從前的技客如張忠謀時代的那群人,現在連打字、用email皆不見得擅長。Google若繼續在台灣玩技客市場是在搞自殺,一定要參考參考超級星光大道。
對這段話感到質疑。我想 Mr.6 只是不熟台灣技客圈,才會說出這樣的話吧….? 建議您可以先研究部落格排行榜上的powerful blogger …哪一些是技客,哪一些不是…
Mr.6應該去看一下ClickClickClick熱潮, 再來定言台灣geek是不是不夠多
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是geek…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是…請自填.
之前有使用過igoogle的使用者…登入之後就只能看到自己設定的widget..
要如何才能弄出像台灣版那樣有分類的新聞跟搜尋呢?
沒什麼反應的理由很多哪… 我們本來就知道 Google 每個工程師都會肩負開發任務、不只做在地化(相信 Mr.6 之前也有看過相關報導,這點雜誌刊過兩次的樣子)
就我自己來講是覺得,台灣團隊有明顯開發成果很棒,不過沒有那麼 high 啦 XD
其實小弟是覺得不用太過份看待 iGoogle 的事情啦,在世界各地,Yahoo 都被 Google 打到趴下,唯有在台灣 Yahoo 和 Google 還能夠分庭抗禮,Why? 這是因為文化的關係,台灣網友有很強烈的社群情感,還有很多人喜歡 Yahoo 這種把一大堆 service 都用同一個帳號進出、都塞在同一個頁面的方式,最好有些 service 還是由台灣人開發由台灣人 promote,所以 Google 在台灣會採取這種方式並不奇怪。
我自己是google許多服務的愛用者,也很期待google對於台灣的網路市場能提供更多的在地服務(不僅是在地化)。 從iGoogle來看,我想這是正面的,可以看出google對於台灣市場日趨積極。 但是推出在地化只是個門檻,要去競爭目前已存在的本土服務,似乎還是需要多一些牛肉。 Gmail繁體版推出了好一陣了,我老婆還是忠於她的yahoo mail。 習慣了,要去更改不容易,除非有更大的誘因。
不過沒錯,若是google大舉進攻台灣網路服務的市場,絕對是會給予台灣很多大大小小的網路公司相當的壓力,說不會的人大蓋是騙人的吧! 不過把自己的產品服務(公司)經營的好,或許會被google看上也說不一定,呵呵~
有競爭才有進步,獨大或寡占市場會抹殺創意,無法請聽客戶的聲音,也許我們都已被國外軟體公司荼毒了很久,無法走出台灣。
本來一直使用之前的igoogle
後來看到billy pan介紹的netvibe覺得它比igoogle靈活.
新的台灣igoogle.大概也是沿用netvibe概念來做.
而台灣哀辜狗首頁大概要朝向多來源首頁前進吧.
開放式的首頁.大家一起來.力量更大.感覺很好.
自助餐式的首頁將挑戰雅虎了吧.
不過那個picasa真的不太好用.一直顯示不出照片.
人數多寡是看個人感覺吧? 你覺得多, 他認為少…
不過就人數來說, 當然是多不過美日啦. 日本有 MySQL / PostgreSQL / Firebird / FreeBSD 等 User Group (有的還 NPO 法人), 台灣大概就 Linux 比較多人用, 所以還有 LUG.
還是說這是民族性問題?
我只幾個疑問:
第一:我要怎麼去做這些插件?
第二:我可不可以用『未登錄』的新聞頁籤的功能,看起來蠻炫的。
「台灣網路界豈能不反應?」
簡單講,兩個原因:
1. iGoogle 早就 beta 很久了,會去玩的早就玩膩了。直到新聞搞出來了才在那邊驚訝的人,可以說是後知後覺了。
2. iGoogle 不夠好用。相信早已在 beta 期間,就已經讓眾人提不起興趣。Netvibes 才有值得「台灣網路界」的份量。
Jeff Hung
Sorry, 更正:Netvibes 才有值得「台灣網路界『反應』」的份量。
已經可以在iGoogle裡新增Mr.6的插件了。真替妳感到無比的「開心」。
畢竟台灣使用者口味重,Yahoo!慢慢拖著沈重身體改變,想必也會有被淘汰的一日,iGoogle只是作了一件應該作的事,當然也支持它可以提供更多便利給使用者囉。
iGoogle台灣首頁這件事情,
個人倒是覺得真的還好,
還好的是,
若已經在使用個人化首頁的朋友,
就是看到本來自定的東西,
根本就看不到這個首頁,
登出可以看到但若想使用他的模組插件(如gmail),
登入後還是回來自己的iGoogle,
原本iGoogle就是要讓自己自訂首頁,
台灣首頁出來只是個範例讓朋友知道可以怎麼弄,
弄首頁作甚麼?不是回頭路?
只是真的沒甚麼…讓自己個人化很好阿…
連My Yahoo!推出也是一樣,
強調的是個人化的個人首頁,
與其說iGoogle台灣首頁很可怕,
應該是說本來的iGoogle很厲害,
就這樣罷了…
想用台灣Google開發出來的Gadget的人, 新增小工具的時候, 用url新增底下三個xml就可以了
http://www.google.com/ig/modules/tczeitgeist.xml
http://www.google.com/ig/modules/tabnews.xml
http://www.google.com/ig/modules/compound.xml
我個人是蠻看好Google的威力, 就算在台灣也是一樣的, 所以目前也有計畫推出高飛網的Google Gadget給大家使用, 目前開發中…..
但是開發出來也要請Google台灣方我放到目錄裡阿~~~不然用的人還是不會多的….
Yahoo!奇摩若不改進廣告多如牛毛狀況 有一天會被iGoogle做掉的
Yahoo!不是在世界各地都被Google打趴在地啦! 我不敢自負的去評斷全世界,但至少在亞洲,除了中國大陸(Baidu)和新加坡(Google)之外的其他國家幾乎都是Yahoo!市佔率比較強。日本、韓國、香港、台灣的Yahoo!都還是強勢搜尋引擎。我想他們在亞洲區投注的在地化經營還是有點成效。回到正題,我想Google開始在地化,對台灣人來說還是很開心的事情,只是iGoogle目前的成績,離要我拍手按好還有很大段距離,希望趕緊看到更多插件吧! ….進步中的iGoogle和新版MyYahoo!一起觀察期待中….
我怎麼看都覺得推推王應該是玩完了,在國外打不過 netvibes,在台灣跟 iGoogle 也沒得比,時不我予啊~
Mr6這篇分析的仔細。
在創新跟技術都有不錯的見解。
但我觀點不在科技而是在人心,
為什麼要不用Yahoo而改用iGoolge當首頁?
iGoogle有沒有轉換的誘因及社交功能?
如果Yahoo首頁對大多數人是夠用的,
大家為什麼要轉換到iGoogle?
個人化首頁並不是個太好的亮點,
因為真正使用個人化自訂首頁的人,
只是非常少數的重度使用者,
MyYahoo就是很好的例子。
(而且實際上使用Firefox+外掛又比個人化首頁好用的多)
再者有沒有社交功能也決定了傳播的效應,
如果沒有社交功能,行銷一個人就是一個人,
無法傳播出去,這樣行銷事倍功半。
而且沒有社交的制約,久了不用也無所謂,
最後行銷效益可能連零點五都沒有。
如果有社交功能,不但會有人幫你行銷,
而且達到一個臨界點後,
可能就會產生爆炸性的擴散。
像MSN剛開始可能推擴不順,
但當你朋友有1/5開始用時,
你就會感受到同儕壓力,
到達1/3時就達到臨界點,
開始像倒骨牌般迅速擴散開來。
iGoogle若能加一些MSN沒有的社交功能,
如共用行事曆、社交性投票、日誌、相簿、共同留言版等,
可能可以一舉解決”轉換的誘因”及”傳播的效果”。
Very insightful and deep observation here! And, I am proud of Taiwan’s Google team being able to innovate.
This great clip was just out, and would like to share it with all the entrepreneurs out here on this great island – http://video.google.com/videoplay?docid=-5474208006169446665&hl=en
感覺目前igoogle跟my yahoo只是先做到me too,來阻擋netvibes等的氣勢,還沒有真正投入大量新血經營。
不過這樣做,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目前經營個人化網頁的方式並沒有讓這領域的價值浮現。可是google處在有利的地位並且有足夠的能力,那就是搜尋…
台灣雅虎也許就是愛在首頁上擺一大堆有美女照及鹹濕字眼的拍賣或購物廣告,才會吸引人吧?這樣既可吸引男生去看又可吸引女生去買,大家就自然愛把它當首頁…外國雅虎是怎樣我不是都知道,但至少美國母站就沒這種東西,因為Yahoo Bid根本就收山了嘛! 我來亂的…
原來是裕寬負責的…
上週末才跟他打球 ^^
高飛網的Gadget
http://www.golfly.com.tw/upload/golflynews28.xml
大家可以玩看看
潛水潛了很久,但是看到 Mr.6 的這篇文章,還有大家的回應,心裡倒是感觸不少…
我相信在這裡很多人都已經在相關的產業混了一陣子,不然可能也是重度用戶或是趨勢觀察家,而在看這些回應的時候,卻覺得總是帶著批判或預言的角度來看,卻少了點正面的反思。
或許我們應該走出技術的高塔,看看一般善良老百姓對這個服務的看法。對高手來說,個人化首頁的概念可能已經是陳腔濫調了,但是對其他用戶來說,卻很可能是個嶄新的服務,尤其是這幾天才透過新聞知道的這些人。
在股市裡面,大家常說,當你去市場買菜時,如果聽到隔壁大嬸也在談股票,那股票就真的到高點了。同樣的理論,套到互聯網的世界裡,反倒可以說,如果連買菜的大嬸都知道這個服務的話,那這個服務真的就成功了。
iGoogle 在這一波推出新的服務,可能是想作個階段性的市調,而調查的對象就是前幾波對個人化首頁有想法的這些人(或 Geek),這也是Google的慣用手法。用試探的方式蒐集意見,也持續的教育市場,把這個服務概念推出去。先不論最後結果如何,但是至少來這看文章的各位,多少也都去玩了一下,也有了心得,對Google來說,就有意義了。
恰好剛剛看到Google公佈了一個新的創投/酬金計畫,專門針對曾經開發過Gadget,並有興趣繼續維護發展的程式設計者$5,000美金酬勞,或未來有興趣新創公司,但專注於(iGoogle)Gadget這塊發展的創業家100,000美金創投。
但有幾點限制:
1.維護開發現有Gadegt者要之前有寫過,且至少達到每禮拜250,000 page views才能提出申請。
2.新創公司必須成立在美國本土。
其餘不限制你的種族語言國籍,只要住在地球上都能申請。
台灣Google也來引進一下吧!:P
正巧在台灣發表在地化iGoogle之後,台灣的高手們加油吧!
感覺iGoole這樣的企圖在台灣很重要,有很大機會可以平衡目前的失衡狀態…
剛試了那界面,很不錯用說
其实现在好多网站都开始个性化,除了igoogle,还有ig、迈弄网等。这就是一个趋势了。 不过,目前来说igoogle做得最好,大公司的强势所在呀!
2023334 beers on the wall.
Hey there, Can I copy this post image and implement it on my personal web log?
hello我是思思
21兼職需找好心人
為之前ㄉ任性令自己走上一條不歸之路
剛上大學ㄉ時候輕易相信愛情
當愛情被丟掉 心已疲倦 最後剩下ㄉ還有什麼
幾十萬ㄉ債令我無法喘息 只能偷偷在網路上透過某些人幫忙
想說我不是最優ㄉ 卻是在無助ㄉ時候亂投醫
下課之余有在兼職 有誠意ㄉ可以加我MSN聊下
伴遊 全套 過夜 以本人可以利用ㄉ時間而定
相薄:http://album.blog.yam.com/thankyou333
要是msn沒上線的話可以在我的部落格留言個人
稱呼或是聯絡電話 我看到會第一時間跟你聯絡
MSN:lovemigao@hotmail.com.tw (非誠勿擾喔)
請看清楚ㄛ 見面後才會留電(老客戶可直接播我專線)
想說才出來兼職不久 希望前來約我ㄉ人能夠有禮貌一點說
要懂得相信別人才會得到意想不到ㄉ美好^^
This will be an exceptionally large resourcefulness that you are rendering and you pass it away for free. I relish seeing websites that start to see the value of rendering a prime resource for free. I truly enjoyed reading your Wiley Post. Thanks!best reviews site
I enjoy you because of each of your work on this web site.
Does your blog have a contact page? I’m having a tough time locating it but, I’d like to send you an e-mail. I’ve got some ideas for your blog you might be interested in hearing. Either way, great website and I look forward to seeing it grow over time.
你喜歡什麼類型的妹妹
長髮還是短髮
你會有什麼疑慮
害怕詐騙還是不敢嘗試
我懂你的需要
我想幫你介紹你喜歡的妹妹
我知道你有你的需求
不要再害怕
不要再猶豫
勇敢向前把握你的性福
我不喜歡你的懦弱
不喜歡你的遲疑
是男人就勇敢把握屬於你的東西
▁▂▃▄清純◇可愛◇氣質◇風騷◇火辣◇溫柔▅▆▇█
隨你選擇
玥兒即時:yuer_0527
MSN:lyx0527@hotmail.com.tw
RC:loly0527
skype:loly0527
blog:http://wsexyiii.blogspot.com/
Thanks for the recommendations shared in your blog. Something also important I would like to say is that weight reduction is not about going on a celebrity diet and trying to shed as much weight as possible in a few months.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lose weight is by using it slowly and following some basic recommendations which can help you to make the most through your attempt to lose fat. You may understand and already be following some tips, however reinforcing awareness never damages.
全臺最夯最大咖雅旋慾茶園
◇雅旋真心誠意服務『台北.台中.高雄.新竹.彰化』◇
★☆好的美眉,好的服務,就是最佳的廣告☆★
★☆ 找茶的煩惱丟給我們!把喝茶的喜悅告訴朋友☆★
★☆㊣~各類型優質美媚~任君挑選品嚐【平價式帝王級享受】☆★
★☆氣質小美人性感甜心 身材超棒~風騷迷人~可愛學生☆★
★☆高貴少婦~車展美眉~火辣女秘書~清純辣妹~☆★
★☆完全依照您需要的條件安排、保證可換、不另加任何費用☆★
★☆貼心的服務 讓你有個愉快銷魂的空間☆★
★☆外送至=住家=旅館=宅配到府=來電請顯示號碼☆★
★☆一律現金交易 無需刷卡 轉帳☆★
★☆見面滿意在做~ 配合度100% 服務至上☆★
及時:kitty586688
MSN:world10110@hotmail.com
部落格:http://kitty586688.blogspot.com/2012/05/blog-post.html
有興趣可以加我諮詢○●○●○●○●●
“╭╮ ╭╮ ╭╮
“││ ││ │└╮
╭┴┴———————┴┴╮~└—╯
│ 文琳 │ ╭—————╮
│ 茶莊 │ │ 歡迎光臨 │
│ ● ● │ ╭╮│ 火熱情挑 │
│○ ╰┬┬┬╯ ○│o╰╯╰—————╯
│ ╰—╯ │
╰——┬o———o┬——╯
╭╮性 福╭╮
╰┴————┴╯
文琳外送優質茶坊★來喝一杯好茶
讓你的生活多一些滿足&刺激
釋放你ㄉ激情◆忘掉你ㄉ疲勞
每天好茶不斷◆任君來挑選
純兼職外送正妹▲服務超出ㄉ慾望
更多辣妹※盡情享受※心動就行動ㄅ
放鬆你ㄉ心情◆帶給你不一樣ㄉ性福旅途
讓你有醉生欲死※難以忘怀※點燃欲望之火
安全保密無負擔★地點由你選擇{旅店飯店汽車旅館住家}
現金交易→不轉賬→不匯款→不買點數→絕無詐騙→不滿意可以換
線上客服:文琳外送時間:早上10:00—淩晨04:00
外送台北_新竹_台中_彰化/南投 _高雄等你喲~~~
最新優惠套餐:
■【台北】5K可優惠500 5k以上一次買兩節優惠1000
■【台中 高雄】4500以上優惠1000
■ 台北一次買三節可免費送一節喔
■ 台中 彰化 高雄 兩個月內買十送一喲
趕快行動吧 …
請有誠意者加文琳即時或MSN喔↓
及時:kimi35773
MSN:sex135@livemail.tw
部落格:http://hxwsz0159.blogspot.tw/
Thanks for every other informative web site. Where else may just I am getting that kind of information written in such an ideal way? I’ve a undertaking that I’m simply now running on, and I’ve been at the look out for such 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