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事不對人」的優良員工,最怕遇上「對人不對事」的,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周末在外逛街,遇到一個熟悉的中年人。咦,這不就是李副總嗎?

怎麼如此落魄的模樣?

我想起他當年的故事。

這家金融公司,李副總是十年以上的老將,他一直很照顧我們這些新來的人,常教我們一些職場處事的道理,其中我最記得的,是他經常教訓我們應該「對事不對人」

所以,他對我們都很nice,雖很嚴厲、賞罰分明,卻從不讓我們覺得「不舒服」。

我們這個部門也表現得很優、業績很棒,直到……「珊迪」來了。

珊迪不是松鼠,是從公關公司來的狠角色,一來就掛著和李副總一樣的「副總」,空降,和李副總一起管我們部門。

那天之後,我們就不得安寧了。

我們經常親眼看到兩位副總,在他們辦公室裡面大聲的爭吵。

「珊迪,我要提醒你,那個客戶會經常挑剔,要小心一點!」李副總好心指點。

珊迪臉色一沉。

她挑剔,是我的錯嗎?」珊迪說。

李副總聽了,好像早已知道怎麼處理她的爆炸情緒,拉長了聲音,讓說話語氣緩和些。

「我沒說是你的錯,」李副總自我辯護,「我只是『提醒』你而已!」

「提醒?提醒有這麼嚴重到要特別講出來嗎?」珊迪再說。

「我只是淡淡提醒一下而已。」李副總說。

「反正什麼都是你說的對啦!我一點反駁都不行?」珊迪氣沖沖的說。

每次聽到這邊,我們都暗自為李副總抱不平,珊迪根本就無法「對事不對人」,我們每次和李副總吃飯,都一起在罵那個珊迪,大家都不太喜歡和她合作,難道不能告訴老闆嗎?

李副總聽了我們的建議,卻扳起臉,義正嚴詞的說:「當她(珊迪)都在『對人不對事』的時候,我們要繼續『對事不對人』,工作做好,才是最重要的。」

像剛剛那段對話,李副總講的是「客戶的挑剔」,所以是「對事」,但珊迪卻直接認定了李副總是「對人」,氣沖沖的。

事實上,珊迪自己怕李副總在罵她,其實她反而經常罵人、怪罪在同事身上,經常「對人不對事」,臭名滿公司……。

我在這間公司只待了幾個月,就因為另外有更好的機會而離開了。這次我在路上碰到李副總,當然也順便問一下珊迪的情況。

一問,才發現──

首先,李副總已經離職。

而珊迪繞過李副總,更往上爬,成為資深執行副總經理,掌管公司大部份員工。

李副總說,是珊迪「逼」走他的。

我心中生氣,一個後進空降者,怎能逼走一個為公司效勞的「對事不對人」的元老副總?

李副總幽幽的說,大老闆的眼睛被蛤仔蒙到,看不到誰是誰非,珊迪太會批判人,什麼都是李副總的錯,李副總卻一句也不能講他,他繼續做他的「對事不對人」,卻被「對人不對事」給徹~底~打~敗~,一路被壓著打。

李副總說,對事,沒有用。老闆最後要升的是「人」、要加薪的是「人」,要聘用的也是「人」。

不是嗎?

他說,他太慢領悟到這點。

我猜,這就是有些企業最後愈走愈沉淪的主要原因。

但,那是企業的事。那是老闆的事。

身為小小上班族,眼睛要擦亮些。

對事?對人?

放聰明一點。

《如何從台灣到美國工作》已經進行了五屆,我們將作一些修改,實際幫助學員打開另一條路,改變人生。

到美國工作!

我們將改為顧問式的進行方式,加量不加價,你先上課,往後可以一直接受我們的免費的後續顧問服務。

為了支持後面的顧問服務,我們課程還改為一次8~10人以內的超級小課程,確保您能真正以您的特別的個人資歷,探索到美國工作的可能性!

歡迎報名《5個案例告訴你怎麼從台灣直接到美國工作》課程。課程會透過五個實際案例,講解從台灣到美國工作的完整攻略,重要的是,這五個初步的案例,基本上都是在台灣到美國之間,幾乎不是經過「移民」或「留學」,就直接跳到美國去工作(請見課程內容)。我們抱著分享的心情,繼續研究這樣的可能性,為更多的人,找尋完全不一樣的生活地點。Mr.6x研究部即將分享這些成果,教大家在國外工作的眉眉角角──

主題:5個案例告訴你怎麼從台灣直接到美國工作(加後續免費顧問服務)
時間:6月20日(四)晚上7:00~9:00
地點:台北市捷運南京東路站附近(待通知)
備註:因場地因素位子有限,歡迎儘快報名

經過我們研究與分析透徹,這五個案例會告訴你:

一、從夢想到出國怎麼辦到的:A、B、C、D、E五位台灣人,是怎麼從夢想到出國?什麼機運?什麼能力?總共需要花多少錢?

二、從出國到繼續工作怎麼做到的:出國之後,他們發生了什麼事:他們做了什麼事情,以致可以繼續留在美國或加拿大工作?

三、依他們對美國加拿大的了解可以給台灣上班族的建議:如果還能重來一次,他們對台灣的上班族有什麼建議?他們會直接分享三點建議,未來如果可以的話,也許還可以介紹你們認識,幫忙做一些什麼的。

謝謝我和同事的幾乎所有的朋友皆仍然待在北美洲地區,因此,這次動員我們好幾個人的人脈,找來了「5個」有趣的真實案例,而這5個案例A、B、C、D、E,我們會作深度的研究,提供你做為參考。

這場難得的課,因場地因素位子有限,歡迎儘早報名訂位

8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