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上班族來說,人脈不重要,品味更重要


(上圖為鐘錶界鑑賞名人曾士昕先生)

人脈不見得重要,但「品味」很重要。

最近有一個關於品味的領悟,不一定和主題相關,說出來分享一下:

台灣現在很多的新住宅,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銷售期間,樓下都超漂亮的,燈光美、設備完整、還有專屬秘書服務………。

但,完售之後,一切都……「媚有了」(沒有了)。

我朋友五年前買下三峽造鎮當時當地最貴的新豪宅,以前多豪氣啊,最近再去拜訪她家,我整個嚇一跳──

原本那個燈火通明的lobby中堂大廳,現在連燈都不開了,黑漆漆一片。

原本的草木扶疏的美麗花園,現在佔滿一堆年久未修的沒特色的矮樹。

原本的泳池?根本就關了。

原本的瑜珈教室?變成倉庫了。

原本的秘書服務?變成「歐吉桑」管理員,沒禮貌的對我這個訪客大吼大叫。

折騰了半天,我朋友親自下樓開門,我劈頭就忍不住問她:

「為什麼……你家的設備都不見了?

朋友苦笑:「因為,鄰居們,大家意見都不一樣。」

我心忖,意見都不一樣,怎麼會都不整理、讓原本的時尚住宅變成普通公寓?

再怎麼意見不同,大家的管理費,總會決定某一個地方來投注、花錢吧!

「沒有,管理費完全沒花。」鄰居說:「只在那邊放定存生利息,管理費也調降到60元(超便宜的意思)。」

驚!

完全沒花?

這是我從來沒想過的現象,到底發生什麼事?

原來,每次鄰居有某一個提案,總是有幾個鄰居,覺得「他/她沒使用到」而投反對票。

關鍵是在這邊。

最後的結果可以想像,由於所有的設備,總是有人抗議「我沒有使用到!」,因此所有的設備,通通都停了。

鄰居們努力尋找「所有人都在使用的東西」來花錢,但找不到。

這時候,我朋友一嘆,說:

「人都好自私,只願意花錢在自己在用的事情上面。」

我則忍不住的說:

這就是taste,有些人只想花錢在自己會用到的事情上面。」

她大笑,覺得有理。

生活的品味,並不是建立在時時的計算上。

為什麼同樣一份餐,某飯店可以賣到貴二倍,還有人會趨之若騖的去吃?

因為他們不只是吃進肚子裡,還從「感受」上面獲得了更高的價值。

為什麼5000元就可以買來看時間的手錶,有的人偏偏要花30萬去買?

因為他們買錶不只是來看時間,還從「其他地方」獲得了更高的價值。

品味的追求,在常人眼中是一種盲目的浪費,在他眼中卻是花得恰恰正確,因為他花在一般人看不到的地方。

一般的公寓無法提供這麼好的設備,不是因為管理費不足,而是因為這種「我使用,我才願意付費」的觀念。

所有的錢都花在使用的刀口上,第一個犧牲的就是:品味。

這也可能成為所有上班族再往上提昇的玻璃天花板,你不得不去想想辦法「看到」它了!

你可能還買不起,但你不能「不知道」!

提昇上班族的品味,打開未來的無限可能,我們從「手錶」開始

有了手機後,很多人手腕上的手錶「不見了」,影響的多是低階手錶,真正在欣賞手錶的人依然很多;你可以看到壹周刊在最近幾期訪問網路創業家,依然「眼尖」到可以指出手腕上的錶是什麼牌子。

我們特別推出只有一場的《上班族學會鑑賞【手錶】的唯一一堂課》,我們找來有「會走路的鐘錶辭典」之稱的鐘錶界鑑賞名人曾士昕老師,帶來一場讓你一生不忘的手錶入門課程,2小時教你所有你需要的:

一、辨識(鑑別):在第一眼看到朋友、長輩的手錶,你有機會可以判斷它的品牌、它的種類,它的等級。這是社交場合裡面重要的智慧。

二、深度:了解一些錶的原理、種類、趨勢,在聊天的時候可以參一咖。

三、話題:在社交圈內,有沒有什麼「錶話題」可以搭著走?這堂課也會帶到。

四、購買:這點相對不重要,但這堂課還是會濃縮告訴你,如果一個錶達人想買表,他會怎麼買、找誰、流程、比價…等等。

上班族的一生只需要一堂這樣的品味提昇課程,知道了它,你可以記得一輩子。此課程限額10~25人,短期內只此一場,這次沒報就沒機會,歡迎點擊這裡報名

15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