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上班族來說,人脈不重要,品味更重要
(上圖為鐘錶界鑑賞名人曾士昕先生)
人脈不見得重要,但「品味」很重要。
最近有一個關於品味的領悟,不一定和主題相關,說出來分享一下:
台灣現在很多的新住宅,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銷售期間,樓下都超漂亮的,燈光美、設備完整、還有專屬秘書服務………。
但,完售之後,一切都……「媚有了」(沒有了)。
我朋友五年前買下三峽造鎮當時當地最貴的新豪宅,以前多豪氣啊,最近再去拜訪她家,我整個嚇一跳──
原本那個燈火通明的lobby中堂大廳,現在連燈都不開了,黑漆漆一片。
原本的草木扶疏的美麗花園,現在佔滿一堆年久未修的沒特色的矮樹。
原本的泳池?根本就關了。
原本的瑜珈教室?變成倉庫了。
原本的秘書服務?變成「歐吉桑」管理員,沒禮貌的對我這個訪客大吼大叫。
折騰了半天,我朋友親自下樓開門,我劈頭就忍不住問她:
「為什麼……你家的設備都不見了?」
朋友苦笑:「因為,鄰居們,大家意見都不一樣。」
我心忖,意見都不一樣,怎麼會都不整理、讓原本的時尚住宅變成普通公寓?
再怎麼意見不同,大家的管理費,總會決定某一個地方來投注、花錢吧!
「沒有,管理費完全沒花。」鄰居說:「只在那邊放定存生利息,管理費也調降到60元(超便宜的意思)。」
驚!
完全沒花?
這是我從來沒想過的現象,到底發生什麼事?
原來,每次鄰居有某一個提案,總是有幾個鄰居,覺得「他/她沒使用到」而投反對票。
關鍵是在這邊。
最後的結果可以想像,由於所有的設備,總是有人抗議「我沒有使用到!」,因此所有的設備,通通都停了。
鄰居們努力尋找「所有人都在使用的東西」來花錢,但找不到。
這時候,我朋友一嘆,說:
「人都好自私,只願意花錢在自己在用的事情上面。」
我則忍不住的說:
「這就是taste,有些人只想花錢在自己會用到的事情上面。」
她大笑,覺得有理。
生活的品味,並不是建立在時時的計算上。
為什麼同樣一份餐,某飯店可以賣到貴二倍,還有人會趨之若騖的去吃?
因為他們不只是吃進肚子裡,還從「感受」上面獲得了更高的價值。
為什麼5000元就可以買來看時間的手錶,有的人偏偏要花30萬去買?
因為他們買錶不只是來看時間,還從「其他地方」獲得了更高的價值。
品味的追求,在常人眼中是一種盲目的浪費,在他眼中卻是花得恰恰正確,因為他花在一般人看不到的地方。
一般的公寓無法提供這麼好的設備,不是因為管理費不足,而是因為這種「我使用,我才願意付費」的觀念。
所有的錢都花在使用的刀口上,第一個犧牲的就是:品味。
這也可能成為所有上班族再往上提昇的玻璃天花板,你不得不去想想辦法「看到」它了!
你可能還買不起,但你不能「不知道」!
提昇上班族的品味,打開未來的無限可能,我們從「手錶」開始。
有了手機後,很多人手腕上的手錶「不見了」,影響的多是低階手錶,真正在欣賞手錶的人依然很多;你可以看到壹周刊在最近幾期訪問網路創業家,依然「眼尖」到可以指出手腕上的錶是什麼牌子。
我們特別推出只有一場的《上班族學會鑑賞【手錶】的唯一一堂課》,我們找來有「會走路的鐘錶辭典」之稱的鐘錶界鑑賞名人曾士昕老師,帶來一場讓你一生不忘的手錶入門課程,2小時教你所有你需要的:
一、辨識(鑑別):在第一眼看到朋友、長輩的手錶,你有機會可以判斷它的品牌、它的種類,它的等級。這是社交場合裡面重要的智慧。
二、深度:了解一些錶的原理、種類、趨勢,在聊天的時候可以參一咖。
三、話題:在社交圈內,有沒有什麼「錶話題」可以搭著走?這堂課也會帶到。
四、購買:這點相對不重要,但這堂課還是會濃縮告訴你,如果一個錶達人想買表,他會怎麼買、找誰、流程、比價…等等。
上班族的一生只需要一堂這樣的品味提昇課程,知道了它,你可以記得一輩子。此課程限額10~25人,短期內只此一場,這次沒報就沒機會,歡迎點擊這裡報名。
寫得很好。
故事跟上班族什麼的沒搭上邊,實是推銷鑑識手錶的課程廣告文嘛…
再者手錶既已是時代所淘汰的產物,學這個對未來的可用性不高。
這篇真的就是在替奢侈錶打廣告…
有誰敢說~我買30萬一支的錶不是為了炫富!…
說是品味~不過是為了想替自己虛榮的心~找各藉口罷了
賣鑽石的賣名車的全部都來寫一篇像這樣的文章~
買不起的人全部變成沒品味的人…
看內容, 該不會是 中悅維也納 這個標榜豪宅路線的案件吧.
我自己就住三峽, 最近才考慮離開這裡, 因為房價哄抬離譜, 吵雜, 擁擠, 特區裡處處可聞施工的噪音與污染的空氣
生活品質每況愈下
我覺得 撇開廣告不說
他說得很有道理啊 現在大多數的人都太自私了
就像樓上後三位一樣
只會批評 卻沒有建樹
批評真的會讓人跟生活都成長嗎
不會
只會讓人變得面目可憎生活變得毫無發展與目標
老實說,很多有錢人只是有錢而已
不代表他花大錢就是有品味
難道說買5000元的手錶,就是沒品味
花上大把鈔票30萬元才算有品味?
一個人有沒有品味,不是這樣分辨的吧
Chris說的很對,品味的散發是從人的氣質,不是從物質
DFS創辦人 Chuck Feeney
一手創造免稅店王國,手錶卻戴廉價卡西歐,最重要的是在慈善上的耕耘
你能說他沒品味嗎?
請問是哪個建案, 這個誇張的事我怎麼沒聽說過
文中提到住進去新房後卻變成這樣的情況還不少,不過相對的好的也有,有的是外觀豪氣萬千的大樓,也有一搬的新房或社區。就像建設公司本身評價及賣房後的售後服務好不好,都可以打聽的到。買房前多打聽多做功課,或多爬爬文,可以減少生冤枉氣的機會。
我覺得完全扭曲意思 重點應該在人應該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 品味是對一種物質的看法 而不是炫富 講一句不客氣的 一堆三十萬的錶一堆人還看不懂哩 那請問何來炫富 曾先生說到錶是因為他是錶行家 我個人並不認為是廣告行為 我們可以買不起三十萬的錶 但不需要去酸葡萄的說炫富 為什麼表三十萬 為什麼五十 為什麼一百 他都有他箇中道理 懂得去欣賞他的工藝那就是品味提升的一種 但 你要買嗎? 那不見得 畢竟價格真的不便宜 但是正面的去了解 對自己總是好事(不單一指錶喔 因為我知道現在太多人抓著雞毛 就劈啪叫 這只是舉例好嗎) 提升自己的品味吧 甚麼是品味沒一定 吃檳榔也可以很有品味 你可以不要隨便亂吐 你可以不要把嘴吃得紅通通 全然在於你怎麼尊重自己
文章都不看重點 它裡面明明有說(你可能還買不起,但你不能「不知道」!
提昇上班族的品味,打開未來的無限可能,我們從「手錶」開始。
他的意思白話點
很多東西你可能買部起用不起 但是你可以去了解它 不是只有手錶 當你懂得越多 你就越能提升自己
而他只是先用手錶做解釋
每次看到Mr.6精闢的見解,總是覺得獲益良多!
常有當頭棒喝之感!
讓我對品味有了更深一層的認知!謝謝!
——————————————————
胎哥阿寶!吃寶沒~
http://blog.roodo.com/fred39392001
「感受」上面獲得了更高的價值。這句話真的說到重點!
我的留言是批評? 我以為那更接近一個局中人的真實感受.
學做人比做事更重要。
很多生意都是做人得來的,並不是能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