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作業系統成第三勢力,第四勢力呢?

上周五,曾悍拒Yahoo!十億美元、似有打算自己申請股票上市的社群網站Facebook,於在舊金山辦了一場F8 Conference,2點開放入場,3點聽「馬克小子」Mark Zuckerberg演講,4點開始自由社交,5點關門,一貫的乾乾脆脆與桀驁不馴,不過,這次馬克小子卻在他簡短的演講中,宣布了一個盛傳了很久震憾業界的消息:正式推出Facebook Platform,同時宣布推出第一批採用此平台的新小工具,高達65個這裡有名單,幾乎海涵業界各家知名廠商)。這動作很像PS3或Wii遊戲主機,推出主機,順便推出65種新遊戲,其中好幾個還是彼此競爭的對手(譬如VoIP就好幾個、線上相簿也好幾個),整個美國互聯網就為了這件事,放了一整個周末的慶祝鞭炮,那65家公司也跟著發新聞稿宣布和Facebook的甜蜜合作開始,如匿名網路電話服務公司Jangl高興的宣布即日起Facebook使用者可透過它打匿名電化,全球最大線上購物網站Amazon亦宣布即日起使用者可在Facebook上面寫書評等等。

這個消息,或許很多人會錯過,或看到當作沒看到,但可知道,這個動作對整個網路界的意義?這是一個社群網站──不,任何一個網站──升級變成「作業系統」的第一步。你說,不對啊,從前已經有很多「伙伴計畫」,有很多網站不也都開放API讓人mashup?Facebook新平台與上述的差別在於,那些API與伙伴計畫頂多把它自有的某一小部份東西貢獻出來,並還要懇求其他網站嵌入它的服務,好讓更多人使用;Facebook不同,它自己已經有很多使用者,它要求廠商一定要到他的網站裡去開東西,順著他的規格,擺在他的網站裡供他的使用者享用。你說,其實又早有一些「宣傳活動」早就搭載著這些社群網站在搞了不是嗎?譬如有人拿Facebook幫助競選拉票,譬如波音公司在Facebook上面辦比賽並「順便」徵才?但這些又是太短暫且非自動化的合作。那,你又說,MySpace不是也有開放讓人嵌應用服務在它的網站裡?就如TechCrunch所言,MySpace是在利用其他廠商,見別人一紅,不是禁了就是收購;Facebook則意圖完全開放,就算自己的Facebook Photos被其他廠商幹掉也無妨!

從今天起,我們會看到網站的另一個面貌。網站做到一個程度後,也可以變成「作業系統」讓其他廠商直接在上面開發產品。Facebook之所以可以變成「作業系統」,憑藉的是它掌有2800萬名大學生族群為主的超級重度會員,美國大學生有70%都認它為心目中第一網站,第二名的MySpace只剩不到20%使用,你想創業嗎?想開網站嗎?乾脆為Facebook量身訂做一個小工具,容易讓使用者開始採用,有人開始用,他的朋友群還會被通知一下,容易快速散播到他的朋友群中。如GigaOM所說,音樂社群小工具MOG 加入Facebook,一天灌進4000名新使用者;Jaxtr則一天灌進5000名新使用者。上述65個Facebook開發商,這個周末大概都沒闔眼,因為流量突然爆衝上天,伺服機得一次又一次的更新,以應付從Facebook狂奔進來的人潮(以及這些人不可思議的黏度)。

上次某場合和資深人士談「社群網站」,有人問及,做社群網站的,要怎麼和Yahoo!競爭?與Google競爭?這類的問題聽起來有點牛頭不對馬嘴,其實對於不熟稔網路者而言是相當理直氣壯的,因為他們所認知的網路只有兩個勢力,以目前上市的美國網路公司來看,這兩大勢力就是工具類(譬如Google、eBay)和媒體類(Yahoo!、AOL)。但,今天我們看到的已不再只是這兩種,現在大家都說,「第三勢力」準備出現。這種網站不是工具、不是媒體,而是另一種面向,這面向於前面二面向是「垂直」(orthogonal)的,也就是像「二度空間」延伸到「三度空間」一樣的不會互相衝突與干擾。Facebook最近一再在表述,「第三勢力」就是「社群網站」,他就是第三勢力。假如社群網站不再只是一個「網站類別」,而成為一個足以和工具、媒體抗衡的「第三勢力」,則接下來社群網站還有更多好玩的走勢值得觀察,這次Facebook也提供一個極佳的實驗平台,讓我們可以好好的觀察一下那65個小工具的其中幾個較創新的產品如OodleLending ClubScrapblogSplashCastAttendioUberYackPack SnapvineCollegeHumorviagogoFliptrackBunchballQOOPRapleafuPlayMe30Boxes如何「玩弄」社群,如何在這個群眾作業系統之上創造出前所未有的新玩法。

Facebook帶領所有社群網站自己升格為「作業系統」,成為「第三勢力」,對於創業家來說更是莫大鼓勵。Facebook就像一個跑在最前面的賽車,大家看著它在賽車場繞了好多圈,其他社群網站只轉三圈,它已經轉到第五、六圈了,開得實在有夠快,大家認為已經打不過它了!正準備黯然離開,將賽車服高掛、不玩賽車了。沒想到,我們看到Facebook突然一個急轉彎,轉出到郊外去,開始在一片大山大水之間奔馳,其他跟在後面的賽車手才突然看到,原來一台賽車不見得要在競技場裡!有這麼寬廣的山水可以奔馳!我們就會開始思考自己這台車可以怎麼變,還有還有哪些山哪些水還沒有去過的。整個視野驟然啟開。

欣賞Facebook的積極創業家,這時候或許會問一個更有趣的問題:有沒有辦法做出繼Google、Yahoo!、Facebook之外的「第四道勢力」?下一個OS?許多人常常把「Google OS」(Google作業系統)掛在嘴邊,懂的人聽在耳裡卻會覺得有點怪怪的。一個Google要怎麼變成OS?就算它有最強大的搜尋引擎,本身也掌控了一兩個微軟最引以為傲的Office的網路版如Docs & SpreadsheetsGoogle版的PowerPoint等等,那又怎樣?說Google會成一個作業系統,個人認為有點將前因和後果導錯,想成為一個「作業系統」,或稱一個「generic platform」,最重要的是它掌有一個層面的所有管道,讓其他廠商能在它之上「搭蓋」自己的應用服務,譬如微軟視窗作業系統就是蓋好所有與硬體及周邊設備的通道,你只要寫一個簡單邏輯就可以讓軟體在上面跑;瀏覽器則架好所有與使用者顯示與網路溝通的通道,你只要寫一套簡單邏輯就可以讓插件(plug-in)在上面做些事情。所以,真正的「OS」一定要「挾天子以令諸侯」,它所挾的東西是一個必定要經過的核心物,而且最好是「愈通俗(generic)愈好」。愈通俗,還能挾著背後那個核心物才更了不起,也才有愈多的可能可以建在該核心物上面。Playstation如果今天只能玩運動類型的遊戲,不可能有太多人購買,Facebook建立在人與人之上,但這一塊已經被Facebook做走了,還有什麼更通俗的東西,可以成為「第四道勢力」?

更值得思考的是,無論第四道勢力會長得什麼樣子,這個下一代作業系統不見得要自己獨立運作。看,Facebook雖然大張旗鼓自搞平台,有人發現它還默默的另外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大量的拿著自己原本答應使用者不公開的Personal Profile,向搜尋引擎「輸誠」。根據這篇文章所說,MySpace目前有近2000萬個收藏頁(indexed page),Facebook卻只有28萬左右,因此Facebook現在蠻急得要「依附」另一個平台,也就是Google搜尋引擎,來壯大自己。另外,微軟旗下的Popfly服務,赫然也是Facebook的65個新工具之一,讓使用者可以在不寫一行程式的情況下自己做好玩的mashup,微軟還在部落格半官方的宣布其他和Facebook這個新作業系統的合作可能性,讓人陷入無盡的暇想!平台依附另一個平台,作業系統串連另一個作業系統,或許也會是很有趣的未來。

在台灣講到「我在網路創業」,大家就會問,喔,你在做「網拍」是嗎?你是在「幫企業接案架網站」是嗎?當我說都不是,大家就滿臉惶恐與疑懼,「那麼到底是什麼?」Yahoo!、Google外商已經進來了,我們本土的大型網站還在鑽研已經鑽爛的拍賣、分紅制度、部落格,想從中再多挖個幾千萬的小商機出來,在網路千變萬化的世界裡,這樣是因小失大啊。說不定明年,Facebook帶著它的65個子弟兵來台灣了!或許小花個一千萬美元把MaxpartyHEMiDEMi全部吃下,然後變成全台灣第三大網站,這時候大家又在說,壟斷!壟斷!錯過兩個勢力沒有關係,錯過第三個勢力似也已成無法更改之事,但,如果再錯過第四個勢力?不外銷就算了,還讓外商登門而入,等我們都老了,回頭看網路界從無到有的這關鍵30年(現在已經過了15年),或許真的只能搖頭、無言以對。

34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