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or NOT的成功三絕,至今無人能學

昨天的留言高達39封,還有網友寫信來說讀了頗感動,寫文章的我自己,反而不太清楚感動點在哪裡。不過讀友的支持對部落客而言是很大的動力,感謝各位祝福,只要這個網址繼續在、這個空間繼續在,大家便永遠都在,謝謝!

所有大成功的網站,事前都不知道它會靠某一個甜點(sweet spot)成功。一直到現在,我們看到Myspace打敗Friendster,我們看到YouTube擊退二百多個競爭者的方式,好像理所當然似的,但回頭去想想,假如當時我們自己身處2003、2005年的那個氛圍,想創業,真的會想到音樂、個人化首頁可以創造出一個叫做Myspace的大成功?真會想到flash嵌嵌樂的功能可以創出YouTube的大成功?很少網站創業,真的是靠事前巧妙的策略設計出來的。在台灣,當年以「創意勝」愛情公寓是少數其中之一,在海外的話,事前就以策略導致成功、最令人稱道的,正是HOTorNOT

上周在學學上倒數第二堂課,討論起HOTorNOT;昨天我在矽谷創業的弟弟,又巧遇HOTorNOT的共同創辦人之一,一直到今天,HOTorNOT的點子講出來,還是這麼叫人驚豔!其實,它早在2000年10月便創立,至今已經6年多。假如瞬息萬變的互聯網的一年就是十歲,那它已是近70歲的老公公了。

這位老公公也真的有夠厲害,六年來它的功能並沒有太大改變,始終如一。一進去HOTorNOT的首頁,就是一張辣妹(或帥哥)圖,網友在1到10中間選一個評分,然後再給你下一張圖,如此這般下去,你要看幾張都可以。表面上,這只是一個「評他帥不帥」、「評她辣不辣」的網站,其實已經成為一個很好玩的「交友網站」,也由於它一直是一個高人氣並賺錢的網站,開站七年來,前前後後從頭到尾都有競爭者,從Wikipedia的資料可看到,各式競爭者包括RateMyFaceWhosHotOrNotPetsInClothesMeorMyPetRespectMyRideDoucheBagAlertRateMyPooRateMyBandOsDateaeDatingBabeVsBabe等,儘管競爭者眾,但這些都沒有成功的把HOTorNOT學起來,遑論要把它打敗了。而YouTube的陳士駿在去年十二月也承認他們開站的前兩個月,本來也是想學HOTorNOT,打算做HOTorNOT的影片版(就是把HOTorNOT 裡面的照片都換成十幾秒的騷首弄姿的影片),做出來以後,發現沒人上載也沒人來看,所以才改開放成所有影片都能上載,後來更為了區隔才摸索出flash嵌嵌樂的功能,使YouTube爆紅。

六年來,HOTorNOT的「三絕」,依舊昂然挺立在競爭激烈的網路界,猶如仙翁站在塵世,高高在上,大家想學卻都學不起來:

第一絕,就是HOTorNOT與眾不同的首頁設計。大部份的網站的首頁,左邊擺一些框框鼓勵新人加入會員,右邊則收集一堆最新加入的使用者、最新照片、最新文章、最新留言。這樣的設計,就像一個深宮庭園留一扇窗,讓經過的網友一瞥園內的大廳有哪些新上的菜餚或珍寶,除非登入,否則只能這麼一瞥。但HOTorNOT就不囉嗦了,在首頁便直接貫徹了它名字「HOT or NOT」的精神,擺了一張大大的辣妹圖,叫你從一到十評分這位美女。不用想太久,只要按下去就好,按下去以後,馬上又給你第二張圖。這個絕妙的設計,讓這個站四周幾乎沒有任何「圍牆」,所有經過的網友都可以一探深宮秘境,全部免費,連登入都免。當年剛創立一周後,馬上就創下一日200萬張瀏覽頁次(page view)的記錄,一直到今天,平均每位瀏覽人次仍有11頁的水準,是CNN.com的3倍。

第二絕:HOTorNOT是一個使用者製造內容(UGC)的網站。這種網站,炒熱以後很好玩,但「最初一千名會員」(first 1000)卻很難獲得。因為一個網站沒有好照片,就沒有觀眾來看,既已預知沒有觀眾來看,就沒有好照片上傳,又是一個典型的「two masses」的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但HOTorNOT只靠一句話就解決這個問題了:「Am I hot or not?」這句話,在中文世界裡的感覺和意思就好像是女生想問:「我到底是不是叫人一眼就有些心動的小美女?」男生也想知道:「我到底是不是讓人有感覺的型男?」HOTorNOT憑這句話,昭告天下網友,大家可以用這個站,來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人喜歡?和別人比又是怎樣的程度?這句話,是許多年輕男女都想做市調的問題(而且他們不想問朋友,而想問陌生人,想知道真正的答案,好再作改進),其實回答這問題的也不必太多人,只要五個人就可以了,而這五個人自己也上載照片給你評一評他(她)到底帥不帥、美不美?換句話說,HOTorNOT一開始鬼都沒有也無所謂,只要有五個人在裡面評分,就有人瘋狂的、開始上載自己最滿意的帥帥美美的照片!有了照片,就有人來看;有人來看,就有照片,HOTorNOT很快的就人氣鼎沸、熱得發燙。

第三絕,就是HOTorNOT的營利模式,這點不是一看就懂,但看懂後卻不得不驚呼HOTorNOT真是少見的奇葩。這篇Startup Review寫得很清楚,HOTorNOT目前只有大約60萬名活躍會員,但年營收卻可達500~1000萬美元(新台幣二~三億元),目前自己穩穩賺錢,既不想被併購也不想上市。一般的那些門禁深遂的男女交友網站,至少會把賺的錢投入50%在廣告行銷上面,讓其他還沒加入的快點加入,為網站帶來新鮮面孔,但HOTorNOT首頁的那些俊男美女圖本身就是大廣告,不必行銷費用的情況下,會員費也不必收高,只要每個月6美元(200元新台幣),比其他動輒20美元以上會費的交友網站低廉許多,付費會員眾多的情況下,讓HOTorNOT兩位創辦人荷包滿滿。

巧妙的是,HOTorNOT使用者何時要付費?平時HOTorNOT是一個免費的「賞圖網站」,你不必擔心要付費,但當你看到一個俊男或美女,如雷霆劈腦,驚為天人,你可以按下上面的按鈕,「Click here to meet me」,表示「我想跟她聯絡」。酷的就在這裡,平時,HOTorNOT就到此為止,不會再繼續為你們兩位牽線,但,只要那位美女也對你按下「我想跟他聯絡」時,就變成「雙人速配」(double match),HOTorNOT就會要求你們兩位至少其中一位要加入變成會員,然後便幫你們兩位互相交換聯絡資訊。

這種方式,就很像在「酒吧」,兩個人互看順眼,就會先聊一聊,男的就去酒檯去點一杯馬丁尼給女孩,而HOTorNOT就是經營這麼一間酒吧,它的會員費就是那杯馬丁尼。從這樣的收費模式來看,HOTorNOT其實是一個蠻清高的網站?收費不高,且在理由充份下才收費?其實它厲害的也在這裡。使用者為了求快,當然個個平常都會乖乖加入會員(誰想等到兩人都不付費被催繳時才快付費,萬一對方跑掉了怎麼辦?),等著和另一人看對眼的那一刻;此外,如果是我,為了增加兩情相悅的「命中率」,我肯定不會只選一位,而是把所有看得還順眼的全部都點「想認識」、「想認識」、「想再多認識」!所以在HOTorNOT的成功率不會太低,我想所有有在照片上修過的人應該都會有成功的機會,而每次看到自己照片被「喜歡」,那種「爽」的感覺真的讓你會想繼續再上面不眠不休的玩下去。喔對,想享有以上的一切,想參加這個酒吧,第一件事情,當然還是要先上載一張你最辣、最容易讓人一見鍾情的照片!總之,環環釦釦,最後全部扯下來,HOTorNOT真的累積了一大堆「俊男美女」(至少照片上是)在上面熱鬧的談情說愛,多好玩的地方!

以上這三絕,至今似乎還是「空前絕後」。空前絕後,通常是形容一個「只紅一陣就不紅的站」,美國人叫做「one hit singer」,只賣一張唱片就不紅了。假如一個這麼成功、紅到現在還在紅的HOTorNOT,它的「三絕」這麼明顯的擺在世人面前,互聯網上面又很容易抄襲,怎麼可能空前絕後呢?為什麼其他競爭者都學不起來,甚至沒有任何一個網站有以上三絕的其中任何一絕的味道?

有一種說法,是說HOTorNOT的那種「酷」的感覺,在2000年實在太驚人。當年互聯網上的「民風」比現在保守一些,還沒這麼多人在「分享」自己刻意拍攝的照片給全世界觀賞點評,所以HOTorNOT根本不必作任何行銷,只要告訴身旁幾位好友,大家一聽就覺得這個站真是好玩極了,訊息就像野火蔓燒出去了。而且據說創辦人James和Jim很懂公關之道,雖然平時關在家不必出去跑廣告跑業務,但只要一有任何媒體的採訪邀約,一定百分之百的配合,餵給媒體一些他們想聽的東西,使得HOTorNOT很快就成為主流媒體火熱的故事。

另外還有一種更有趣的說法。大家知道HOTorNOT的兩位創辦人James Hong與Jim Young,皆為畢業於柏克萊加大的亞裔年輕人,其中一位還是來自台灣,見過他們的人都知道這兩位創業家本身就是很酷的傢伙(cool guy),交遊廣闊。雖然James在他的部落格刻意寫到陳士駿本來想學HOTorNOT,頗有炫耀之意,但其實,這些華裔創業家彼此之間都互相認識、見過面,也因為大家都認識,也覺得對方很「酷」,所以如果要開新網站,都會盡量避免做到和對方一樣的東西。你可以想像,今天我認識HEMiDEMiiPeenPpolis,我在想下一個點子的時候,假如剛好想到和上述幾個網站類似的東西,不但不會自己去做,反而會跑去告訴他們,建議他們這是好點子,你要不要自己先做做看?我不敢說這點的優勢有多大,但HOTorNOT有一部份的成功,或許也是因為這些同為創業家的酷朋友相挺、不做競爭網站,讓它一枝獨秀繼續下去。

當然,互聯網這麼無垠無涯,這麼寬廣無際,HOTorNOT的三絕,不可能就這樣空前絕後。已經七年了,就算創業家沒把握,至少也有一大堆證明失敗的其他模仿作品,從這些失敗之仿者中,或許可以找到一些蛛絲馬跡。HOTorNOT的三絕,應該還有很多「變種」可以試試,讓我們一絕一絕來看,一起思考思考。

22 Comments